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枫
[摘要]勤奋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的中国式现代化内含了勤奋节约的美德要求;公平正义是人类孜孜不倦的价值追求,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了公平正义精神;幸福生活是人们重要的价值目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内含了幸福生活的价值目标;和平互利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向往,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内含了和平互利的共同价值。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精神研究,理论上对于进一步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合理性、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研究,实践上对于凝聚民族精神、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等,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勤奋节约;公平正义;幸福生活;和平互利;中国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608(2023)02-0028-08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又有基于国情的民族特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尤其涉及伦理道德方面。然而,关于这一点,学术界研究尚显不足。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精神研究,理论上对于进一步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合理性、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研究,实践上对于凝聚民族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等,具有积极意义。
一、人口众多、资源有限,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勤奋节约品格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全体人民的勤奋努力,加之我国资源较为缺乏,实现现代化必须防止奢侈浪费。勤奋节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品格。
1.勤奋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一直传承着勤奋节约的美德。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本质上属于伦理道德型文化。在《易经》中,儒家就响亮地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中,自强不息蕴含了勤奋观念。从此,儒家都把勤奋节约作为人们重要的道德要求。相反,懒惰浪费被认为是可耻的恶行。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诗句更是家喻户晓。诗句既指出勤奋节约使一个国家昌盛发达,奢侈浪费使国家衰亡,也强调勤奋节约使一个人一个家庭行稳致远,奢侈浪费使一个人一个家庭破落衰败。
勤奋节约包含勤奋与节约两种美德,是社会发展进步对价值主体的行为要求。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马克斯·韦伯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认为资本主义的产生依赖于新教徒资本家固有的勤奋、节约、蒙恩的美德。“这种世俗的新教禁欲主义与自发的财产享受强烈地对抗着;它束缚着消费,尤其是奢侈品的消费。而另一方面它又有着把获取财产从传统伦理的禁锢中解脱出来的心理效果。它不仅使获利冲动合法化,而且(在我们所讨论的意义上)把它看作上帝的直接意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打破了获利冲动的束缚”[1]。在马克斯·韦伯那里,勤奋、节约、蒙恩等新教徒资本家的美德,体现了资本主义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马克斯·韦伯虽然提供了一种资本主义形成发展的解释样式,这值得肯定,但是其基本观点是错误的。资本主义形成发展源于资本家对无产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压榨,而非仅仅新教徒资本家自身的努力和节约,更非上帝的恩赐。尽管如此,马克斯·韦伯肯定了勤奋节约是一种美德。
2.勤奋节约的实质是创新创造与合理消费的统一
勤奋内涵丰富,其中之一是创造财富。人类自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就必须创造财富,否则,人类就无法生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2]实践表明,如果不从事生产,人类社会一刻也不能存在。同样,如果一个社会不鼓励人们创新,那么这个社会就会效率低下,社会也很难发展;相反,创造能够带来社会财富的不断供应,从而使得社会繁荣富庶,人们的美好生活就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勤奋就是鼓励人们创新创造,因而是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念。
节约并非意味着不消费财富,而是合理消费财富。马克思把社会生产总过程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各环节有序运行,社会生产总过程就会正常,社会就会正常;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社会生产总过程就不能正常进行。消费是四个环节之一,如果生产的产品不能及时被消费,就会造成产能过剩,生产所需要的资金无法正常回笼,再生产也就无法进行,反过来又影响分配、交换,使分配、交换无法维系。
