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孩子成长之梦

2023-05-10 10:55杨玉杰
教育界·A 2023年9期
关键词:正面管教亲子活动家校共育

【摘要】家庭和学校都扮演着重要的教育角色,两者相辅相成,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共同育人。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除了教育孩子,也要积极配合学校完成高质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力军,是促进家校交流的坚实桥梁。班主任应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或主题活动引导、教育学生,并且联合家长共同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进而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初中阶段的家校共育活动展开论述。

【关键词】家校共育;归属感;正面管教;亲子活动

作者简介:杨玉杰(1985—),男,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桂林中学。

一、新形势下的家校教育问题浅析

(一)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重要环境,具有连续性。家庭教育既是孩子的初始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长的行为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父母和孩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在家庭教育中,有些家长过度保护孩子,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的人格和能力;有些家长没有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导致孩子养成了敷衍、遇事半途而废等不良习惯;有些家长忙于工作,缺乏对孩子的陪伴,导致亲子关系日渐疏远淡化;有些家长“一言堂”,对待孩子十分“专制”,管教过严过多,不会鼓励孩子,更不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导致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向他们倾诉,久而久之,亲子矛盾会越来越多。

(二)学校教育

在学习生涯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直观且深入的影响,好的学校教育既能规范学生的言行,也能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责任意识等。

在学校里,有些教师的管教过严,无法营造和谐轻松的班级氛围;有些教师的管教太过松散,无法约束学生的一言一行。如何平衡管教学生的力度,是教师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此外,家长和学校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大部分时候都是学校通知家长来学校参加活动,这种情况让家长处于被动状态,很难发挥出家校合育的力量。

二、家校共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推进正面管教

家校共育是进行正面管教的基础。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骄纵的方法,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1]。家庭和学校密切沟通,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行动上步调一致,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正面管教的作用。

家校共育能有效平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升正面管教的教育效果。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有效的管理,专断的方式缺少和善,娇纵的方式缺少坚定;惩罚式教育则是短期内有效,不能对孩子进行有效教育。家校共育能够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和鼓励,减少学校或家庭单方面对孩子的惩罚式教育,同时有效避免了学校教育只在学校有效,回家后无效的情况,从而让孩子积极参与到家校共育中,学会尊重父母,尊重老师,学会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慢慢地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礼貌诚实,肯努力,能吃苦,有规矩意识、责任意识,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有助于学生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初中阶段学生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和尊重需求等精神性价值需求上。有些学生在家庭里的归属感、价值感较弱,与家长交流少,矛盾多,而他们在学校里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往往更强,因此,家校共育有利于平衡学生心理,让学生获得足够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第一,家校共育能有效纠正孩子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行为。寻找并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是初中阶段的学生经常做的事情。有些孩子在家中或者学校里通过自暴自弃的方式寻求过度关注,这种方式是错误的,是孩子没有归属感和价值感的体现。家长和学校应该增强沟通与交流,在共育中互通信息,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这有助于家校双方及时采取有效的行动,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和行为。

第二,家校共育让孩子在现实中更有归属感和价值感。家庭和学校是真实的、温暖的、有强烈归属感的,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集体。好的家校共育工作可以有效地避免青春期的孩子沉迷于网络,使他们从虚拟世界中脱离出来,在现实中寻找社交,寻找尊重,获得更多受尊重的机会,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2]。

三、家校共育的策略

(一)阶段性家长会中进行家校共育

家长会一般由学校或教师发起,是一次让学生、家长以及教师进行交流互动的介绍性会议或活动,针对一项或多项主题,以教师讲述和传达为主,以家长提问为辅。合理有效地利用家长会可以使家校共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1.有明确的会议主题进行成长共育

中学生的可塑性极强,但是他们也存在青春期中孩子的普遍问题。通过召开主题鲜明的家长会,家长与学校可以做到同行同育。家长会应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选择有关学生共性或是个性的话题,如教师可以选取安全、励志、青春期等方面的话题。以“青春期教育”主题家长会为例,在这个会议中,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了解什么是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变化?孩子青春期的心理和性心理是怎样的?青春期教育的原则有哪些以及如何有效进行青春期教育……家校共同学习探讨有针对性的青春期教育,能够做到同步教育孩子,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合理设计家校互动进行有效共育

在家长会中,教师可设计家长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家长代表发言、家长之间进行互动等多个互动环节,通过语言、行动上的碰撞,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之间产生共鸣,为家校共育奠定基础。

(二)家长义工活动中进行家校共育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指出,完善家长委员会,设立学校开放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治理,形成育人合力。家长义工应运而生,作为学校家委会下的一个组织,家长义工利用业余时间免费为学校服务,与学校搭建深入沟通的平台。许多家长义工利用自己的资源为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心理教育、健康教育等主题班会,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安全护岗、志愿讲座、消防体验、戒毒所劳教所参观等实践教育活动,为学生拓宽了生命教育的渠道,丰富了生命教育的内容,促使学生能够学会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帮助学生养成健康乐观的心态。

(三)教师家访中进行家校共育

“家访”是指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式,主要为解决个别儿童、青少年的家庭教育问题。电话家访、实地家访是最常见的家访形式。教师通过家访能够有效了解学生的情况,增强家长的责任心,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孩子的能力,让家校共育在家访中更好地落实。

