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垠旭
新时期最主要的教育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设计体育教学方案时也应该如此,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考虑在内,积极转换体育学困生,实现素质教育的落地,锻炼学生的身体机能,从而提升初中体育学困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文章主要介绍了体育学困生的种类,并探究了合作式学习在培养体育学困生核心素养中发挥的作用,寻找在体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制定对策对不足之处加以弥补和修正,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当中。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当中,最主要的一项教学任务是培养学困生的核心素养,本文通过对体育学困生的表征进行研究,并探究了合作式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希望通过改善学困生的学习环境,帮助学困生克服在体育学习中面临的困难,综合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当前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重要目标。
1 初中体育学困生的特征分类
运动项目是体育教学的主要载体,通过开展体育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发展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机能。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当中,学困生的表现主要存在差异性和独特性的特点,通过对实践教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主要包含以下三类体育学困生。
1.1 性格内向
学生的性格内向是受到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或者是学生的性格天生如此,导致这一类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当中,也不能积极在健美操等运动项目中表现自我,抗拒参与身体对抗类的运动项目,比如篮球和足球等运动游戏,因此,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游离,不能积极融入到班级群体当中。
1.2 行为规范差
为了保障体育学习效果,教师应该规范课堂教学,规范学生的行为。但是部分学生在思想上不能重视课堂规范,学习习惯较差,不能在课堂上自我控制,比如,无视体育教师安排的游戏活动,没有按照教师的指令行动,甚至参与游戏时,对制定游戏规则进行随意的破坏,这些都是学困生的主要特征。
1.3 身体素质弱
先天和后天因素将会影响初中生的身体素质,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在对初中生进行体育授课时,教师会发现一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在速度、力量等各方面都比其他同学稍差,不能快速掌握运动的技巧,甚至在对其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时,成绩没有达到标准。
2 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2.1 初中体育学困生的心理特征
体育学困生是指在水平领域相同的情况下,部分学生很难快速掌握体育练习标准和动作要领,学生的运动能力不符合体育教学要求,而且学生体育品德也存在不足,因此,导致学生很难完成体育学习任务,而导致体育学困生出现的主要原因包含以下几点:
(1)缺乏体育学习动力
学生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是初中阶段,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身高和体重方面,而在初中阶段设置体育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健康发育成长。但是,由于部分初中学生并不能真正认识到体育课程的真正目的,因此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不高,只喜欢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再加上受到自身身体素质的影响,导致学生的体育学习面临困境。
(2)情感体验不足
初中学生在理解能力和身体素质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而部分学生由于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在体育教学和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面临着感觉困难的困境,难以获得乐趣,从而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体育的信心,并且不能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当中,长此下去,必然会降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影响了体育学习效果。
(3)意志品质薄弱
初中体育学困生在意志品质方面都具有相同的特点,缺乏坚持的品质,而且害怕辛苦和劳累,不能坚持完成周期性的体育项目,比如长跑等,导致身体素质难以提升。另外,体育学困生缺乏参与体育活动的勇气,也容易畏惧大型体育赛目,害怕在参与难度较高的体育项目时会受到伤害。
(4)自信心不足
受到性格内向的影响,部分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适应速度较慢,不能积极向同学展示自我,没有信心完成体育动作训练,在参与课堂学习时具有较大的心理负担,一旦面临学习困难,学生不能做到迎难而上,反而会产生后退的心理。
(5)心理矛盾
体育学困生在心理特征方面主要表现为自卑感,而且逆反心理严重,这一类学生不能满意教师的性格,难以适应教师的授课方式,因此在课堂上不能顺应教師的指导,不在乎体育练习的积极意义,甚至不能与同学和谐相处。
2.2 学校方面的原因
(1)学校制度
学生在从小学阶段升入到初中阶段时,并不会强制性要求学生在体育方面的成绩,也不考查学生的身体素质。虽然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开始考查学生的体育成绩,但是体育考试成绩的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因此,学校并没有对体育课提起足够多的重视,对体育课堂设计也没有严格要求。此外,学校对于体育学困生也抱有忽视态度,这必然会对体育教学产生负面影响。
(2)学校体育活动
学校体育活动氛围是导致学困生转化面临困难的主要因素,体育活动氛围的良好与否,将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体育活动氛围更加活跃,可以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热情,是鼓励学困生的有效途径。部分学校为了将学生的运动热情激发出来,会组织开展体育竞赛活动,比如校运动会,但是参与运动会的只是少数体育成绩优秀的学生,并不会选择体育学困生。另外,学校升学制度没有对学生的体育成绩和身体素质提出明确要求,并且在组织学校活动时,也更偏向于选择体育优等生,这样不仅难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也为体育教学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教师不能积极思考如何采取措施提高体育学困生的成绩,导致初中学校体育学困生的数量不断增多。
(3)学校资源和教学条件
要想顺利完成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最主要的前提就是要在初中学校设置体育场地,有充足的体育器材,这将会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质量,关系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然而,部分初中学校的校内运动场地缺失,没有设置充足的运动器材,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体育学困生转化困难的现象尤为突出。
(4)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
体育课程开设的核心要素是教师,关系到体育教学质量。在设计体育课程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并以此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但是,由于目前部分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师资源不足,时常会有同一名体育教师对多个班级进行授课的情况,或者是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大多使用简单的方法进行体育授课,课堂内容单一枯燥,而且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的意识,这也就导致学生失去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从而影响了体育学困生的转化。
3 采取合作式学习方式培养初中体育学困生核心素养的对策
3.1 改造学生的内心世界
