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创新能力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2023-04-29 20:32:44张长青郭怡王英姿
鹿城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区域创新创新人才培养

张长青 郭怡 王英姿

摘 要:文章基于2020-2021年度全区50余所高校创新信息数据采集工作,通过对各类创新数据汇总,直观反映我区高校创新能力的现状。同时通过与2020年数据的对比,找出问题,提出提升我区高校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创新;区域创新;创新战略联盟;创新人才培养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 Statu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in Universities of Inner Mongolia Region

Zhang Changqing Guo Yi Wang Yingzi

(Research Department,Baot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Baotou,Inner Mongolia,014035)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innovation information data collection from over 50 universities in the region during the 2020-2021 academic year.By summarizing various types of innovation data,it directly reflects the current state of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in our regions universities.By comparing with the data from 2020,it identifies problems and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strategies to enhance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of universities in our region.

Key words:University Innovation;Regional Innovation;Innovation Strategic Alliance;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高校创新是国家创新发展的主体,也是驱动区域创新的动力之源,合理开发高校创新资源,调动高校创新的积极性,不但能够加快高校的发展速度,而且能够快速有效地提升我区创新能力,推动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创新调查总体情况

2021年,参与调研的48所全区普通高校学生去企业就业的专科毕业生40017人,去企业就业的本科毕业生30044人,去企业就业的硕士毕业生244人,去企业就业的博士毕业生12人。学校与企业联合共建校内实习实训实践基地543个,校外实习实训实践基地3115个,创新创业基地118个,学校与企业合作编写教材6302册,合作开发课程1094门,学校开设创业课程405门,设立在校生创业项目(正式立项或注册)620项,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186项,企业为学生设立的奖学金金额达1亿元。

2021年,参与调研的高校具有累积2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专任教师为2673人,学校派去企业实践锻炼累计3个月及以上的专任教师为1467人。参与调研的高校拥有外聘兼职教师(校聘)6097人,其中,来自企业、行业的教师3805人,来自境外的教师48人。企业、行业外聘兼职教师授课的课时总数达42.11万课时,专任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为11.8万人次,学校承接企业员工培训21.71万人次,其中,为第二产业培训企业员工13.79万人次,为第三产业培训企业员工6.08万人次。

2021年,参与调研的高校与企业合作申报获得纵向科研项目立项181项,立项金额1.26亿元,当年实际收入1.14亿元。参与调研的高校拥有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包括实验室、研究中心等)84个,与企业共同发表科技论文399篇,与企业共同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0件。参与调研的高校参与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个,参与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6个。参与调研的高校获得657个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783项,合同金额1.6亿元,当年实际收入1.04亿元。有783名教师承担了企业委托科研项目。

2021年,参与调研的高校专门设置技术转化机构20个,拥有专职工作人员82人、兼职工作人员106人,参与调研的高校设置专门的技术成果转化网站9个。高校拥有依托本单位科技成果成立的企业12个,本年以本单位知识产权作价投资形式注册的企业0个,本年以本单位知识产权作价投资合计折价金额0.00亿元。

二、2021年与2020年创新调查数据对比

(一)创新人才培养情况

1.去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情况

2.校企共建基地情况

3.校企合作教学情况

4.创新创业教育情况

5.企业设立奖学金情况

(二)师资队伍与社会服务

1.专任教师企业实践情况

2.校聘兼职教师情况

3.学校服务企业情况

(三)校区合作开展科研创新

1.校企合作申报纵向科研项目情况

2.校企合作科研成果情况

3.参与创新战略联盟情况

4.企业委托科研项目情况

(四)技术专业与成果转化

1.学校设置专门技术转化机构和网站情况

2.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三、提升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创新能力的建议

(一)从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入手,优化我区校、企、地合作发展

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文件以指导我区高校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从宏观上指导了我区高校创新发展、服务区域新兴产业的发展,但在顶层设计上还需要继续出台综合指导政策。

第一,通过优化校企用地融合发展配套政策,制定合作管理办法,出台合作法律法规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我区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产教融合全面深入发展。

第二,在考虑新兴产业布局时,地方政府应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作用。通过增加对高校与新兴产业对接的政策性扶持来鼓励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实习实训、人才培养等相关活动符合新兴产业需要。

