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环境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研究

2023-04-29 01:57李刚
中国科技投资 2023年36期
关键词:有效措施安全管理

摘要:辐射环境治理是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辐射源越来越多,如计算机、电视、医疗设备、放射性同位素等,一旦辐射剂量超过人体承受范围,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需要加大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水平,保障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辐射环境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应对措施,以便进一步提高辐射环境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民健康安全。

关键词:辐射环境;安全管理;有效措施

DOI:10.12433/zgkjtz.20233636

辐射环境主要是通过电磁和电离等辐射源发射粒子和能量波进行能量转换、转化等形式扩散,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造成伤害或威胁。随着辐射危害的日益加重,我国成立了专门的环境安全保护组织,优化管理辐射环境,并对辐射环境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如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责任不明确、执行力度不足等,从而采取科学措施安全管理,完善安全法制建设,明确划分辐射安全管理职责,强化监管力度,扩大宣传范围,促进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最大限度地保障人们身体健康。

一、辐射污染概述

辐射是由场源发出的部分脱离场的电磁能量,并通过电磁波形式进行传播,且不会返回场源。根据辐射强度和种类的不同,可分为电磁辐射、电离辐射两种类型。电磁辐射是家用电器、信号发射器发出的辐射,其中包含计算机、电视、打印机、信号基站等,虽然单个电器的辐射量较少,但是如果人们长期接触电磁辐射,也会引起疲劳乏力、头痛、心悸、四肢酸痛、失眠、视力减弱、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状,危害人体健康。电离辐射是自然界中放射性同位素和人工核素产生的辐射,虽然该物质可以促进核技术的发展,但是电离辐射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伤,危害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强化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力度,降低辐射危害性,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安全。

放射源分类见表1,放射装置分类见表2。

二、辐射环境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职责划分不明确

完善的辐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需要明确划分各级部门的辐射安全监察监督责任进行,同时还要严格审核企业放射源和放射装置,全面评估对环境影响装置,审批辐射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但是当前有些老旧核设施管理、治理和退役职责划分不明确,监察权限落实不到位,严重影响了辐射环境安全管理效果。

(二)分类分级审批制度不完善

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分类分级审批制度的设置,可以结合辐射污染的实际情况,为基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供相应的审批权限,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强化环境保护力度。当前,分类分级审批管理制度还不完善,难以保障国家辐射环境安全管理规定的有效落实,项目建设环保审批流程较为复杂,增加了基层部门的申报成本,限制了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三)辐射环境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不足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辐射环境安全管理质量息息相关,但是当前部分管理人员经验不足,专业性不高,严重降低了辐射污染监管效果。部分主管部门的人才配置不合理,数据收集缺项,不能对放射性核素辐射污染问题和迁徙潜在危害进行深入分析,难以合理分析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辐射环境安全管理有效措施

(一)提高安全防护技能

1. 电磁辐射的安全防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器产品在人们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但是也加大了累积辐射量,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所以需要强化电磁辐射安全管理,避免同时开启多种家电或增加使用者之间距离,需要定期测量电器辐射剂量,强化安全防护。地方环保部门、卫生监管部门需要加大市场家电的质量监督力度,严禁出售不合格的电器产品、严禁出售发生核事故周边区域超标食品和产品,保障辐射剂量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危害人体健康。

2. 医疗器械的安全防护

CT、核磁共振等医疗器械会产生一定的辐射,危害医护人员、患者的身体健康,需要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和职业道德教育,严禁开具不必要的检测化验单,避免对患者身体部位进行非必要照射,减少辐射损伤。

(二)加大辐射环境监管力度

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一旦发现辐射环境剂量超标、黄色警戒线的企业应进行严肃警告,限期整改。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确保卫生部门、监察部门、公安机关等联动合作,强化执法效果。针对辐射信访问题,及时反馈和调查处理。同时,在相关法律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实现辐射源使用的规范性、制度化管理,细化各级组织机构的管理职责、范围,构建分级管理机制,并落实反馈监督机制。此外,要突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重要作用,合理加强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参与度,对辐射安全许可证单位进行定期评估,客观评价检测结果,一旦发现辐射剂量超标、结果偏差较大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合理控制辐射量,并对超标产品进行集中处理,实现源头控制。增强监督监管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提高,强化落实责任制,及时问责追责、经济处罚、停业整顿,避免出现责任推诿现象。强化信访措施实施力度,鼓励公众主动反映问题,并及时反馈和深化调查,有效排除辐射危害,消除社会恐慌心理。

