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观念:多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新进路

2023-05-02 07:47杨洪林张晗
民族学刊 2023年9期

杨洪林 张晗

DOI:10.3969/j.issn.1674-9391.2023.09.001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原创性重大论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观念由注重民族之间的团结进步拓展到注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进步。这一变化要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在工作对象上更加注重整体性,工作方法上更加注重系统性。系统观念是党的二十大总结提炼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六个必须坚持”之一。系统观念注重事物的“整体性”,是建立在事物的普遍联系原理和系统科学基础上的一种方法论,要求从整体上或全局上思考和解决问题。重庆市黔江区在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过程中,坚持系统观念方法论,把辖区、边区和片区作为创建系统中相互联系的元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圆心,努力拓展信任半径,奋力擘画最大“同心圆”,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在多民族地区,人们有以血缘、族缘和地缘等为信任半径建立信任圈的心理倾向,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需要在系统观念的指引下,整体推进,系统施策,促使人们突破这些心理倾向,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信任半径建立信任圈。

[关键词]系统观念;多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信任半径

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23)09-0001-09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武陵地区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与现实路径研究”(21XMZ08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洪林,

湖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研究员,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历史与文化;张晗,湖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研究人员,研究方向:民族历史与文化。

民族团结进步是民族团结和民族进步两个词的复合词。“民族团结与协调民族关系相关联,民族进步与促进民族发展相关联。”[1]1988年,国务院召开首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将长期惯用的“民族团结”活动,改称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时任国家民委副主任赵延年在表彰大会的讲话中阐述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进步的关系。他说道:“民族团结是民族进步的保证,民族进步是民族团结的基础。二者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所以把民族团结和民族进步作为同等重要的内容提出来,更有利于促进团结进步活动全面深入地展开,更有力地推进新时期的民族工作。”[2]截至目前,已经召开过七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2017年以前,人们习惯性地将表彰大会及其开展的相关工作统称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2017年,在中宣部、统战部和国家民委联合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现场会上,三部委决定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升格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由“活动”改为“工作”,不仅提升了它的格次,还进一步丰富了它的内涵,拓展了涵盖的领域。具体来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在党的领导下,以各民族群众为主体,通过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综合举措,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性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实践过程。”[3]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落脚点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否需要方法论的更新,以及是否需要采取新的工作方法,是目前學术研究和民族工作实践中都面临的新问题。

学界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多民族地区的创建经验总结。严庆、于浩宇认为:“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出发,民族团结进步的创建路径可以包括社会网络创建、规范约束和认同调控三个方面。”[4]杨艳、秦潇潇用布迪厄的实践理性理论对西南边疆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个案分析认为,资本、惯习、场域的循环推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5]云南、内蒙古以及武陵山片区等地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走在全国前列,是学界开展创建经验研究的重点关注区域。在这些经验研究中,学界关注到了“联盟”“相助”“协作”等带有系统性的工作方法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的重要作用。吕伟、熊国刘等认为云南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是区域联动的实现形式,是创建工作的新路径。[6]乌小花、郝囡认为,内蒙古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践行了守望相助的理念。[7]段超、[8]李然[9]等深入总结了湖北武陵山片区、湖南省湘西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的成绩。这些成果以具体的地域为研究对象,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践过程进行经验总结,对多民族地区开展相关工作具有一定启示。但随着社会流动性增加和区域联动性增强,省际接合部的多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研究还有待加强。段超和李然都关注到了鄂渝湘三省市在边区开展的跨省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但这些工作受当时连片特困的掣肘,不能很好地展开。李俊良基于广东K村工业园的个案调查,试图将“政企村+N”模式提炼为“一种跨地域具有普遍价值的模式”,但目前所呈现出来的这种模式还缺乏跨地域协作。[10]云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的联盟成员局限在省内相邻县。省际接合部的多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仅受行政管辖权的影响,还受经济社会基础条件的制约,必须更新方法论,创新工作方法。

党的二十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归纳为“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11]“六个必须坚持”鲜明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如何运用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创新创建工作,推进省际接合部的多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实践课题。

