精准化排尿管理方案在下肢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3-05-12 01:05胡小宁于潇潇孙得美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8期
关键词:泌尿系统导尿管下肢

胡小宁,于潇潇,孙得美,周 宁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山东济南250031)

下肢骨折在临床较常见,目前临床治疗仍然以手术为主,尽管手术治疗能够快速解除患者的活动限制,促进预后恢复。临床通过提高术后排尿管理质量,不仅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同时可改善其生活质量。精准化排尿管理方案是围绕骨折患者临床表现以及排尿特点等构建的管理方案,所谓“精准化”是从患者的个体基本情况出发,不可“一刀切”提供排尿管理,通过科学的步骤筛选患者需要排尿管理的关键原因以及对需要留置导尿管患者的精确判断[1-2]。另外,对未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而言,则需要加强感染风险管理以及护理干预等,科学全面地提高排尿护理管理质量。本研究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实施精准化排尿管理方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2月1日~2022年8月31日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2例患者各种原因退出研究、转院或临床资料缺失,最终11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纳入标准:在我院经临床症状及体征、影像学检查确诊下肢骨折;符合手术操作标准;实施蛛网膜下隙阻滞或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处理;年龄18~70岁;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因肿瘤所致病理性骨折、陈旧性骨折、多发骨折;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损伤者;合并精神疾病或痴呆者;语言能力或听力障碍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男35例、女22例,年龄(68.39±2.14)岁;骨折部位:腓骨骨折20例,股骨骨折28例,骨盆骨折9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3例,高中20例,大专及以上14例;合并症:高血压5例,糖尿病4例,冠心病3例,慢性支气管炎4例。观察组男31例、女23例,年龄(69.10±2.25)岁;骨折部位:腓骨骨折18例,股骨骨折26例,骨盆骨折10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5例,高中18例,大专及以上11例;合并症:高血压4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4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术后康复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排尿管理,包括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基础指标评估、综合干预、常规镇痛、饮食控制、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3]。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实施精准化排尿管理方案。①术中留置导尿管组:留置导尿管患者术后1 d实施夹闭训练,反复进行2~3次后患者可自觉感受到尿意,方可拔除导尿管[4]。②成人尿不湿组: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女性患者通常在手术室或复苏室排尿量较多,增加了创口敷料及床单位污染的可能,可以使用成人尿不湿;患者穿戴好成年尿不湿进行手术治疗,医生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5];护士需记录成人尿不湿使用情况并及时丢弃,指导其尽早练习床上排二便。③其余患者不选择留置导尿管或使用尿不湿。按照共识推荐并执行,对手术操作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的患者而言,不需要留置导尿管。患者术前1 d进行床上排尿训练,手术前需排空尿液。术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患者清醒后可少量饮水,无呛咳时再逐步进食,尝试床上排尿,部分患者床上排尿时注意保持关节位置[6]。未留置导尿管患者及拔管患者,隔4 h询问1次排尿情况,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相应干预。若患者主诉发生尿频、尿急、尿痛、肉眼血尿等症状,则进行尿常规、中段尿标本培养等化验检查,分析并判断患者病情并给予针对性处理[7]。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泌尿系统感染率及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②比较两组管理前后自行排尿率。排尿方式包括导尿管或造瘘袋、使用集尿器或尿垫、诱导反射排尿、间歇导尿管,自行排尿等。③比较两组管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问卷(WHO-QOL-BREF)评估患者生存质量,WHO-QOL-BREF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每个指标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8]。④比较两组出院时残余尿量。

2 结果

2.1 两组泌尿系统感染率及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1。

2.2 两组管理前后自行排尿率比较 对照组管理前导尿管或造瘘袋6例,使用集尿器、尿垫9例,诱导反射排尿6例,间歇导尿管34例,自行排尿2例,自行排尿率3.51%;观察组管理前导尿管或造瘘袋5例,使用集尿器、尿垫6例,诱导反射排尿4例,间歇导尿管35例,自行排尿4例,自行排尿率7.41%;两组管理前自行排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管理后导尿管或造瘘袋3例,使用集尿器、尿垫8例,诱导反射排尿7例,间歇导尿管18例,自行排尿21例,自行排尿率36.84%;观察组管理后导尿管或造瘘袋2例,使用集尿器、尿垫9例,诱导反射排尿5例,间歇导尿管11例,自行排尿27例,自行排尿率50.00%;观察组管理后自行排尿率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管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管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出院时残余尿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院时残余尿量100~300(124.25±23.16)ml,对照组患者出院时残余尿量100~200(128.12±24.10)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实施精准化排尿管理方案期间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遵循循证证据及临床经验,实施有针对性的排尿管理并取得较好效果[9-10]。按照有关共识,避免“一刀切”地为患者留置导尿管,将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分为了术中留置导尿管组、成人尿布湿组及其余患者,降低置管操作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发生风险[11]。对部分患者指导通过使用成人尿不湿降低泌尿系统感染发生风险。随着术后泌尿系统感染发生风险降低,患者术后康复时间缩短[12]。精准化排尿管理方案加强术前排尿管理及有关训练,严格按照不同分组执行相应排尿管理,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快速恢复正常储存尿液以及排出尿液的功能[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泌尿系统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管理后自行排尿率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证实了精准化排尿管理方案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减少泌尿系统感染,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临床可行性更强,易被患者接受认可[14-17]。

综上所述,精准化排尿管理方案可降低下肢骨折术后康复患者泌尿系统感染发生风险,缩短住院时间及留置导尿管时间,促进自行排尿,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今后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增加观察指标,延长随访时间。

猜你喜欢
泌尿系统导尿管下肢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SNHG16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velopment via activating ECM 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抗反流尿袋对脑卒中留置导尿管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泌尿系统组织学PBL教学模式浅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泌尿系统疾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