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立与完善研究

2023-04-29 23:36石文娟
中国科技投资 2023年36期
关键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事业单位

石文娟

摘要: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履行职能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在运营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不利于着事业单位日常运营与未来发展。事业单位若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建立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尤为重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有利于提升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其财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

DOI:10.12433/zgkjtz.20233620

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逐步推进,财务内部控制也逐渐成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点任务。良好的财务内控管理有助于保证事业单位资产的完整性,还可以提高其社会公共服务水准。财务管理人员要从根本上深刻认识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并根据当前发展现状建立健全财务内控管理制度。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中的风险也是层出不穷,势必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与创新内控管理体系,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实现各项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提升防范风险能力,使财务预算信息公开化、透明化,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立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作为政府职能的执行者,具有两种基本职能,即公共服务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社会服务性和非营利性,决定了内部控制的特殊性,其财务内控制度与一般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一,在资产使用过程中,科学健全的内控管理体系能够规范资产管理工作,通过健全的财务收支管理体系,事业单位可以有效提高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从而有效降低财务管理风险,确保各项财务活动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时发现与制止内部管理中的违规现象,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正规化、标准化,降低财务管理成本。

第二,事业单位应高度重视各个环节的控制,如预算编制、执行、绩效评价等,以此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将预算实施成效定期反馈,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调整提供合理的参考数据。

第三,健全的财务内控管理体制有利于实现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的优化与创新,并通过经营活动的开支情况进行监督和管控,完善财务内控制度,从而提升财务内控管理的工作效率,准确规避风险,以确保事业单位内部的科学化管理。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要内容

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更为丰富,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可掌控资金总量明显增加,财务风险也随之加大。各行业及领域在风险的界定上存在一定差异,企业对风险的界定往往参考其所带来的后果、影响以及经济损失衡量。风险客观存在,部分事业单位并未高度重视较小风险,持有观望态度。部分学者认为,事业单位主观意识是导致风险诞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实际上,行政事业单位在运营过程中,往往会受到风险事件的负面影响,使得成本投入与时间消耗均有所增加,不利于阶段性战略目标的实现。

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系统性鲜明,以内控管理为依据,可对潜在风险加以快速化、精准化识别,财务工作安全性得到显著增强。财务部门通过定量分析的开展,可确保单位运行所受风险的影响得以降低,进而有效规避风险。从微观视角出发,行政事业单位各环节都必须重视风险的识别,财务内控以风险识别为底层逻辑,在运营过程中需正确认识风险识别的影响,以便为财务内控实际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事业单位应高度重视财务部门工作,就财务风险加以科学化管理与有效规避,注重财务内控管理的落实,提升至战略管理级别,实时化管控风险,促进财务内控模式成熟度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事业单位发展。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意识薄弱

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较高,对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的专业性有着特殊的要求。工作人员若缺乏内控意识,工作过程松散化,极易忽视财务内控工作的重要性。部分会计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不符合工作标准与要求,所学专业并非财务专业,无法认识到财务内控的重要性。部分管理人员的能力仅可以胜任本职工作,在财务管理方面难以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管理力度薄弱,财务内控管理成效也极易受到影响。

(二)财务管理控制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

财务内控制度是事业单位有序开展财务内控工作的必要前提,然而,就目前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分析,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的情况较为普遍,这也是造成财务内控工作迟迟无法取得进展的主要因素。内控治理结构不健全,导致各部门之间上传下达的工作无法顺利实施;各岗位的职责分工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绩效考核制度未能与财务内控工作相结合,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受到打击,使整体工作质量都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单位财务内控工作进展艰难,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

一些事业单位在内控制度的建设方面存在着滞后性,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按照自身发展特点及规划调整内控制度,缺乏实用性。并且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覆盖范围较小,在操作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工作过程不合理,内控管理缺乏统一的安排和规划,岗位之间权责划分混乱、职能不相容等问题时有发生,内部管理工作流于表面,制约着事业单位整体发展。

(三)内控监督力度不足

就监管权责来看,其清晰度不高,内部监管缺乏实效,并未有效分离经济业务活动的决策、执行与监督,权责不清,并未细化岗位职责,人员重叠的情况十分明显。从监督角度分析,财务内控监督力度薄弱,大多由管理者针对项目作出决策,财务人员参与度不高,财务监管落实不到位,使财务管理与经济运行相偏离,财务内控机制运行实效难以得到保证。就监督方式来看,普遍存在单一化问题,财务内控监督过程中,财务数据稽核大多由上级单位或审计单位实施,监督方式过于单一,单位之间利益关系密切,从而对审计的客观性造成干扰,审计工作效率也难以得到保障。

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途径

(一)增强财务内控意识

为促进财务内控管理实际作用的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把握时代形势,强化财务内控意识,正确认识财务内控工作,并依照标准加以落实,做到上行下效,调动全体人员参与财务内控的积极性,就各部门及各岗位的财务支出实施精准化控制。管理人员应注重榜样作用的发挥,强化员工终身学习意识,树立财务内控理念,在内外部环境变化中保持良好的适应性,营造优良的财务内控氛围。财务内控工作所受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影响,所以事业单位在招聘财务人员方面,应当适度提高标准,落实岗前培训,以确保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提高各部门对财务内控的认识,将财务内控融入到单位发展战略目标中。以外界环境变化为参考,事业单位应注重内控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奠定自身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