黔江区处在重庆市的东南部,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咸丰县接壤,辖区面积2402平方千米。1983年1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黔江县,设立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000年6月,撤销重庆市黔江开发区和自治县,设立重庆市黔江区。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黔江区有常住人口487281人,其中汉族人口占29.27%、土家族人口占55.11%、苗族人口占15.19%、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0.43%。2021年末,黔江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27%。2021年,黔江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65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77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70元。[12]

黔江区是处在重庆市与湖北省结合部的多民族地区,曾长期受省际结合部(省际结合部指的是省级行政单位的结合部)相关问题的困扰。省际接合部由于在空间上远离行政中枢,成为行政管理的边缘地带,国家治理的力量薄弱,长期受边界纠纷、社会治安、“断头路”等问题的困扰,成为“矛盾的‘多发地,纠纷的‘是非地,犯罪分子的‘藏身地”。[13]党的十八大以来,黔江区联合边区党委政府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方法,拓展创建工作边界,系统推进创建工作施策,形成多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的经验。

一、从阶级团结到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观念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看重团结工作,认为无产阶级的团结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获得成功,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基石和首要條件。1866年,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的共同章程和组织条例》中写道:“每个国家的工人运动的成功只能靠团结和联合的力量来保证。”[14]477并且,马克思还将“团结”视为一个国际基本原则,如果所有国家的工人都遵循这一原则就会达成革命的伟大目标。他说道:“如果我们能够在一切国家的一切工人中间牢牢地巩固这个富有生气的原则,我们就一定会达到我们所向往的伟大目标。革命应当是团结的。”[15]180马克思强调工人即无产阶级的团结而排斥其他阶级,其主要着眼点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要达成革命胜利的目标,就必须凝聚无产阶级的全部力量。马克思认为共同利益是实现团结的必要条件。他指出:“要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他们就必须有共同的利益。”[16]409马克思强调的“共同利益”并非纯粹的经济利益,而主要是指阶级利益。列宁也指出,不能公平对待民族将阻扰无产阶级的团结。[17]376马克思和列宁所讲的民族团结并非所有民族的团结,而是与阶级团结相联系,实质上是各民族无产阶级的团结。

毛泽东早在青年时代就发现了团结在革命运动中的重要作用,投身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后,开始关注各民族的团结和进步。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提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他在这里没有对“民众”的范围作出限定,与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思想一脉相承。他在革命运动中接触到少数民族之后,对民族团结的论述逐渐增多。1938年,毛泽东在谈到团结各民族抗日的政策时指出,“一方面,各少数民族应自己团结起来争取实现,一方面应由政府自动实施,才能彻底改善国内各族的相互关系,真正达到团结对外的目的,怀柔羁縻的老办法是行不通了的。”[18]595“各少数民族应自己团结起来”指的是在各民族的层面,每个民族自身的团结。1950年,毛泽东为中央民族访问团题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这一题词,反映了毛泽东从关注各民族自身的团结到强调民族之间的团结,民族团结的对象范围有所扩大。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后,毛泽东认为民族团结是关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重大事项和取得事业发展的基本保证。这一思想认知促使民族团结工作和促进民族进步工作结合起来。他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2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原创性重大论断。这一重大论断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观念实现跨越的标志。它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观念从关注各民族的团结进步,跨越到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整体的团结进步,是坚持系统观念的体现。“当代系统观念是一种关于事物‘整体性的思想和方法。”[20]它是建立在事物的普遍联系原理和系统科学基础上的一种方法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建立起关于中华民族的整体性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21]这一论述不仅点明了中华民族与各民族存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也从方法论层面指明了要坚持系统观念,注重中华民族的整体性,统筹做好全局和局部的工作。

对于如何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从系统观念出发,进行了全面部署。首先,习近平总书记着力提升人们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他把民族团结视为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告诫人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22]“生命线”的比喻凸显了民族团结对于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性,意在强调缺少民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将如同有机体没有了生命,失去生机和活力。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的最高利益”[23]对于民族团结中过去曾有的一些不和谐因素,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多看民族团结的光明面,不受阴暗点影响。”[24]103也就是要采取辩证的思维,面向未来,排除干扰民族团结的不利因素。这些论述是对民族团结进步的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谋划,统一了思想,提升了境界,指明了方向。

