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及有效发挥

2023-04-29 00:44刘杰
中国科技投资 2023年36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此背景下,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对社会的进步和改善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与必然趋势。作为国计民生关键产业,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国家对生态农业的重视逐渐加强,但当前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有效发挥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经济;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DOI:10.12433/zgkjtz.20233602

一、生态农业的特点

(一)高效

对于高效,要从效益和效率两个层面进行理解,它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起点和着眼点。在助推生态农业发展时,要追求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土地产出率和投入产出率的大化。与西方生态农业在追求自然回归时放弃农业生产力不同,我国生态农业强调高生产力。实现这种高生产力依靠优化系统结构、强化系统管理以及促进养分循环,不是简单地增加对系统的投入。可以说,生态农业的内核是全面提升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相比,生态农业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同时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二)低碳

将生态农业生产的不同工序横向融合,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达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目标。例如,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排放,然而,通过建立稻鱼共生系统,可以充分利用鱼类搅动土壤,从而使甲烷排放量大幅降低。

(三)绿色

生态农业的实质是绿色农业,需要正确对待产品质量和环境污染问题。传统农业对生态系统功能的整合和生态关系的巧妙调整,不仅提升了资源的有效利用,还能有效控制有害生物,从而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在生态农业理念指导下,更能充分体现绿色农产品生产的优势,以健全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将确保食品健康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核心目标,以产品标准化为主要手段,实现资源、生态、农产品和综合农业效益的整体协调。

(四)循环

在农业实践中,借助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生态系统知识,最终创造出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在这个模式下,其基本原则为“协调、循环、整体、再生”,主张合理优化农、林、牧、副、渔等农业结构,建立各生产环节之间的“接口”,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产业链。这也要求不同层次、不同产业、不同专业的部门相互合作与综合性的管理。例如,稻田中养鱼、农林复合经营等系统,都充分体现了“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理念。

二、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用

(一)改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升,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也日益增强。在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农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农民的收入也有了显著提升。然而,由于当前过分关注经济效益与人们环保意识的不足,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多种化学品、农药与塑料地膜,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随着社会文明进步,人们逐渐加强对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视,绿色理念也渐渐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强化节能环保观念,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已成为适应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二)有利于优化农业经济结构

农业发展正日益趋向完善,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健康和绿色性越发关注。为适应当今多样化的市场特点,必须创新农业运营模式,在保证产量的同时,也要保护环境不受污染。通过改进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方式,创造更多可食用的绿色有机食物,同时优化经济结构。此外,合理组织农户经济增收活动,并积极宣传地方产品特色,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大力培育主导产业,采取多种措施合理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多层次的产业链构建可以促进企业与种植者之间的协作,实现产销一体化的格局,提高销售量,增加收益。

有机蔬菜与无农药的绿色食品已逐渐成为当代人的生活所需,生态农业的普及也受到了广泛欢迎。然而,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如何与地方特色相结合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探索更符合生活需求的当代发展形势,已成为当地管理机构所面临的首要挑战。大力倡导生态农业,为本地农作物提供更多经济与技术支撑,从而创设含有地方特色的绿色、自然生态的农业。积极推动生态农业还对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以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完整的商业供应链具有重要意义。

(三)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生态农业代表了一种融合技术与科学的创新理念,但过去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导致我国在解决农业发展问题方面存在不足,同时受到全球科技进步的冲击。面对挑战,我国一些科技专家对传统农业种植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通过结合技术手段,初步构想了生态农业的模式,并提出了实践方法。

经过数十年的探索与实践,生态农业逐步形成并持续完善,成为我国独特的技术体系。试点地区的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改善,表明了生态农业发展的可行性,并推动了农业经济增长。生态农业的构建不仅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还能促进经济、生产与环境保护三者融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生态环境免受污染,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农业体系。在关注产量的同时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采用合理的种植方法,增加农作物的多样性,提升农产品质量。

三、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发挥方式

(一)创新生态农业发展观

要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就需要彻底转变传统观念,以实现绿色农业持续壮大。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将传统的农业生产理念与工业化、产业化理念有机结合起来,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拓宽农产品的品种范围,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目前,为了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运用大棚技术、地膜技术等先进手段,增加农作物的多样性,依靠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产量,以实现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目标。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针政策的引领下,国家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的发展备受社会瞩目。在强调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人们对生态农业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营造和谐友好的社会环境为目标。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提升,政府更加关注环境治理,越发关注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农产品健康问题,这也大大推动了农业生态化转型,为生态农业的壮大创造了条件。

此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地方农业从业者需要格外注意,生态农业的实践必须建立在节约能源和保护当地气候资源的前提下。只有持续深化环保意识,才能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相关理论政策

