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芹
近几年表明说明类材料选择题在高考命题中出现频率很高,应引起广大考生的充分重视。此类试题意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对表象的分析理解进而发掘事物内在本质的认知力,即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通常需要获取题干信息,理清主线,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对表象进行分析理解,进而发掘历史现象的内在本质,筛选出正确选项。
典型例题
下表中诗句反映出两税法( )
A. 取消户税,夏秋两征
B. 制度缺陷,现实困境
C. 简化税目,统一税制
D. 将役折钱,赋役合并
解题提示
解答表明说明类材料选择题,一般采用以下步骤:第一,理清材料主线,获取题干时间、地点、事件等信息,准确定位题干描述的历史现象;第二,排除错误选项,结合题干主旨并联系所学知识,排除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第三,透过现象抓本质,筛选正确选项,即通过比较区分,找出能够更深层次地反映材料信息、更接近本质的选项。
解题步骤
第一步,理清材料抓主线
本题表格的主题是“两税法”,出现在题干部分,是解题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依据。据表格中“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可知,这些诗句反映了两税法实施过程中弊端丛生。
第二步,排除错误选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按照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取消户税”说法错误,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明代的“一条鞭法”,是一种赋役合并的制度,将以前的徭役折成银两,与赋税折成的银两统一征收,与“两税法”不符,排除D项。
第三步,透过现象抓本质,筛选正确选项
通过比较区分选项可知,B项“制度缺陷,现实困境”侧重于两税法的消极影响,C项“简化税目,统一税制”侧重于两税法的积极影响,对照表格信息“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可知,这些诗句反映了两税法实施过程中弊端丛生,故选B项。
【参考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