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党的领导、争取人心、法律保障、文化认同等方面深化民族团结。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在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团结的政治保障,[21]要求“各级党委要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懂不懂民族工作、会不会搞民族团结作为考察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23]习近平总书记还系统地提出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要求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党委、政府、统战部门、民族工作部门、各部门、全社会要各司其职整体性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确保民族团结工作有人抓,能见效。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搞好民族团结,既要遵循“最管用的是争取民心”的原则,“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24]104-105也要“坚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还要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23]

再次,习近平总书记把民族团结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加以推进。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23]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事关全局的基础性事业,一方面表明了这项事业的极端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党在系统性谋划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里的“全面”具有深刻的内涵。它既有时间的全时段、空间的全覆盖,也有行业的全纳入等多重意涵。党的二十大决定:“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是完成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团结”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一个关键词,不仅在报告的标题和大会的主题中都有“团结”一词,整个报告还有27次提到“团结”,其中10余次强调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必将惠及中华民族的全体成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25]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也必须围绕这一方位展开。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论述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更加注重创建对象的整体性和创建方法的系统性,也就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方法论。“系统观念的核心是整体观,即从整体上或全局上思考和解决问题”[26],“要求我们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27]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性方法论,也是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作说明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形成了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这个过程中,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并且,这次会议还把坚持系统观念确定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党的二十大将坚持系统观念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凸显了它对各方面工作的指导价值。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之一,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拓宽工作视野、创新工作方法,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出发开展工作。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团结进步理论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强调民族团结的阶级属性,注重无产阶级的民族团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后,毛泽东首先认识到在争取民族解放过程中要鼓励各民族自身的团结,在获得解放,开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后要求注重全国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确立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使民族团结进步进入到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的团结进步阶段。注重整体性是坚持系统观念的内在要求。从强调阶级团结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方法论层面坚持了系统观念,体现了解决民族问题的着眼点从局部过渡到了整体。习近平总书记从系统观念出发对发展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行了全局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为做好这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从纵深到系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方法拓展

重庆市黔江区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聚居的土家族、汉族、苗族和杂居其中的其他民族开展广泛交往,进行全面交流,推进深度交融。黔江区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首先立足区内实际,在行政区划范围内发展民族经济,弘扬民族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把工作向纵深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黔江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系统观念方法论,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2017年12月,黔江区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以后,坚持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拓展工作范围,积累创建经验。2023年1月,黔江区再次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黔江区在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坚持系统观念,按照“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治保障同权、精神家园同建、社会和谐同创”[28]的要求,进行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系统论认为,系统是“处于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相互联系(从而形成组织整体)的元素的集合。”[29]46黔江区是处在省际接合部的多民族地区,他们把辖区、边区和片区作为构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系统的元素,从这三个层面推进创建工作,奋力擘画最大“同心圆”。他们从辖区层面擘画最大“同心圆”,把辖区各民族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都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工作对象;从渝鄂边区层面擘画最大“同心圆”,推进边区协调发展,铸牢边区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武陵山片区擘画最大“同心圆”,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让发展成果惠及片区各族人民。他们认为,“同心圆”的“同心”就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根本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探究群体成员团结原因时使用过“信任半径”(radius of trust)概念。他认为,所有社会群体都有一定的信任半径,由信任半径构成一个合作规范起作用的信任圈,现代社会都可以被认为是一系列重叠的信任圈构成。他还认为群体的信任半径越大,不信任半径(radius of distrust)就會越小,信任圈也就越大,群体间的团结就越容易培育;信任半径越小,信任圈就越小,群体的排他性就越强,越容易产生群体冲突。[30]黔江区奋力擘画最大“同心圆”的工作方法就是从系统观念出发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任半径扩大,形成更大信任圈,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进步。

(一)整体推进辖区协调发展,擘画城乡居民最大“同心圆”

