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贸易开放度对家庭消费的影响

2023-05-05 02:27吴彦亭
中国商论 2023年8期
关键词:良性发展经济增长

摘 要:从“十三五”到“十四五”期间,消费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及政府对消费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虽然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但内需不足仍是长期以来存在且亟须解决的问题,同时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贸易开放对消费的影响,加强对消费的宏观调控,以助推各地区消费均衡增长,对促进经济协调高速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29个省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及微观家庭数据,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对贸易开放度与家庭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贸易开放度;家庭消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良性发展

本文索引:吴彦亭.<变量 2>[J].中国商论,2023(08):-023.

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04(b)--04

消费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够直接体现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马车,消费一直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充分利用国内的市场规模优势,增强居民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之一,国家对消费的重视程度显而易见。但是,中国的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在2011—2022年平均为53.3%,而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消费率保持在70%以上,中国居民消费率始终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毫无疑问,提高居民消费率之路道阻且长。

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快了对外贸易的步伐,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型经济。面对全球贸易环境恶劣、逆全球化思潮蔓延的威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随着对外贸易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国家庭消费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可供选择的商品种类不断增多,商品结构不断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那么,对外贸易开放是否促进了各地区家庭消费?对贸易开放度的差异是否影响了不同地区的家庭消费水平?基于此,本文在对内加快消费升级、对外全面开放的大背景下,搜集了反映中国29個省份经济与对外开放情况的数据及微观家庭调查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对外贸易开放度与家庭消费之间的关系。通过证实贸易开放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有助于政府加强对消费的宏观调控,对助推全国各地区消费协调高效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地区贸易开放影响消费水平的理论分析

1.1 贸易开放——经济增长——家庭收入——家庭消费

在众多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中,收入为最重要且直接的影响因素。贸易开放可以通过促进经济发展来影响家庭收入水平,从而间接作用于家庭消费。根据经济理论和前人研究[1-2],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贸易开放主要通过加快技术进步、引入外来投资、提高劳动效率三个方面促进经济增长。

一方面,贸易开放能够带来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3]。新经济增长理论指出对外开放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意义是在对外贸易总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为其引入了先进的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另一方面,贸易开放可以引进大量FDI。由于对外开放大门的不断打开,越来越多的国外投资者看到了新的机遇,争先进入我国市场。第一,FDI使得大量的资金涌入,加速了我国资本形成率的提高。同时,FDI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也为各区域的技术发展提供了动力。第二,FDI的流入为我国的其他企业带来了“竞争效应”,有利于提高国内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要素利用率,实现整体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已有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会带来国家或地区的财富积累增多,当地居民的收入因此呈上升趋势,从而间接带动消费水平的提升[4]。

1.2 贸易开放——收入分配——家庭消费

贸易开放对收入的影响不仅作用于“绝对量”上,还作用于“相对量”上,所以贸易开放可通过收入分配间接对家庭消费构成影响。沿海或发达地区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发展对外贸易、引入外资等方面抢占了先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5],而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从对外贸易中的获利则远远不足。同时,大量研究表明,对外贸易使得我国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加大,这对区域间经济发展及收入差距,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收入分配格局都有长期影响[6-7]。因此,贸易开放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是存在的,收入分配的变化又将作用于消费结构及消费水平。

1.3 贸易开放——消费意识——消费水平

从微观角度来看,对外贸易直接引入了外来产品和服务,进口国国内居民可以选择的产品和服务种类增多、档次提高,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其消费意识,促进消费。同时,货物及服务的进口与出口过程伴随着一定的文化、观念等意识形态的进口与出口,这些外来文化和观念会潜移默化地注入消费者的思想中,人的行为又受思想观念支配,消费观念改变之后,消费行为便会随之改变,输入的商品和服务可以激发消费者的新欲望,从而为其形成新消费需求打下基础[8]。事实表明,越来越多的居民在体验境外商品和服务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境外的文化和思想,从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

2 地区贸易开放影响消费水平的实证研究

2.1 模型设定

依据经济理论和数据的可得性,本文构建了对外贸易开放度与家庭消费关系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其中,f代表家庭;p代表省份;Ln_con表示家庭消费的对数值;trade、im_trade、ex_trade分别表示贸易开放度、进口贸易开放度、出口贸易开放度。W表示微观家庭层面的控制变量,包括家庭总收入的对数(Ln_asset)、家庭总负债的对数(Ln_debt)、家庭总人口数(num)、家庭人均年龄(age)、家庭平均受教育年限(edu)。K表示宏观层面的控制变量,包括地区人均生产总值(gdp)、地区城镇化率(rate)。t表示t时期个体的情况;u表示个体效应;ε表示随机扰动项。为了避免可能的异方差性,本文所有的回归结果均进行了White检验,并对其进行了修正。

2.2 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分为微观数据和宏观数据两部分。微观家庭部分的原始数据使用了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和2017年的调查结果;对外贸易开放度、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化率等宏观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及《城市统计年鉴》,并经计算整理得出。

2.3 回归结果

由于家庭样本属于随机样本,所以本文选择随机效应面板模型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在控制了时间效应的前提下进行了总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总贸易开放度的系数为0.208,显著水平在1%以内;进口贸易开放度的系数为0.102,显著水平在5%以内;出口贸易开放度的系数为0.426,显著水平在1%以内,即贸易开放程度与家庭消费水平呈正相关,且出口贸易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最大。出口贸易通过增加就业、提高收入等有利因素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口贸易通过改变商品结构、影响消费意识等因素对消费的促进作用。