第三,自治区、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我区高校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鼓励高校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开设相关专业,为区域经济和工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对于急需紧缺的新兴产业人才,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支持具有相关行业背景的高校开设相应专业,为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储备奠定基础。

第四,各高校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科研激励若干措施》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在横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等方面要制定出台更加全面的激励实施措施,提高项目团队在横向技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利润分配的份额。这将促进高校人员更加积极地参与企业技术服务和技术攻关,真正发挥高校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通过吸引高层次人才入驻我区高校提高其科研发展水平

科技创新主要依靠高层次人才,高校科技创新同样依靠高层次人才。高校提升自身科技创新水平时要综合考量国家高新产业发展趋势、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方向以及学校学科发展优势。

首先,加大力度吸引高端人才。出台《高端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在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内纳入引进的高端人才团队,对其予以实验室建设、科研经费支持和团队建设经费支持。通过聘任制和双聘制引进的高端人才可以在区级大学和科研院所担任重要职务。高端人才引进资金使用范围,可扩大至安家费、科研经费和团队建设经费等范围使用。自治区人才经费支持范围中纳入重点引进的高端人才的年薪补助、购房补贴或租房补贴。博士学位人才引入自治区本级事业单位的,其配偶如需要就业且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经引进单位同意,可通过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或聘用方式,安置到引进单位。

其次,人才编制管理工作需继续完善。将现有区直人才编制规模持续扩大,对于编制已满单位可采取“绿色通道”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可使用“特设岗位”聘用高校、科研院所急需紧缺人才。

再次,简化审批流程。实行备案制管理自治区本级“绿色通道”人才。对符合引进人才层次、资质的,经公示无异议后,即时办理入职手续和列编手续。高校及科研院所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可实行自主聘岗。

最后,全方位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引进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三)构建高等学校科研协同创新中心

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办学特点和专业优势,结合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方向,积极争取与区域重点产业、大院大所、各级别各类重点实验室的合作,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共同建立协同创新中心。

第一,高校首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办学资源或领先的研发技术,摸清本区域重点产业、知名企业、大院大所、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精准对接,与其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高级别重点实验室,共同实现技术的联合突破。

第二,现阶段,国家大力推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市域产教融合共同体,其目的就是整合行业企业和高校强势资源,做到融合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在科研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高校与区域产业加强互动,通过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有效整合科研优势力量,对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难题进行深入研究,实现互惠共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

第三,校企双方可通过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形成科研攻坚合力,推进地方经济和高校快速发展,充分发挥高校服务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能力。同时,也能增强企业研发人员的持续创新能力,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创新力。

(四)通过健全和完善管理体系提升投身科研主动性

高校根据自身专业建设实际,在科研评价体系、成果转化管理、高层次人才互动等方面建立更加完善、多元化的管理体系。

第一,建立健全高校科研引导措施体系。鼓励教师跨学科、协作和流动研究,从而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同时,要鼓励教师对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和联合研发,充分引导科研人员申请发明专利,并积极推进已批准发明专利的转让、转移、转化。

第二,推进落实《关于进一步强化科技激励的若干措施》。高校要积极推动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科技激励的若干措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可行的实施细则,通过实施细则的不断执行,从而提升教师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第三,完善校企科研人员流动机制。通过高校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契机,鼓励教师与企业联合开展项目技术攻关、关键技术研究和技术革新工作,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和水平,从而提升教师服务企业的能力。同时,高校邀请企业、行业科研人员进校园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高校、企业、学术界、科研机构合作,实现产教融合、专业融合、课程融合。

参考文献:

[1]霍晓丽.河南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研究[J].创新科技,2018(11):61-64.

[2]鄢浛亦.我国中西部与东部地区普通高校创新能力比较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22(5):40-50.

[3]刘云朋,赵锋,司国斌.地方高校与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路径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创新科技,2018(7):16-18.

[4]黄建华,段文杰.湖南高职院校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1):172-174.

猜你喜欢
区域创新创新人才培养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研究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
郑州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08:01:59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8:01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47:56
郑州市各县(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企业导报(2016年9期)2016-05-26 20:52:48
基于GeoDa—GIS的区域创新水平空间结构演化分析
区域创新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科技与管理(2015年4期)2015-12-05 03: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