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2023-05-10 02:40:28顾迪
教育界·A 2023年9期
关键词:单元教学深度学习高中历史

【摘要】深度学习倡导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独立、批判、创造、协作性的学习,这与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实际要求不谋而合。基于此,文章在深度学习这一视域下,对高中历史单元教学加以探究,立足深度学习这一理念,将单元教学作为基本形式,深度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落实深度学习理念提供经验,为一线教师教学实践提供方向。

【关键词】高中历史;单元教学;深度学习

作者简介:顾迪(1983—),男,江苏省泗洪姜堰高级中学。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深度学习的实施使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可能。单元教学是深度学习的具体实践,即教师本着系统、整合的理念,突破原本单课知识内容的限制,对单元的具体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对教学过程进行重组。在实际的历史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依然将某个具体历史知识点的落实作为教学重点,这与当前所提倡的深度学习理念不相符,也与当前高中历史教材所呈现的大时序、小专题的编排特点不相符。所以,文章从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入手,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对深度学习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单元教学展开探索。

一、深度学习单元目标

(一)设立层次性目标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各有不同,教师要综合学生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思维方式的课程目标。在单元深度学习的要求下,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学习难度,引导学生宏观地学习单元的核心内容,逐步引导学生建立时空观念,加深学生对历史的准确理解。

教师应基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了解,结合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设计相应的目标,助力学生建立历史思维逻辑体系。以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为例,笔者设计以下三个层次的目标。第一层次目标: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商路;了解商路路线;了解丝绸之路开通的背景。第二层次目标:深入理解贸易与文化的关系;理解贸易与文化对国家历史的影响。第三层次目标:了解商路的开通对中西方经济的影响,并结合生活实际情况,分析现今的商路对国家经济的影响。接着,笔者根据不同层次的目标设计教学环节,结合深度学习理念,发挥单元教学的优势,使学生建立不同历史时期商贸的空间概念,并使学生对应实际情况,分析丝绸之路对我国历史的影响以及其现今的贸易价值。

此外,教学环节要有层次性,要从易到难,层层递进。教师注意不要将单元教学模式理解为灌输式教学,要消除传统教学的弊端,将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1]。教学目标是单元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单元目标由小节课时目标组成,教师要对单元课程中的小节内容有准确的把握,结合历史的整体性对教学过程加以设计;还要挖掘单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历史事件为依托,适当调整教学顺序,使历史事件的教学连贯、完整。

(二)设立梯度性目标

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要重点结合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解析单元的核心概念,把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针对不同学生设计相应的能力目标。教师可以将能力目标分为三个梯度: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以及挑战目标。

基础性目标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概念、基本史实,符合基础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的发展需要。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时,设立要求学生掌握抗日战争中的主要事件的基础性目标。

提高性目标针对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要求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了解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时,要求学生结合张学良的成长环境,分析其个性,了解其对历史的影响。

挑战性目标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落实课程目标。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课程时,要求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意义,从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并引导学生对应国家的实际发展状况开展合作探讨。此外,笔者要求学生整体了解中国近代史,能够举一反三,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最近的国际形势,从而促进学生能够客观地评价历史和国际时事[2]。

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设立符合学生能力的梯度性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符合自己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调整学习状态。教师应将能力目标设计为“金字塔”式,使每个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都能完成基础性目标,进而完成提高性目标以及挑战性目标。

学生可以通过“学”获得知识,而思维能力的获得,则需要通过“习”,即实干。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思考练习,在真实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完成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时,将目标难度设计为三个梯度,引导学生根据课题选择讨论方向,开展小组合作,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承担责任,发挥自己的价值,从而在实践的过程中增加历史积累。

教师给不同能力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努力的方向,既能达到基本目标一致,又能鼓励学生个体的发展,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二、深度学习单元教学策略

(一)思维导图教学模式

教师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单元教学,不仅要有层次、有梯度地设计教学目标,还要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高中阶段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已具有一定的历史基础。教师在高中阶段,要引导学生深挖历史的内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

思维导图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模式,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可以很好地向学生展示单元知识体系,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系统地学习单元知识,构建认知框架。