勤奋节约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由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两部分组成,社会价值主要是个人创造的财富,是个人的贡献;个人价值主要表现为个人的所得、消费。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每个人的贡献等于每个人的消费,由于没有任何财富积累用于扩大再生产,社会就会停滞不前;如果每个人的贡献都小于每个人的消费,社会财富就会枯竭,社会就会倒退、消亡;只有每个人的贡献大于每个人的消费,社会才能利用多余财富进行扩大再生产,人类社会才能进步繁荣。
3.中国式现代化内含了勤奋节约的美德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需要全国人民发扬勤奋节约的美德。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3]首先,我国人口规模巨大,实现现代化需要全体人民的勤奋努力。我国14亿多人口,如此大规模的人口实现现代化,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其难度与复杂性也前所未有。这么多人口一起进入现代化,需要办的事情更多更难: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办到的,而是需要艰苦卓绝的努力;不是一两个人或一群人的努力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大多数人、所有人的共同奋斗;不是走西方式老路就能实现的,而是要创新创造,通过新的路径方法才能实现。其次,我国人口规模巨大,实现现代化需要全体人民勤俭节约。社会的进步发展依赖于社会财富的积累,社会运用这些积累的财富进行扩大再生产,使社会财富被进一步创造出来,促进社会的繁荣;如果社会把创造的财富全部消费,就很难实现社会的发展,也就很难实现现代化。我国人口规模巨大,实现现代化也需要全体人民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样才能办大事、办难事。
我国自然资源的状况也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内含勤奋节约的美德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4]这里蕴含两层含义:一是我国自然资源相对匮乏,二是我国的自然环境比较脆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然生态受到很大干扰,比如,有一个时期土地沙漠化扩大、过度使用甚至浪费自然资源、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等,所有这些都弱化了代际正义,妨碍了可持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西方式现代化破坏生态的老路。相反,我国要总结经验教训,走一条创新的路子,既想方设法节约自然资源,保证绿水青山,又想方设法发展经济,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共同富裕,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公平正义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本质上是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决防止两极分化的现代化。
1.公平正义是人类孜孜不倦的价值追求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始终伴随着对公平正义的价值向往。这里需要回答的问题至少有三个:如何理解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有什么价值意义,人类追求公平正义有哪些依据。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公平正义的含义非常丰富,其中,公平意味着人们之间的相似性或相近性,正义是一种价值合理性,公平是正义的核心。当代美国道德哲学家罗尔斯就认为,公平是正义的核心。他强调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自由、权利等价值理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实现,公平却没有随之跟进,现代社会亟须解决的是公平问题而非其他问题。于是把其代表著《正义论》的副标题表述为“作为公平的正义”[5]。
就第二个问题而言,公平正义的价值意义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保证、维护人们的人格尊严。公平正义的核心是公平,公平意味着主体之间的相似性或相近性。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公平正义主要是针对后天的。因为人们无法选择先天的差别,如性别差异、人种差异、家庭差异、相貌差异等,但可以改变后天的差别,如自由差别、财富差别、教育差别、工作差别等。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必然生活在某一群体中,大都希望与他人相近或相似,否则,自我就会感到没有人格和尊严。于是,主体努力争取与他人一样或相近,希望得到公平的自由、公平的机会、公平的财富等。一旦实现,他就会感受到人的价值与尊严,就会因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自豪。公平正义道德就满足了人们的这种自尊心。
就第三个问题而言,人类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追寻源远流长。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所得是平均分配,那时人们得到的、拥有的东西几乎都是一样的,他们就会感到非常公平合理。原始社会后期,由于有了产品剩余,就有了人剥削人的可能,就有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可能。特别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存在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因而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公平,于是公平正义成为广大人民的共同呼声,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经济上要求收入财富差距缩小,实现共同富裕等;政治上要求公平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实现人民民主等;文化上要求公平地享受人类精神文明成果,实现教育公平等;社会上要求养老、住房、医疗等各方面的良好保障。
2.公平正义的经济形态是共同富裕
