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蒙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成为了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这样可以打破学生思维定式的限制,化繁为简,以不同于常规思维的反向思考帮助学生攻克学习中的难关,以取得更理想的学习成果。本文就此展开探讨,阐述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 逆向思维 培养策略
引言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期,且多是顺应教学发展形成的正向思维,而素质教育提出了多元思维发展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就成为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能够从独特的角度思考问题、研究数学知识,从而获得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和更优质的学习成果。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重要意义
小学阶段是学生探索世界的重要时期,也是思维塑造的黄金时期,在此教育阶段通过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帮助学生拓宽思考路径和解题思路,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1]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有效策略
逆向思维是对正向思维的反推,在培养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考意识,还要让学生在深刻了解数学问题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的基础上,灵活转变思维模式和思考问题的角度,面对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可以扭转固有的思维模式进行反向思考,探寻更简便的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案。[2]首先,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准确划分为若干个层次,并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开展逆向思维培养工作,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提高正向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还原数学知识的推导过程强化学生逆向思维意识。其次,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可以将计算能力的训练与逆向思维的培养进行整合,并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等方式优化计算能力的训练过程,鼓励、引导学生在计算中大胆尝试使用逆向思维。
结语
综上所述,逆向思维是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思维能力。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使学生可以联系生活现象进行反向推导,轻松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在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赵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有效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21(35):20-21.
[2]迟明会.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有效策略[J].读书文摘,2016(0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