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政治:国家治理体系顶层设计的善治基点

2023-04-29 00:44张艺川杨峻岭
关键词:善治国家治理

张艺川 杨峻岭

摘 要: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提升民众对善治的认同不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国家治理能力在行政过程中的典型实践。善治作为解释国家治理体系与民心政治的合法性工具,充分彰显了民众的尊严和价值,有助于确保人民权利的落实。善治过程依赖于以民心建设为中心的绩效理念,国家治理能力的实现贯穿于从良政到善治的政策过程,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践行了善治进程的民心所向。因此,中央顶层设计的人民逻辑是回归善治的必然结果,要处理好“权为民所赋”与“权为民所用”的价值位序,用好以人民逻辑为中心的干部选拔制度,不断优化群众监督机制,完善干部考核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督考融合制度,建立目标任务责任清单,健全对基层政府的评价制度。要重铸“人民至上”的文化生态,恪守党性与人民性相一致的施政理念,落实“政绩”与“政德”相统一的善治政绩观,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关键词:民心政治;国家治理;善治

作者简介:张艺川(1993-),女,河南信阳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等相关研究;杨峻岭(1971-),女,河北保定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2AZZ010)

中图分类号:D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59(2023)02-0030-06

收稿日期:2022-06-05

在传统的政治语境中,“心”是最能表达中国人性情和气质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具有本体意义的政治哲学范畴。任何理性的政治以及由此延伸的国家治理都必须立足于人——人的本性这一主题加以阐释和建构。客观世界的一切行为和活动皆围绕“政治人”的行动、价值以及尊严而展开,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恐怕没有比中国人更在乎人心了”[ 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从国家治理的运行结构与框架来看,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政治体制具有源远流长的制度形式和实践传统[ 任锋:《治体论的思想传统与现代启示》,《政治学研究》,2019年第5期。]。事实证明,得民心者得天下,评价一个制度的好坏,关键在民本体制和对民意的遵从,而民意的基础在于制度绩效。一个国家要想实现长治久安的善治秩序,也必须建构一套“王道以得民心为本”的良政体制,以“实现善治的体要和关键”[ 任锋:《论作为治体生成要素的民心:一个历史政治学的分析》,《天府新论》,2021年第1期。]。政治原则、政治主体和制度方略构成了中国政治学本土资源亟待恪守的准则。在迈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倘若政府力主推行的善治与良政不能适时地得以变现,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终就会陷入合法性危机的泥潭。

一、善治:解释国家治理体系与民心政治的合法性工具

以人民为本是实现国家治理善治的基础与合法性前提。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现象,国家治理的本质要义在于通过政治体制落实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善治状态[ 王安平等:《良法与善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与目标》,《长白学刊》,2015年第3期。]。就此而言,善治不同于傳统政治理想的“善政”抑或“仁政”,善政是对政府治理状态的基本要求,而“仁政”的基础是“制民之产”,基于法治的进路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这是实现政治秩序稳定的基石。从逻辑上来看,国家善治的目标是为了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模式,在实现民众尊严过程中,践行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梦想和制度安排。

(一)善治的达成充分彰显了民众的尊严和价值

审视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任何性质和体制的国家都肩负着双重的职能。诚如马克思所言:“政府的监督劳动和全面干涉包括两方面:既包括一切性质的社会所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又包括由政府同人民大众相对立而产生的各种特殊职能。”[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32页。]在此,马克思指出的“公共事务”,也就是国家合法管理职能范围内的一切涉及与民众相关的事务。俞可平认为,合法性是构成合法性治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处理国家与民众的善治关系中,要落实善治的民本取向[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毋庸置疑,作为“历史创造者”,人民承载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切民本取向的民生理想。这是因为,“人是人类一切行为和活动得以展开的前提和目的,保障和实现人的尊严和价值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杨春福:《善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想模式》,《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年第5期。]。就人的本性而言,科学的政治理性皆要围绕人民——人的政治行为加以建构。面对强大的国家机器,人类的行为规矩是渺小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忽略的。“国家在此开放体制中只扮演一个有限的角色。它主要是维持法律性和制度性安排,以使民众能放心地在生产和经商的机会之间权衡利弊得失。”[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89页。]