公平正义的核心是公平,在公平正义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上,至少必须回答三个问题:公平正义的基本形态有哪些,为什么说经济公平正义是其他公平正义形态的基础,如何理解经济公平正义的积极形式是共同富裕。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公平正义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划分,就具体人而言,有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就经济而言,有获取公平、分配公平、矫正公平等。其中,最为普遍的划分方式是以整个大社会为视角,将公平正义分为经济公平、政治公平、文化公平、社会公平、生态公平,这是人们普遍认可的公平正义基本形态。
就第二个问题而言,经济公平正义是其他公平正义形态的基础,主要有两个依据。首先,经济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第一要务是求存而非求真,求存就是生命、生存、生活,求真就是对真理、规律的认识把握。尽管求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存,但是求存仍然具有先在性、基础性、根本性。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6]也就是说,人类只有先生存下来,有了生命,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然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所以,经济公平正义是其他公平正义形态的基础。其次,公平正义是更为基本的社会道德观念。亚当·斯密指出:“与其说仁慈是社会存在的基础,还不如说正义是这种基础。虽然没有仁慈之心,社会也可以存在于一种不很令人愉快的状态之中,但是不义行为的盛行却肯定会彻底毁掉它。”[7]他认为,在人类社会生活的众多道德中,公平正义是最基本的道德。中国传统伦理也有这个倾向。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本质上是公平正义观念。孔子的公平正义倾向及强调公平正义在社会规范中的基本地位,是值得肯定的。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公平正义在道德生活中的基本地位,共同决定了经济公平正义是其他公平正义形态的基础。
就第三个问题而言,经济公平正义的基本要义是社会或集体中人与人的经济收入、分配、消费等方面的差距尽可能地缩小或相近。这种缩小或相近有三种形式:共同富裕、共同贫穷、生活一般。其中,共同富裕强调主体通过勤奋努力获得财富、缩小差距,而非“等靠要”,它充分张扬了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表现,所以它是积极的经济公平正义,为人们广泛认可。共同贫穷是恶劣的经济公平正义,早已被唾弃。生活一般是消极的经济公平正义,也为人们所不齿。
3.中国式现代化内含着公平正义的价值向往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内含着公平正义的精神气质,反映了人们公平正义的价值诉求。这里至少还需要探讨三个关系:现代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现代化与西方化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就第一个关系而言,现代化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等方面的转变,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其中,经济发展是现代化的基本依据。人类的三次大分工,反映了原始社会的进步及奴隶社会的发展,都是围绕经济展开的;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也是以经济发展为重要推手和重要标志的;发生于近代的现代化仍然延续了这一传统,把经济发展作为现代化的重要依据和标志。
就第二个关系而言,现代化虽然源自西方,但现代化不是西方化。现代化发源于欧美,最早产生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进步。所以,现代化源自西方的观点是没有异议的,但是现代化并非西方化。西方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思想上秉持“西方中心主义”的观念,行动中采用“殖民主义”的方式,经济上瓜分、掠夺、剥削他国人民,政治文化上积极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企图永远称霸世界,欺压他国人民。在当今世界,西方式现代化是走不通的,更不具有价值合理性。所以,现代化不能再走西方的老路。现代化应该具有本国特色,既借鉴人类现代化的积极成果,又赋予自己民族的特色,是具体的现代化而非抽象的现代化。
就第三个关系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既有现代化的共同特点,吸取了西方现代化的教训,又有中华民族的特色。共同特点是,努力发展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社会蛋糕”做大,为其他领域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教训是,西方式现代化是贫富分化的现代化。由于西方社会贫富分化差距不断扩大,使得贫穷者、弱势群体感到被剥夺,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从而导致社会动荡,现代化功亏一篑。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特色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让每一个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都感到有价值与尊严,不断满足人民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幸福生活追求
幸福生活也是人们不懈追求的价值目标,然而幸福生活不能仅仅是物质生活的富裕,也不是苦行僧式的清心寡欲,而是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协调。
1.幸福生活是人们重要的价值目标
