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传华 周昱池
主持人语:
本期专栏有三篇佳作。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彭传华教授与周昱池硕士,撰写《王阳明谦德思想的道德教育意义》,阐释阳明心学中对于个人修养工夫的谦德精神,阳明讲致良知,重知行合一,原为儒家阳刚精神之学,但是,阳明学观点重在价值意识与行动意志,根本是仁德爱人之心,于是在与人对接之际,重礼谦下,此更彰显良知学的仁民爱物之情,实乃待人接物必须要有的美德,倨傲之人,必缺仁爱之心。本文彰显此旨,值得阅读。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柴琳博士与李佳嬴硕士,撰文《老子道之形而上学阐微》,从不可言说角度,说明道概念本身的抽象特征,这是西方存有论进路的道论哲学。再从可言说的进路,说明宇宙发生论意义的存在始源义之道概念论旨,进而从本体论进路说明无为意旨的道的价值意识,再从无为守弱的工夫论进路说明行道的方法。最后谈认识道的思维方式,致虚守静、涤除玄览。将老子道论展现于上述问题意识中,颇为启发。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博士生闫佳佳,写作《由生到仁——先秦儒家成己成仁的观念诠释》,借由《论语》《孟子》《荀子》《中庸》《易传》等著作,讨论儒家成己之学的工夫论,以及成仁之学的政治哲学与形上思想,说明了儒学意识形态进路的理论建构,写作用心。
(主持人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杜保瑞)
[摘 要] 作为王阳明一生思想德行之得力所在,“谦”是其德性工夫论以及实践哲学的总结。王阳明的谦德思想深受儒家与道家谦虚思想的影响,王阳明谦德思想是对儒家与道家谦虚思想的传承。王阳明谦德兼蓄“去傲、和、诚、慎、忠、恭”等思想内涵。王阳明在其一生的为学、治家、为官、治军当中,皆十分重视谦德,王阳明谦德思想在这些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实践,这是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具体体现。王阳明谦德思想在当下仍具有极大的道德教育意义。
[关键词] 王阳明;谦德;知行合一;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 B248.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2991(2023)03-0027-07
王阳明,字伯安,名守仁,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与军事家,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强调知行合一。谦德是中国优秀传统道德之一,古往今来,凡是有真才实学的贤者能人皆是谦虚谨慎之人。谦的具体含义是虚心、不自满,承认自身在才学亦或是德行方面与他人存在差距。王阳明谦德思想具体包含“去傲”,“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1]110;“和”,与人和睦相处;“诚”,以诚待人;“慎”,谦虚谨慎;“忠”,忠君爱民;“恭”,恭敬待人。王阳明谦德理念的具体实践主要体现于以下内容:为学方面,主张“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1]82;治家方面,强调谦谨小心,以谦训子;为官方面,以十家牌法告谕各府父老子弟,“勤谨以办国课,恭俭以守家业,谦和以处乡里,心要平恕”[1]449,“见善互相劝勉,有恶互相惩戒,务兴礼让之风,以成敦厚之俗”[1]449;治军方面,王阳明秉持“功不据傲,名不恃名”的谦德思想。
一
王阳明的谦德思想深受我国道家与儒家谦虚文化的影响,王阳明的“谦”之思想是对道家与儒家谦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其思想观点集中收录于《道德经》当中。老子是一位朴素的自然主义者,所关注的是消解社会纷争,向往安宁质朴的生活状态,对于谦虚之德极为推崇。老子主张“无为、不争、柔弱、谦退、虚无、清净”等观念,强调顺应自然,不拓展自我的侵占意欲,个体应当含藏收敛,秉持谦退之心,不随意显露自己的锋芒。“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2]56孕育万物不恃己能,功业成就不夸耀自我,正是这种谦虚与不夸耀,功绩才能得以保存,不至于泯灭。“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2]84锋芒过于显露,其锐势必将难以保持。富贵而骄的结果往往是自取祸患,功业完成之后,不把持、不据有,含藏收敛、谦逊退让,方为长保之道。“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2]147不过分地宣扬自我,秉持谦虚之德,方可自彰、有功,方为长久之道。