由于辖区及辖区人口存在城乡差别和户籍、族别差异,在推动某些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以这些差异性因素为边界分类施策,人们也以差异性因素建立信任半径。黔江区在民族团结进步创结过程中,排除这些差异性因素,把城乡和不同户籍的人口作为整体,以系统观念为指引,深入推进城区、城乡的协调发展,努力拓展人们的信任半径,擘画最大“同心圆”。在城区协调发展上,重点关注各族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协调发展。截至2022年初,黔江区的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7.6平方千米,人口达到28万人,近5年新增外来人口4.3万余人。这些新增人口有的来自本区乡镇或周边区县,有的来自新疆、西藏等边疆民族地区。近5年,黔江区常住人口的民族成份由35个增至40个,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黔江区在城市建设中以“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品牌为引领,按照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高质量发展牵引城市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的定位进行建设,吸引了大量流动人口来此投资兴业、旅游观光,形成了新时代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黔江区民族工作部门在履职尽责过程中,营造了良好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氛围,在机场、车站、码头、广场、社区、学校、机关、企业、宗教场所等地开展广泛宣传,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入脑入心。并且,他们还推动相关部门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站,向流动人口提供技能培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辅导、招聘信息、法律援助等服务,让各族流动人口共享黔江发展的成果,擘画了各族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最大“同心圆”,让他们建立起了互信。

在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方面,黔江区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壮大乡村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近年来,黔江区乡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农民用电、用水有了保障,建成“四好农村公路”2364千米,农村公路村(居)民小组通畅率达到98.5%,农民出行更加便捷。黔江区通过扶持白茶、中药材、蔬菜、油菜、水果等特色产业和引导农民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2021年,黔江区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1.5%,实现连续20年以上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缩小到2.69,收入差距逐年缩小。黔江区加大乡村教育的投入,成功創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黔江区把城乡作为整体,推进其协调发展,城乡发展的差距逐渐缩小,擘画了城乡各族居民之间的最大“同心圆”。辖区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系统中的基础性元素,做好了辖区的工作就使这个系统有了根基。

(二)整体推进边区协调发展,擘画渝鄂边区人民最大“同心圆”

生活在边区的人们习惯以省市地缘为信任半径建立信任圈,给边区社会治理、民族团结都带来隐患。黔江区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把边区作为整体,坚持系统观念,协同发力,推进共建共治共享,让各族同胞突破地缘信任半径,形成跨省市的信任圈。黔江区与湖北省咸丰县接壤,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过程中,区委、区政府领导以及毗邻乡镇的党委政府领导,主动与咸丰县相关部门对接,加强共商共治,推动政策衔接、规划对接和工作交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黔江区小南海镇政府和咸丰县大路坝区工委驻地一河之隔,两地党委政府不仅协商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还通过建设共管街、共管共治中心、边区综合治理办公室等工作实体,探索形成体系联建、治安联防、纠纷联调、事务联管、政策联宣、干群联动的工作机制。他们通过联合建立边区治安联防联调委员会、治安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等工作组织,共商制定统一的执法标准,共同开展联合执法,对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进行重点打击,对影响社会治安的纠纷进行联合调查处理,及时化解矛盾,创建平安边区。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使用方面,黔江区和咸丰县持续推进渝鄂边区各族人民共建共享,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在疫情防控、干旱抗击、森林防火等重大灾害防治方面,两地基层党委政府开展联防联治,安排专人进行信息摸排和信息对接,确保数据准确、沟通及时、不留安全隐患,共创和谐边区。

通过这些工作,鄂渝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逐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边区各族人民发出了“不管是重庆人还是湖北人,都是中国人”“不管是重庆管还是湖北管,都是中国共产党管”的感叹,让“中华民族一家亲”成为了边区各族人民的切身感受,让“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了边区各族人民的行动自觉,擘画了边区各族人民的最大“同心圆”。在黔江区小南海镇和咸丰县大路坝区工委联合打造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呈现出渝鄂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景象。示范街现有居民95户,其中重庆户籍61户,湖北户籍34户。这些不同民族、不同户籍的居民在这里共住一条街、同行一条路、共享一条河,黔江人民用湖北的电,咸丰人民吃重庆的水,其乐融融。

