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家有女初长成

2023-04-29 06:18王安忆
万松浦 2023年3期
关键词:彼得儿童文学小说

王安忆

这一套“少年读本”是从我多年积累的小说中挑选出来,专门提供给孩子们的。内容都是孩子的人和事,但出发点却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孩子写作,另一部分则不单为孩子,而是包括孩子在内的全体读者。前一部分集中在第一册,约占总字数的四分之一,从时间顺序上说,是我尝试小说文体的初始,可说是文学的起步,或者说探水。后一部分,也就是占去更大篇幅,接近四分之三的,则分散在之后的各个阶段。从内容看,前者应属“校园小说”,这样的模式多来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儿童文学对新生共和国的影响。著名的盖达尔,他塑造的少年先锋队员“铁木尔”,成为时代形象。小学校里,以“铁木尔”命名先进集体。到六十年代,“铁木尔”热潮退却,盖达尔的小说依然流行在孩子们的阅读生活里。我至今还记得,一年级的语文课,老师总是留下五分钟的空余,读一段《鼓手的命运》,最厌学的男生都屏息敛气,一动不动。还有一本《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都是与我们差不多年龄,差不多生活——学校和家里,可是却比我们有运气,赢取了完全不同的遭遇。还记得有一部电影,名叫《彼得和七位数乘法口诀》,这位彼得每每背诵到“四七二十八”,必定念成“四七二十七”,也许只是一个口误,但影响了得数。就像一种执念,无论怎么认识和纠正,这一回改过,下一回又犯,循环往复,没有尽头。其时,城里来了一个马戏团,班级决定组织观摩,老师派彼得去买票。教室里的课桌横向七排,纵向四列,总人数为“四七二十八”。彼得默念着口诀去到马戏团大篷车买票,结识了表演马术的小姑娘,说好台上台下,不见不散。很不幸,“四七二十七”的结果,少买一张票。老师说,谁犯的错误谁承担,只好你不看了。彼得眼巴巴看着全班同学欢天喜地去看马戏,留下他自己,和小姑娘的约定怎么办?最后一刻,他飞奔到家,倾尽扑满里的硬币,再飞奔到大篷车,买了一张票,终于走进马戏场。演出已近尾声,辉煌的灯光里,小姑娘在小马背上上下翻腾,绕场疾行。从此,彼得忘记什么,也不会忘记“四七等于二十八”了。

苏联的校园小说,有一种庄严的情感,来自整体性的俄罗斯文学传统,还来自少年布尔什维克先锋精神。我以为,新中国的儿童文学当是在这背景下开拓道路,合上节拍。著名的任大星、任大霖兄弟作家,提供了校园小说的本国模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学习写作,儿时的阅读经验适时来临,这一册的题名《谁是未来的中队长》,便是一个佐证。

不止是我,还有许多同辈写作者,往往以儿童文学为开端,不像是出于偶然,多少有一些规律性的原因。儿童文学难免给人浅近的印象,初学者力所能及。在成年人心目中——写作者不都是成年人吗?孩子的生活总是简单的,孩子的阅读也是简单的,那么,就从这里入手。然后,我们练了笔,有了自信,不再满足于低龄的人事,企望向更高级进取,仿佛写作的成熟度和对象的成熟度恰为正比似的。于是,事情刚开头,便告别了。一九七八年,我入职复刊的《儿童时代》杂志社任小说编辑,又成为另一本复刊的杂志《少年文艺》的供稿者。那是个复兴的年代,关停的重新开张,从来未有的在酝酿中,即将诞生。四处是热烈的讨论,检讨过去,推敲现在,预计将来。在一次儿童文学的座谈会上,任大星老师大谈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无论是马克·吐温,还是汤姆·索亚,都不是新鲜的话题,不寻常在于,其介入了儿童文学。我们向来遵循的教育的道统里,赫然出场另类角色。后来,任大星老师甚至提到婴宁,《聊斋》里的那个娇憨少女。以年龄论,合乎少年的界限,但中国人是早熟的,《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都不过十四五岁,已有涉情爱,婴宁的天真不也暗示着意淫?所以,儿童文学还真不是从生理年龄划分,更可能决定于意识形态的范约。此时此地此情,其实预兆着儿童文学的新生机,它正向丰富的、复杂的世事开放,纵深抵达文学的本质,而我却结束了这一试探性阶段,进入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回溯写作道路,通常从彼时算起,一九八0年。一九七八和一九七九,似乎是在史前,课程中的预科,不纳入正式学历。

然而,孩子是小说美学构成的重要部分,带有诗的意境。它隐喻万物源起,可豁免文明世界的律法,天生一个自由身;它既是“形”,又是“形而上”,将艺术里虚拟和写实的悖论合二而一。就像苏格兰小说家詹姆斯·巴里创造的“彼得·潘”,他永远是个孩子,俯瞰人世间,不坠入尘埃。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里长不大的孩子,俗世所称“侏儒”的那一个,私下以为大概就是从他而来。还有法国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他们凭了小孩子的特权——小孩子的眼睛就像古代巫术里的水晶球,任意改变时间和空间的形状,过去和将来,这里和那里,调换位置,模糊边缘,打散开,合起来,生出一个新天地。