以上三句话从保存功绩、保全自身、自明自彰几个不同方面,体现了道家的谦德思想。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思想观点记述于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当中,该著作中有多处提及人应秉持谦虚之心的观点。“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3]109孔子一生极力倡导并切身践行“仁”,仍觉自身尚未达“仁”。“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聞,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3]184“达”体现为品质正直,凡事讲理,与人相处时善于分析他人的言语、观察他人的颜色,以谦让之心,置己于他人之下,在思想上愿意退让,认同他人的观点。“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3]235 君子以义作为行事的根本,依礼节实行义,谦逊的语言表达义,诚实的态度完成义,谦逊为行义之根本。“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55孔子倡导见善思齐、见恶而改,取人之长,继而补己之短,人人皆可为己师。遇贤德之人,则思与之等贤;遇不肖之人,则反躬自省是否有同样的过失,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之作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103孔子即使在几个人一同出游的情况下,也能找到可以向之学习的老师,足见其谦虚为学之态度。以上几句话从士至于达、君子行义、做学问几个不同方面表达了孔子的谦虚观点。
二
王阳明“谦”之思想包含:“去傲”,傲为万恶之源头,谦是良好品德之基础;“和”,“谦和以处乡里”;“诚”,人应做到至诚,由心谦敬;“慎”,慎行即是知,慎知即是行;“忠”,忠君爱民,忠于自己的本分;“恭”,内外一致,恭敬待人。
“先生曰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故象与丹朱俱不肖,亦只一傲字,便结果了此生。诸君常要体此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1]109王阳明认为“傲”为万恶的源头,“谦”为良好品德的基础,傲者无法孝敬父母,不能和睦兄弟,亦不能忠心事君。傲者对待父母态度轻傲,自然不能静听父母的教诲,因而缺少谦敬之心,必不能很好地实行孝道。兄弟之间缺少谦敬之心,相互争斗,亦不能实现兄弟和睦。臣子居功自傲,自恃功高,必不能忠心事君。同傲者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朋友之间应平等地以礼相待,而傲者却希望立于人上,因而自视甚高之人往往势单力薄。“去傲”之关键在于无我,“无我”强调的是个体与天地间的万物自然浑成、本是一体,并无差别。“无我”具体表现为不自以为是,不以自己的得失、利益为准绳,排除个人之私欲与世俗之成见。
就谦和方面而言,王阳明提出:“自今各家务要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妇随,长惠幼顺,小心以奉官法,勤谨以办国课,恭俭以守家业,谦和以处乡里,心要平恕,毋得轻意忿争,事要含忍,毋得辄兴词讼,见善互相劝勉,有恶互相惩戒,务兴礼让之风,以成敦厚之俗。”[1]449做到谦和,邻里间方能和睦共处,民风亦能清正和谐。“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思想的重要主题,儒家是最能体现“和”文化的思想流派,儒家推己及人的包容思想是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基础。儒家主张“和而不同”,承认差异、包容分歧,却不随波逐流,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君子讲求“和”,和谐是与人合作的基础,亦是国家兴旺之基石。“礼之用,和为贵。”[3]10儒家“和为贵”的思想产生于战争频繁、社会动荡的春秋时期,对于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4]1 尧弘扬大德,使家族和睦,协调百姓,使各家族的关系变得和睦,继而实现社会和谐,再协调各邦国之间的利益,实现邦国间的和谐、合作,即所谓“协和万邦”,实现“协和万邦”是儒家“和”文化的目标,王阳明“谦和以处乡里”是对儒家“协和万邦”思想的具体实践。
