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叠
“文化自信是一个國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1]“文化自信”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名词,更是具体的、可以践行的。要树立文化自信首先要了解家乡的文化,学校是一个地方的重要文化场所,校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校史真实记录了一所学校成长的轨迹,是其荣耀的浓缩、精神的映射、风格的体现;校史是一所学校自省的“明灯”、凝聚师生的“教材”、把握方向的“罗盘”,故校史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样本。开发和实施校史文化课程是对学校历史的记忆,学生通过学习校史,感悟学校的文化,从而由亲近、认同到追随学校的价值目标。下面笔者就以自己所在的学校为例,谈谈在绍兴一中校史文化课程开发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供中学同仁们参考。
一、校史文化课程开发的背景和条件
自2001年以来,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经历了“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校本课程针对学校和个体的差异,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忽视对学校资源的充分利用,不能体现校本课程“乡土化”和“主体性”的原则;缺乏对核心素养的渗透落实,特别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家国情怀的缺失,无法体现“情感性”原则。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利用校史资源,开发历史学科的校本课程,是比较有效的途径,特别是历史悠久的名校,校史资源是课程开发的“富矿”。
绍兴一中是一所江南名校,创办于1897年,初名绍郡中西学堂,是当时国内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蔡元培先生曾任总理(校长)。120多年来,名师荟萃、人才辈出。2017年,以学校创办120周年为契机,决定开发反映学校历史传承、吸纳前人思想精华的校史课程,编写一套校本教材供师生研读。为此学校成立了由历史老师和语文老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这也开启了跨学科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之路,同时聘请了省内外的知名学者和专家担任课程的学术指导,并发动海内外的校友提供课程资源。
二、校史文化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往的校史课程基本上千篇一律,写法雷同。校史主要记载学校的校名、校训、校徽、校歌等的由来和学校历史沿革,就像一笔“流水账”,以歌功颂德的语气描述学校的各项成就,对各类知名校友大书特书以增添荣誉的光环等等。这些课程实际上是“应校庆而生”的宣传资料,缺少可读性和思想性,也失去了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因此,我们在确定课程目标时,非常强调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领,认为校史课程是提炼学校精神,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样本,是一部“精、气、神”十足的德育教科书。课程的内容要丰富生动,要有细节,要坚持思想性、故事性、典型性的原则。课文体裁要多样、活泼,除了使用编年体外,也可以用纪传体裁,形式有读本、回忆录等。
三、校史文化课程的主要内容
经过几个月的筹划、讨论,课程开发小组确定了校史课程的文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整体介绍学校120年办学历史,题目为《存古开新 从绍郡中西学堂到绍兴市第一中学(1897—2017)》;二是介绍杰出校友写的文章,题目为《第一读本》;三是收录一中人的故事,题目为《流年书影 你我的故事》。
1.在“研学游”中体验担当和责任
在编写“存古开新”的过程中,学校在假期组织部分师生开展“重走来时路”、“校史中的红色基因”等研学活动,获取第一手史料。“重走来时路”指的是我校师生重走抗战时期一中流亡办学路线,重新踏上70年前绍兴一中为躲避日寇炮火、四处流亡办学的曲折路线,寻访旧址、缅怀历史、倾听故事、感受乡情,用心和行走的脚步,丈量那一段艰苦卓绝的流亡历程。这次活动的全过程被录制下来,制作成了大型史诗式文献纪录片。后来在绍兴新闻综合频道《记录绍兴》栏目播出,学校又组织全体师生收看了这档节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位参与“重走来时路”的老师在日记中写道:“透过七十多年前绍兴一中前辈们坚忍前行、艰难办学、求学的背影,我们可以看到一中人的责任和担当。这种责任和担当不仅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也是一中人传承学校优良文化传统的自觉行动。在那个特殊时期,绍兴一中与浙江省内其他为数不多的学校一起,在腥风血雨中用铁肩艰难支撑着自己的办学,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维护和接续了绍兴教育的文化血脉。今天,我们重走重访,就是对这段历史的最好纪念、最好传承,绍兴一中拥有这段艰苦卓绝而又辉煌闪光的历史,这是学校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此,我们心生敬畏,也倍加自豪。”“存古开新”一书收录了“重走来时路”活动中收集的文字、图片及实物史料,该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存古开新”的编写是对师生很好的一次校史教育,是对一中独特校史文化的一次沉浸式体验。