把幸福作为个人生活的价值目标,早在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就进行了论说,近代的古典功利主义做了进一步阐发。亚里士多德指出:“既然所有的知识与选择都在追求某种善,政治学所指向的目的是什么,实践所能达到的那种善又是什么。就其名称来说,大多数人有一致意见。无论是一般大众,还是那些出众的人,都会说这是幸福,并且会把它理解为生活得好或做得好。”[8]这段话至少包含以下三层含义。第一,人们所有的知识与选择都针对某种善。人们的生活总含有选择与追求,而非毫无目的地生存与生活,这种追求与选择就是某种善。第二,这种善是幸福。人们追求的善具体来说就是幸福,即人们为了幸福而生活,幸福生活是他们的个人价值目标。第三,作为幸福的善的含义是生活得好或做得好。这种生活得好或做得好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既有自我的内心体验,也有外在的他人评价。总之,幸福是个体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
古典功利主义扬弃了亚里士多德的传统,将幸福生活从个体价值目标推进为社会价值目标。古典功利主义的代表穆勒把个人幸福、福利、快乐看作不证自明的道德原则,认为每个人都在追求自我的幸福,都在为自我福利而奋斗;快乐是每个人前行的动力源泉;只要是人,是正常的人,都会追求个人的幸福、快乐和福利。当然,穆勒并没有局限于亚里士多德的这些层次,而是将个人幸福生活的价值目标推进到社会层面,提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功利主义的行为标准并不是行为者本人的最大幸福,而是全体相关人员的最大幸福”[9]。既然个体都在追求自我的幸福甚至最多最大幸福,那么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集体也应该追求最多最大幸福,于是得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是整个社会的价值目标”的结论。总之,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追求的某种“善”,还是以穆勒为代表的古典功利主义,都把幸福生活作为个体的价值目标甚至社会的价值目标。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本质上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价值追求,既包括每个人对自我幸福生活的价值追求,也包括所有的人对社会幸福生活的价值追求,这里所说的社会幸福是由每个人的幸福构成,并以每个人的幸福为基础;社会幸福程度的高低,是以每个人的幸福程度高低为评价依据。
2.幸福生活是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的统一
幸福生活是个体的价值追求,也是个体的感受,内容非常丰富,基本内容是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的统一。这里还需要进一步回答的问题是:物质满足在幸福生活中占据什么地位,精神满足在幸福生活中占据什么地位,如何实现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的统一。就第一个问题而言,物质满足是个体幸福生活的基础,是其他幸福满足的必要条件。诚然,个体只有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否则,个体就不能生存,就不能从事其他活动,也就不能体验到其他幸福。物质满足往往表现为感性幸福,这种幸福早在人类初民中就被广泛推崇。物质满足或感性幸福也有局限性,该局限性是由于它的低层次性。如果一个人片面追求物质满足或感性幸福,就很难把他与动物区别开来。人类的幸福生活不能仅限于物质层面,应该具有更高的追求。
就第二个问题而言,精神满足是幸福生活的理性因素,是比物质满足更高的满足。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之一是人有精神生活而动物没有。精神满足的最大意义在于把个体的人从动物式的物质享受中解放出来,过一种属于“人”的生活。亚里士多德把沉思看作最高的幸福,康德把道德法则指导的生活看作真正的幸福,马克思把为人类谋幸福看作最大的幸福等,都反映了这一点。但是精神满足也有局限性,即它容易走极端,轻视物质满足甚至鄙视物质生活,把精神的创造与享受看作人生的唯一目标,可能导致一种柏拉图式的幸福,并让人们对这种幸福敬而远之。所以,狭隘的精神满足也是错误的。
就第三个问题而言,物质满足是物质上的幸福快乐,是人们最易察觉和体验的幸福快乐,对人们最具有吸引力,但是人们一旦走入极端就会陷入纸醉金迷,成为金钱的奴隶而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精神满足是精神上的幸福快乐,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享受,但是一旦片面地追求,也会陷入消极。合理的幸福是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的统一。精神满足必须是在基本物质需要满足前提下的满足,物质满足必须是在精神指导下的满足,二者相互制约。也就是说,人们必须用精神生活支配物质生活而非摒弃物质生活,人们应该是物质满足的主人而非物质享受的奴隶,物质生活的主人需要精神对物质的支配。真正的幸福生活是既有物质满足又有精神满足,并用理性支配非理性的生活。
3.中国式现代化内含了幸福生活的价值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认可幸福生活的个体价值目标,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是幸福生活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10]也就是说,中国式现代化内含了幸福生活的目标价值,具体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西方式现代化一方面创造了很高的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社会物质财富的繁荣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交流;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经济危机,造就了大量的贫困人口,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精神生活迷茫堕落。西方式现代化的经验与教训给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借鉴与启示,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物质富足,大力发展经济,而且要精神富有,大力发展精神文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是物质上富足、精神上富有的现代化;相反,物质贫困既不是一般现代化的特征,更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表征;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标志。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物质富有与精神富足相统一的现代化。