谦虚应当至诚。王阳明认为:“贤者充养有素,何俟人言?更须警惕朝夕,谦虚自居。其所以感恩报德者,不必务速效,求近功,要在诚心实意,为久远之图,庶不负圣天子今日之举,而亦不负诸公今日之出矣。”[1]686谦虚之品行,应当做到至诚,由心谦敬。“诚”可以理解为诚实守信、真实不做假。“诚”是天道的一种属性,亦是修身之关键,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之一。“‘傲之反为‘谦。‘谦字便是对症之药。非但是外貌卑逊 ,须是中心恭敬、撙节、退让,常见自己不是,真能虚己受人。”[1]235王陽明认为修养心性、完善自身,应以“诚”为根本,谦逊应做到至诚,不能只是外在行为显现出来的谦卑,而是发自内心的恭敬与礼让,只有“良知”上是“谦逊”的人,其行为方能真正谦虚。
“慎”由心诚而积,谦虚谨慎之人,行事必然周密,在德行上的修养也更加完备,少有纰漏。“谦则虚,虚则无不容,是故受而不溢,德斯聚矣;默则慎,慎则无不密,是故积而愈坚,诚斯立矣。彼少得而自盈者,不知谦者也;少见而自衒者,不知默者也。自盈者吾必恶之,自衒者吾必耻之。”[1]230“慎”字的本义是注意、小心,“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5]216。“慎”是知行合一的表现形式之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5]219。儒家“慎”文化由广博之学问、审察之提问、谨慎之思考、明辨之论断、笃实之践履这些部分组成,学问与践履之间由“慎思”起到沟通联结的作用。“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1]37在“知行合一”的践行过程当中,“慎”起到了一座必要的桥梁作用,慎行即是知,慎知亦是行,“慎”是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重要体现。
“忠”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既可从修己的方面进行论说,亦可指事君治民。“收心每澄坐,适意时观书。申洪皆冥顽,不足长嗔笞。见人勿多说,慎默真如愚。接人莫轻率,忠信持谦卑。”[1]613王阳明所秉持的忠信之观念,体现在忠君与爱民两个方面。在中国古代,君臣关系是一种既特殊又重要的人际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3]181,君臣父子担当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忠君”所强调的是忠于自己的本分,忠于职守,而非一味地屈从于君主之权威。“忠”亦可以体现于爱民、治民的方面,忠君与爱民二者是相统一的。宁王叛乱之时,首先对安庆进行了围攻,王阳明时任南赣汀漳巡抚,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为了不使整个国家政权陷入危机,王阳明冒险写假文书虚张声势,使宁王不敢轻举妄动,王阳明趁此时机聚集江西境内各府县的军队。在王阳明紧密地筹划与周密地准备之下,宁王之乱得以平定。明朝皇帝朱厚照喜好打仗,在宁王朱宸濠已被活捉的情况下,朱厚照仍要“御驾亲征”,王阳明深知江西人民在战争的影响之下已是十分困苦,皇帝到来所耗费的钱财必然会让老百姓处境更加艰难。王阳明在此情形下,递呈告捷疏说明此次平定叛乱是奉圣上旨意行事,皇帝即“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督府太师镇国公”才是平定叛乱最大的功臣,让功于皇帝。王阳明不顾个人安危,镇守安庆,是谓忠君;挂念百姓的生活处境,是谓爱民。
“恭”指个体的行为与神态表现得严肃、端庄。王阳明的谦德思想深受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其思想内涵吸收了儒家“恭”之理念的部分内容。“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3]176“恭”还表现为对他人的态度之恭敬。“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3]290“恭”与“礼”相近,“恭”之基石为“礼”。“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3]11“信”与“义”的意思相近,“恭”与“礼”亦有相近之处。 “恭”要求个体做到内外一致,外在的行为以内心之恭敬为依附。“恭”与修德相联系,体现于个体的内涵气质当中,外化于个体的行为表现。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弟;学谦恭,循礼义。”[1]625王阳明希望其子正宪能够谨听教诲,勤于读书学习,懂得孝悌之义,习得谦敬恭谨之品行。
三
王阳明的“谦”之思想在其一生的为学、治家、为官、治军这些活动当中得以充分实践,这是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具体体现与运用。