(三)整体推进片区协调发展,擘画武陵山片区人民的最大“同心圆”

武陵山片区因武陵山得名。武陵山片区的山同脉、水同源,生态环境和文化面貌都相似,历史上也曾建立过大的行政区,生活在其中的各族同胞经济文化联系非常紧密。元代建立行省以后,武陵山片区就逐渐分属不同省份管辖。如今,武陵山片区分属重庆、湖北、湖南、贵州四省市管辖。黔江区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把片区作为整体,运用系统观念方法论,推进片区协调发展,让各族同胞的信任半径向片区拓展。黔江区积极参与和引领武陵山片区的区域协调发展工作,推进武陵山片区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2012年,国家民委印发了《国家民委关于推进武陵山片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对片区四省市协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出安排。黔江区在打造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过程中,协同片区其他县市,争取到多条铁路和高速公路过境武陵山片区。以黔江为节点的渝怀铁路、黔张常铁路打通了武陵山片区东出西进的铁路通道,包茂高速、恩黔高速、黔石高速以及319、353国道等中、高等级公路的建成和升级改造,提升了武陵山片区公路交通的通达程度。截至2022年初,黔江区铁路里程达到148千米、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25千米,黔江武陵山机场航线增至14条,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形成,让片区各族人民从中受益。

黔江区积极推动武陵山片区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区委、区政府领导带队参与武陵山旅游发展联盟的相关活动,与湖北恩施州、湖南张家界市、湘西州、贵州铜仁市等地开展旅游领域的共商共建共治,助推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目前,黔江区创建了一家5A、七家4A级景区,成为武陵山片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黔江区通过举办重庆黔江跑客节、武陵山山(民)歌擂台赛、武陵山同粽同族粽子文化节、渝鄂边区协作寻根之旅等文旅节会,邀请武陵山片区各族同胞参与节会活动,奋力探索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进路。这些参会的各族同胞在同场竞技、同台表演过程中增进了友谊、增强了情感、加深了互信,夯实了民族团结之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本。2022年上半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名中小学生、1000多名大学生到黔江区土家十三寨景区开展暑期夏令营或写生活动。这些青少年不仅在这里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也受到了民族团结教育。

此外,黔江区打通制约民生的堵点、痛点,推进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的共享。2021年,黔江区在校学生中区外生源人数占比达到21.4%。在医疗方面,黔江区建成了1个国家级医学特色专科,23个市级医学特色专科和重点学科。2021年,在黔江区就医的患者中,区外户籍患者人数占比达到32.1%。黔江区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过程中,推动了武陵山片区协调发展,创造了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擘画了武陵山片区各族人民的最大“同心圆”,增强了片区人民的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根本方向决定了创建的主体必须包含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客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每个成员。主、客体的构成要求创建工作必须全面推进,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方法论,全社会共同发力,拓宽工作视野。黔江区在擘画“同心圆”过程中,各个主体全面参与,各项工作整体推进,辖区、边区、片区得到协调发展,黔江区各族同胞的信任半径拓展到辖区、边区和片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要“争取民心”“交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其实质就是要求建立起广泛的互信。信任圈的形成和维系必须依赖合作的规范,也就是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来说,共同的价值规范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民族地区,人们有按照血缘、地缘等因素为半径建立信任圈的心理倾向。在省际接合部,由于各省市的地方性法规差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的差距,人们倾向于以省市地缘为信任半径的信任圈,给基层社会治理和民族团结带来困难。黔江区作为处在省际接合部的多民族地区,人们有以血缘、族缘和地缘等为半径建立信任圈的心理倾向。黔江区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坚持系统观念,把辖区、边区和片区作为相互联系的元素,整体性推进,系统性施策。他们通过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格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走共同富裕道路,使人们的信任半径突破了血缘、族缘和地缘等关系的影响,形成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圆心的信任圈。黔江区在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以系统观念为指引,注重工作对象的整体性,工作方法的系统性,为多民族地区开展相关工作积累了经验,作出了示范。

