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凤萍 杨莹
摘要:新课标改革的实施,引起广大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机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篇文章主要谈论了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确保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 小学数学 应用 举措
一、设计微课要紧扣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设计微课要紧扣教学内容。众所周知,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主要还是以掌握基本知识为主,如果微课设计不紧扣教学内容,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其次,教师设计微课要注意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教师在设计微课时除了要注意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之外,还要注重让数学知识关联性内容融入其中,比如:在“圆柱与圆锥”一课教学当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圆柱与圆锥的知识概念,可以首先将之前学习的“长方体的正方体”内容为切入点,进行立体图形的引导,帮助学生实现数学知识的串联,提升整体的学习效果。[1]
二、注重微课时长控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是一种辅助学习的资源,但是,如果微课时长过长、内容过多,则会导致学生无法有效进行思考、理解,从而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微课设计时,首先需要把握好“精”;其次需要掌握好“微”;最后,还应该把握好“小”,在微课时长方面,教师应该根据班级内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进行调整,可利用课堂上一些课余时间为学生进行拓展学习。教师应在微课时将数学知识加以深入挖掘、分析和整理、提炼出其精华内容供学生学习参考,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添加一些课外知识或者是生活中的一些常识为学生学习所用,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效率。例如在学习完“年、月、日”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活动日历的制作,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
三、要结合学生实际,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在运用微课教学模式时,不能只是将微课单上的知识点简单地讲给学生听,这样很难发挥微课的优势。因此,当教师进行应用微课之后,应该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相应讲解,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对知识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先指导学生找到多边形,再由学生“拆分”来完成其各图形面积的运算,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反应,并对微课设计进行及时调整。[3]
四、选择合适的视频素材,注重教学效果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教师在进行微课后,如果选择不当、素材过少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影响。基于此种情况下,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视频素材,比如,在学习“小数除法”当中,教师要把小数除法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好地呈现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牢固。所以教师要对自己所教领域有深入的了解与掌握,对教育对象、自身教学情况等进行细致的分析,确定自己所选内容合适并且有针对性地去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此外,教师在选择素材方面一定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们能够真正主动地学习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且这种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也存在一定不足,例如无法实现与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微课设计较单一等。基于此,教师应及时对其进行整改,在根本上实现微课设计的优化,同时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明福.微课导学让小学数学教学更高效——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导学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11):46-48.
[2]岳建林.试论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举措[J].小学生(中旬刊),2022(11):67-69.
[3]何璿.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对接京津——协调推进 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