因此,一个理性的国家必须充分关注人民尊严和民生需求,即在民本取向中寻找与国家相互对接的最佳平衡点。善治的运行逻辑正是顺应民本的执行逻辑,才推进了人性对尊严的诉求。因此,一个科学的政治安排和有序的政治行为必须恪守民心的善治空间,这是因为,“善治是人道的治理,是对公共利益的驾驭和追求,唯有在善治的道路上,人类才有更多发展自我的机会和选择”[ 哈斯·曼德,穆罕默德·阿斯夫:《善治:以民众为中心的治理》,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编译,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7年,第76页。]。在中国现代化治理的过程中,要围绕善治的要义,在人的尊严之上施行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最大限度地凸显人的个性。

(二)善治理念有助于确保人民权利的有效实施

毫无疑问,我们处于社会流动的大变革时代,这个时代也是一个民众争取权利的时代。民众义正词严地为自己争取权利,政府也将权利视为消解民众政治冷漠的“底牌”。当然,将政府手中的权力下放于民众,并不是一句空话,要最终落实为民众权利的实现。“权为民所系,推动政府权力向民众渗透,可以夯实民众自我疆域的空间。”[ 王杰,张宇:《制度势能: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实施逻辑和效果差异考察》,《探索》,2021年第2期。]就此而言,权利又可视为检视公共权力合法性运作的关键,换句话说,提升国家善治能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推行善治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任何公共权威的履行和公共秩序的平稳发展,都必须借助于善治来实现。以权利变现为指南的善治历程,追求的就是对弱势群体和底层民众的权利保护。可见,善治的核心就是以民众为中心,政府施政要围绕民生建设为内容,借助于权力的执行,开展以权利保障为目标的治理过程。概言之,“人民本位”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观的扬弃过程,也构成了政治合法性的来源[ 唐亚林:《人民本位观:基于经典现代化理论反思的多维度考察及其构建路径》,《行政论坛》,2022年第4期。]。同时,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审视民众权利的彰显,既要充分激发个体的活力和创造性,还要依赖民生公共物品的多元与有效供给。我们不能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忽视另一部分群体的诉求。同时,制度理性、以人民为中心、多元协调发展等善治思想,还应秉持国家政治理性和经济理性的平衡。

二、国家善治能力:以民心建设为中心的绩效理念

评价政府绩效的关键不是政体的类型,而是国家的治理能力,政治绩效作为国家治理能力要素在危机管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治理能力是对以民心建设为中心绩效理念的具体化和量化表现形式,具体指“运用国家制度来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 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人民日报》,2014年3月23日。]。因此,以民心建设为中心的治理绩效是彰显善治理念的重要抓手。在制度设计、服务底层社会等各方面公共事务的体系中,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权力,“因主动作为所带来的价值、业绩及成效”[ 郑方辉,刘畅:《国家治理绩效:概念内涵与评价维度:兼议新冠肺炎抗疫中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理论探讨》,2020年第3期。],从而带来治理能力的提升。就善治的领域和内容而言,国家治理的发展阶梯不但贯穿于从良政到善治的发展进程,而且凸显的是中央顶层设计的民心所向。

(一)从良政到善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阶梯

在中国人的政治话语体系中,经常会提及“民心所向”“民心向背”等政治词汇,“政治世界是个权力游戏,一般来说,政治就是利益、权利和权力的界定和分配”[ 赵汀阳:《每个人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1页。]。从长时段的政治发展进程来看,作为芸芸众生中的政治单元和政治个体,都将能够解决公共事务中的系列难题作为“好政府”标准。进入现代社会,政府面对系列的公共事务难题愈发呈现出复杂性和分裂性。官僚制所设计的科层制运作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政府几乎难以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无限诉求。

