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研究

2023-04-29 13:51唐晶崔峻峣潘平
中国科技投资 2023年2期
关键词:赋能乡村振兴文化

唐晶 崔峻峣 潘平

摘要:乡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主体。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乡村经济运行良好,村民在丰富的物质条件基础上也在呼唤文化生活的多元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追求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方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文意在探讨艺术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强心剂”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树立文化自信,挖掘乡村资源的独特文化属性,为乡村振兴发展进行文化赋能。

关键词:文化;乡村振兴;赋能

本文为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艺术为乡村振兴铸魂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lslybkt-072。

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2022年10月,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是对乡村振兴的集中论述,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振兴。具体分析而言,经济建设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政治建设就是五位一体系统中的制度保障,而文化建设不仅是心灵的守望者,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点。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这既是对乡村发展整体脉络的伟大设计,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作为国家战略,乡村振兴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文化振兴是很重要的一个支撑。乡村振兴,文化乃其精魂,甚至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方面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如何深入挖掘乡村自身的文化内涵,结合城乡文化的发展现状,从根本上建构乡村发展的文化自信,已经成为当下关注的焦点。

一、在政策助推背景下,厘清文化发展的新思路

党的十九大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系统做出了总体安排,“乡风文明”作为总要求之一,时至今日对于发挥乡村文艺,挖掘和重塑乡村文化形态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党的二十大后,我们更进一步明确,要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以产业的形式推动文化加快发展,发挥文化的精神推动力和物质发展力作用。

早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厘清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双轮驱动的文化体制改革就此拉开了序幕。一般而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从生产目的、资本来源、管理体制到发展方式,二者都存在明显差异。文化事业是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在文化领域从事研究创作精神产品生产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组织机构,而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又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应具备文化价值的体现和担当,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发展文化产业还需要一些非市场因素的制约和引导,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也不能替代文化事业发展。

目前,在许多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核心的经济活动。文化“软实力”与科技“硬实力”的有机融合,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是一种典型的“绿色”“生态”的经济发展模式。文化产业是现代性的结果,也是现代性的推动力,是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转换的主要方式。文化产业也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满足人民精神文化新期待,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指出,我国文化产业整体与国家战略方向紧密联动,在文化数字化、文化消费、文旅融合、文化传承、文化出海等领域呈现新的特征。其中,第三个特征和第四个特征与乡村振兴发展密切相关:文旅融合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让其成为提振乡村文化产业的重要抓手,深入挖掘乡村的文化血脉,赋予绿水青山、亭台楼阁、小桥古树等文化精神符号;文化传承助推乡村振兴,让其成为提振乡村文化产业的内在原力,文化资源依托日常生活的活态性传承与“非遗+”的创造性保护,要在多元领域体现其创意活化价值,赋予传统节日、民间文化、风俗民情等文化新时代的表达。

乡村振兴过程中文化建设就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根据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相关政策,将现有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功能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文化事业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属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规定,文化事业要服务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二是大力发展以市场需要为主,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属性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资本则由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行业来提供,市场经济制度下的所有经济成分都可以介入实行经营性企业管理体制,无论企业或个人都可以作为文化产业的运行载体。当然,政府和社会、企业也可以进行合作以PPP模式实现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开拓国际文化市场。

二、多维度挖掘乡村自身的文化魅力和传统文化瑰宝

中华民族丰厚的传统文化离不开乡土中国,世界知名的优美乡村也无不扎根在厚重、多元、多彩的文化土壤。历史脉动中,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粹一直是西方关注中国、了解中国的聚焦点,是国家文化绵延不绝的要义所在,定义中华文化源于广袤乡村无可争议。但当人类发展驶上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快车道后,不禁发现记忆中某些熟悉的文化艺术形态被遮蔽,乡土文化源泉的思考似乎也停滞不前,精神生活趋于同质化。

文化自信注定要建立在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共同振兴之上。与乡村相比较而言,城市发展的历史还是比较短暂的。据统计,1850年,世界上只有2%的人生活在城市。但在以后的100多年中,情况发生了巨变。20世纪末,一些统计数据表明,都市人口逐渐超过农村和小城镇人口。然而,乡村不仅有广袤的疆域、肥沃的土地,还承载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更是各个国家传统文化的沃土,我国尤其如此。乡村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人们为了满足乡村生存和发展所创造出来的物质产品也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属性,包括自然景观、空间肌理、乡村建筑、生产工具等等,这些都属于乡村的物质文化范畴;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包括节庆民俗、传统工艺、民间艺术、村规民约、宗族观念、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审美观念、价值观念以及古朴闲适的村落氛围等,这些都属于乡村非物质文化范畴。每一类又具体包含不同的文化景观,每一类景观中又包含与其相对应的具体内容。

