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玲,常存杰,常 娟
1.单县中心医院,山东 274300;2.单县妇幼保健院;3.单县徐寨镇中心卫生院
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产妇产后常见的合并症,产妇以性功能障碍、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1]。研究指出,产后早期,产妇盆底肌若能得到康复,即使不能完全恢复至孕前状态,也能优化其盆底损伤[2]。因此,开展产后盆底修复至关重要。近年来,针对自然分娩产妇,对于盆底损伤康复主要是以仪器治疗为主,并未重视产后自主运动[3]。常规盆底功能训练对改善盆底肌力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不尽如人意[4]。研究认为,改善产妇盆底肌力对预防及减轻盆底功能障碍临床症状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5]。核心肌群稳定训练是根据肌肉骨骼运动保护及核心肌肉系统功能理念进行的训练,如瑜伽或普拉提等,通过对核心区域肌群控制及训练可提高肌肉协调控制能力[6]。研究表明,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能提高肌肉协调能力及灵敏性,可激活躯体整体核心肌和局部稳定肌,改善盆底肌力[7]。既往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主要用于脑卒中[8]康复、压力性尿失禁[9]及产后腹直肌分离[10]治疗等方面。本研究为了能更好地改善盆底功能障碍产妇盆底肌功能,对其实施核心肌群稳定训练,获得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2020年6月—2021年12月选取156例盆底功能障碍产妇。纳入标准:①均足月单胎阴道分娩;②首次妊娠;③盆底肌力筛查3级及以下;④无产科并发症或合并症;⑤具备正常的认知水平。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理疾病;②接受过盆腔手术;③合并神经系统功能障碍;④接受过阴道紧缩手术。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8例,两组年龄、孕周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对照组行凯格尔(Kegel)训练,指导产妇行紧缩肛门动作,先收紧肛门3 s后放松,每组锻炼20~30 min,每天锻炼2组或3组,6周为1个疗程。产妇可采取坐、躺或站立等姿势练习,练习时应避免腿部肌肉或臀部肌肉参与。观察组行产褥期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具体如下:
1.2.1 成立核心肌群训练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产科主治医师1名、康复治疗师1名,产科主管护士2名。小组成员通过查询文献、咨询盆底肌康复专家并结合本院产妇实际情况,编制核心肌群训练方案。
1.2.2 核心肌群训练内容
1.2.2.1 腹式呼吸
慢腹式呼吸,要让产妇感知呼吸过程,其自身膈肌的变化,要求产妇仰卧,双腿放平,借助鼻子深呼气,吸气时,膈肌下降,腹部慢慢隆起,吸到末端,嘴巴慢慢呼气,气体呼出来,调动膈肌,同时调动腹部肌肉。在研究者的指引下,产妇双手到达腹部位置,感受腹肌和膈肌,彼此上下运动。
1.2.2.2 直腿抬高
仰卧,双腿放平,两臂放于两侧,双腿轮流上举、并举,与身体呈直角,动作平缓。脚尖向上勾起,感受后腿韧带拉伸及臀部肌肉紧实感。
1.2.2.3 臀桥
屈膝仰卧,双腿间距要略大于肩宽,略向两侧分开。双臂向两侧分开放于地面。双腿屈曲,略宽于肩,脚跟踩床面发力,臀部抬起到大腿,与身体保持一条直线,臀部抬起时上背部支撑床面,下落时,下背部贴地,但臀部悬空。臀部抬起时呼气,臀部下落吸气。臀部抬起时,控制身体,使其能够沿下背直至中背位置,慢慢离开地面。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产妇需要感知臀大肌及盆底肌训练中一直处于夹紧状态,并且存在收缩挤压感,防止过度挺腰。
1.2.2.4 腰部运动
跪姿,双膝分开,肩肘垂直,上臂与床接触,双手平放床上,腰部进行运动,以左右摆动动作为主。摇摆过程中,禁止塌腰,要侧腰肌发力,防止臀部惯性运动。
1.2.2.5 鸟狗式训练
产妇下半身跪姿,膝盖着床,跪撑在床面上,膝盖与臀同宽,收紧核心肌群,稳定脊椎,呼气时腿伸直向后抬,吸气时收回。头部与腿不用过分抬起,训练过程中,头部到臀部的躯干,接近平行地面,并呈一条直线,保持稳定,腹部紧张,不要弓身或者塌腰。
1.2.3 核心肌群训练方法
1.2.3.1 产后48 h
对产妇进行询问,包括其身体及活动情况,条件允许时,引导产妇到达检查室,使其平躺在床上,室内温度维持在26~28 ℃,产妇穿着病号服,在场无其他人。研究者与产妇进行深度沟通和交流,向其阐述锻炼内容,还有相关注意事项,正式锻炼之前,研究者需要简单地讲解每项动作训练要点及要领,使产妇能够获取动作难易度,感知躯体发力,在掌握要领之后,要求产妇跟随研究者指令,完整做1遍动作,每个动作1个8拍(8次),每个动作之间休息30 s,训练时间为10 min。
1.2.3.2 产后2周
研究者告知产妇基于前期2周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增加仰卧起坐,每天1组,直至产褥期结束。
1.2.3.3 出院后
每日20:00~21:00,群主发起打卡,并组织群内成员签到,监督产妇,要求产妇上传训练视频,参与打卡,研究者进行记录,提醒未参与者尽快完成锻炼。如产妇连续3次没有线上打卡,则取消其研究对象资格。研究者以周为单位,推送核心肌群训练的相关内容,同时推送盆底康复视频,针对所有动作及相关注意事项,通过文字的形式向产妇讲解。
1.3.1 盆底肌肌电压
使用麦澜德医疗盆底筛查评估康复系统评价两组盆底肌力,产妇取平卧位,双腿并拢,屈膝取放松体位,在产妇的阴道内置入特制的阴道探头,产妇根据仪器指令收缩或放松盆底肌,具体内容如下:5次快速收缩评估Ⅰ类肌功能状态;5次快速收缩评估盆底Ⅱ类肌状态;前基线放松30 s评估前静息状态下盆底肌群的肌张力;后基线放松30 s评估后静息状态下肌群肌张力。前静息是指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状态;后静息是指一系列动作后肌肉是否恢复正常正态;Ⅰ类肌是指慢肌纤维;Ⅱ类肌是指快肌纤维。
