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有效方法探析

2023-05-08 18:03孟琼
考试周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创新素养培养学生有效方法

作者简介:孟琼(1983~),女,汉族,贵州毕节人,大方县羊场镇羊场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备创新意识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促进班级教学,教师就必须要改变教育思想,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另外,还要探究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他们把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并采用有效的教育工具,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基于此,文章就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有效方法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素养;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0-0055-05

一、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现阶段,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发展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在培养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很多改变,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学活动更加重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素养的重要手段。在数学课程中,教师要积极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在日常教育中,教师还要着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想。

二、 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中的内涵及其意义

(一)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内涵

目前,部分小学数学老师习惯了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上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往往太过僵硬,造成了数学课堂一成不变、缺乏创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得学习者一直处在被动学习中,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针对这些情况,学校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以寻求合理、可行的教学模式为核心,来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从多角度出发,开展多项教育活动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这样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意识、创造性,可以使学生用各种思维方式来解决他们在学习及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二)创新能力的意义

1. 打破传统教学理念

由于部分教师一直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只根据自身設计的教学方法来解释知识点,却忽略学生听讲时存在的困难,出现了“老师说,学生听”的情况。另外,教师习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知识状况来选择教学方法,这样既能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冲破传统的教育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 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往往会按照自己制订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却忽视了学生的真实状态,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高效地解题,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针对学生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能够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能够使学生意识到掌握数学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 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要从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适当的教学措施,以调动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如面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可采用分组式的教学方法,既能够缩小学生间的差距,增进学生间的交流,同时又能够使学生通过探究来解决问题。

三、 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训练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生活及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愿;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数学知识之外,还要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实践中往往还是采用了单一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认识方式做出了机械的说明,却并没有将课堂教学方式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厌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训练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实质就是通过对课程的深入挖掘,引导学生创新思考,进而使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产生创新的思想与能力,让他们熟悉数学,保证课程的实效性,不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 小学数学培育学生创新素质的要点分析

(一)教师必须有意识地结合其他课程进行数学教学

一位著名的教育工作者认为,从教学的角度出发,教师的教育目的就是改善学生的素质,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品格。老师过于重视学科课本的知识,影响学生开放性认识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所以,老师要从课堂教学上加强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开阔孩子的数学眼界,从而提高孩子的数学思维水平。

(二)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唤醒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创新的过程可以很大程度上体现人存在的意义,从而使其更容易引起注意。所以,在数学课程上,教师应注重启发教学,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师应有意识地营造富有创意的课堂氛围

数学创新素养在小学阶段很容易被忽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气氛,让他们被感染,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只有在学生的数学思考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才能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去创造,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五、 小学数学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综述

(一)教师没有真正地认识到培养创新素质的价值

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过程是调动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环节。不过,在传统的数学课程中,教师往往将重心放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上,仅仅是对某个专门的问题做出深入的理解,难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数学创新能力是影响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通过具体的实例,运用归纳和类比发现数学关系与规律,提出数学命题与猜想,并加以验证;勇于探索一些开放性的、非常规的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

(二)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不足

部分学生對数学知识的掌握是听老师说,他们只是想掌握老师告诉他们的数学知识,而不会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问题,也不会去探索和思考这些问题,这不利于他们数学能力的发展,也制约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相对不足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但是,他们的实践与操作技能的提高,并不代表着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就获得了提高,部分学生只不过是按照老师所说的完成了一些实际的操作练习,并没有从中学到多少知识,这些实际操作练习很难实现其实际的教育意义,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四)课堂气氛不融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但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有些老师没有把握好课堂秩序,导致课堂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这使有些老师仍然保持以往的教学方法,既要讲授基础知识,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时间。但是,这些教学方法非但没有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相反让课堂越来越单调乏味,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创造力。

(五)受惯性思维定式影响比较严重

目前,有的教师受到小学应试教育的影响,已经形成了一种思想模式,这个模式在今后或者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更改。所以,老师在课堂中只强调学生的学习效果,只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由于老师的定式思维,学生的思考方法也受到约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在数学教育中,欠缺相应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数学课程上,老师往往会采用询问和提问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但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表现出色的往往就是一些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而言,尽管他们早已知道了自己的观点和方法,但他们却仍然怕自己的回答与答案不一样,因此错过了适时回答的时间,久而久之,他们便会习惯了采纳别人的意见,这样使得有些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愈来愈弱,制约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六、 小学数学培育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提问

在数学课上,科学的数学提问能唤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积极认识,并能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所以,教师应通过课堂提问来引导学生质疑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力。教师可以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遇到一些与现实生活情境相关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去探究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道数学问题:“小明家和超市相隔800米,超市与银行相隔600米,从家到银行有多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的数学问题加以分析,列出有关的计算公式,并对之加以总结,让学生积极探索加减之间的内涵,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加减的认识。在数学课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创新的数学练习,深化对数学知识的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二)设置数学疑点,促使学生展开思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只是数学知识的一个载体,其目的是完成数学课程任务。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老师要在课堂上先设计数学疑点,以指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以此训练他们的创造力。同时,教师不仅要对数学难题做出充分的考虑,还要将难题放到前面,以使每个难题都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比如,在教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一课的时候,教师首先在黑板上写出几个小数作为例子,可以提出疑问:“小数与整数有哪些不同?”然后教师可以带着问题,向学生讲解小数中的小圆点,被称为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被称为整数部分,右边的则为小数部分,由此引导学生进行小数学习,教师这样设计数学问题,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数学探索。

