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娟
摘要:在各行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出现了多种类的用工形式,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比较典型和常见的用工形式,对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转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大有益处。尽管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能帮助事业单位解决一部分问题,但仍存在一系列难以掌控的复杂情况,如何加强对于劳务派遣员工的管理,是当前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劳务派遣的概念,全面分析事业单位对劳务派遣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劳务派遣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劳务派遣;利弊
DOI:10.12433/zgkjtz.20232357
一、劳务派遣概述
劳务派遣指的是用工单位与派遣单位以合同协议的方式,将劳动者派往用工单位的活动。这一过程中,劳动者需要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保障自身的权益。同时,派遣单位从用工单位处获取派遣费,并向劳动者支付薪资报酬。因此,在劳务派遣工作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雇用”和“使用”的分离,这也是用工形式的一种创新体现。
在新形势背景下,采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事业单位越来越多,这一用工形式最先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不是很久,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检验,这种用工形式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的优越性和积极作用。
二、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在事业单位中的使用特点
(一)弥补在编用工数量不足的问题
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以其自身的优越性、便利性帮助事业单位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中,缓解人员紧缺的局面是劳务派遣形式最突出的功能之一。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都有固定数量的人员编制,为了有效缓解编制人员的工作压力,可以聘用劳务派遣人员工作,以解决用工缺口,保证单位可以定期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工作流程的有效运转。
同时,劳务派遣用人模式非常灵活。在事业单位的业务量增多、用人紧缺时,劳务派遣人员可以分担工作任务;在业务量较少时,事业单位可以解除派遣人员的合同,进行按需配置,避免因人才过剩或紧缺而影响工作进度,实现用人方式的灵活性。
(二)降低单位用工成本
劳务派遣可从一定程度上帮助事业单位降低用工成本和经济投入。首先,事业单位需要对新聘用的员工培训、指导,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也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而对于劳务派遣员工来说,事业单位可以选择具备某方面工作技能与技术的人员,直接安排其工作,免去了工作前的培训与指导环节,降低了用工成本。
(三)便于管理
事业单位不直接参与和负责劳务派遣人员的薪资发放,而是由劳务派遣机构统一管理和发放薪资,这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便利,实现“用人不管人、提效不增支”的双赢局面。
(四)避免劳动纠纷
采取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还极大地避免了劳动纠纷。而劳务派遣机构对于员工聘任和雇用的相关法律政策比较熟悉,也具有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发生劳动争议和纠纷的情况相对较少,这也是劳务派遣用人形式被很多单位采用的一个直接原因。但是,事业单位在对待派遣人员上和对待普通员工一致,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同工同酬,以促成积极向上、平等轻松的工作氛围,实现高效发展的工作目标。
三、事业单位对劳务派遣员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劳务派遣人员稳定性不够
劳务派遣人员的稳定性不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由于用工主体混乱而引发的法律风险,主要由于对劳务派遣人员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例如:临时将派遣人员借调给上级管理和使用,进而在薪资报酬的支付上出现差错和纰漏,这就使事业单位面临经济纠纷;有的事业单位与劳务派遣机构协商不一致,对派遣人员的工作时间要求不一,造成派遣人员之间的付出与回报不平等,而产生纠纷的风险。
第二,对于劳务派遣人员会面临一系列的细节问题,例如:工资待遇较低、工作稳定性差、内心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等。另外,对于短期派遣的劳务人员,他们对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没有实际动力,也没有长久工作的计划与打算,因而缺乏动力。
第三,劳务派遣人员较难获得归属感。由于群体的性质不同,在员工合作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不会非常积极,小组团队的效率通常较低,这会影响员工之间的凝聚力与工作氛围,也会干扰单位的文化氛围建设。另外,由于对事业单位没有归属感,忠诚度和责任感就会下降,产生一些工作上的失误,阻碍一些重要工作的开展。
(二)管理的公平性欠缺
由于员工的群体性质不同,他们面对的职位保障、福利待遇也不同,管理人员存在差别对待的问题,这是劳务派遣工作中的问题之一。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会导致派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对待工作任务的态度不认真,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如果不及时调整,久而久之,必然会产生被孤立、被排挤的心理,进而影响整个工作质量。
