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 王秀训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新的教学目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根据学生的主体性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树立自觉学习英语的意识。本文对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进行了研究,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英语知识基础。
一、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在过去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多数教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因此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尽管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但对今后的英语学习并没有大的帮助,甚至还会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英语水平,教师必须在以培养核心素养为根本目的的基础上,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创新教学方法
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焦点大部分都放在提高学习水平上,对课堂教学中重要且困难的英语单词或句子只是进行单一的讲解,并让学生进行机械记忆。在这一教学方法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况,容易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由此可见,这种方法不仅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还不利于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形成。因此,为了确保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优化。
例如,在教学第四单元“Where is my car”一课时,教师要结合现在学生的喜好和年龄特征,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相融合,为学生创设新的教学场景,让学生以更直观的方式学习和理解英语知识。教师可以使用有关教学内容的相关影片,再通过影片来引出教材中的重点单词与句子。在观看教学视频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视频中的课内词汇时,帮助学生将教材内容有效地与视频内容结合。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二)锻炼口语能力
在过去的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不注重口语的练习。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在课堂上与学生展开良好交流,进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英语学习的目的是应用知识,而不只是掌握知识。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策略。如,教师可以开展口语交际活动,交际的话题各有侧重,既有独白类话题,也有对话类话题、功能性交际话题,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会倾听,表达自己的想法,从不同角度促进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的发展。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单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单词,并在这个过程中,纠正学生的发音,进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教学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小学生年龄虽小,但其记忆力非常好,对于单词的记忆比较好。但是对于语法来说,有些学生都表示不理解。这是因为中文的语法和英文的语法区别较大,习惯了中文的学生无法理解英语思维。通过将英语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区分中文与英文的区别,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法。在英语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就是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因此,小学英语教学更不能仅仅只是理论层面的阅读,更需要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作为英语教师,应该十分重视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养成,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英语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并在其过程中,教师还应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2023年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