(三)借助小组合作,提升学生数学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要引导学生进行富有创意的数学学习,就要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力,还能加深他们对数字的整体认知。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增强他们的数学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由他们一起进行数学探索。老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数学探究题,让学生深入探索这一知识点,以此帮助学生展开创造性的几何探究活动。在经过分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探究方法。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使学生的数学创造力在合作中得到提高。

(四)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数学情境中体验和思考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信息技术有助于老师创造一个更加真实、有趣的数学教学场景。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创设出科学合理的数学情境,并向学生提问,使他们能够在数学问题的指导下进行探究,使他们的数学思维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创新能力。如在“物体观察”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出有关课程的视频和片段,并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思索这一段视频里究竟有哪些东西不同,结合视频内容提出今天所讲述的问题,以及怎样观察物体。老师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创造力。

(五)组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数学课外活动是指将数学问题、数学经验和数学知识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教学是一个十分严肃的过程,但数学能够使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有所放松,这表明教师能够将数学的严肃性与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参与感。比如,教师在讲述“平移”时,可以设置数学活动,让一个学生从一个椅子移动到另一个椅子,然后让另一个学生看到学生的变化,用这种方法可以推论,学生的身体位置在改变,但人体的形状和大小并没有改变。这时,教师就可以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展开平移的教学。老师采用这个方法来进行数学教学,有利于让数学知识变得有趣、形象,也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在问题探究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受自身生活经历、知识发展不足以及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设计辅助性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发散性、开放式问题,经过老师的示范、引导和指正,使学生慢慢地了解数学的基本思维规律和方式,并通过不断地提高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小玲制作了7颗五芒星,小云制作了8颗五芒星,他们将10颗五芒星送给了其他的好朋友,现在还剩几个呢?”接着,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展开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知道了小玲有7颗五芒星,小云有8颗五芒星,可以求出小玲和小云一共有15颗五芒星,如果送给好朋友10颗,小玲和小云就还剩5颗,对吗?”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引导,启发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与思维,逐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样,教师也要培育学生主动的问题意识。学生对数学的困惑是教师推动学生展开深入思维活动的一个关键。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欠缺,在新课讲授课上,因为时间的局限,教师弱化了问题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老师要更多地引导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如此才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良好培养。好的题目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使更多的同学可以从多角度分析和观察。而一旦发现了问题,那便是学生们的视野已经被开拓了。因此,教师要秉持正确的思想指导,应当以课程为核心,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据,灵活地开展对数学问题的创新教学。同时,教学问题的设置也是宏观的,教师可以把教学过程的每个阶段都构建出来,把问题串起,引导学生逐层解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七)依托学生认知诉求,在直观引领中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比较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辩证等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借助直观的实物、场景、素材等来引导学生理解。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概念、规律、定律等教学时,要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力求把抽象的东西用直观、形象、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和迁移中,提高理解力和思考能力。同时,运用辅助数学工具、模型、实物等,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感受、体会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进而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开展关于“角”的知识教学时,老师可以将三角板、五角星、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导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觉来认知“角”。

(八)创设自主探索的机会,在探究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往往采取“灌输”的方式来追赶教学进度。在课堂上,教师通常会对课本上的学习重点加以详尽的解释与说明。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却忽视了一个现象:如果学生们没有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思考,一言堂式的课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样快速学习、解释过程中,学生就很难停下来思考问题,也就不能实现接受与掌握的目标。所以,老师要针对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探索中训练自己的数学思维技巧,教师要合理地安排课堂知识,给学生创造更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其中,预习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因数和倍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安排的预习作业就能够发挥较好的作用,具体为教师组织学生对知识点加以分析、研究,并在預习时做好标记,以便于上课时直接向教师报告。同时,教师还可通过根据学生的反馈来调节课程,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学会相应的系数和乘数的正写法,其次在此基础上展开计算,最后教师呈现一些特殊的数字,比如2的倍数或者偶数等给同学们看,在不断的引导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需要创设一定的数学教学氛围和学习情境。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环境,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利用基础数学知识解决自身的现实问题,从而发展自身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朱剑英.浅析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有效途径[J].文渊(小学版),2021(12):4591.

[2]龚淑娟.浅谈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有效途径[J].好日子,2021(32):40-42.

[3]马洁.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策略[J].文渊(小学版),2021(7):1457.

[4]张辉鑫.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浅探[J].中外交流,2021,28(11):782.

[5]周萍文.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有效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27):134-136.

[6]李梅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J].爱情婚姻家庭,2022(9):100-102.

[7]常国景.基于核心素养下学生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研究,2022(4):62-63.

猜你喜欢
创新素养培养学生有效方法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路径
从“文化践行”到“学子讲堂”
基于创新素养下的初中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物教学时如何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打造趣味历史课堂的有效方法探析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无人驾驶智能车障碍检测方法探讨
巧用“应答评价” 发展创新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