1.3.2 宫颈活动度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宫颈收缩时厚度,即宫颈活动度。
1.3.3 生活质量
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11]、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12]评价两组生活质量,PFDI-20问卷总评分0~300分,评分越高,说明对产妇生活质量影响越大,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33,提示量表信度理想。PFIQ-7问卷包括7个条目,每个条目0~3分,总评分0~21分,将总评分转化为百分制,分值越高,说明对生活质量影响越大。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56,提示量表信度理想。
由2名产科医生在产妇入组时及训练结束时评估产妇盆底肌力和宫颈活动度。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数据由2名责任护士通过现场问卷调查获得,产妇填写问卷前,由责任护士向其讲解问卷填写要求及注意事项,产妇知悉后向其发放问卷,产妇填写完毕后当场回收,本次共发出问卷156份,有效回收156份,有效回收率100%。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盆底肌肌电压比较 单位:μV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单位:分
表4 两组干预前后宫颈活动度比较 单位:cm
盆底肌属于一组肌肉群,位于产妇封闭骨盆下口位置,肛提肌属于重要支持结构,在盆底肌中,具有持续基础张力,同时能够自主收缩,其中Ⅰ类肌占70%,Ⅱ类肌占30%[13]。研究指出,Ⅰ类肌肌力下降与Ⅱ类
肌肌力下降是引起盆底功能障碍的关键因素[14]。产妇由于怀孕及分娩原因,会导致盆底肌力下降。因此,在产妇产褥期对其实施有效盆底康复锻炼极为重要[15]。本研究通过对盆底功能障碍产妇行产褥期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前静息、后静息、Ⅰ类肌、Ⅱ类肌盆底肌肌电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产褥期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可改善盆底功能障碍产妇盆底功能。核心肌群开展稳定性训练,针对肌肉发力能力,能有效协调与控制,并不是单纯的肌肉肥大及绝对力量的增强[16]。本研究训练运动选取以静态为主,同时以核心控制、关节排列为基本原则,可帮助产褥期产妇更好地康复。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引导产妇开展适当运动,可从中获取所有动作正确的发力点,强化产妇肌肉训练感知力,从而提高产妇盆底锻炼依从性,有效改善产妇盆底功能[17]。
宫颈活动度是指产妇Valsalva动作下及静息状态下膀胱颈移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差值。盆底肌张力与膀胱颈活动度有密切的关系,是评价盆底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18]。阴敏[19]研究指出,膀胱颈活动度可反映尿道与膀胱周围支持结构的状态,当膀胱颈活动度增大时,提示产妇压力性尿失禁风险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宫颈活跃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产褥期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可改善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宫颈活动度。分析可能由于产褥期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不再局限于口头宣教,能有效改善产妇认知,强化产妇运动意识,提高产妇参与盆底肌功能锻炼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从而能有效促进盆底肌恢复,有效缩小产妇产后膀胱颈活动度[20]。
PFDI-20与PFIQ-7是评估盆底功能障碍产妇生活质量的主要工具。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FDI-20评分、PFIQ-7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产褥期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能有效提升盆底功能障碍产妇生活质量。分析可能由于产褥期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能有效改善盆底肌肌力,使盆底肌得到有效的支撑,从而恢复盆底肌功能,减轻产妇临床症状,提升产妇生活质量[21]。此外,本研究对产妇开展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过程中对产妇进行正确的指引,使其能更好地明确产后身体变化,如排尿、排便等,帮助产妇更好地认知盆底改变对身体的影响[22]。另外,产褥期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借助微信平台,给予产妇盆底锻炼相关内容,给予信息支持,强化产妇认知,积极引导产妇,提高了产妇参与盆底肌功能锻炼积极性,从而有效改善产妇盆底功能,提升产妇生活质量[23]。
产褥期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能有效促进盆底功能障碍产妇盆底肌功能恢复,提升产妇生活质量。但本研究受人力、时间等因素限制,干预时间较短,导致研究过程中未能全面收集盆底三维检查其他参数,影响研究科学性,在日后需延长研究时间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