为学方面,王阳明推崇谦虚向学。王阳明早年便定下了“做圣贤”的目标,为此苦读书籍、潜心钻研,四处拜访名师,以获得学业上的进益。王阳明师承娄谅,娄先生认为“圣人必可学而至”,二人的思想亦有许多共通之处。“先生曰 :‘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后又戒九川云 :‘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1]82“往岁仙舟过赣,承不自满足,执礼谦而下问恳,古所谓‘敏而好学,于吾彦式见之。别后连冗,不及以时奉问,极切驰想!近令弟过省,复承惠教,志道之笃,趋向之正,勤卷有加,浅薄何以当此?悚息悚息!”[1]155与朋友相处,应当少一些规劝指摘,多一些夸奖鼓舞;与朋友讨论学问时,应当采用委婉谦让的方式,宽厚待人。对于学生以谦礼问学,王阳明也十分赞赏。
治家方面,王阳明强调谦谨小心,以谦训子。“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则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故为子而傲,必不能孝;为弟而傲,必不能弟;为臣而傲,必不能忠。象之不仁,丹朱之不肖,皆只是一‘傲字,便结果了一生,做个极恶大罪的人,更无解救得处。汝曹为学,先要除此病根,方才有地步可进 。‘傲之反为‘谦。‘谦字便是对症之药。非但是外貌卑逊 ,须是中心恭敬、撙节、退让,常见自己不是,真能虚己受人。故为子而谦,斯能孝;为弟而谦,斯能弟;为臣而谦,斯能忠。尧舜之圣,只是谦到至诚处,便是允恭克让,温恭允塞也。汝曹勉之敬之,其毋若伯鲁之简哉。”[1]235由于王阳明在南赣建立的平乱之功,其子正宪也拥有了一个正五品的官职。家境优渥且身居高位,年仅十七岁的正宪难免会有骄傲之心,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王阳明以谦训子,明谦傲之理。希望正宪能以先贤为典范,谦虚至极致、真诚到极点,诚实恭谨,宽容待人。
为官方面,王阳明以十家牌法告谕各府父老子弟:“勤俭以守家业,谦和以处乡里,心要平怒,毋怀险谲,事贵含忍,毋轻门争。父老子弟曾见有温良逊让、卑己尊人而人不敬爱者乎?曾见有凶狠贪暴、利己侵人而人不疾怨者乎?夫嚣讼之人争利而未必得利,求伸而未必能伸,外见疾于官府,内破败其家业,上辱父祖,下累儿孙,何苦而为此乎?此邦之俗,争利健讼,故吾言恳恳于此。吾愧无德政,而徒以言教,父老其勉听吾言,各训戒其子弟,毋忽!”[1]451王阳明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解决了南赣当地存在多年的匪患问题,但王阳明并未沉浸于自己的功业之中,而是进一步思考南赣的治理问题,希望百姓能够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王阳明以谦德来教化百姓,改善当地的社会风气。采用告谕的形式,提倡百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使礼制教化深入人心。
王阳明一生历经六次大规模的叛乱,均能做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军事上具有极高的造诣,这与王阳明所秉持的谦逊之处世哲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王阳明即使是对待普通士兵也十分谦虚礼让,毫无骄横之意。傲者“矜己之长,攻人之短,粗心浮气,矫以沽名,讦以为直,扶胜心而行愤嫉”[1]235,此乃行军打仗之大忌。“谦虚之功与胜心正相反”[1]974,王阳明在治军方面所秉持的“功不据傲,名不恃名”的谦逊之观念是一种遵循大道的治军哲学,也是一种躲避灾祸、保全自身的良方。王阳明在指挥漳南战役与横水、桶冈战役时,可谓声势浩大、有风卷残云之势,但王阳明懂得礼让功劳,将功劳归于全军将士,并对将士们进行嘉奖,极大地提升了军队的士气。在此情形之下,王阳明乘胜追击,一举剿灭了广东惠州府龙川县境内的涮头大巢。
四
从王阳明“谦”之道德理念当中,我们可以得到道德修养方面的如下启示:
交谦友,勿交傲友。“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1]804交友是个体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个体所具有的社会性,决定了个体离不开交友这项活动。“朋友”是指志同道合且交谊深厚的人,所谓“取友必端”,关键在于选取,选取之先决在于观察與打听。“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3]21考察一个人需要观察他做事的动机、方法与结果。中国古代讲究慎独、慎言、慎初、慎终、慎微,“慎”对于交友而言尤为重要。“种树须择地,恶土变木根;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交友不能不慎。在中国传统社会的五种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妇、兄弟都包含着上下尊卑的伦理秩序,只有朋友这一伦,强调的是彼此平等,而骄傲之人却自视甚高,希望立于他人之上,因而同傲者无法成为真正的朋友。“交傲者必著其傲,交谦者反是。”[6]341与骄傲的人相交,必然受其傲之习气的熏染。反之,与谦者相交,必然利于成吾谦行。