一旦善治成为国家推行其政策主张时的指导理念,我们的政治决策和政绩产出自然會联想到“好政府”和“好社会”的政治图景。在此,我们可以断言,从良政到善治是提升和审视国家治理能力的最佳平台和抓手[ 曾鹏:《区域经济一体化下政府合作治理及其制度权威建设》,《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当然,建立在政治理性之上的“好政府”和“好社会”必须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行动边界,在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中分配公共资源,以打破不同区域之间的平衡和矛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许。事实上,我们所立志追求的“好政府”与“好社会”的良性互动,恰恰体现了“良政”到“善治”的范式转型。

如前文所言,善治是政府推进公共利益最大化和最优化的过程,其推行过程就是国家与民众有效的合作治理[ 丁波:《资本下乡中村企合作治理的逻辑与机制》,《农村经济》,2022年第10期。]。这种合作绝不仅是对公共精神的互相遵从和依赖,而是政府与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的深度合作与管理。这种合作关系也是重新认识国家与社会中人民立场的重要性,“唯有公民认识到国家为其殚精竭虑地提供服务这一本质时,社会资源才会向着更加公平的场域流动”[ 陈德祥:《党的文化领导力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第6期。]。需要明确指出,政府的财政实力也需要在执政理念的转变下才可以发挥作用,组织的资源能力与组织目标转换是一对相互影响的因子。正是在这种“政治共识”的善治背景下,财政资源才有可能转化为国家治理能力。这是因为,“政府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地方之间与部门之间的利益分化和观念差异”[ 胡薇:《回归国家:社会福利责任结构的再平衡》,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第152页。]。诚然,政府、社会和公民之间的合作都是以一定的政治共识为前提的,特别是当政府部门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时,政治共识的强度决定了公民与社会之间开展合作的可能性。

(二)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善治进程的民心所向

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是外部压力和内在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二者之间相互依赖,共同构成效率、法治与责任的民生服务体系。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再次证明了一切民生政策更加具有“时机”上的特点,即国家善治过程急需一个“政策之窗”进行共同议程[ 孙发锋:《基层减负政策执行:审视与改进》,《河南社会科学》,2022年第12期。]。在此基础上,依靠民众的深度参与,建立政府与社会平等的互动关系,搭建中央顶层设计的还政于民的平台,进而实现从“良政”走向“善治”的国家进程。

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是中央顶层设计秉持民生立场的基本行为逻辑,善治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充满荆棘的过程,在民本取向目标的牵引下,政府必须甘愿放权于民,舍弃无处不在的“划桨之手”,自我修正各级政府的“有形之手”,才能在与社会合作互动中解决公共问题面对的各种棘手难题。总体来看,善治的本质在于凸显民众的公共利益,中央顶层设计的治国理想也理所应当地将“为人民谋福祉”作为首要目标。但是,在民本观念的驱动下,国家善治对民生福祉的追求却是可以衡量的。一般而言,民众在决定他们对民心满意度的评价和支持态度时,主要使用主观幸福感作为评价标准,而主观幸福感来自各级政府的行为是否有助于个体福祉的落实。换言之,如果政府当局不能给予民众美好生活的“成绩单”时,中央顶层设计中一系列制度的满意度将会大打折扣。

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关注到政府的“权威”力量,通过制定科学的公共政策,为政策产物提供和谐的外部环境,在政府决策中为争取民心做出持久的努力。另一方面,政府的管理并非单向的灌输,必须建构一套完全闭合的权力运行机制,以激发民众参与公共服务以及政府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国家与公民的互动中,“政府所做出的决策一定是所有参与者协商合意的结果,在多方满意的同时,社会秩序的有序运行变得愈发合法化、合理化与可欲化”[ 张大维,赵益晨:《引领式协商:协商系统理论下党领导自治的新发展:以广西宜州木寨村为例》,《湖湘论坛》,2021年第5期。],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合作关系会在善治进程中得以清晰呈现。