三、系统观念指引下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思考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部署,各级党委政府必将以此为遵循,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历史方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引。用系统观念方法论来审视,以黔江区为代表的多民族地区在促进共同富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互联网上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还存在短板。民族团结进步要努力扩大信任半径,形成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广泛认同。“认同不是凭空想象,而是通过一些途径建构起来的。”[31]这些短板是继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抓手。多民族地区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还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快推進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尽管中国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突出表现在东部和西部的发展不平衡以及西部发展的不充分,但西部多民族地区不同省市发展不平衡的矛盾面向也尤为突出。省市发展不平衡,省际接合部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就会出现较大差距,不利于平等价值观的树立,进而影响到信任半径的拓展。中西部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还存在较大差距,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还需着力推进。2021年,黔江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低6363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1.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69,比全国高出0.1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中西部多民族地区要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赶上发展的步伐,推进城乡、省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是要以青年少年、流动人口和游客等群体为重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在青少年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积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要组织民族地区的青少年到东部地区参观考察,感受祖国发展的伟大成就;要积极接待东部地区的青少年到民族地区开展研学活动,感受祖国的文化多样性。西部多民族地区既是人口流出的重点地区,也成为了人口流入地区,要加强人口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对接,做好流动人口的服务工作,促进民族互嵌。西部多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富集,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要做好旅游规划,提升服务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提升游客满意度。

三是要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改善和自媒体技术的发展,西部多民族地区各族群众不仅是网络媒体的受众,也成为了网络自媒体的传播者。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提升大众的媒介素养,正确获取和利用网络信息,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大V”“网红”等传播者的培训,全面准确传递民族地区的信息。各网络媒体平台也要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做好涉及民族因素网络舆论事件预警和民族团结进步的算法推荐。

做好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是坚持系统观念方法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现实需要。随着人口迁移流动,人们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流频度不断增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跟随流动人口的脚步不断扩大信任半径,建立更大范围的信任圈。同样,随着西部多民族地区网络普及率提升和人们媒介接触时长增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要向互联网延伸,扩大网民的信任半径,建立网上信任圈,擘画网上最大“同心圆”。只有通过这些工作,才能紧跟时代变迁,进一步摆脱以血缘、族缘和地缘等为信任半径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人们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信任半径建立信任圈,更加广泛和持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个有机整体。本文强调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的方法论,是由于多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突出,各项工作难以协调开展和整体推进。省际接合部历来也是社会治理的难点、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点、老百姓生活的痛点。黔江区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以系统观念为指引,开展跨省协作,把辖区、边区和片区作为创建系统中相互联系的元素,在这些区域整体推进基础设施和治理体系的共建共治共享,把中华民族共同体利益放在首位,也是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金炳镐,文兵,等.中国“民族团结进步”实践的内涵、历程和特点——民族团结进步理论与实践研究系列之五[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03):5-13.

[2]赵延年.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更大发展[J].中国民族,1988(06):14-18.

[3]隋青,李钟协,等.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实践[J].民族研究,2018(06):15-27+123.

[4]严庆,于浩宇.社会资本视域下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J].西北民族研究,2019(01):38-47.

[5]杨艳,秦潇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理性研究:基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西南边疆个案[J].广西民族研究,2022(02):72-79.

[6]吕伟,熊国刘,等.区域联动视角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实践——基于对云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的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7(03):23-29.

[7]乌小花,郝囡.践行守望相助理念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的理论与实践[J].民族研究,2019(05):1-11+139.

[8]段超.关于湖北武陵山片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3(01):9-13.

[9]李然.多民族联合自治地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探析——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3(04):16-20.

[10]李俊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政企村+N”模式——基于广东K村工业园个案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2(09):70-78+184.

[1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1).

[12]黔江区统计局.2021年黔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2-04-20](2022-09-26).https://www.qianjiang.gov.cn/bmjd/xzfgzbm/qtjj/zwgk_49283/fdzdgknr_49285/tjxx/tjgb/202204/t20220420_10636571.html.

