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

2023-04-29 19:48周丽丽
中国科技投资 2023年5期
关键词:资产管理国有企业改革

周丽丽

摘要:根据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有关部门在资产管理方面要制定特殊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条文,以确保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模式符合实际情况,满足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为此,国有企业要在党中央的领导和指引下,对现阶段的资产管理方式进行改革,使国有企业真正发挥出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由此可见,只有加强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方式,才能完成改革发展的目标。基于此,本文将从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意义、现阶段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从而找出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改革

2019年、2020年,我国相继出台了《关于以管资本为主加快国有资产监管职能转变的实施意见》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进入改革发展的深水期。但现阶段,国有企业的经营模式及对资产的管理方式仍然保持着原有状态,相关的管理人员并没有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改变企业内部的资产管理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国有企业要想与其他企业竞争,就显得尤为困难。因此,为了让国有企业顺应新时期下的经济发展形势,使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同时打破陈旧的资产管理方式,让资金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加强资产管理成为从业人员的必修课。

一、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要想让经营得到最好的回报,就必须从资产管理方面投入相应的精力。资产管理是每一个企业都应重视的工作,只有将资产进行全方位的统计与分析,才能让企业的运营得到健康发展。国有企业加强部门内部资产管理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一)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在国有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对资产进行安全及完整的统计十分重要。只有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及完整性,才能让资产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有利于财务人员对内部资金进行详细且清晰的筹划,对企业内部的资产数量、资金状况和运营状态有更清晰的认识,这是避免资金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国有企业想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学习更多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和理念,优化管理制度、实现现代企业转型,尤其是在资产管理方面,国有企业必须认识到改革资产管理方式的重要价值,通过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机制,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资产效能,以优质的资产带动整体实力的提升,建立以“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良性循环,从而为国有企业在深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来看,国有企业开展的资产管理依然存在问题,以下是几个主要问题:

(一)管理意识落后,资产管理认识不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很多企业都进行了程度不一的改革,或是对运营状况进行改革,或是对人员管理方式进行更新,又或是对项目投资方向进行改变。在面临整体改革的同时,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意识还较为薄弱,导致最终的改革效果并不理想。考虑到国有企业经营性质的特殊性,需要注意国有资产的价值,尤其是在开展投资或融资业务时,要利用合理的方式和手段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管理人员并没有充分重视这一点,导致后续管理方面出现了问题。例如,没有按照现代企业资产管理的理念和方式,也没有全面清查资产情况,对其合理的处置和安排,使部分国有资产闲置,不能有效增值。

(二)国有企业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想要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行,就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作为支撑,尤其是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有效管理国有资产、提升其经济价值,是管理层的职责和义务。为了积极响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企业要在党中央的引领下积极开展改革工作,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全面改革和完善自身管理机制,借鉴和学习其他优秀经验进行优化和调整,形成适合国有企业的特色管理制度。

纵观当前国有企业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监管制度不够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市场化发展的进程,但在监管制度方面也存在很多漏洞。尤其是在产权方面,国有企业引进了更多的投资者,在性质上成为合资公司,在这样的环境下将注意力放在人、财、物的改革上,忽视了及时变更产权的重要性,导致财务管理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成为经营发展过程中较大的隐患。另外,国有企业并没有积极参与合资企业经营管理,使得在整个产权变更过程中较为被动,很容易出现决策失误。

(三)资产管理的监管乏力

要让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就必须设立监管部门对工作进行监督。目前,国有企业均设有监管部门,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对资金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但是,由于国有企业的资金范畴较大,涉及的资金收入情况较为复杂,在市场经济的动荡局面下,国家对资产管理方面的规定很难保持统一,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无论是国家的监督部门,还是企业内部的监督部门,都很难将负责的工作处理好。由于监管方法的变化仍处于初级状态,监管人员很难全力以赴的工作,监管工作一旦出现懈怠,就会导致资金管理工作松懈。

(四)国有资产管理手段落后,资产使用率不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高端信息技术手段开始被企业广泛应用于管理环节,但是,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并没有积极使用先进科学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仍然使用简单的方式开展数据管理活动,导致管理效果难以满足战略目标需求,这也是现阶段国有企业运营过程中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原因,企业的管理手段和管理目标不符,很难有效提升管理能力。

三、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

观念决定高度,思想改变未来。要想让国有企业在新常态下实现稳健的发展,要加强经营管理者和基层工作人员对资产管理的意识。为此,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对内部的工作人员展开培训。

第一,利用互联网进行培训。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互联网的运用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最新的资产管理方式,并通过对资产管理方面知识的累积,帮助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资产管理意识。

第二,定时组织集中培训、考察交流等多元化的交流活动。要想让企业员工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拥有较强的工作专业素养,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强员工实时交流,为工作人员提供交流的地点或机会,从而加深他们对工作的经验与认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工作人员认识到提升对资产管理工作的能力十分重要,深入理解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意义,达到增强国有企业对资产管理意识的目的。

(二)健全资产管理体系和制度

俗话说“资产管理,制度先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政策依据性很强,建立资产管理意识的同时,必须完善相应的资产管理体系及制度,国有企业在按照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出台的相关规章制度、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公司内部制定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合规管控各种经营事项。此外,建立科学的信息化分析制度,以便更好对数据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分析、研究,科学、合理地掌握资产运营情况,最终提高资产的使用率。

(三)健全监管机制,加强高效监管

改革、优化资产管理机制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现代企业制度转型的关键。企业需要及时完善监管机制,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效力。一方面,认识到在新时期下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法人治理结构,在内部构建执行、监管、决策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格局。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职责和义务,确保各个部门各司其职,保证各部门之间不会相互干涉。同时,进一步提升监事会在整个组织结构中的地位,确保监事会发挥自身的职责和作用,全面监管企业决策和执行情况,避免决策失误。监事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开展监察工作,借助高效、合理的监察工作全面提升监管效力。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要完善内部监管机制,提高监督水平,在内部建立独立的资产监管部门,制定科学、完善的内部监管制度,并按照制度执行,发挥监督效果。

(四)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

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资产运营效果,减少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方面投入的精力与成本,实现降本增效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2020年,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为国有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指明了方向。例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分析,将资产状况存储在互联网中,让资产状况得到更为科学、具体的分析。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数据同步,实现信息共享、互相监督,及时发现资产的安全问题,降低资产管理风险,为国有企业盘活资产提供可靠的依据。

四、结束语

国有企业要想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在新经济形势下站稳脚跟,就必须对资产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根据对运营性质及市场的变化情况分析,找到加强资产管理的方法,有效提升资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目前,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监管工作不到位,因此,领导层应重视这些问题,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建立管理制度,促使资产管理改革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磊.加强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2(01):19-21.

[2]黄开华.深改背景下加强国企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7):134-135.

猜你喜欢
资产管理国有企业改革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论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探讨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