三、回归善治:国家治理体系顶层设计的民心政治逻辑

毋庸多言,处于城乡二元社会的中国,必须充分认识到民众在善治进程中的核心位序。我们所要建构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善治体系,这种善治体制权力的来源在于与政府和人民共同享受改革发展中的成果。因此,坚守人民立场、落实人民本位不但是本土政治观的继承和扬弃,也是政府开展合法性治理的源头。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认为,人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改造了自然,创造了社会,满足了人民的诉求。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说人是推动历史进程的最重要主体,“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6页。]。在政府还权于民的过程中,束缚民众思想的多种枷锁被打破,人民成为历史的传承者和承载者,这是因为,“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 中共中央宣传部:《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34页。]。因此,我们要在回归善治过程中,推行有助于中央顶层设计的民心工程,围绕民心践行善治的施政逻辑[ 王培洲:《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群众观的内在逻辑》,《社会主义研究》,2021年第2期。]。

(一)处理好“权为民所赋”与“权为民所用”的逻辑位序

“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实践中的经验总结,群众路线是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纽带和形式。在政治实践过程中,倘若参与形式上的善治不能有效及时回应民众的诉求,甚至带来社会冲突、族群分裂,则这样的善治不仅不具有合法性,也当然得不到民众的认可。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大国崛起就在于将政府民生服务、人民共享进步、社会持续发展和国家有效治理进行耦合统一,中国共产党一直力主践行的“权为民所赋”理念,关键在于落实“权为民所用”的行动逻辑。“权为民所赋”与“权为民所用”的逻辑位序是双向互动的,而“权为民所用”建立于“权为民所赋”这一前提,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民众开展善治的动力,也是必须遵循的权力运行逻辑。

一方面,在公共权力运行过程中,“权为民所赋”是“权为民所用”的必要前提条件。在基层行政实践过程中,个别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不出事”的懈怠情绪,甚至出现“不作为”“乱作为”的权力异化现象。另一方面,公仆关系颠倒的错误认知与权力异化的行动逻辑的原因就在于地方主官未认识到一切公共权力来源于人民群众,唯有践行民本价值观念和善治理念才能建构善治的前置性条件[王培洲:《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群众观的内在逻辑》,《社会主义研究》,2021年第2期。]。

1.以人民逻辑为中心的干部选拔制度。党管干部与党管人才是中国共产党基于社会发展,在长周期范围内作出的人才决策。党管干部是权力来源于民、授权于民的具体体现。在党管干部的大原则下,委任制、选任制、考任制、聘任制等成为干部选拔制度的微观形式,以人民为中心的干部选拔制度体系中,“干部委任”仍是主要形式。诚然,无论何种形式的干部选拔制度,都体现了“权力民授”的权力运行方向。

“权为民所赋”的权力来源结构贯穿于“人民需要”和“群众意志”的干部选拔机制和评价制度。要实现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必须不断提高干部制度执行力,在国家善治能力上下功夫,要用好考核评价这个“指挥棒”,提升干部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马原,丁晓强:《党内政治生态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原则、价值构想与模型设计》,《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各级政府的“政德”之要在于聚拢民心,干部的“政绩”必然要在人民的逻辑中得以体现。具体来看,以人民逻辑为中心的干部晋升体制,要实现扎根基层“知民心”、精准服务“暖民心”、清正廉洁“聚民心”。

2.不断优化群众监督机制。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群众监督是极为重要的一种监督形式。一般而言,群众监督是人民群众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所进行的监督。“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凸显了人民对政府权力运作边界的监控,就此而言,群众是最强的监督力量,要建立健全群众的参与监督机制,织牢群众的“监督网”。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工具,向群众开放“数据上报”功能,接受群众反映问题,由专人及时处置,并将处置结果反馈给群众。

