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基本情况;掌握青藏地区农业特征、主要农作物、牲畜及人文地理状况;具备读图、析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青藏地区的神奇、美丽,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和守护、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教学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鼓励自主学习,明晰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课堂上,笔者让学生阅读教材第85页的文字介绍和青藏地区的地形图,并结合前面学习的自然特征的要素,分析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河湖特征和气候特征。学生自主学习后,发现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青藏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的山脉,山脉之间是宽广的谷地和盆地;青藏地区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等的源头,有青海湖、纳木错、羊湖等众多湖泊。关于“青藏地區的气候特征”,学生一时答不上来。
设置任务情境,促进深度探究。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笔者设计了如下驱动任务,引导学生深度探究。
任务一:破解“高原红”之谜。笔者出示一张藏族女孩的图片,并设问:“生活在青藏地区的大部分人脸部都是红的,这就是我们俗称的‘高原红。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小组讨论后得出:高原红形成的原因是青藏地区海拔高,太阳辐射强烈。接着,笔者分别出示拉萨和成都的气候类型图,让学生对比气温和降水,分析青藏地区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学生对比后,发现青藏地区冬寒夏凉,年温差小,降水少,气候整体干冷,并补充“青藏地区干冷的气候特征可能也是造成‘高原红的原因之一”。
任务二:置办旅行装备。笔者出示任务情境:假如你要去青藏地区旅游,需要携带哪些物品?原因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后,做出如下阐述:青藏地区昼夜温差大,需要携带防寒衣物;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紫外线强,需要携带防晒品和抗高原反应的急救物品;青藏地区高寒缺氧,需要携带氧气袋等。
任务三:探秘高原农业。笔者出示探究情境: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对这里的生产生活会造成影响,那么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农业会有怎样的特征呢?学生研习教材第88页,小组讨论后得出:青藏地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适合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生长;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这些河谷地区海拔低,气温较高、土质肥沃,适宜青稞、小麦等生长。
任务四:解锁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行。笔者出示任务情境:谈谈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行有什么特色,并用课件展示藏族的传统服饰、饮食、民居,让学生分析藏袍设计的妙处及这样设计的原因;讨论平顶碉房主要是用什么材料搭建的及其原因。学生查阅资料后发现:藏袍设计的妙处在于它的袖子方便穿和脱,更适应高原早晚温差大的气候特征;平顶碉房主要用石头作为原材料搭建,因为青藏地区土层浅薄,林木稀少,而石头非常多。笔者总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藏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服装款式新颖,光鲜时尚;饮食美味可口,丰富多样;住房高大坚固,宽敞明亮;道路平坦,四通八达。这一切都要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
(作者单位:十堰市竹山县文峰乡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