谦和乃为学之前提。“但愿温恭直谅之友来此讲学论道,示以孝友谦和之行;德业相劝,过失相规,以教训我子弟,使毋陷于非僻”[1]763;“汝曹为学,先要除此病根,方才有地步可进。”[1]235希望在学问或者事业上获得进益的人,须持有“戒慎恐惧”之心。戒慎恐惧的对立面是志得意满,心理上的戒慎恐惧从态度上表现出来,即是谦虚。“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1]89与人论学,双方之观点必有深浅、粗细之分,若是责人,心怀鄙薄之意,急于漏才且自我颂扬,也便是傲。做学问应当注重反省自身,若只是苛责他人,便只能发现对方之不足,而看不到自身在学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个体若能秉持谦谨之心进而积极反省自身,吸纳对方观点当中的合理成分,便也助于发现自身为学方面存在的诸多亟待完善之处,找到学业进步的切入点。为学之人注重内省方能慎思,实现明辨,成就博学。谦虚之人,心中常见自己之不足,其事业与学问自然能够在自我鞭策当中取得长足之进益。谦虚之德的修养方法有三种,“一种是重客观、一种是高见识、一种是放眼界”[7]76,做成一件事情应当具备相应的条件,这些先决条件往往不是由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或许是借鉴了古人的理论成果,亦或建立在前人累积的经验之上,对此客观现状有着清晰认识的人,自然不会产生骄盈之意。个体若存志得意满之心,必不会有太高的见识,某一具体的成就在一项标准之下或许可圈可点,但在另一个更高的标准之下或许就会变得不值一提。见识高且广的人,时常会觉得自己的成就不足,没有达到更高的标准,自然不会产生骄盈之意。反之,眼界不阔、胸襟不广,便容易产生志得意满之心。将眼界置于浩瀚之宇宙,便会发现自己的所学与所得是如此微不足道,骄盈之心也便随之消散了。
傲慢乃人生之詬病。“盖自古圣贤未有不笃于谦恭者。向见世杰以足恭为可耻,故遂入于简抗自是。简抗自是则傲矣;傲,凶德也,不可长。”[1]757王阳明在《书正宪扇》一文中,将“傲”与“谦”进行对比论证,训导儿子正宪应当克服心中之“傲”,心中之“傲”得以消除,待人接物便能做到谦逊有礼,修养德行应当去傲。王阳明认为,若是达到“忘我”之境界,便能懂得谦虚之道,继而能对他人充满善意。“有若无,实若虚”[1]102,虚是相对于实而言,谦虚之人,做出了成绩,却不认为自己有成绩,不仅对别人是如此言说,自己也由衷地如此觉得。社会所需要的道德是“自卑而尊人,先彼而后己”,社会上的礼,皆以此为基础,尽管在细节上存在些许不同,但其要义总不离此。“谦”体现于人们日常的交往活动之中,人们秉持谦虚之心,维持相互间的友好关系,产生相互尊重的行为方式。秉持谦卑之德对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而言十分有益,谦逊有礼的待人方式,有益于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谦受益,满招损”[4]17,表达了中国数千年的处世智慧,若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应当秉持谦虚之心,在看到他人优点的同时,也能因为习得他人之长处而实现自身的进步。反之,若是自满得意,缺少了对他人的敬畏之心,便难以维持长久的友好关系。获得他人尊重最为有效的做法便是尊重他人,正所谓成人达己,以谦逊的态度对待他人,顾及他人的感受,既能获得他人之敬重,亦能成自我之美德。
五、总 结
王阳明的谦德思想深受儒家与道家谦虚思想的影响,王阳明谦德思想是对儒家与道家谦虚思想的传承与发展。王阳明谦德理念兼蓄“去傲、和、诚、慎、忠、恭”这些思想内涵,王阳明的谦德思想在其为学、治家、为官、治军等活动之中得到了充分实践,是对“知行合一”学说的具体运用。王阳明的谦德理念,即使在当下仍具有极大的道德教育意义。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8]519谦逊退让是判断个体修养的一项重要标准,也是个体能否取得进益的关键因素之一。谦虚实为一种“守柔”之态度,是一种胸有成竹却不与他人争先的处世哲学,谦虚之人能够认识自己的不足并积极改正。“侮慢自贤,反道败德。”[4]17谦虚是自我完善的重要前提,骄傲之人,尊大自己而藐视他人,是人生之大疾,骄傲跋扈是人际交往中的败德。谦逊之德体现于对人之恭敬,谦逊是恭敬之基础,无谦不敬,有谦则恭。若想有所成就,需要经营好与他人的关系,不能有自傲之心,更不能轻视他人,应当做到谦虚谨慎。芸芸众生,万事万物,皆各有所长。见他人之长处,则应见贤思齐,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他人不足之处,则应内自省也,切不可趾高气昂,妄自尊大。就读书求学而言,首要的也是谦虚,学海无边、书山无尽,因而学无止境。求学之人只有虚怀若谷、刻苦攻读,方能成为饱学之士。若是学问稍有进益,便洋洋得意,乃至目空一切,便会因为轻薄虚浮而一事无成。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最为紧要的也是谦虚。谦虚戒盈,是儒家处世之道的一项重要规范,也是为人之优良品德。