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关系分析

2023-04-29 14:18:17陈蓉
中国科技投资 2023年23期
关键词:预算会计财务会计事业单位

陈蓉

摘要: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是会计核算的两种体系,其本质都是提升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但在功能、核算基础、报告形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推进下,会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日益提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也成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简析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相关理论,分析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了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整合发展的路径,以发挥融合发展效能,完善现代化财务管理机制,保障各项业务的有序开展,进而提高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效能。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会计;预算会计

DOI:10.12433/zgkjtz.20232346

一、财务会计相关理论概述

财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量度,对事业单位已发生的交易事项,采用专门的方法进行确认、计量、核算和监督,并以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定期向投资人、债权人、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状况的外部会计。财务会计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不仅可以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基本经济信息,全方位考核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履职情况,并为后期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制定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撑,还能帮助事业单位发现管理的薄弱点,促使其有针对性地优化内部管理流程,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经营成果和竞争能力,增强社会公共服务效能,推动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预算会计相关理论概述

预算会计是在遵循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即时性等原则的基础上,以预算管理为核心,重点开展预算收支核算,明确事业单位用于社会再生产中的资金运行结果,以规范财政资金运行情况,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通常情况下,预算会计目标可分为以下三方面:第一,基本目标。利用预算会计保证事业单位资金的安全、完整,防止腐败发生。第二,中级目标。财务管理对象包括税收、付款、借款、偿付债务等内容,旨在通过成本核算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进而保证各项业务的有序开展。第三,高级目标。通过预算会计提高信息的披露质量,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以提高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效能。

三、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区别

第一,财务会计的工作重点是内部管理,其目标是合理控制国家财政资金,通过准确记录项目资金的运用情况,以最少的资金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进而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并实现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强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效能。预算会计的工作重点在于外部控制与管理,其目的不在于营利,而是更加强调预算收支情况,既能客观、真实地反映财务管理水平,又能针对实际需求科学制定预算编制方案,并及时解决原有方案中资金浪费等问题,为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保障。

第二,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运用专门的会计理论、方法和技术,对事业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会计核算,且整个核算过程涉及供应、生产、销售三个环节,而每个环节又涉及收付两方面内容,使其整体具有复杂性特点,能够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采用预算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收入和支出进行会计核算,整个核算过程相对简单,主要反映和监督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可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第三,政府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其中,资产和负债分别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事项形成的。净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净额;收入是指报告期内导致政府会计主体净资产增加的、含有服务潜力或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流入;费用是指报告期内导致政府会计主体净资产减少的、含有服务潜力或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流出。政府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持和预算结余,其中,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分别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取得的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预算结余是指政府会计主体预算年度内预算收入扣除预算支出后的资金余额,以及历年滚存的资金余额。

(二)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之间的联系

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对同一笔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在主体一致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功能和核算基础,财务会计需要形成财务报告,而预算会计则需要形成决算报告。由于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分别反映了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及整体财务运行状况,为综合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运行状况,就需要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之间相互协调,使二者形成相互补充与协调发展的内在关系。另外,财务会计中的本期盈余科目与预算会计中的预算结余科目可实现要素衔接。这主要是由于本期盈余反映的是本年收入与费用之间的差额,而预算结余反映的则是本年预算收支差额,二者是因对同一经济事项的确认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但可通过平行记账的方式实现整个账目的相互衔接,再通过本期盈余与预算结余的差异调节表实现两个报表间的相互衔接。

四、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整合发展路径

(一)细化相关法律政策

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推进与落实,为进一步整合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实现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与最大化利用,国家站在全局高度,在现有《政府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准则》等政策的基础上,结合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整合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双核算模式的运行特点,细化、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同时健全配套政策,深刻揭示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之间的内在关联,明确权责发生制的地位,并确保法律法规的制定符合当前整体的核算态势,以推动事业单位优化、完善财务管理模式,为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整合发展奠定基础。

另外,在原有的制度上修改与完善法律法规。这主要是由于原有的法律制度在事业单位的运行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范性和系统性,立足原有体系进行细化与完善,不仅可以健全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整合发展制度,增加制度的可行性与准确性,还能降低事业单位对政策的理解难度,便于根据国家最新政策及时调整、规范自身管理模式,并约束相关部门的职能范围与日常行为,进而促进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整合发展。

(二)多措并举构建会计体系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要想推进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整合发展,就要立足新政府会计制度,科学构建会计体系,既要做好财务会计科目的衔接规划工作,建立多重辅助核算系统,科学融入平行记账模式,又要确保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根据真实的资产、负债和预算执行情况科学开展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系统整合相关信息,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