同时,实行定期联系走访机制,落实线下多渠道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公共事务的办理情况要及时动态公开,接受群众在线监督。以网格为单位建立基层监察议事机制,发动、引导群众“定期问事、开放议事、监督办事、民主评事”[ 褚宸舸,王阳:《我国监察官制度的立法构建:對监察官范围和任职条件的建议》,《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所强调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意见是我们最好的镜子。”因此要建构“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现代电子监督平台,利用好公众号、App等平台,对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进行在线答疑和意见征集,在不足的地方及时打好“补丁”,织密群众监督之网。

(二)完善干部考核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督考融合制度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最好的净化剂。建构一套完善的干部与群众相结合的督考融合制度,必须树立群众意见导向,视群众的反馈为“指明灯”。群众的口碑往往能为干部指明工作方向,要对群众的意见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将群众评议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干部,让群众意见成为干部的“增压器”和“动力源”。唯有形成“创业者、绩优者上,守摊者、绩差者下”的鲜明导向,完善群众评价机制,让群众的口碑成为“硬杠杠”,使一批“愿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基层干部能够脱颖而出。同时,要强化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行政实践中实现“解决难题顺民心、落实政策聚民心、强化走访知民心”的工作流程。

1.建立目标任务责任清单。要借助第三方机构的力量开展顶层制度和实施策略规划,在“督考融合”模式中完善干部考核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督考融合制度。具体来看,要建立民生目标,落实民生任务过程中的责任清单、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实行挂图作战。要规避“民生政绩单”和“民心责任卡”的制度悬置,表彰一批“愿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基层干部[ 郑方辉,梁伟达:《从GDP最大化到高质量发展:我国政绩考评的演进路径与逻辑(1980—2020)》,《理论探讨》,2021年第4期。]。要通过督考各级政府和单位在民生目标任务方面的完成落实情况,对纳入目标责任考核管理范围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提供及时跟踪服务,反馈任务清单的执行效果。

2.健全对基层政府的评价制度。在党对干部“严管与厚爱”的原则下,必须健全对基层政府的评价制度,厘清干部行使权力的边界和范围,增加基层权力向人民群众下放的公平性、有序性和透明性。破除人情维系的各类“潜规则”,凸显制度规范下的“明规则”。在具体的行政实践中,要在与各级政府充分沟通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启动督考绩效管理综合运用系统建设[ 王培洲:《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群众观的内在逻辑》,《社会主义研究》,2021年第2期。]。要完善督考工作信息网及数据库,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整体联动、运转高效的督考信息化全覆盖工作格局,为数据“多跑腿”、基层“少跑路”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要真正落实评价过程督查化、督查结果考核化、督考一体绩效化的原则,组建“督考合一”的督查考核机构,深化跟踪督办制度,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等多元制度体系。

(三)重铸“人民至上”的文化生态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人民至上”的出场逻辑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形态的重要标志。国家治理的民本特征以及善治进程中的人民性理念,全面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政治逻辑,科学地回应了“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将来怎样继续成功”这一现实问题。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必须坚持以人民利益作为最高评判标准。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人民立场。“人民至上”是政治生态的本质,是推动政治文明建设的理性力量,要从价值与方法维度把握“人民至上”赋权于民的文化生态。在“人民至上”的善治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党员要恪守党性与人民性相一致、干部政绩与政德相统一、群众公共利益与获得感相契合的“人民至上”文化生态[王智,陈正辉:《人民至上: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

1.党性与人民性相一致。政治文明的核心就是“人民至上”,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早在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人民至上”的工作理念和方法,重要的是内心要有人民情怀,拥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在国家善治进程中,政府在开展公共资源配置范畴,要围绕“为民而生、因民而兴”的民生领域,基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效由人民评判”的原则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工作[何铨,陶之乘:《民生领域公众生活满意度差异性研究:以浙江省为例》,《西北人口》,2021年第3期。]。2021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也明确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因此,建设民心政治的过程,也是凸显人民逻辑的客观要求,构成了党性与人民性的一致性的政治文化表达形式,必须在锤炼党性中不断夯实党的群众根基。