“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9]225,谦谨体现了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他人的敬重,既能使自身的修养与德行更加完善,亦能有利于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王阳明所秉持的谦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道德理念当中的高尚品德,即使今天看来仍然有其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光,钱明,董平,等. 王阳明全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2]陈鼓应. 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20.
[3]杨伯峻. 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7.
[4]尚书[M].陈戍国,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19.
[5]礼记[M].王红娟,译注.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21.
[6]李之藻.天学初函[M].黄曙辉,点校.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7]冯友兰.新世训:生活方法新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8]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最新增订版.北京:中华书局,2016.
[9]曾国藩.曾文正公家书全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孙铁骑】
The Moral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of Wang Yangmings
“Modesty” Thought
PENG Chuanhua,ZHOU Yuchi
(College of Marxism,Ningbo University,Ningbo,Zhejiang 315211,China)
[Abstract] As the strength of Wang Yangmings thought and virtue in his life, “modesty” is the summary of his virtue theory and practical philosophy. Wang Yangmings modesty thought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modesty thoughts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Wang Yangmings modesty thought is the inheritance of modesty thoughts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Wang Yangmings view of “modesty” contains such ideological connotations as “wiping off arrogance, harmony, sincerity, prudence, loyalty and respectfulness”. Wang Yangming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modesty in his life of learning, managing family, being an official and managing the army. Wang Yangmings thought of “modesty” has been fully practiced in these activities, which is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Wang Yangmings theory of “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Wang Yangmings “modest” moral concept still has great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in the present.
[Key words] Wang Yangming; modesty;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