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23-05-10 02:40:28郭成武
教育界·A 2023年9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双减小学语文

【摘要】“双减”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双减”背景下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应该专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针对自身的知识基础,开展实践探究,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体会到自主学习带来的乐趣,以此实现自身的综合发展。文章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对“双减”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探究。

【关键词】双减;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学

作者简介:郭成武(1974—),男,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中心小学。

“双减”政策的提出极大程度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自主发展及自主实践的空间。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全面地贯彻“双减”政策,从多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实践中创新创造,发展自身的综合素养。

一、“双减”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价值分析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专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并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的。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主动地探究文本,能够实现深度学习[1]。

(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首先,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与此同时,教师科学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知识要点,从而能够更为具体全面地理解文本的内涵和意蕴。其次,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发展自身的思维,由此,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搜集、整理、分析相关的信息,内化所学知识,发展核心素养。最后,学生自主学习,能够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探究知识,使自己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二)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并且需要教师关注的培养点和培养方向也更为多元。教师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专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以及鉴赏能力,助推学生进一步深化思维去挖掘、思考、品味以及领悟语文知识。

除此之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渗透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挖掘并探究文本,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多元的实践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彰显个性。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学习变得主动,便对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以及打造高效课堂有积极的作用。

二、“双减”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策略分析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该减少一些无意义的“题海战术”训练,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及负担;教师应该让课程教学转向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的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驱动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获得更为深远的发展。教师可以紧扣“双减”政策的要求,从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环节着手,多元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

(一)课前导学—创设情境,驱动学生自主学习

1.以体验式情境为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在课前导学环节更加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立足学生的兴趣,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践、自主探究,让学生能够有兴趣参与课堂学习,进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这篇课文为例,其以十分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家人“种花生”“收花生”“品花生”“议花生”的过程。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笔者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内涵。对此,笔者尝试创设体验式情境,讓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农耕体验或者品尝花生的体验,使得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会课文描述的花生的具体形象。笔者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体验式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深入探寻课文的主旨,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以问题式情境为引导,带领学生逐步深入课堂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式情境,利用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入课堂,在课堂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感知、有所体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依旧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这篇课文为例,笔者在帮助学生获得了一定的学习体验之后,便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式情境,驱动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笔者向学生提出以下五个问题。

(1)整篇文章描写的对象是什么呢?

(2)关于花生你有哪些认识呢?

(3)读完这篇课文,你认为花生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4)你觉得作者的父亲想要告诉作者什么道理呢?

(5)在读完这篇课文之后,你是否产生了一些疑惑呢?

如上,在学生阅读这篇课文之后,笔者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驱动学生主动分析课文内容,促使学生获得更为深刻的体会。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拨开云雾,探究课文的主旨,由此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课堂探究—巧设任务,落实自主探究

1.以任务驱动学生理解课文内涵

任务是驱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及自主探索的重要导向标,而科学的、有价值的学习任务更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之间互相协作完成学习任务[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尝试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更好地解决阅读的难题。

以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为例,笔者在完成课前导学环节之后,为学生布置具有探究价值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实践的方式来完成这些任务。笔者布置三个学习任务:一是绘制一份关于课文描写的“乡下人家”的旅游路线图;二是根据课文所描绘的不同图景画几幅画;三是根据课文中对“乡下人家”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描写,想象“乡下人家”的冬天是怎样的,进而用一段形象生动的文字写下你眼中的“乡下人家”冬天的场景。

总之,笔者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适当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有效抓住了读与写的契合点,使得学生能够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探究。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进一步感知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进而真正地参悟课文的主旨,实现更高效的学习,由此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点拨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应该重点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方法与技巧。教师可以通过点拨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自己需要学什么和怎样学,进而让学生能够掌握更为科学的学习方法,也让学生能够积累更为丰富的学习经验,积极主动地投入后续的语文学习。

以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海的女儿》这篇课文为例,笔者为了让学生的阅读及探究过程更为高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科学地点拨学生,让学生大致阅读课文内容,借助思维导图来梳理整篇课文的基本框架,了解小美人鱼的基本经历以及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而明确后续需要深入探究及分析的方向。随后,笔者在学生对重点段落进行深度阅读的时候点拨学生,让学生通过旁批的方式找出课文中描写小美人鱼心理活动的句子,以此启发学生抓准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综合分析小美人鱼的人物形象特点。在学生完成整篇课文的阅读之后,笔者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再现这个童话;还让学生提炼课文的关键内容,自主编写课本剧,这样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究课文的主旨。

如上,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最终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课外研学—内外联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1.课外阅读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该尽可能减少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让学生的课外研学环节更科学、更高效,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有效连接[4]。为了让小学语文的课外研学活动能够达到减负增质的效果,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课外阅读书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有选择地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为例,笔者在教学完《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的内容之后,为学生推荐《三国演义》这一本书;在教学完《景阳冈》这篇课文的内容之后,为学生推荐《水浒传》这一本书。

笔者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推荐与之相关的课外书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

依旧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为例,笔者在教学完《红楼春趣》这篇课文之后,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红楼梦》。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够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及外貌等多个方面去解读宝玉这一人物的形象,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中宝玉的形象。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学习与课文有关的知识,不仅增加了学习的实效性,也丰富了知识储备,为更好地进行后续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2.融合多学科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应该让课外研学活动置于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以更多元的形式去完成课外研学,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得到發展和提升。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研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融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这一篇课文为例,笔者基于综合发展学生的各项素养以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融合其他学科设计课外研学活动。笔者组织学生尝试以“本地的春节”为主题,开展实践探究,要求立足于现实生活对本地不同人群过春节的情况进行调研。笔者为学生提出多样的调研建议,如可以采访相关的人群、询问自己的长辈、和同学交流,等等。学生通过调研了解有关本地人过春节的习俗及特色,完成实践调研报告,充分彰显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此外,笔者还建议学生搜集与西方圣诞节相关的英语绘本,让学生尝试在英语绘本中了解中国春节与西方圣诞节的异同点。学生运用辩证的思维,分析中外文化的异同,也充分彰显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笔者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着手,融合多学科,推动学生实现高质量的课外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综合分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价值,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课前导学、课堂探究及课外研学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琦.“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自主探究”阅读教学模式[J].新智慧,2022(23):12-14.

[2]李卫兵.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发动机”[J].新课程导学,2019(23):88.

[3]岳巧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8):37.

[4]吴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11):99.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双减小学语文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3:09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