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

2023-04-29 22:57朱永乐
中国科技投资 2023年5期
关键词:统计数据教育

朱永乐

摘要:教育事业统计事关教育改革发展大局,是教育规划和科学决策的基础,也是教育监测的主要数据来源。2021年,教育部对教育事业统计调查制度及报送方式进行了改革,面对变革后的统计调查制度,如何确保数据质量,成为广大教育统计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本文从教育统计工作的具体举措来阐述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进一步提升统计服务能力,为管理部门和决策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数据服务和研究支撑。

关键词:统计;数据;教育

我国教育事业统计是一项覆盖面广、战线长的部门统计,覆盖全国50余万所各级各类学校和机构。近年来,教育部实施教育统计数据质量提升计划,在统计报表、队伍建设、培训体系等方面进行重点提升。2021年,教育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督察反馈意见及近几年出台的相关政策,结合教育统计工作实际,按照《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对教育事业统计调查制度进行改革,出台新的教育事业统计调查制度,面对新的统计调查制度,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基层学校,迫切需要符合实际需求的指导意见来推动教育统计数据质量的提升。

一、教育事业统计调查制度的基本内容及改革

教育事业统计报表按报告期不同分为年报和季报。年报调查内容是各级各类学校事业发展情况,具体包括学校基本情况、班级数、学生数、教职工数、校舍、资产和基本建设投资等指标;季报则只统计学生变动情况。调查工作由教育部统一组织,采用自上而下逐级布置、自下而上逐级汇总的方式进行。

改革由之前单机版软件调整为联网直报,减少一些不符合实际需求的统计指标,较好地落实统计督察整改要求,切实达到减轻基层负担,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目的。主要内容如下:

建立新制度。将原有的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完成情况四套报表合并为一套报表,建立新的教育事业统计调查制度。修订后基层调查表由110张减少到85张,共减少25张,指标减少930个。

联网直报。全面启动新的教育统计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线上审核、汇总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借助现代化手段,切实提高统计效率,完善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监控机制。

实名制填报。报表填报人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人员,必须实名登记、填报、审核。

修改留痕。学校数据联网上报后,数据审核退回、修改上报必须说明退回和修改原因。修改时间、修改前数据、修改后数据、修改人、修改原因等内容将全部在系统中留有记录。

台账试行。建立行政记录与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库有效的衔接制度,规范教育统计台账。目前,报表体系中《对外开展培训明细统计调查表(台账)》为中职学校试行台账。

二、地方教育统计部门应对举措

面对教育事业统计调查制度的变化,地方教育统计部门应主动研判,积极应对,结合本地情况做好新形势下教育事业的统计工作。

(一)省级教育统计部门举措

省级教育统计主管部门应贯彻教育部教育事业统计调查制度的精神,积极做好省内教育统计人员在线培训、学校(机构)代码管理以及数据汇总审核的指导工作。在此过程中,省级主管部门应当对相关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落实文件要求,严格教育统计代码准入

教育统计代码具有唯一性、稳定性,使用便捷的特点,逐渐成为教育系统信息化标准代码,广泛应用于教育系统信息化项目,成为教育信息事实上的标准,教育统计代码库(名录库)的确认随之成为教育统计工作的前提。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严格落实教育部《学校(机构)代码管理办法》等文件的要求,认真做好属地学校代码的审核、更新,应将属地代码管理工作纳入教育统计数据质量核查范围。省级教育统计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审核团队,对下属各地上报的代码进行专项审核,凡是不符合要求的,应坚决不允许入库,对于已入库的学校,则要求补充和更新材料,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事业综合统计调查制度要求的高校分校区和基础教育校区试点等工作要求,确保代码库中的学校(机构)信息真实、准确、可靠。

2. 培训工作中针对报表报送方式的变化以及结构、统计项目的变化重点培训

自2021年开始,教育事业年报采用联网直报的方式,在质量控制方面,教育事业综合统计调查制度从任务部署、数据采集、数据审核汇总、统计资料归档等环节着手,按照《国家统计质量保证框架(2021)》有关要求,对教育事业统计业务流程的各环节进行质量管理和控制。依托统计相关人员信息的采集登记,明确工作职责,这也是报表数据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环节,培训内容应着重强调质量控制的要求,确保各级主管部门和基层学校统计责任的落实,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

在报表结构上,新的报表体系最为显著特点是对统计表格进行不同分类,除了从代码系统预置的学校基本信息外,新报表体系将上一学年初的学生数、专任教师人数和校舍明细做了预置,这些预置表格不能修改。每张表的合计数和以前的单机版软件相同,但在填报表格中,除了常规填报的表格外,还增加了关联表格,关联表格无需填报,会自动出现关联数据。关联表格设置的初衷是为防止表间数据不统一,减少逻辑错误,但客观上对报表填报者提高了要求,填报者必须非常熟悉报表架构,才能让关联表格准确的体现数据。培训应重视关联表格的相关培训,降低基层学校报表填报的难度。

和以往单机版报表统计项目相比,新的报表将学生的年龄和类别分开,单独统计;增加心理健康咨询教师的专项统计;不再统计校舍的结构类别;学前教育阶段学校增加固定资产和玩教具资产的统计,这些变化应通过培训,确保基层学校知晓并融会贯通,准确填报。