第一,正确把握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工作定位,加强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关联,促使业务部门主动为财务部门提供所需信息,并合理开展预算编制工作,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同时保证预算执行效果,进而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第二,做好财务会计科目衔接规划工作,通过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贯彻落实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既相互衔接又独立运行的平行记账模式,确保财务会计要素和预算会计要素相互协调,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相互补充,更加系统地反映事业单位的执行信息和财务信息。第三,结合自身实际合理把控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应用范围,逐步构建以权责发生制为主、收付实现制为辅的会计新体系,从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三)建立一体化的管理框架

在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预算与绩效管理的一体化发展,离不开管理框架和系统平台的融合深化。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要紧跟国家宏观政策,立足自身发展现状及市场发展趋势,科学构建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一体化的管理框架,将绩效观念融入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分析和评价全过程,积极推动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综合发展,以最大限度地提升财政资金利用率,推动事业单位稳健发展。

第一,在整合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要立足于信息化背景,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定期更新优化软、硬件系统,保障系统性能良好与数据信息安全。第二,树立前瞻性意识与系统化管理理念,深入研究预算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在预算、支付、核算、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续开展预算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试点工作,并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管理体系,构建统一的业务管理规范、业务需求、数据和技术标准,以进一步优化预算管理一体化服务平台性能,增强各级财政间、财政与预算单位间、关联业务间的业务和数据相互衔接、动态反应、实时反馈及有效控制,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有效提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整合效果,并提高政府采购款项支付效率和便利化程度,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更好地为市场主体服务。

(四)完善财务信息披露体系

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整合发展的目的是系统把握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流动情况及整体发展水平,通过合理调配各项资源,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及公共服务效能。事业单位要想切实推动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有效衔接和整合发展,就要立足全面深化改革背景,明确完善财务信息披露体系的重要性,既要扩展内部信息使用者范围,发挥各部门相互制衡的优势,又要重视外部人民群众的监督职能,以增强信息的公开度与透明度,全面展示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第一,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内控管理机制、经济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监督制度,严格贯彻落实《事业单位财务规划》政策要求,依法公开财务信息。既要定期展示遵循法律规定及行政政策的责任、合理分配财务资源的责任、政府项目完成度及效益责任,又要保证财务报表信息和预算报告中涵盖的业务内容更加细化、完整,通过定期核算的方式帮助监督管理部门科学评判运营成本及资产和债务情况。第二,事业单位立足“互联网+”背景,利用线上信息交互平台、线下公告栏等多种宣传渠道公开财务报告信息,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监督部门、新闻媒体等主体的监督职能,推动事业单位规范、完善财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构建高素质的财会团队

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推进与落实,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发生了革新,全面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可以实现对财务和预算的全面管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使其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但权责发生制比收入实现制的预算会计核算更加复杂,这对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事业单位要顺应会计改革发展需求,重视构建高素质的财会团队,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推动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整合发展。

第一,积极引进具备会计专业知识与良好政治素养的优秀人才,为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融合发展提供创新思路。第二,定期开展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既要保证会计人员扎实掌握财务专业知识,优化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和储备,使会计人员快速适应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融合发展的趋势,又要确保深度理解国家政策,并在政策的推动下做好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一体化核算工作,并组织会计人员与其他事业单位的同行交流学习,以提升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与实际工作能力。第三,强与软件公司对接,不仅要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会计人员应用先进信息平台开展工作,以发挥先进技术的应用效能,降低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还要围绕预算一体化平台的建设运行状况超前谋划、提前布局,以推动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在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及新政府会计制度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整合发展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因此,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为实现财政资金效能最大化,增强公共服务效能,国家应在现有法律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相关法律政策,确保事业单位紧跟国家宏观政策与市场趋势,结合现状科学制定最佳的管理制度,为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整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另外,事业单位要多措并举,构建会计体系,既要建立一体化的管理框架,完善财务信息披露体系,又要重视构建高素质的财会团队,以加强相关主体之间的联系,并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岗位职责与权责关系,进而保证财会团队深度解读国家宏观政策,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工作,以满足事业单位发展的现实需求,促进其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宿华.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的融合发展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12):40-42.

[2]王玲.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对比[J].财会学习,2022(14):86-88.

[3]张建臻,贾华.科学事业单位事业收入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核算之差异[J].中国农业会计,2022(05):80-83.

[4]徐雪娇.科研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差异分析与应用[J].经济管理文摘,2021(12):125-127.

[5]田慧.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对比分析与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06):117-118.

猜你喜欢
预算会计财务会计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24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02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07
预算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关于预算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探讨
中国经贸(2016年20期)2016-12-20 16: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