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慧
摘要:本文介绍了议题式教学,并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做好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工作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实现初中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 议题式教学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为了能够提升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就需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进行议题式教学,本文就此开展一系列研究。
一、简述议题式教学
所谓的议题式教学就是指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加深其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理解认识,提升生活感知,实现学习的有效性,以便于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养。议题式教学方式众多,比较常用的是思辨类、生活类教学方式,这些方式能够满足初中生的学习需求,进而有利于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
二、学科核心素养下做好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对策
(一)利用热点事件提升道德素养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思想十分活跃,所以就需要教师不断挖掘学生思想,使其发散学科思维,进而为提升道德素养奠定基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涵盖了诸多思想性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加大对细节的关注度,以便于深化思考。比如说在学习《我与社会》这一课时,所涉及的知识点与每个人的社会生活有着一定联系。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一些热点事件,并要求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表达个人观点,提升道德素养。[1]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环境下,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进而提高初中生的实践能力。比如说在学习《科技时代到来》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普及更多的科技知识。除此之外,通过演讲,比赛和组织辩论赛的方式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印象,进而引导初中生为祖国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2]
总之,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需要教师顺应时代趋势,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所以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从整体角度出发,通过带领学生探讨热点事件、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热情,以便于实现培养并提高其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范园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研究[J].新课程,2021(25):39.
[2]毛希妍.浅谈利用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