结合我国的国情,应形成适合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同时,与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等相比,生态农业同属于高品质农业。尽管和其他农业类型的理念存在一定的相通之处,但也有区别,可以借鉴其他高品质农业的理念,进一步完善生态农业。

此外,为了确保生态农业迅速发展并发挥其优势,要尽快完善政策框架,确立统一的标准。需要注意的是,高质量农产品并非生态农业的唯一追求。因此,在建立标准体系时,不能仅仅根据生态型农产品的生产制定标准,应充分考虑共性、个性两方面。这意味着要考虑生态农业的整体性和共同性,同时要注意各个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然环境等特点,从而形成有针对性的环境控制、组织管理、评估监管和质量控制体系。

(三)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国家通过法律手段推动土地合法流转,确立农户的土地收益权、使用权等权益,推动农业经济规模扩大。另外,可以采用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的方式,推动农业产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通过股权或合同,使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分工明确、利益共享的合作体系。在此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加强垂直协作。将生产加工、信息共享、市场营销和生态旅游等有机结合,构建综合经济体系,提升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能量的转化效率。大力推动生态农业的实施,同时为我国农村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动力。农村环保产业的发展与当地自然环境形成了紧密的生态融合,共同构筑睦邻的社会联结。这种联结既有利于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也有利于提高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创设当地特色的无污染绿色产品品牌,不仅能为农民带来经济收益,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但这些都与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分不开,需从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两方面入手,积极吸引投资,助推当地生态农业稳步发展。

(四)挖掘特色农业资源

农村农业部门在引导农业经济的实践中,应充分发掘当地独特的农业资源,构建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寻求农村经济增长的新路径。

(1)挖掘生态资源。生态资源的开发,需要相关部门深入调研并全面了解本地情况,如生态资源、旅游潜力和风俗民情等。借助丰富的生态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将其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这种做法不仅能够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还有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

(2)培育特色产业,塑造宜居乡村环境。各级政府机构高度重视美丽新农村建设,同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援助,完善新农村的运营机制。加强组织领导,集结各界力量,加速新农村建设。相关部门必须依据当地农村现有资源,建构优势产业,推进产业价值链的延伸,以更好地优化农村产业布局。例如,发展以旅游为特色的产业,综合规划乡村旅游资源,基于乡村旅游业,拉动农产品加工、绿色无公害产品销售等行业的发展,将创新发展动力融入农村经济建设。持续推进新农村工程,使人们深切领会农村建设的成果,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调动整个社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五)加大生态农业支持力度

要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行生态农业势在必行,但需要得到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国家层面,必须对当前农业发展中现有的问题开展全面分析,针对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采取更为切合实际的措施,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并为农户提供必要的技术人员支援。地方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应加强宣传生态农业,提升农户对生态农业重要性的认识,并凸显其优势,激发农户的种植热情,使他们更加重视生态农业,从而使生态农业推广开来。各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农业的管理机制,严格监管种植过程的生态化情况,确立明确的奖惩措施,并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六)鼓励更多农户加入生态农业系统

为了推动我国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应加强宣传工作,使农户深刻认识到生态农业的益处,从而提升参与积极性。地方政府应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同时,还应成立科学研究团队,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相关部门应大力推广与积极宣传生态农业的种植方式,及时解决农户在生态种植中遇到的困难。通过改良与研发农产品,促进生态农业建设。这些都将有助于生态农业的推广。

(七)科学使用投入品

开展农业投入品市场整顿行动,定期实施农业投入品抽检,完善登记和标签管理,确立农产品企业与农民合作社的进货审查与生产记录制度。继续推进农资打假行动和可信农资流通计划,特别关注已认证的农产品企业以及农产品市场等关键领域和法律责任主体,坚决查处禁用投入品的销售和使用,强化对防腐剂、保鲜剂与添加剂使用的监管,积极组织推广守信经营企业和优质农资产品。

(八)节约高效利用水土资源

水资源合理配置要秉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手段,调整自然的时空分布,在不同需水部门之间进行科学分配,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整体用水效率,水土环境进行良性循环,获取最大收益。务必要充分考虑区域内外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区域内可以通过水利工程收集雨水,而区域间的合理配置则可通过跨流域、跨区域调配来实现。

参考文献:

[1]刘胜民.简述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山西农经,2017(08):53.

[2]胡彦丽.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农家参谋,2022(12):90-92.

[3]刘文娟.生态农业视域下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J].山西农经,2023(01):123-125.

[4]张爱美.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08):82-83.

作者简介:刘杰(1970),男,山东省邹城市人,大专,中级农经师,研究方向为农村集体经济研究与发展。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一位90后的生态农业梦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