我国的乡村治理经历了4个时期的嬗变:从“传统乡土社会时期的县政村治”到“集体化时期的国家全面控制”到“改革时期的乡政村治”再到“当前的城乡统筹时期”。但是无论怎样的治理政策,还是何种经济形式的发展变迁,其中文化的力量都不容忽视,就像雷蒙·威廉斯在《文化与社会》一书中所言,“文化作为人类行为的连接网络,能够跨越时空持续存在下去,并且由语言和符号交往的能力维持下去”,人类群体既历史地维护它,又历史地适应它。大到社会维系,社会的结构构建,社会发展变迁,小到个体生老病死,都由文化决定、调节和引导,可以说,文化也是我们血肉灵魂中的基因密码。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我们要从多维度挖掘乡村自身的文化魅力和传统文化瑰宝。从物质类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两个范畴出发,来寻找文化资源。我们深知文化资源凝结了人类的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是所有具有精神属性的产品、服务和活动的综合,具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乡村应因地制宜,对自己的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也就是基于文化的符号系统和价值系统中的感性体验、艺术感悟和理性分析、科学评估等各个方面而进行的一系列创意、策划、研发、推广。北京大学产业研究院构建了一个文化资源开发效益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有两个一级指标: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十二个二级指标:人文价值由奇特价值、传承价值、认同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组成,经济价值由规模价值、投资价值、带动价值、产业基础、配套服务和前景价值组成;三十六个三级指标:独特性、稀缺性、惊奇性、对学术的积极意义、对提高人文修养的意义、增加凝聚力促进和谐的意义、本地人的膜拜程度、外地人的膜拜程度、艺术个性和水准等等。各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可以根据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来进行评估,并从历史的维度、空间的维度、价值的维度三维体系中来对本地区乡村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和开发,进而提高自身的文化转化能力和经营能力。

三、在“四个自信”的谱系中,完成文化艺术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性的自信。文化自信是乡村振兴的底气,在“四个自信”谱系中,虽然是最后被加入进来的,但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份量。我们深知,文化是民族精神之根,是血脉的代代相传,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之源,“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它不仅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而且浸润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文化具有深厚而长远的渗透力与持续不断的影响力。

乡村振兴需要环境美、生活美,也需要文化美、艺术美。好的艺术是平视的,它不需要每个人触及时代的艺术高度和审美层次,但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建设者、受用者。乡村艺术的生命力不只是一时的华彩,要勇于审视、敢于重塑、能于传承、善于创造,不断提升乡村文化的软实力。当前乡村文化亟待自我认同与内在发掘。作为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艺术是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良载体,也是乡村振兴视角下现实路径。乡土既是“土味”,又不是“土味”。所谓的“土味”是由于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人”对文化缺乏持续关注,思维创造意识在乡民接受基础教育,投入社会生产生活后逐渐弱化,久而久之对本源于生活的“艺术”产生疏离感,桎梏于自身“文化他者”“观望者”的构象。城市发展飞快,自己“慢”下来了;城市生活富足了,脚下的土地却年复一年,这样就产生了城市与乡村的文化割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土味视频”开始在网络上了流行起来。“土味文化”是移动互联网语境中的新兴流行事物,基于对以明星名人、网络大V等为代表的网络“主流文化”的反叛而产生的网络亚文化。“土味视频”是其主要载体和表达形式,因为短视频的野蛮生长,也在某种程度上将乡村文化固化成了一种“土味文化”。实质上,乡村文化有自身的发展轨迹和文化魅力,我们应该进一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转变和拓展乡民原有的农耕思维,在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人”对文化缺乏持续关注,思维创造意识在乡民接受基础教育,投入社会生产生活后逐渐弱化,久而久之对本源于生活的“艺术”产生疏离感,成为桎梏于自身“文化他者”“观望者”的构象。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断推动乡村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深挖文化建设的内涵,拓展文化发展的外延,让人们在对乡村文化的探求过程中,重新找到文化的归属感,进而内化沉淀为我们的文化基因。

乡村艺术是实践的智慧,也是理论的结晶,在当下时代快速发展背景下,更要着眼于乡村文化艺术为人民的生活服务。要以自信的乡村文化去建构乡村文明,在去传统化的消费主义语境下呼唤解构后的“全新”的乡村文化,在内外联动的基础上积极为自身创造新的表达空间,在扬弃过程中寻找到新的融合点,在自信谱系中增加协同并重新的驱动力,逐步摆脱由上至下单向注入的帮扶模式,树立乡村文化中的主体意识,吸引外来人才,留住本土人才,培养后继人才,为乡村振兴发展储备力量。脚踏实地挖掘艺术、思考艺术、改造艺术,让艺术为乡村振兴谋局、把控、开发、创新,真正丰富乡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乡民的文化自信。同时,把握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机遇期,配合政策支持和民众需求持续产出优质乡土内容,以富有时代感的新乡村艺术形式实现城乡的人文化育与沟通互融。

参考文献:

[1]唐卓.乡村振兴要以文化铸魂[N].吉林日报,2018-07-06(8).

[2]李松森.加强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意义重大[J].财政监督,2012(6):11-15.

[3]刘守英,熊雪锋.中国乡村治理的制度与秩序演变[J].农业经济问题,2018(9):10-23.

[4]赵东.乡村振兴中特色文化产业链构建及其实践[J].学术交流,2021(7):130-140.

[5]董进智.乡愁与诗意乡村——探索新时代乡村艺术化发展之路[J].乡村振兴,2021(6):24-25.

[6]张新江.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和有效路径研究[J].音乐创作,2018(12):148-150.

[7]刘文帅.“土味文化”传播研究——基于讲好乡村中国故事的视角[J].社会科学研究,2021(6):186-196.

猜你喜欢
赋能乡村振兴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大蓝鲸”系统:打造增强型的新广播
争鸣|少儿音乐教育需重新为音乐“赋能”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