《悲惨世界》的一节,冉·阿让搀着珂赛特,走在晨曦的薄霭中,小姑娘穿着黑孝服,怀里抱着粉红色的娃娃,粗蛮和娇嫩,苦难和甜蜜,交相辉映;屠格涅夫的《初恋》,男孩子爱上父亲的情人;詹姆斯·乔伊斯的《都柏林人》,那一篇“阿拉比”,经过一整个白昼的等待,迂回的争取,轻微的反抗,终于走出家门,穿过街道,乘上火车,来到阿拉比大集市,却曲终人散,店铺打烊了,大厅显得格外地大和空寂,一声令下,熄灯,顿时漆黑一片,仿佛被遗忘在无人的星球。现代启蒙者批评旧中国没有“儿童”,也不尽然呢!西晋人左思,写过《娇女诗》,小女孩的活泼妩媚,儒教的谨严表情不觉掠过一丝莞尔;唐代李白的《结客少年场行》,“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就是古时的学生帮派……事实上,儿童并不专属“儿童文学”,无论现实还是艺术,都有占位,走到哪,遇到啥,到底绕不开它。

好,暂且承认写作始于一九八0年,而不是更早的儿童文学。可是,儿童却并没有退场,收拾收拾,竟也有一堆文字。仔细清点,《预备委员》一篇是应约曾经供职的《儿童时代》杂志,尚保持了校园小说的特性,其他则跃出了藩篱——不以题材和对象区划,只从写作具体的需要出发,也就是我们通常的说法——成人文学。完全摒弃儿童文学的概念似乎也很难,时不时地打扰一下,让人游移不定。像《人人之间》,有几次将它剔出去,最终还是被编辑梁燕拾了回来。虽然小说中有儿童,亦是校园的背景,但故事所涉世故人情却超出儿童的社会,你不能不顾虑约范,也就是伦理。问题又回到原点,儿童文学究竟是单独的文类,还是属于整体性的文学创作。可是,孩子的社会和成人的社会不就是交织重叠,岂能脱离彼此孤立地活动?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整整前三卷都是写克利斯朵夫的儿童时代,漫长的人生在此开端,即便是天降大任于斯,遥遥指出远大的前程,也是从懵懂中起头,渐渐苏醒。

“苏醒”是特别符合文学内心的命题,睁开眼睛,世界走出黎明前的黑暗,就像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太阳从地平线升起,光辉照耀,同时,投下阴影,景物呈现出立体的面,地表变得嶙峋,《屋顶上的童话》说的就是这个。本来有五则,先选三则,后来,商量着,再减去两则,保留一则,作为第四册的题目,也是整套书的结局。童话,从字面看是说给儿童听的,事实上,大人也要听童话呢!安徒生的,格林兄弟的,卡尔维诺采集的意大利童话;还有中国蒲松龄的《聊斋》,《搜神记》……所谓童话,不过是个说法,也可能,听读童话是人类进化的返祖现象,类似尾巴一样的东西,无论你长到多大,走到多远,随时随地,期然不期然,会怀念夜晚坐在火盆边,听老奶奶讲述她和精灵的交情,就像阿拉伯故事集的名字——《一千零一夜》。反过来也是,当你在襁褓之中,实际上已经在经验全部人类的集体历史。但是,不着急,慢慢来,让我们一点一点进入,这世界有的是未解的秘密,灿烂的星空就是证明。

“成长”是文学的又一大命题,它循序渐进的过程贴合文字叙述的时间形状,积累起“量”,然后达到“质”的嬗变,则是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艺术不就是模仿自然吗?离开儿童文学以后,我所写的孩子的故事,可说都是成长,有第一人称,也有第三人称,比例大约一半对一半。第一人称容易被误解为亲身所经历,其实倒并非如此,第一人称的主观视角,更宜于“看”,看世界;第三人称更客观,似乎有“被看”的意思,在此,“看”的人就是成人了,没有低小俯就,而是面对面,两下里都是独立的人格,平等地对视。我脱离儿童文学群体已经很久,不够了解如今的状况,所以心里也很犹疑,这些算不算得上儿童文学。在这些选篇中,我和编者没有回避身体的成长,比如《公共浴室》;还有,我们也没有回避阴暗面,比如《乒乓房》,比如《遗民》,这些空间和人事早已经流逝,不知又度过几轮新旧周期,进入下一个,更替中总要遄下旧痕,旧痕总是颓废的;处处可见孩子的戚客,比如《后窗》,比如《厨房》,那也是生活的表情,他们正在经历着呢,穿过隧道,就像“黑弄堂”,眼前豁然开朗……这一切,虽然并不来源于写作者自身的生活,但还是直接或间接地与之发生联系,最显著的证明是,它们全是城市的故事,即便第一册的校园小说,在狭义的儿童文学概念里,也在城市背景下。感性和理性的关系,前者对后者的制约,在我,是逃不脱的宿命。城市是我成长的地方,想象力飞得再高也脱离不了地心引力。第二册名为《弄堂里的白马》,真有点隐喻的色彩。弄堂是城市里的村落,在这水泥天地里,也造化着生命,从无到有,从嫩到熟,从熟到衰,再无中生有,循环往复,生生不已。建筑改变空间的结构,重建光和影的形状,草籽在墙缝着床,孵化出异类物种,无法八籍植物谱系,却也丰饶着孩子的视野。还有,太阳、月亮、风、雨、大气层,依着次第的经纬度,次第的物质能量,升降、出入、来回、明灭,诞生一个繁荣的小世界。

如此这般,从小说的大类中分离出这些文字,形成一个别类,奉献给孩子们,预习成年的阅读生活。也许,更可能,他们的心智并不如我们以为的晚熟,这些文字已经滞后,被远远抛下。那么,就当作追赶,追赶孩子们成长的脚步。

2018年10月6日 上海

责任编辑:夏海涛 吕月兰

猜你喜欢
彼得儿童文学小说
彼得与狼
彼得潘
彼得潘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长不大的彼得·潘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