日常发放的福利物资是对每一位员工工作态度的肯定。但当前,不少事业单位在给员工发放福利或节假日的礼品时,经常会忽视派遣人员,且发放物资时会存在较大的价值差异,给派遣人员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和情绪,从而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四、事业单位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的优化建议
(一)营造平等的文化氛围
受事业单位编制的影响,一部分在编人员可能会产生较高的优越感。而对于派遣员工来说,他们的工作性质比较普通,也没有高质量的工作保障,因此,员工本身不会具有较大的职业归属感,这也是造成管理者存在区别化对待现象的根本原因。然而,管理人员基于事业单位的生产发展,必须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员工,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和团结一致的发展理念,以及平等、公正、公平的工作氛围。
首先,事业单位管理者应该从思想意识上模糊员工界限。针对可能存在的区别对待问题,从思想上改变观点和态度,淡化员工之间的区别意识,进而形成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
其次,管理者要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不论是有编制的在职人员还是派遣来的劳务人员,只要保持积极向上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取得一定成就,就是值得被认可和表扬的优秀员工。管理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用人制度,形成以业绩和能力说话的考核标准,使员工认识到努力工作的重要性,而不是以编制自居、不求上进的懈怠工作。同时,管理者要为所有员工建立发展和晋升通道,为部分派遣员工提供晋升空间和发展渠道,选择优秀的员工重点栽培和提拔,鼓励更多的人才为事业单位贡献力量。
(二)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
对于员工来说,公平合理的薪资制度是激励其认真工作、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的重要前提,如果事业单位没有合理、科学的薪酬制度,就无法保证每一位员工都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这也是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的现实意义之一。
事业单位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用以保障派遣员工的利益和需求,同时,还要完善对派遣人员的奖励机制。从根本上来说,劳务派遣人员能帮助单位缓解人力资源缺口,事业单位应提高对派遣人员的关注度,以保持与劳务派遣机构持久、良好的合作关系。
首先,管理人员应与劳务派遣公司沟通,给派遣员工的工作表现情况打分,协助派遣公司对员工进行薪酬系数的调整。
其次,事业单位设置日常的奖励,例如:表现突出奖、认真负责奖,为派遣员工提供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更好地推动其积极的工作。
最后,加强对派遣人员的管理,例如:制定日常的工作制度、要求规范,对工作纪律、工作标准和工作效率监督和管理,以提升派遣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加强对派遣人员的日常培训,开展文化宣传活动,并开展调查收集派遣员工的真实想法与建议,以更好地提供对策,营造和谐友爱的工作氛围。
(三)完善考核及奖励机制
任何单位和企业在生产发展前,都必须建立并完善制度,这既是保障,也是对整个工作流程及工作人员的约束,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就没有稳定、有序的生产环节。
自2014年以来,我国对于劳务派遣用工的管理与要求越来越规范和重视,同时也具体规范了岗位职责与要求,提出“同工同酬”的劳动监察与管理方案,这也意味着,国家对劳务派遣人员的支持与肯定。因此,事业单位更应从制度上抓起,尽快完善对派遣人员的考核与奖励机制,针对派遣人员的岗位管理、薪资待遇、社会保险、绩效考核等内容进行规定,最大限度地保障派遣人员用工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
完善奖励机制也应“以人为本”,尊重并重视派遣人员的主体地位,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管理者要先做到对劳务派遣人员情感关怀,了解派遣人员的工作需求,使其产生归属感,愿意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工作。
五、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劳务派遣是一种比较常见和重要的用工形式,它自身的优越性可以极大地帮助事业单位解决用人才缺口问题,提供相应的技术人才支援。但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在我国引进的时间较短,发展得还不够成熟,在运行期间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管理者和劳务派遣机构管理者正视这些问题,积极应对和解决,更好地帮助事业单位发展;管理者还应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力求以公平、公正的态度鼓励派遣人员积极工作,为其提供公正、合理的工作环境,满足其基本的工作需求,并为其提供晋升空间与晋升渠道,从而推动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永杰.事业单位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利弊探析[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1(12):34-36.
[2]陈登宇.浅谈县级事业单位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的利弊[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09):26-27.
[3]蒙欲亮.浅析劳务派遣的利弊及用工策略——以报业集团为例[J].法制与经济,2021(01):157-158.
[4]马红.浅谈事业单位劳务派遣用工的利弊及建议[J].人力资源管理,2020(12):119-120.
[5]李群英.浅谈劳务派遣转为劳务外包的利与弊[J].人力资源管理,2020(05):111-112.
[6]王斌.谈事业单位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利弊[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3):6.
[7]梁瑛滢.浅析事业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员工的利弊[J].当代经济,2019(0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