3. 做好数据汇总审核工作

由于原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完成情况四套报表合并为一套报表,同时往年的数据核查工具、核查项目也纳入系统中,导致经验校验条目比往年增加较多,经验校验成为新报表汇总审核的一个重要内容,基于此,在数据汇总审核中,省级主管部门应根据统计架构和统计指标的变化,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增加符合本省实际的补充校验内容和经验校验专项审核,以指导本省下属教育主管部门及基层学校进行数据核查,确保报表数据质量。

(二)市、县教育统计部门举措

市、县教育统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传达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精神,同时按照统计工作流程采用自上而下逐级布置、自下而上逐级汇总的工作要求,做好本级教育统计布置和汇总审核工作。

除了这些常规工作外,对于县级教育统计部门而言,由于直接面对基层学校,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具体如下:

1. 指导基层学校建构和完善基层学校统计工作管理机制

县级教育统计部门要根据基层学校的统计实际情况,指导学校建立统计工作领导小组、统计工作制度及流程,明确具体承担教育统计任务的机构和统计人员,根据调查表分解工作任务,确定提供行政记录或统计台账的业务部门,确保统计工作按照既定流程进行。尤其是针对实名制填报、修改留痕等内容,要求学校细化岗位职责,明确统计责任。

2. 指导学校开展统计台账资料建设

台账资料是统计数据的基础和来源,也是数据核查溯源的重要依据。教育部在2021年对教育事业综合统计调查制度进行修订,增加了部分统计项目的台账资料统计,县级教育统计部门应按照上级统一要求,指导开展教育事业统计重点项目的台账资料建设,如学生信息、教职工信息、建筑物信息等。台账资料应标明出处,提供数据部门签字确认,按照类别整理保存完好,以备上级部门核查。

3. 建立教育事业统计鼓励表彰常态机制

《教育统计管理规定》第五条:对在教育统计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针对目前基层学校统计人员多为兼职的情况,市县两级建立教育事业统计表彰常态机制,有助于提高学校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人员的稳定性,进而使基层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实现良性循环。

(三)基层学校举措

基层学校应当坚决贯彻落实上级教育统计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和具体要求,严格按照要求参加教育事业统计培训、完善学校教育事业统计制度,明确统计人员职责,做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填报和台账资料整理保存等工作。针对目前基层学校统计人员多为兼职的情况,学校还应重视统计人才培养,鼓励教职工投身统计工作,对认真工作、成绩斐然的统计人员不轻易更换,保证统计工作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三、提高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一)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提升需要严格依法统计

2018年8月,教育部颁布《教育统计管理规定》,给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制定了指导性的要求。各级教育统计主管部门和基层填报单位都应抓好《教育统计管理规定》的落实落地工作,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同时加强对《中国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等统计法律法规的学习研究,严格依法统计、依法治统。

(二)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提升需要落实各级责任

为了确保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基层填报单位应坚决扛起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关于防范和惩治教育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规定(试行)》文件要求,建立“权责明晰、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到位”的工作体系,以责任落实保障统计数据质量。

(三)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提升需要加强实地调研

因为无法做到详细了解每一所学校的实际情况,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报送的统计数据一般只能核查其合理性和完整性,所以实地调研是保证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的有力举措。教育部每年对10个以上省(市、自治区)的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工作有力促进了教育事业统计工作规范和数据质量的提升。省级及以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应完善辖区内教育事业统计实地调研制度,以发现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四)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提升需要推动改革创新

教育部目前正在加强教育统计工作的顶层设计,推进 “十四五”时期的教育统计工作,推进行政记录与统计数据的衔接、业务系统与统计系统的关联,加强教育统计信息化建设,逐步全面实现联网直报。地方教育统计部门和基层统计学校也要顺应改革趋势,加强行政记录、台账资料和统计报表的对接,在全面调查基础上,灵活开展抽样调查,通过不同统计调查方式对统计数据进行验证,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

(五)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提升需要坚持常态学习

教育事业统计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具体体现在统计口径和要求规范程度日趋提高,如2021年之前附设教学班只需将报班级情况、学生情况表,专任教师的职称、学历、年龄等内容填入主体校。2021年修订后为附设教学班则需填报附设教学班类型的班数、学生数、专任教师数等内容进入相关调查表。其中,专任教师为举办附设教学班的学校教职工数的其中数,填报办法参照一贯制学校。另外,教育统计代码的审核要求,如民办学校的审批权限、普惠性民办园认定条件越来越严格也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为提高教育统计数据质量,统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一方面认真参加培训,学习每年统计指标的增减变化及指标涵义的变化;另一方面熟悉可能影响统计口径的政策,加强和主管部门联动,确保统计口径和政策要求一致。

鉴于所有的统计工作举措都需要统计人员进行具体落实,统计人员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执行力尤为重要,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基层统计人员应积极有效落实相关举措,从源头上保证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闫瑞叶.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10):132-133.

[2]聂晓丽.浅论县级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加强工作[J].纳税,2019 (04):254-255.

[3]那娟.强化县(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思考[J].统计与咨询,2013(01):38-39.

猜你喜欢
统计数据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一种借助数据处理构建的智能食堂管理系统
2008—2015我国健美操科研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山东省交通运输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数据化艺术的生成探究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浅谈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预购电管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