第二,物质富足是人们幸福生活的物质基础。人们生活幸福快乐、人们生活幸福美好,表现在各个方面,但是最为基础的是物质方面,没有物质的富足,没有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他幸福生活都如空中楼阁。当一个人实现了财富自由时,他在某种意义上是幸福的,至少为他实现幸福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相反,当一个人生活穷困潦倒,无论他如何申言自己是幸福的,也得不到大多数人的价值认同。也就是说,物质富足是人们幸福生活的物质基础,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其他幸福才具有可能性。
第三,精神富有是人们幸福生活的重要依据。精神富有有两个层面:社会层面与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全国人民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个人层面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大幅度提升的科学文化素质,很高的思想道德觉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等。个人层面的精神富有是社会层面精神富有引导的重要成果,社会层面精神富有又有赖于每个人的精神富有,二者相辅相成。精神富有是人们幸福生活的重要表征。如果没有精神富有,只有物质富有,那么这种富有只能算低级的富有,反映了低级的幸福生活;只有在物质富有的保障下,人们精神振奋,思想道德觉悟大大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极大改善,这种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这样的幸福生活才真正值得提倡。
四、走和平发展道路,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互利气质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不再走西方现代化损人利己的老路,而是具有中国特色,是和平互利的现代化。
1.和平互利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向往
和平、互利、共赢、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呼声,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这里还需要进一步回答的问题至少有三个:和平互利在什么意义上是伦理的,世界各国为什么向往和平生活,世界各国为什么向往互利行为。就第一个问题而言,有和平与互利两个层次。在和平的层次上,和平意味着没有冲突暴力的生活状态,是和善和谐平静,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伦理精神。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把“和”看作人文精神的核心,其弟子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这也代表了孔子的观点,强调国家治理、社会礼仪、制度规范以“和”为价值依据。在具体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孔子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作为一种理想人格,君子可以与他人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但是对待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独立的意见,而非人云亦云,盲目附和;相反,作为一种非理想人格,小人则没有自己的独立意见,表象上常与他人保持一致,实质上没有真正的和谐贯通,隔阂依旧存在。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既承认差别,又与不同的对象合作,通过互济互补,达到统一和谐。可见,以“和”为核心的和平本身就具有伦理意义。在互利层次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利益决定道德,意味着利益关系是道德的本质。但这里的利益关系有时被误解为私利、片面的个人利益,其实不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利益关系首先是他利,然后才是互利,最后才是自利。如果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仅仅强调自利,这种行为就不是积极的道德,而是消极的道德。如果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首先强调他利,那么这种道德则是高尚的道德。互利则介于他利与自利之间,是一种基本的人际利益关系,也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要求。
就第二个问题而言,既然人们都希望和平和谐和善,那么世界各国作为独立人格也是如此。因为世界和平能让各国更好地生存发展,相反,战争暴力则削弱或危及各国的生存发展。在世界和平状态中,各国可以合作交往,互通有无,共同提高;在世界战乱状态中,许多国家往往两败俱伤,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会被极大地摧残。
就第三个问题而言,互利是人们交往的基础,也是世界各国交往的基础。只有互利,才能使主体交往得到维系,使主体交往交流深化发展。与和平一样,互利是世界各国共同的道德要求,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2.和平互利强调合作共赢,反对血腥罪恶、损人利己
和平互利意味着合作共赢,这是世界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其中,合作是世界各国交往的形式,共赢是世界各国交往的内容或目的。就世界各国交往的形式而言,大致有相互对立的两类:合作与战争。合作强调各国在和平状态中交往:经济上互通有无,政治上相互对话,文化上相互欣赏。相反,战争强调各国在暴力状态中交流:经济上相互掠夺,政治上相互颠覆,文化上相互歧视等。作为正常的有理性的国家,在与他国交往交流时大都会选择和平合作的方式,而非战争暴力的形式,这是世界现代化历史上的基本经验。就世界各国交往的内容或目的而言,大致也有两类:损人利己的单赢、人己互利的共赢。在单赢的国际交往中,一个国家常常凭借自己的优势,掠夺他国资源和利益:有的国家利用强大的军事力量直接从他国攫取财富,或者以强大的军事实力相威胁,迫使弱国交出自己的财富;有的国家利用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在与他国的交往中,使他国处于不利地位;有的国家通过欺诈利诱等各种卑鄙手段,窃取他国利益等,这些都属于国际交往中损人利己的单赢。实践证明,单赢不可能持久。相反,在人己互利的共赢中,各个国家在与他国交往交流中,在自己获得合作利益时也让对方获利,而且双方获利也是相称的,并非一方一本万利,另一方万本一利。每个人在人际交往中都希望人己互利,这样的交往才能持久;同样,在国际交往中,每个国家也希望互利共赢,这样的国际交往才能持久。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各部落的交往是如此,各国家的交往也是如此,这是世界现代化的重要经验。