(三)完善安全法制建设

完善法制建设是促进辐射环境安全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当前,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强化辐射环境安全法制建设,优化配套检测规范建设,完善放射性源项生产、运输、使用、报废管理制度、分级审批制度。强化各个部门的沟通合作,扩大辐射监测范围、增加辐射检测手段和产品、普及辐射检测知识,使辐射检测仪表既要高端化、智能化,也要平民化、简单化,扩大辐射检测优化受众人群,产生大量辐射检测数据才能实时了解辐射环境实际状态,并详细掌握辐射环境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标准和规范,保障辐射数据的私密性、合理性、规范性、溯源性和统筹性。对各个地区的管理权力与责任进行合理划分,保障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严格约束辐射源的产生和转移,完善辐射环境安全监管制度,避免权责失衡问题,保障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实施严格的第一责任制,强化追查制度,避免发生辐射安全事故,对辐射安全事故问题进行公正执法,利用法律手段促进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稳定开展。

(四)完善应急响应措施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辐射性物质越来越多,对人体的危害性风险逐渐升高。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充分发挥辐射本底监测、辐射环境监测的功能作用,并结合实际情况,完善辐射环境监测体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执行监督监测行为,强化社会辐射监测和安全防护力度,保障辐射防护工作的正常开展。时刻保持警醒,完善辐射事故应急预警机制,对辐射环境安全事故做好应急准备,组建辐射应急组织,以便对辐射环境安全事故进行有效的应急处置,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避免辐射污染问题扩大化。强化宣传力度,向公民普及辐射知识,强化群众的辐射防护意识。

(五)强化安全管理责任

为了进一步强化辐射环境安全管理责任,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安全管理职责。环保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合理划分辐射环境安全管理职责,同时对本地区的企业类型展开全方位分析,以便对各级环保人员的监督职责进行有效落实。完善管理部门职责要求体系,确保辐射环境安全检查职责的全面履行,当发现辐射安全事件,第一时间报告、疏散和预处理,降低事故危害性。分类批量审批管理,结合区域发展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审批制度,强化辐射环境安全管理效率。建立辐射安全或核安全数据库,辐射作业和防护人员需要强化安全意识,对相关防护知识进行全面学习,减少辐射环境安全事故的发生。主管单位需加强放射源专项检查活动,对射线装置进行定期检查,强化监管力度。责任单位座做好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一旦发现监督检查措施不到位的现象,除了要限期整改,还需设计强化防护措施,制定应急和退役治理等方案。

(六)强化辐射环境安全意识

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单位企业、人民群众都能认识到辐射环境超剂量的危害性,同时消除公众的恐核心理,并对辐射岗位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辐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强化辐射防护意识,掌握辐射环境检测和防护方法,强化自我保护能力,减少辐射伤害。利用多元化的宣传方法,如微信、微博、网站等方式,定期推送辐射防护知识、技术等文章,让人们认识到辐射环境防护的重要性,并掌握基本的防护知识与技能。此外,对潜在的辐射环境危害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辐射测量和管理,要加强公众的辐射防护策略的知识宣传、降低辐射检测仪器成本、健全辐射检测技术规范,确保公众能够对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辐射源有所了解,强化辐射防护意识。

(七)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政府部门在辐射环境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保障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首先,完善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制度,以保护人和自然安全为导向,强化对核辐射的管理,防止放射性同位素危害环境和人类安全,强化监督应用过程。要强化辐射环境监测与事故应急能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定期开展常规监测工作,结合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求,优化辐射环境安全管理标准,尊重差异性内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优化监测方案和技术方法,强化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辐射环境监测与事故应急能力提升。注重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吸引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定期开展系统化培训,强化人才专业技能操作能力,促进辐射环境监测与安全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优化资源评估考核机制,严格考核员工绩效,约束工作行为,提升工作效率。结合辐射环境污染情况,对容易发生灾害的区域进行详细勘察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事故应急预案,并采取合理方法对突发性事件进行有效性控制,避免事态发展扩大化。提升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辐射污染事件,第一时间响应,及时采取合理的事故处理方案,降低核辐射危害性。

另外,完善质量体系建设,构建相应的监测网络,强化辐射防范操作的可执行性,并对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管,完善监察监督机制,优化评估流程,利用全方位数据信息实现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同时要提高电子产品设计标准,减少辐射量,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可以进一步强化环保工作质量,保证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本文针对辐射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有关部门采取合理优化措施,进一步提升辐射环境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周红勇.如何加强辐射环境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20(07):178-179.

[2]葛康勤.环境保护中的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分析[J].门窗,2019(11):158.

[3]贾丽,张峰.环保工作中的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分析[J].化工管理,2018(08):34.

作者简介:李刚(1976),男,安徽省亳州市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辐射安全。

猜你喜欢
有效措施安全管理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