2.在经典读本中感悟“教育救国”的理想
《第一读本》书中汇集了影响近现代中国的几位知名校友:
徐树兰——中国近代公共图书馆的开创者
蔡元培——中国近代教育家、中国现代教育之父
鲁迅——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蒋梦麟——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
徐锡麟——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徐树兰先生虽是旧式的文人士绅,但他本着“存古开新”的思想创办公共图书馆和新式学堂以开启民智;蔡元培先生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他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中提出“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长”的办学宗旨;对鲁迅先生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蒋梦麟先生说:“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单单强调学生的兴趣,那是舍本求末的办法”;辛亥先烈徐锡麟热心创办新式学堂,传播革命思想和培养革命骨干,为了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他慷慨赴死,实践了“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革命誓言。这些一中先贤身上集中体现了“教育救国”的理想,在他们的指引下推动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
《第一读本》以介绍一中杰出校友的文章为主要内容,选文的依据主要是经典性和可读性,力求思想性和文学性的有机统一。读本的宗旨是用百年一中的文化滋养学生的灵魂,通过这些文章使学生与一中先贤心灵互动。在读本的编排中每一单元有导语,总体介绍本单元文章的背景及其作者的思想和主要观点,每篇文章由内容导读、正文、阅读思考、注释、人物链接五个部分组成,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界与理解深度。读本历经十个月编写完成,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发行。这个读本后来也成了一中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文化读本,由此开始了解母校,并从母校出发走向诗与远方。以这个读本为教材,历史组在高一年级开设了校史选修课程。组织学生撰写《第一读本》读后感、参观校史博物馆、参加“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活动、编写校史剧本等。
以介绍一中校友为主题的文章《绍中老校长沈金相先生的艰难办学之路》被评为2022年“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活动省级一等奖。作者王弈彤同学在写作感悟中写到:“‘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这不仅是绍中抗战时期的办学宗旨,更是为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复兴的呐喊。沈金相校长那句‘尔其忘毁校之仇乎’今天依然使我热血沸腾,使我仿佛身处在当年遭受日机轰炸后满目疮痍的校园,义愤填膺。历史如同永恒的坐标,总是给人以启迪和指引。今天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中国已经强大起来,居安思危,我们不能忘记曾经苦难的历史,要牢记今日岁月的来之不易,常怀忧患之识,常怀自警之心。” 以“第一读本”为核心的校史文化课程的开设,播撒了“文化自信”的种子,并逐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
3.在故事里领悟爱与美的底色
一部校史不能只记录社会精英和成功人士,它还应讲述平凡校友在这里发生的故事。编写《流年书影 你我的故事》主要是收集校友的一中记忆,是普通人对母校师生友情的追忆、对校园气息的回味。在编写前,学校广泛地向校内外、海内外校友征集手稿,通过这些稿件,一点一滴地记录了母校发生的趣闻轶事、成长的轨迹。 这本书里有对恩师的回忆,有恩师风范、师生情谊的勾勒和描述;有对久远的母校景物的记忆;有校友的成长感悟和对青春的赞美;有三代同堂畅叙同在一中的求学岁月;有一中学子献给母校的诗歌等等。我们把这些故事讲给现在的高中生,使他们仿佛看到了一张张旧照片,一幅幅风景画,感觉一切如在昨日,充满了现场感和画面感,使他们领悟到母校爱与美的底色造就了一中的“博雅通达”。学生们在故事里发现生命的活力,人生的意義,学会了感恩和敬畏。
校史文化课程培养了一中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校史中汲取了滋养学生一生的精神养分,树立了文化自信,激发了他们刻苦求学、追求卓越,报效国家的家国情怀。
【注释】
[1]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0年,第2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