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登峰
《沁园春·长沙》是新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第一篇课文,也是高一新生要学习的第一课。这篇课文教学成功与否,将决定高中语文课程是否会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能否帮助他们顺利踏上学习之旅。因此,《沁园春·长沙》的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引导学生关注语言,体会其表达的妙处
在读完《沁园春·长沙》后,不少人都认为“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的“击”字和“翔”字用得十分传神,是现代诗中“炼字”的典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分别替换成“飞”字和“游”字,让学生在小组内开展讨论,比较“击”与“飞”,“翔”与“游”,体会其表达的妙处。有的学生认为,“击”字写出了老鹰在湘江上飞翔的姿态。此时,教师可以提醒他们注意:“鹰”是在“长空”“直击”的。什么是“长空”?“长空”指的是辽阔的天空。苍劲有力的老鹰在辽阔的天空中飞翔,除了体现出老鹰飞翔的姿态外,还体现出老鹰的自由自在。相比较来说,“飞”字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因为“飞”字只单纯地写出了老鹰在空中飞翔的动作,无法体现其飞翔的姿态,呈现其自由自在的特点。
同樣,“翔”字写出了鱼儿在湘江中自由自在地畅游的样子,诗人用了“以物拟物”的手法,将水里的鱼儿比作天上的飞鸟,从而写出了湘江水的清澈与鱼儿的自由,打破了读者的认知。鱼儿在水中就像鸟儿在空中一样,能不受阻力影响自在地畅游,这是多么自由的状态啊!“游”字则没有这种效果。在词人的眼里,江水几乎没有给鱼儿带来任何的阻力。在这个自由的“国度”里,老鹰可以在空中自由地飞翔,鱼儿可以在水中自由地“飞翔”。可以说,“水”和“空”几乎融为了一体,呈现出一种自由的氛围。
在深入赏析了“击”和“翔”这两个字后,学生们纷纷打开了思路。有的学生认为“万”“层”“漫”“舸”同样用得很好,写出了湘江一带树木之多、船只之多的特点。秋天,此处的山成千上万座,山上的树林一层又一层地覆盖,几乎数不清。江水漫出江面,船遍布其上。有的学生则认为“红”“尽”“碧”“争”用得很好,因为这些字都突出了湘江一带景物的特点。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沁园春·长沙》上阙中的‘看字有何作用?”教师可以让他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谈论。其实,想要探究“看”字的作用并不困难。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将“看”字删掉,组织他们朗读删掉了“看”字的作品,之后再让他们读原作,感受二者的不同。学生总结:当不带“看”字时,“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几个景象好像是分开存在的,彼此不具有相关性,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出现的。但是当带上“看”字去读时,这几个景象就立马变成了一幅连续的画。我们是一口气读下来的,画也是一口气看完的。在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作连贯且有气势。这正是“看”字的作用。之后,教师拓展开去,告诉学生:“这便是‘领字的作用。其在古代诗歌中也经常出现,如《观沧海》中的‘观字。”适当介绍关于领字的知识,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
二、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提问,与他们一起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的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沁园春·长沙》的上阙和下阙均以问句收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两个问句分别有什么作用呢?”关注这个问题,可以更好地体会词作中的思想感情。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学生思考上阙中问句的作用,第二组和第四组的学生思考下阙中问句的作用。在讨论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上阙中的问句是词人登上橘子洲头,看到了湘江之景后发出的感慨。“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是词人对所写之景的一个总结。下阙中的问句为“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词人在回忆了少年时期与友人携手同游之后所产生的联想。可以说,这既是对前文所回忆之事的回应,也是在勉励如今的战友,希望他们可以重整旗鼓,共同奋斗。
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经过查阅,我发现《沁园春·长沙》中有一句‘恰同学少年,是化用了杜甫的‘同学少年多不贱。这两句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差异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学生得出了如下结论:“恰同学少年”化用了杜甫的诗句,主要描写了同学们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抒发了词人想要一展宏图、实现伟大抱负的决心。而杜甫的“同学少年多不贱”则采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将同窗好友都已大富大贵和自己穷困潦倒的境况进行对比,抒发了自己功业无成的愤懑之情。
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结合《沁园春·长沙》一词的特点,着重引导学生欣赏了其中的词语和句子,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感受到了这首词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