2.“政绩”与“政德”相统一。“政绩”是指政府在积极履行公共管理职能以及履行公共责任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去除施政成本后且满足人民需求的产出结果。“政绩”是“政德”的社会实践和客观体现,“政德”是“政绩”的道义评价和价值目标[郑方辉,梁伟湖:《需求导向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评:一种理论诠释》,《行政论坛》,2021年第6期。]。领导干部的“政绩”离不开“政德”的支撑,脱离“政德”谈“政绩”,就有可能背离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因此,必须始终把“政绩”与“政德”统一起来,发挥人民群众“阅卷人”的角色定位。党群关系与干群关系的互动关系既要追求符合“政德”的“政绩”,又要修炼彰显“政绩”的“政德”。在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干部的政绩“指数”体现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影响。但在民心政治的治理范畴内,“政绩”与“政德”相统一的目标就是“人民逻辑”践行的结果,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摒弃对GDP的崇拜。因此,再铸“人民至上”的党内政治文化,需要重新审视党群关系与干群关系的文化和价值维度,辩证地处理好“政绩”与“政德”、群众利益与群众获得感的契合关系。另外,政治的核心是利益,利益的满足与获得感的达成是检视人民逻辑的最重要窗口,“获得感”原本表示获取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现多指努力使各项改革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愿望和期待,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涉及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多个方面。具體而言,“获得感”这一善治标尺是检视利益关系与民众获得感的重要价值面向,“如果能保全自己的道德观念,则追求更多的利益也是民众获得更多满足感和获得感的重要向度”[ 吕小康,孙思扬:《获得感的生成机制:个人发展与社会公平的双路径》,《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概言之,确保人民至上是群众利益与获得感相统合的必然结果。

总之,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过程是一个具有不断创新、及时调整、主动改革的历史过程。人民作为改造世界的主体,处处彰显着其伟大力量。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因此,良好的善治制度能产生更好的政治绩效,而更好的政治绩效才能增强人民的满意度。毋庸多言,“党的政治合法性的主要意义并不在于作为执政党给人民带来的利益,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而在于当其不能给人民带来积极利益的时候,人民能够与之达成谅解”[ 胡鞍钢等:《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页。]。因此,基于国家善治能力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制胜法宝。

Popular Politics:A Good Governance Basis for the Top Design of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Zhang Yichuan,Yang Junli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Popular support is the greatest politics, and promoting public recognition of good governance is not only an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a typical practice of national governance capacity in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ss. As a legitimate tool to explain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popular politics, good governance fully demonstrates the dignity and value of the people and helps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ir rights. The process of good governance relies on a performance concept centered on the building of popular support. The ladder of national governance capabilities runs through the policy process from good governance to good governance.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practices the popular aspirations of the process of good governance. The peoples logic designed at the top level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s an inevitable result of returning to good governance, and it is necessary to properly handle the value order of “power bestowed on the people” and “power used by the people”. Make good use of the cadre selection system centered on the logic of the people, continuously optimize the mass supervision mechanism, improve the supervision and examination integration system that combines cadre assessment and mass participation, establish a list of objectives, tasks, and responsibilities, and improve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grassroots governments. Rebuild the cultural ecology of “people first”, adhere to the governance concept of consistency between party spirit and peoples character,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good governance that integrates “political achievements” and “political ethics”, and enhance the sense of gain, happiness, and security of the people.

Key words:popular politics;national governance;good governance

[責任编校 陈浩天]

猜你喜欢
善治国家治理
让民法典真正成为“善治之典”
情怀
情怀
坚定走好乡村善治之路
学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城邦与公民思想及启示
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出版业发展理念与目标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政府管理创新善治路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