教师应该加强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如果发现学生在学习时存在困惑,需要通过采用沟通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对学习困境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度分析,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处理问题的措施。教师在进行体育授课时,需要加强对学困生内心世界的改造,积极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性格品质,通过对学生进行鼓励和交流,让学生的心理更加阳光。此外,教师可以为同学之间沟通交流提供平台,让学困生有机会向学优生学习,这样可以引导学困生主动与别人接触和交流,完成学困生的顺利转化。比如在进行体育授课时,教师可以让班级中的学生组成不同小组,并以小组形式完成体育活动训练,学生对团队合作会有更加准确的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协调学生间的学习进度,尤其需要注强对学困生的关注,对成员之间的配置问题进行处理,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由交流来解答各自的学习困惑。体育学困生的出现大多数是因为不能正确认识体育的健身价值,而出现这类思想的根本原因在于部分学生的家长认为,体育锻炼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造成影响,或者是部分学生认为参与体育训练的过程辛苦,因此缺乏兴致。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体育教师需要向学生宣传体育英雄事迹,让学生有兴趣学习体育知识,并主动参与体育训练,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3.2 改善体育课程的教学环境
以往教师在进行体育授课时,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只是让学生进行跑步练习,或者是让学生参与球类运动,教学内容单一,导致学生丧失了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也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教师可以积极创新体育活动,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中融入符合教学目标的热门游戏,既可以锻炼身生的身体,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有动脑的机会,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養。比如,拔河比赛和微型马拉松比赛。在组织组织拔河比赛时,可以由学生自行制定比赛计划,由队长对于上场参与比赛的成员进行安排。结合队员的个人情况对队员的位置进行安排,在全体队员共同的努力下完成拔河比赛。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有共同的努力目标,会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困难,完成拔河比赛的挑战。在如此氛围之下,学生会懂得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性,并且通过相互鼓励、相互支持,认识到集体利益要高于个人利益。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奖励积极参与的学生,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的体育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3.3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要想积极转变体育学困生,培养体育学困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不断学习锻炼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准。在新课标实施之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开始逐渐深入,要求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学习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应该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内容,通过不断的学习丰富自身教育经验,可以组织开展各类体育课堂,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利用个人魅力影响学生,所以,教师应该将自身的示范作用发挥出来,展现榜样的力量。在进行体育授课时,教师需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体育学困生更应该有耐心、多加关注,加强对体育学困生的帮助和引导,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加尊重教师,并且主动的参与体育训练。
3.4 培养体育学困生的自信心
教师在进行授课时,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便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信的面对学习过程,对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内心的变化多加关注,对接受速度慢的学生多加鼓励。对于学困生,教师不应该讽刺学生、挖苦学生,而是应该耐心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一同探讨有效措施改进失误。比如在进行练习健美操动作时,教师可以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练习,并让组内的学生通过讨论,对所学的动作进行自由组合和创造。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与通过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动作的创造,使学困生有发挥的机会,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师需要肯定学困生的在课堂上的微小进步,并对学困生进行鼓励,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此外,教师还需要学会从学困生身上寻找优点,并将学生的优势发挥出来,在体育课上分享成功的经验,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
3.5 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要想转化体育学困生,对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心理状碍进行排除是最重要的工作内容,所以,教师应该多关爱体育学困生,让师生间的关系更为融洽。要想参与体育运动,学生就应该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而且对于运动技巧应该有正确的了解,另外,学生在学习时会将自己的兴趣和情绪等展现出来。所以,教师需要寻找恰当时机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但是,学困生的身体素质教弱,而且意志也不坚定,所以并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长久下去,必然会产生消极厌学心态,甚至还会在课堂上刻意与教师抗争,不愿意与同学合作。此时,体育教师应该展现出身为教师高尚的情操,寻找恰当的时机积极沟通体育学困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关心,这样既可以为学困生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也可以指导学困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实现对学困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3.6 合理设计合作教学方案
为了顺利转化学困生,对学困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教师需要合理设计合作式学习教学方案。并在后期以教学计划为依据完成体育教学,对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实时记录,从而加强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针对学困生面对的困惑,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此外,教师需要积极收纳学生对于课堂所提出的建议,对合作式学习方案进行优化,利用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了能够有效利用合作教学转化学困生,对学困生的体育素养进行培养,教师就应该深度探究如何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改进合作教学模式,同时要认识到学困生转化的迫切性,精心完成教学计划的设置。此外,教师需要重视合作学习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力量,让学优生带动学困生学习,充分体现出团队意识,使学困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学习难题。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用合作式学习模式对于转化学困生、对学困生体育素质进行培养作用显著,为此,教师需要重视合作式学习的作用,并且通过合理设计合作教学方案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困生的身体素质明显提升,为学困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蛟河市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