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一?马仁秒?陈昕苗
摘 要 创新已经成为新时期“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发展的指导理念,研究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是落实文化、科技等创新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提升高职学生创新素养,要结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集聚创新创业类资源,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拓展学生创新创业思维。
关键词 互联网+;创新素养;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5-0054-03
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已成为一种时代精神,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品质四方面[1]。这些素养在科技、文化、经济等领域都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国家进步发展的原动力。“互联网+”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生态系统,需要技术的创新、产品的创新、模式的创新以及人才的集成,通过技术的继承,产品的创新、平台的搭建、人才的合作,形成新的商业模式[2]。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云计算、大数据挖掘等改变着传统企业的运营与组织架构。高职学生不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适应能力,还要进一步提升创新素养。
一、创新素养相关理论
(一)创新素养的概述及其内涵
首次提出“创新”概念的是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即研究人的创造力、创新能力等。创新素养一般能通过创新訓练、创业实践而获得,创新素养主要由精神要素和能力要素两部分组成,分为创新意识、创新品格、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等方面。其中,创新意识和创新品格是创新素养的特质内涵,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品格是核心,创新思维是关键,创新技能是保障。创新知识结构是创新素养的内在基础,创新能力是创新素养的外在表现[3]。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 P.Guildford,1967)对创造力进行因素分析,他把创造力分解为:独创性、灵活性、敏感性、流畅性、再定义性、洞察性,即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知识面广、善于观察,工作中讲究条理性,有丰富的想象力,富有幽默感,意志品质出众[4]。概括起来,吉尔福特理论关于创新素养的构成要素为: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人格特征。因此,高职学生的创新素养,应由创新意识、创新品格、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组成,即他们在创新意识的驱动下,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新理论、新思维,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创造出比原来更大价值的一种能力。
(二)创新素养文献综述
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中,从2006年至今近10年内关于创新素质培养的文献共有700多篇,关于创新素养培育的文献有70多篇。大部分都从创新素质构成要素,如创新精神、创新知识结构、创新思维、创新品格、创新实践、创新涵养等方面阐述如何培育创新素质。有学者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还有学者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及路径进行研究。胡文斌(2013)通过运用创新理论,从理念、模式、激励机制、实践平台建设和氛围营造五个方面提出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举措[5]。李斯怡(2011)提出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创业创新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资金、场地等保障机制、探寻校企合作新模式等途径来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素养[6]。
与国内相比,国外对创新的研究更加系统。国外注重分类分层教育,倡导启发式的创新教育模式,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创新素养培育模式。牛津大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行“学院制”、“导师制”;丹麦阿尔堡大学开设启发式研讨课;斯坦福大学强调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学习人文学科[7]。
二、互联网对高职学生创新素养教育的影响
(一)互联网平台开拓大学生创新思维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移动终端的普及、大数据的应用,如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网络游戏、动漫视频、实时聊天工具等互联网产业兴起,移动支付、空中充值、数字创意等高端智慧型产业群应运而生,这些新业态的组合孕育了新兴职业的产生,如游戏开发师、数据分析师、网店培训师、网店运营师、网络模特、新媒体运营师等。互联网不仅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还能促使他们尽快地融入创业创新氛围。
(二)互联网时代创新教育渠道
互联网使得学生在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学生直接在线上线下参与互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研究,高效高质量地掌握所学知识。近几年,大规模的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MOOC的主要核心是名校公开课,如斯坦福、MIT、清华、北大等全球知名高校的代表性课程,可以通过网络解决教育公平问题,超越传统教育模式,创新了教育渠道。另外,互联网推动了网络交流学习平台的产生,它可以为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供交流平台。这种开放式、互动式的交流平台,能无形中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信息和搜集信息途径,他们不再局限于学校的书本知识,而是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各种媒体和资源获得需要的信息,寻找专家和合伙人,教育渠道多元化趋势不断突显。
(三)互联网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特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各高职院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大数据时代正在悄然推动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微博、微信、网络在线课堂、慕课的出现将学习课堂从教室延伸到网络。海量的教学资源,打破教学界限,可以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同时,从社会对高校人才需求角度来看,“互联网+”环境加快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使得商业流程和企业用人架构发生改变。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可以不出校园就可以联络社会,“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基本的创业模式。学校也可以建立创新创业基地、众创空间,结合人才培育目标在校园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
(一)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应依托创业学院,实施创新型的“2+1”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产学研创”一体化教学模式。分类分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培养创新意识的相关课程。针对不同层级的创新创业学生,开设“创业试点班”“创业先锋班”“创业精英班”。将创业实践与创业项目作为学生考核、评价重要绩点,全面推进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战略相衔接。
(二)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要按照源于产业、依托产业、服务产业的办学理念,紧密结合专业建设和教学,搭建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结合特色专业建设,将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全员参与、大力推进创新教育工作。
(三)加強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创新创业导师培育工程。鼓励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加强创新创业教师培训,聘请企业家、众创空间从业者、电子商务运营专家、创业投资家等担任创业导师。鼓励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辅导员前往企业一线兼职,深入了解企业整体运作方式,成为骨干创业导师。
(四)集聚创新创业类资源
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利用当地政府、企业的有利资源,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帮助学生从社会上争取到更多优越的政策、优质的资源,如创业奖励、小额免息贷款、税费减免等。目前已有部分高校从资源方面入手,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场地与资金保障。如浙师大校内的创客咖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北仑区政府合作的众创空间、杭州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创客空间等。依托专业实践基地,配备专业创业导师,帮助学生挖掘创业机会,将创业计划转化为真正可执行的创业项目。
(五)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创意创新大赛,常态化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展示,为创新团队、创新项目搭建路演、创投对接、宣传推介的平台。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节、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创业创新竞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分享会、校友创业论坛等创新创业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育人环境,弘扬创新创业文化。同时,在校园内树立创新创业先进典型,收集有价值的创业创新案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模式,广泛宣传创新创业“明星”、优秀创业导师。适时表彰一批有特色、有建树、有引领作用的团队和个人,并利用各种媒介广泛宣传,在全校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六)拓展创新创业思维
在“互联网+”时代下,高职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并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传授知识层面,还需要在日常管理中将“互联网+”创新素养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思考和行动中。高职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应以高校平台为依托,通过学校层面顶层设计、完善创新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社会资源整合,创造良好创新氛围,拓展大学生创新思维,实现全方位的创新理念与创业实践的结合。
参 考 文 献
[1]薛玲珑,许俊生.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的构成要素及其培养[J].职业与教育,2011(8):89-90.
[2]云亮,赵龙刚,李馨迟等.智慧教育,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转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4):16.
[3]李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大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12):62.
[4] Guilford, J.P.Creativity[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50:444-454.
[5]胡文斌.论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科教文汇,2013(10):1-3.
[6]李斯怡.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现状及培养途径研究[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11):153-154.
[7] 张芸芸.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及其路径研究[D].武汉:武汉轻工大学,201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