合作共赢的反面是血腥罪恶、损人利己,这是西方式现代化的重要教训。西方式现代化就是通过血腥罪恶、损人利己开启并走到现在的。在西方现代化的初期,在资本主义国家内,资本家在原始资本积累过程中通过暴力从农民手中占领土地,广大农民则陷入赤贫,不得不到资本家的工厂中做工,被迫接受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在国际上,先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国内资源有限,在资本趋利的作用下,用舰炮打开他国大门,然后疯狂地掠夺“落后”国家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不可否认,殖民者的野蛮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被侵略国家的觉醒与现代化步伐,但是这个过程是血腥残酷的,不仅使殖民地土著居民生命受到摧残,生活受到干扰破坏,而且使殖民地的资源大量流失,阻碍了殖民地国家的发展。一些西方国家甚至在今天依然秉持自己现代化的传统,总是希望通过暴力抢夺他国财富,这种损人利己的国际交往交流方式与目的是非常不道德的。
3.中国式现代化内含了和平互利的共同价值
和平互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精神。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11]这段话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现代化。
就中国式现代化是和平的现代化而言,中国是西方式现代化的深重受害者,深切体会到西方式现代化给我们带来的深重灾难,知道以暴力血腥实现现代化是一条不归路。于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现代化从一开始就强调以和平而非暴力的方式实现。我国始终强调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即使中国强大了,仍然会与他国和平相处、友好往来。中国军队不是用来侵略、干涉他国的,而是用来维护自己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是维护世界地区和平的重要力量。
就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的现代化而言,不能用西方式现代化界定中国式现代化,西方式现代化是血腥罪恶的现代化,是损人利己的现代化;也不能用传统现代化界定中国式现代化,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中国式现代化应该有与时俱进的内涵与特质。也就是说,中国式现代化吸收了世界现代化的宝贵经验,也避免了西方式现代化的罪恶,是一种不同于它们发展的现代化。在国际交往中表现在,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时不断影响带动他国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世界的发展。
就中国式现代化是合作的现代化而言,中国是世界大家庭的一员,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是独善其身的现代化,更不可能是闭关自守的现代化。尽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仍然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与他国之间的交流合作,利用他国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利用他国的资本与人才,推动我国更好更快的发展。也就是说,加强国际合作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就中国式现代化是共赢的现代化而言,互助互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已经渗透到国家精神、民族气质之中,促使中国在与他国交往交流时,一定是共赢而非单赢。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自身发展时,帮助带动相关国家共同发展;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中国与世界各国利益相连,需要各国共同努力;中国坚定奉行和平互利合作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机遇,更好地惠及各国人民等。中国正以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互利共赢的现代化,而非损人利己的西方式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纲,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13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8.
[3][4][10][1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23、22-23、23.
[5]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02.
[7]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钦北愚,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06.
[8]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9.
[9]约翰·穆勒.功利主义[M].徐大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2.
[责任编辑:张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