在教学新的单元时,教师可以基于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时,首先,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单元内容,让学生在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记录关键历史事件和其发生的时间。其次,笔者给出“和平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主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制作思维导图。学生主动思考,对应历史事件的主要人物和影响来延伸思维导图的“枝干”,有效提高了自主探究能力。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将制作的思维导图放在书中,定期回顾复习。学生看到思维导图,便会清晰地回忆起相关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深入理解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从而提高学习效率[3]。

另外,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前者文字内容较多,而思维导图可以以图片的形式将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清晰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对单元概念有深层次的理解,突破知识的重难点,从而提高思维能力。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时,可以将相关的人物资料和历史背景有效结合,向学生呈现清晰的历史脉络,帮助学生强化历史记忆,有效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二)时间轴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制作时间轴学习历史,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布鲁纳提出知识结构可以用动作、图像以及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教师要遵循认知结构原则,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借助科技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历史课程的趣味性[4]。

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将历史知识以多元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师可以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归纳总结,制作历史时间轴,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时,引导学生设计时间轴。时间轴可以使学生深度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现象、隋唐统一时期的历史事件的时间与空间变化情况,从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教师借助时间轴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可以使学生快速地理清历史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对应历史细节,从而使学生更长久地记忆历史事件,减少以后记忆出错的可能。

三、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设计路径

(一)全面分析教材内容,确立单元设计依据

历史教材立足历史课程标准编写,是承载历史信息与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呈现。教师在开展单元教学前,要深入分析历史教材的内容。首先,教师要全面梳理单元内容中包含的基本史实、历史人物、历史概念、结论性内容,做到全面把握单元整体面貌。其次,教师要橫向比较教材的内容,并结合学生初中所学的相关知识,了解学生已获得的历史知识,做好初高中历史知识的有效衔接。最后,教师要将单元内容置于高中整体历史课程体系之中,准确把握这一单元内容的历史特征及历史地位。

例如,笔者在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的教学时,首先将古代文明产生的原因、古代多元文明产生的特点、文明的发展与交流以及重要历史人物苏格拉底、亚历山大、班超等内容加以梳理。其次笔者将这一单元内容与学生九年级所学的“古代亚非文明”“古代欧洲文明”的内容进行对比,了解学生学习古代文明主要史实和历史意义的基本情况。最后笔者将这一单元的内容以宏观的角度加以分析,明确这一单元的内容是“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深化补充,也是学生了解世界古代文明与中华古代文明的前提。另外,这一单元也是学生学习这一册教材的前提,学生只有对古代早期文明的产生与交流情况有清晰、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学习接下来的中古时期、近现代等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历史内容。

(二)厘清单元内容逻辑,整合单元教学内容

教师要在全面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制订单元整体目标,梳理单元历史发展脉络,整合单元核心知识与核心历史概念,厘清单元内容逻辑结构,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时,由标题分析单元的重点是“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笔者分析教材内容可知,“内忧外患”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个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的体现。笔者进一步深入分析可知,虽然这两个矛盾相互交织、相互关联,但是主要矛盾还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救亡图存”则是当时中国社会各阶级仁人志士挽救民族危机的探索。李鸿章所说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中的“变”,有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变”,也有仁人志士救亡图存,寻求不同的救国道路之“变”。笔者通过梳理单元内容的逻辑,围绕“变”字来设置核心问题,围绕“变局”和“变中突围”这两项内容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单元教学是有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方式,教师要善于借助单元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概念,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纯锋.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高考,2022(03):84-86.

[2]谢泽华.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以统编教材中的“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2(01):52-54.

[3]欧阳云飞.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D].阜阳:阜阳师范大学,2021.

[4]冉平.探究现实生活历史渊源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效率[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04):66-67.

猜你喜欢
单元教学深度学习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7:21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考试周刊(2016年100期)2017-01-07 18:01:22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软件导刊(2016年9期)2016-11-07 22:20:49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软件工程(2016年8期)2016-10-25 15:47:34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0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14期)2016-06-18 17: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