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2023-04-29 00:44:03
关键词:选官政令赋税

【素养夺标】

1.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中枢机构的变化,赋税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2. 了解选官制度、中枢机构、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理解其变化特点及影响。

【本课必备】

一、魏晋至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的变化及影响

1. 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 选拔方式从推荐到考试,渐趋严密、科学,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使国家掌握了人事任免权,既树立起中央权威, 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3. 选官制度化并逐步趋向公开、公平、客观,为政府提供了高素质的地方官队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

二、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评价

1. 特点

(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2)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3)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

(4)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2. 评价

(1)三省六部制是一套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2)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

(3)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恶性发展及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和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失去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

三、赋税制度的变化及特点

1. 均田制与租庸调制、两税法的相互关系

(1)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和存在的依据:租庸调制规定,凡是均田制下受田的农民每年必须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和代役税(庸);同样,推行租庸调制的前提是授田给农民,即推行均田制。

(2)均田制遭到破坏而使得租庸调制在中唐之后为两税法所取代:由于唐代均田制未能保证授田,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的盛行,加上安史之乱后的动荡局面,均田制无法继续下去,租庸调制最终为两税法所代替。

(3)两税法按照土地财产多少的征税标准表明:封建经济发展,均田制已经破坏,租庸调制已经无法维持;征税标准已不再以人丁为主。

2.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特点

(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

(2)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租庸调制中的“庸”为标志)。

(3)赋税由以实物为主向以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4)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5)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猜你喜欢
选官政令赋税
希望不是作秀
南方周末(2020-09-17)2020-09-17 11:19:29
清宫中正殿念经处如何选官
紫禁城(2020年2期)2020-05-25 08:02:36
政令错位:不接地气接官气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2:02
唐律“化外人”区分标准浅析
东方教育(2017年10期)2017-08-04 09:04:45
论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发展变化中的若干关系
商(2016年8期)2016-04-08 10:31:55
唐玄宗开天时期宫廷的赋税性供给物资研究
人间(2015年24期)2015-12-26 18:48:17
营改增对有形动产融资租赁业务的影响
智富时代(2015年4期)2015-06-02 04:40:42
汉代水衡都尉初探
明代杭州府北运白粮征收考辨
古代文明(2014年2期)2014-04-16 23:03:59
职场推行政令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