[13]郭福亮,许宪隆.论省际结合部的社會管理[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164-168.

[1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16][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7][苏]列宁.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8]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19]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0]范冬萍,黄键.当代系统观念与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37(11):9-14.

[21]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京举行[J].中国民族,2014(10):4-6.

[22]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N].人民日报,2017-03-11(1).

[23]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2).

[24]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25]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J].中国民族,2021(08):45-48.

[26]杨玉成.系统观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J].党建研究,2021(10).

[27]杨莘.坚持系统观念——深刻学习领会“六个坚持”之五[N].人民日报,2022-11-23(9).

[28]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J].中国民族,2019(11):12-13.

[29][美]馮·贝塔朗非.一般系统论[M].秋同,袁嘉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

[30]Fukuyama, F. Social Capital, Civil Society and Development[J].Third World Quarterly, Vol 22, 2001.

[31]李烨鑫.公共文化服务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民族学刊,2022,13(10):7-13+129.

收稿日期:2023-03-10  责任编辑:王  珏

A Systematic Concept: A New Approach to  National Unity

and Progress in Multi-Ethnic Regions

—Based on Investigation and Reflection in the Qianjiang District, Chongqing

Yang Honglin1, Zhang Han2

(1. 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Hubei Minzu University, Enshi, 445000, Hubei;

2. Research Base of the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Hubei Minzu University, Enshi, 445000, Hubei, China)

JOURNAL OF ETHNOLOGY, VOL. 14, NO.9, 01-09, 2023(CN51-1731/C, in Chinese)

DOI:10.3969/j.issn. 1674-9391. 2023.09.001

Abstract:

The systematic concept mentioned in this study  is one of the   “Six Musts”, which is derived from  the worldview and methodology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summarized  and refined by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is systematic concept stresses the “wholeness” of things,  and follows  a methodology based on the universal connection of things as well as system science. Its goal is to elicit thinking that is aimed at solving problems from a holistic or global perspective. Starting from this  systematic concept, President Xi Jinping drew up a comprehensive  work deployment for promoting national unity and progress in various aspects: Enhancing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national unity, strengthening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winning peoples support, legal safeguard, cultural identity, and integrating national unity and progress into the overal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etermined the Qianjiang District as its object of research; it is a multi-ethnic area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Chongqing and Hubei province. In the process of further promoting national unity and progress, the Qianjiang District has been striving to adhere to the systematic concept methodology, linking administrative areas, border areas, and cultural-geographical  areas as interconnected elements within the creation system. This system takes a strong sense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as its center and strives to build a widening  “concentric circle” to expand the radius of trust and hereby achieve good work results. In administrative areas,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eliminat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actors such as urban and rural areas, registered residency, and ethnic groups as  to further promote a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is for the purpose of creating the widest “concentric circle” possible  between  the permanent population and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border regions, the  Qianjiang District has been regarding these frontier areas as a whole,  therefore promoting  joint construction, governance, and sharing, and allowing compatriots of all  ethnic groups to break through the radius of geopolitical trust, forming a cross-provincial and city trust circle. In cultural-geographical areas, the Qianjiang District  additionally has been viewing all the territories as a whole, rebuilding their multidimensional connections, promot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expanding the trust radius of compatriots of all ethnic groups towards these areas. People in multi-ethnic regions tend to establish trust circles based on blood bonds, ethnic background, and geography as the radius of trust. Guided by a systematic concept, however, the Qianjiang District has been striving to create the largest “concentric circle”, busting 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these psychological tendencies and forming a wider radius of trust.

This article infers from the data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unity and progress in multi-ethnic areas from a systematic perspective depends o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common prosperity; it is, moreover, still needed to focus on groups such as teenagers, mobile populations, and tourists to promote the exchange and integration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programs such as “Internet +national unity” need to be carried out to further end the adverse impact of  blood-bonds , ethnic and geographical ties as the radius of trust, encourage people to build a circle of trust within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as their radius of trust, and more broadly and persistently forge a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Key Words:

systematic concept; multi-ethnic regions; national unity and progress; radius of tr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