(二)建立合理有效的内控管理制度

管理者对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建设应树立积极的态度,亲自参与到财务内控工作中,保证各部门、各员工都参与其中,确保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加大内部监督力度,为财务内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财务内控制度体系,不仅包括财务管理的组织架构和内控管理的具体流程,还明确规定了具体的职责分工,能够为财务内控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方向。在此过程中,员工的内控意识也将会得到提升,确保财务内控工作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首先,事业单位应优化其财务内控的组织架构,明确规定组织中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确定每个阶段的工作重心,同时规定内部审计部门定期检查其内控工作的流程和执行情况,确保财务内控工作能够真正落实。

其次,完善相应的工作审批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一旦发生问题,第一时间追究到负责人,并且还应完善相应的考核奖励机制,根据单位的实际状况科学有效地建立绩效考核指标,有效激发工作人员的热情,有效推动财务内控水平提升。

最后,事业单位针对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提高资金投入,而加强新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用有助于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同时,打通事业单位内部其他系统,融合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共享财务管理系统的功能,进而科学规划和布局,实现事业单位财务战略管理目标。

(三)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开展阶段,财务管理人员居于主体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全面提升财务管理人员职业素养,提高其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以促进财务内控机制的顺利实施。对于事业单位,应当明确内控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的主体作用,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活动,普及财务内控管理知识与技能,促进内控管理工作水平的显著提升。

明确内控管理对事业单位发展的价值性,了解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将思想转化为行动,逐步提升知识技能水平,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与此同时,注重财务管理人员责任意识的强化,确保权责清晰,依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明确具体责任,落实自我监督,并注重互相监督,以提高工作规范化与透明度,促进财务内控工作整体效率显著提高。

(四)完善财务内控制度

为促进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防范财务内控工作风险。完善化内控管理制度的构建,落实评估工作,系统分析以往所出现的风险,确保所制定解决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与此同时,应当注重风险预测的落实,通过科学的方式预测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促进风险管理措施不断完善,以保证其应用效果。新形势下,信息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黑客与信息漏洞普遍存在,这就使得内部信息失真与泄露的风险始终存在,需要强化风险意识,建设信息系统防火墙,防范财务信息泄露。通过对比以往预算数据与实际预算数据,分析风险事件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保障财务内控管理出实效。

(五)落实各环节财务内控活动

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要注重预算管理的有效落实,制定并完善管理体系,从资源分配、硬件设备管理等角度出发,保证管理的全面化与科学性。从客观条件出发,把握外部环境特殊性,财务部门构建预算管控机制,确保预算编制更具系统性与逻辑性。单位内部应设定相应岗位,主要负责收入控制,保证收费制度的规范性,提高服务质量。在采购环节,预先就计划进行制订,落实成本控制,确保单位对物资的采购需要得到满足。结合工作实际出发,就内控工作进行分解,结合各环节实际来制定计划并执行监管,以保证财务内控监管得以有效落实,促进单位内控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六)建立财务内控管理监督机制

为切实提高财务内控管理水平,应当立足单位实际出发,完善财务内控管理的监督机制,实现决策、执行与监督相互分离,明确各部门及岗位人员职责,做好本职工作。在监督考核机制建立的基础上,完善和细化考评标准,注重责任有效落实,定期考核财务管理的经济业务,及时发出通报,保证权责清晰,各岗位人员勇于承担责任,一旦发现错误,必须追究相关责任人,保证奖惩机制构建的严格化与规范化,加大惩罚力度,防止风险发生。建立财务公开机制,公示财政收入支出、资产使用与报废等经济状况,保证财务数据公开化、透明化,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从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目标实现。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主要是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履行社会与公共责任,从而服务社会发展。在此背景下,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发挥财务内控管理的作用,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有效预防财务风险的,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价值,切实提高社会服务质量,促进事业单位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锦盛.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优化[J].商业观察,2023,9(16):65-68.

[2]高宝琴.财务管理视域下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财会,2023,(04):28-30.

[3]金明.分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及风险防范[J].财会学习,2023,(04):168-170.

[4]王启玲.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思考[J].财经界,2023,(04):123-125.

[5]刘阳.论财务风险管理背景下的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策略[J].财会学习,2022,(34):167-169.

[6]李智.刍议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讯,2022,(18):34-37.

[7]崔宝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的举措[J].现代企业,2022,(07):177-179.

[8]宋滨.内部控制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运用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11):55-57.

[9]刘俊清.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优化研究[J].营销界,2022,(11):140-142.

[10]于琮.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及优化措施分析[J].商业观察,2022,(14):50-53.

猜你喜欢
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事业单位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关于投融资企业财务内控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析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下的财务内控
浅析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下的财务内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