对于其他因素,家庭收入、资产、负债对消费的影响在1%的显著水平上为正,且资产对消费的影响大于收入与负债对消费的影响。生命周期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即消费更取决于消费者对其长时间段内资产水平的判断与分配[9]。家庭人口与家庭消费呈正相关关系,家庭成员平均年龄与家庭消费呈负相关关系,家庭成員平均教育水平与家庭消费呈正相关关系。宏观因素方面,人均GDP对家庭消费的影响为负,且小于城镇化率对家庭消费的正向影响。可能的原因在于总体经济环境小于总体开放度和经济发展状况对家庭消费的影响。

表2显示了对外贸易对所追踪的城镇、农村家庭的影响情况。结果显示,总贸易开放度对城镇和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均在1%以内显著为正。对于出口开放而言,其对城镇和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430、0.494,原因在于对外出口对农村家庭的就业提供了帮助,使其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从而影响其消费。对于进口贸易而言,其对城镇家庭消费影响在10%水平上为正,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反映出进口贸易对城镇家庭消费观念及消费水平的影响明显大于对农村家庭的影响。

表3显示了分沿海、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对消费的影响。其中,总贸易开放、进口贸易开放、出口贸易开放对消费的影响均显著。就总贸易和出口贸易来说,其对沿海地区家庭消费的影响是正向的,对内陆地区消费的影响是负向的。 “近水楼台先得月”,由于地理优势,出口贸易为沿海地区带来的“利”是显著存在的,也说明内陆地区的出口贸易水平有待提升,以达到促进消费的作用。就进口贸易来说,其对沿海地区家庭消费的影响是负向的,对内陆地区家庭消费的影响是正向的,说明不同地区进口贸易对消费的影响存在差异,且相较其他因素,进口贸易对沿海地区消费的影响并不突出。

3 结语

3.1 研究结论

本文选取CHFS中的家庭数据和《统计年鉴》中的宏观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家庭消费和对外贸易开放度之间的关系如下:(1)在全国范围内,总对外贸易开放度、进口贸易开放度、出口贸易开放度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均显著为正。相比之下,出口贸易开放度对消费带来的影响大于进口贸易开放带来的影响。(2)分城镇和农村地区而言,总贸易开放、出口贸易开放均促进了城镇及农村家庭消费,且出口贸易开放对农村家庭的影响大于对城镇家庭的影响。(3)分沿海和内陆地区而言,总贸易开放、出口贸易开放对沿海城市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但对内陆城市家庭消费表现出抑制作用。同时,进口贸易对沿海地区家庭消费的影响是负向的,对内陆地区家庭消费的影响是正向的。

3.2 政策建议

作为经济发展的两大助推因素,对外贸易与消费息息相关,所以制定相应的对外贸易政策不仅有利于其自身良性发展,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进一步升级。根据上文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

(1)深化对外开放进程,打造全面开放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显著性成就,但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挑战,“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都为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了不利,但是对外开放的脚步不能停,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第一,对外贸易在“量”和“质”上都应加速发展。一方面,应加大对外合作力度,尽量减少与合作伙伴间的贸易壁垒,加快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在对外合作的同时,应加快我国高新产业的发展,提高高科技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出口。第二,在我国地区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下,应改变外贸格局。目前,沿海地区市场机制相对完善,吸引了大量的外资,经济飞速发展,但内陆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内陆地区的扶持力度,近十年来,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都体现了国家对内陆地区对外贸易的支持。内陆地区更应趁势而上,把握机会,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进经济及消费的进一步发展。

(2)逐步改变“重出口,轻进口”的旧局面。“重出口,轻进口”是我国对外贸易长期以来的模式。结果显示,出口有效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收入,但是货物出口贸易额大于进口贸易额导致的顺差使近年来贸易摩擦不断,不利于贸易秩序的良性发展,也不利于国内消费者享受到进口带来的益处。所以,在关注“走出去”的同时,“引进来”同样重要。对于“走出去”,第一,对于出口产品,应增加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中获取更多的利益;第二,应引导国内企业开展合理的境外投资活动。对于“引进来”,一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扶持进口企业,逐步完善对进口商品的管控措施;另一方面,应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消费者进行消费。

(3)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推动当地消费升级。不同地区的家庭消费水平存在差异,这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布局息息相关。沿海城市相比内陆城市、城镇地区相比农村地区有完善的产业结构,所以沿海城市居民消费福利高于内陆城市,城镇居民消费福利也高于农村居民。因此,因地制宜地规划好各个区域的产业布局,有利于进一步带动经济发展,从而推动消费升级。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加快向内陆地区转移,解决其“用工荒”问题。内陆地区在加快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应根据自身优势发展综合性产业。

参考文献

林永生,张生玲.论我国进口贸易对消费与投资的促进作用[J].国际贸易,2006(5):25-27.

唐时达,周申.经济开放、劳动需求弹性与消费需求[J].消费经济,2011,27(1):42-45.

Roberto Chang, Linda Kaltani, Norman V. Loayza. Openness can be good for growth: The role of policy complementaritie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8,90(1).

Ural Marchand, B. How does international trade affect household welfare ?[J]. IZA World of Labor,2017: 378.

吴强,王力,罗丽文.收入分层视角下民生财政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差异性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9,248(7):52-61.

靳涛,陶新宇.政府支出和对外开放如何影响中国居民消费:基于中国转型式增长模式对消费影响的探究[J].经济学(季刊),2017,16(1):121-146.

胡颖.经济对外开放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21.

刘东.对外贸易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投资研究,2018,37(12):145-154.

白重恩,吴斌珍,金烨.中国养老保险缴费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12,200(8):48-71+204.

猜你喜欢
良性发展经济增长
构建小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论“专车”模式及其良性发展
衡水湖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