例如,某天,有教师向笔者反映,近段时间乙同学的学习成绩退步很大,上课也难以集中注意力,看起来心事重重。笔者找来几个学生了解情况,有个学生说乙同学与其父母的关系非常紧张,经常吵架。于是,笔者联系到了乙同学的家长了解情况,并约好时间进行家访。与乙同学的家长沟通后,笔者得知,因为乙同学的学习成绩退步了,爸爸便强行逼迫她参加课外辅导班,但是乙同学对此十分抗拒,就开始自暴自弃。

基于这种情况,笔者先是在心理上疏导乙同学,让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即遇到问题要好好地与父母、老师沟通,寻求帮助,而不能一味地自暴自弃,再指出了乙同学父母的不足,即不能强制性地要求孩子,而是要鼓励孩子,相信孩子,让孩子体会到既有规矩也有自由的选择,既要尊重孩子,也要帮助孩子进行合理的选择,与孩子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在笔者的引导与帮助下,乙同学与父母坐下来好好沟通,制订了新的学习计划,并定时向笔者反馈学习进度。一个月后,乙同学变得积极上进,开始主动融入班级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其成绩也在慢慢提高,与父母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

(四)借助亲子活动进行家校共育

1.明确亲子活动的意义

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孩子茁壮成长,反之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谐的家庭可以实现有效的亲子互动,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部分家庭需要借助学校的纽带作用实现互动。班主任是家校联结的重要纽带,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行为习惯、礼义廉耻等教育的重要“舵手”。主题班会和主题活动是开展亲子活动的重要形式。在亲子活动中,家长能够转变传统的亲子观念,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双向互动关系,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相处,实现深层次的有效互动。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主题班会和主题活动的功能,对学生进行心理、性格、兴趣上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等,让家校合作共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2.选好主题,有层次地设计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主题的选择应该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体现出时代性和有针对性的教育意义。教师通常可以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按照年级和学生在不同年级呈现的具体问题来设计亲子活动。

(1)七年级:设计主题为“亲子才艺秀”和“亲子运动会”的亲子活动。孩子进入初中后,性格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可能会越来越多。这两个主题活动符合初中生爱表现、渴望得到贊美的个性特点,能够进一步改善亲子之间的关系。

(2)八年级:设计主题为“感恩”和“亲情拓展”的亲子活动。经过七年级的教育,学生的心智和情感都上升了一个等级,此时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时机较为合适,能够使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更融洽,增强学生在班级、家庭中的归属感。

(3)九年级:设计主题为“一起勇敢面对挫折”和“放飞梦想”的亲子活动。九年级的学生即将步入高中,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这时家长和学校应该一起努力,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扫除障碍,放飞梦想。

3.亲子活动教育案例

中学生丙的父母因为忙于工作对他疏于管教,也没有满足他想买手机的要求,于是丙与父亲吵架后便离家出走,老师、家长以及亲戚朋友找了一个晚上都没找到他,直到第二天才知道他住在一个小学同学的家里。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在班级里这种情况很多,为此,笔者组织了一次亲子关系的主题活动。

活动主题:××班“会感恩,知幸福”主题亲子活动。

活动目的:通过亲子活动促进家校共育,让孩子理解父母,懂得感恩父母;让父母了解孩子,改进教育方法,与孩子共同成长。

本次活动共设计有四个环节: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其中“感恩父母”是重点,意在让学生与父母互动,增进情感。

活动形式:一是观看视频“父母说给孩子的心里话”。笔者提前与丙同学的父母沟通,让他们录制下自己的心里话。二是父母上台接受孩子们准备一份小礼物,如贺卡,然后再进行亲子互动,比如来个拥抱。在这里,笔者指定丙同学和其父亲发言并拥抱,化解两人的“恩怨”。

活动反馈:很多家长和学生反映此次亲子活动的教育效果好,他们之间的相处更加融洽了。特别是学生丙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再与父母吵架了;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成绩稳中有升;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与老师和同学相处得也越来越好。不少家长还主动申请策划下一次活动,希望通过活动进一步增进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学会更多教育孩子的小妙招,让家庭氛围越来越好。

结语

家校共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学时期虽然是学生的叛逆期,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可塑性也很强,如何让学生经过教育后变得更好,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对此,在教育孩子时,家长与教师应做到态度上要耐心,心理上要尊重,方法上要多点正面教育,多一些教学智慧,让孩子能做到知学、知礼、知法及知恩。父母和教师还要多学习心理学知识,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处理问题就有理有据。家庭、学校和学生三者之间要经常沟通,特别是要构建有效的家校共育机制与平台,让学生能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快乐,学会承担责任、相互尊重和表达情感,使家校共育真正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帮助孩子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简·尼尔森.正面管教[M].玉冰,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2]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颜雅琴,译.北京:台海出版社,2021.

猜你喜欢
正面管教亲子活动家校共育
“正面管教”教师培训的本土化实践探索
美国“正面管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开展与相关问题阐述
如何在课堂中正确的培养教师角色的领导力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如何运用“正面管教”处理小学生的不良行为
中班主题课程《走进动物王国》的实践与反思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浅谈开展亲子活动在校外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