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新华
文言文语言简洁、含蓄,意蕴丰赡,表达方式与现代白话文有差异,教师教学时常常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文言字词解读、语法归类上,力求做到“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然而,由于教学时间有限,这样教学必然弱化文言文以文载道、以文化人教育功能的发挥。怎样避免“重言轻文”“以言代文”的文言文教学痼疾,达成文言文教学的人文目标呢?笔者认为,以语言运用促进“言文共生”是有效途径。
一、抓住关键词语,品言入文
抓住关键词语教学文言文,能让学生迅速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并通过品读关键词语,透彻分析人物形象,从中受到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写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见国事,巧妙讽谏齐王,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文章说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如何引导学生欣赏邹忌明辩的睿智和齐王从谏如流的气度呢?笔者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品“言”入文。
在学生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笔者提问:“你认为故事中有哪几个关键字推动了情节发展、表现了人物特点?”学生思考后回答:“第一段中的‘问是一个关键字。邹忌三问妻、妾、客,三次与城北徐公比美,‘问字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笔者引导:“‘问只是故事的开端,问的只是‘孰美的闺阁小事。‘问不是目的,不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请大家小组合作再找一找。”小组交流后,一名学生提出:“‘暮寝而思之中的‘思是关键字,因为面对家人、客人的赞美与奉承,邹忌没有沾沾自喜、迷失自我,而是做了‘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的理性思考。‘思字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了邹忌的明辨是非。”笔者进一步引导:“‘思是对文章内容的深化,一件微不足道的家中小事,却引发了一个有智慧的人的思考,他从家中小事想到家国大事。正是有了‘思,才有了后面的‘讽。这是行文的转折,凸显了邹忌的智者形象。”
邹忌因比美而“问”,由“思”产生联想,进而“讽”齐王。“讽”的结果如何呢?学生的思维已经打开了,他们抓住文中的“赏”“令”“善”等关键字进一步品析人物形象:一个“令”字让学生仿佛看到了雷厉风行的战国霸主;一个“赏”字让学生仿佛看到了虚怀若谷的齐王,正因为有了前面的“三赏”,才有了后面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胜于朝廷”的结果……笔者结合学生的回答归纳:“‘善字最能表现齐王的贤者形象,因为‘善引出了齐王的‘三赏,彰显了齐王从善如流、治国有方的形象。”
这样教学,学生感悟到古人见微知著的远见卓识、曲径通幽的沟通技巧、从谏如流的胸怀雅量,既锻炼了思维,又促进了人格的成长。
二、解读关键语句,披文入情
关键语句或是集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是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通过细读文本,披文入情,从字里行间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木兰诗》是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单元预习提示从“言”和“文”两个方面明确了学习要求:一是借助注释读懂这首民歌所讲述的故事;二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木兰的人物形象。
木兰从军的故事之所以广为传颂,根本原因在于她体现了我们对“忠孝两全”的美好期待。在木兰身上,既有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又有烟火可亲的儿女情怀。教师如何在激发学生学习木兰的爱国情怀的同时,引导学生保持真我本色呢?笔者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披文入情,深切感受木兰的形象。
笔者问:“‘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一句连用了四个‘我,你从中读出了木兰归乡后怎样的心情?”学生很快答出“高兴”“愉悦”等形容词。笔者追问:“如果将这一句改为‘打开东阁门,坐上西阁床。脱下战时袍,穿上旧时裳,表达的意思有何变化?”学生同桌交流后回答:“缺少了‘我的角色,木兰归乡后那种欢快、愉悦的儿女情态就缺失了。”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透过表象看本质:“东阁门是‘我的,西阁床是‘我的,战时袍是‘我的,旧时裳也是‘我的,这些都是‘我所在意的。什么不是‘我的呢?”学生陷入了沉思。片刻后,学生结合前文找出了“策勋”“赏赐”“尚书郎”等不是“我”的。最后师生达成共识:功成之后的木兰看重的不是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而是家人所牽动的亲情,这是木兰的价值取舍和人生追求。
这样教学,让学生在常人容易忽视的地方读出了一个更真实的木兰,深切地感受到木兰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以及在功成名就之后放弃利禄的洒脱不羁。这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当代中学生很有教育意义。
三、培育人文内涵,缘情入理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说理类文言文占有一定的篇幅。对于托物言志的文章,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所托之物准确理解作者情感,学会缘情入理,能够达到净化学生心灵、丰盈学生人格的教学效果。
《爱莲说》是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作者通过描绘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形象,托物喻人,展现君子洁身自好、不随流俗、品性正直、美名远播的形象,并将莲和牡丹、菊作对比,隐喻三种不同的人生追求。
如何引导学生准确解读作者的入世情怀呢?课堂上,笔者引导:“莲出淤泥而不染,是高洁的象征;菊不与百花争艳,是不随流俗。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学生思考后提出:莲是身处淤泥中的洁身自好;而菊是主动隐逸自己,追求与世隔绝的洁身自好。笔者追问:“作者的情感更倾向于谁呢?”学生抓住文中“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分析得出:一个“鲜”字道出了认同陶渊明的出世思想的人后续乏人,“同予者何人?”既是作者的自问,也是作者对社会现实发出的感慨。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的隐逸者、富贵者、君子分别代表哪三种人生追求。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归纳:隐逸者代表像陶渊明那样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理想抱负,只能消极避世、不问世俗的出世观;富贵者代表当时社会中追求功名利禄、身陷红尘而不能自拔的芸芸众生;而君子的形象,则喻指像周敦颐那样的儒家士人,他们积极入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身处红尘,却不沉湎于功名利禄,而是洁身自好。也就是说,不论穷、达都能兼善天下,才是作者在这篇短文中所要阐明的道理。
以上教学,笔者通过引导学生比较“爱莲”和“爱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其反映的不同的人生追求,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引领他们追求更高境界的道德修养。
文言文教学承载着以文化人的功能。语文新课标明确了落实课程育人目标的途径: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这条途径既表明了文言文教学由言入文的学习规律,又是文言文教学人文目标达成的有效路径。
(作者单位:枝江市教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