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亮 崔英锦
[摘 要] 人类学因其独特的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为师生互动注入了有生命力的文化内涵,以此提出一种基于文化共生视角重构师生互动的学理逻辑,从信念、价值观、规范、行为四个层面诠释建构师生互动的理想图式。然而考察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关于师生互动的研究,发现尚存疏忽与些许不足。通过对其成因的剖析,期望借由以下举措:激活师生文化共栖生命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功能、完善师生文化共生的制度界面、扩展仪式育化等,建立师生文化共生体,实现师生文化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 师生互动;文化共生;师生文化共生体
[中图分类号] G45;G4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6-2991(2023)02-0067-08
师生间的和谐互动关系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是实现教育理想、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重要保证。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第三轮“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中,学生的情感支持被评定为课堂教学质量的六大核心实践领域之一,将师生间的情感互动作为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2022年1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提出“引导教师关爱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在学校实践场域中,师生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创造了独特的师生文化,同时构筑了两种具有不同特质的整体性文化——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从文化立场而言,师生互动的本质是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之间的互动。若想达至预期的教学效果,师生文化间的交流、交融与融通不可或缺。因为文化共生是师生文化异质共存、和谐发展的理想形态,也是师生良性互动、相互合作的重要保障,同时也对营造多样性、开放性和平等性的课堂教学文化具有根基性作用。因此,文化共生理论为师生互动关系提供了全新的分析范式,澄明了重构师生互动的学理逻辑及实践路向,并以其浸润式影响及潜移默化的功能,推动“教育共生”的变革生成,进而为师生“生命在场”教育生活世界的重建与实现提供了新的可能。
一、文化共生视域中师生互动重构的学理逻辑
文化共生旨在实现师生文化的融合,是重构师生互动关系的理论基石。“师生互动是教师通过文化传递影响学生行为认知的过程”[1]23,既是一种立体的、多维的、内涵丰富的文化传递与交流过程,也是两个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若想实现跨共同体的沟通、升华师生互动关系、形成文化共生体,需对文化的诸要素进行分解,厘清各要素间的互动机制。“马克斯韦尔和托马斯认为文化由信念、价值观、规范、行为四种要素组成,并由此建构文化互动模式”[2]。基于此,须“爬梳文化共生理念嵌入师生互动的文化机理,解释重构师生互动的基本框架”[3]。文化共生理论将师生互动“置于更广阔的文化、社会、历史和传统之中加以思考”[4],并将师生看做系统中的一种关系来看待,而这个系统本身又被视为一个整体,以便把握其结构。这个结构具化为四个要素:信念、价值观、规范与行为,“这些要素之间对立、相关、互换与转化”[5]51,从而建构了文化互动模式。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信念共生、价值观共生、規范共生与行为共生重构和谐的师生互动模式。
(一)以信念共生锻造师生互动的文化基因
文化基因蕴藏于师生互动的传统血脉中,是维系师生文化共生体的原生纽带。这种文化基因的锻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历经长期的师生互动,在师生信念共生中得以淬砺而升华。信念共生作为基于文化共生理论是重构师生互动的首要因素,其实质是参与互动的师生对某一事物的观点相互碰撞、交流与融合,形成共同的认知,主要包括“人、自然、社会三者间的关系与学校教育教学”[6]、自我角色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表明师生“隐含于互动内部的文化共生体与命运共同体意识的觉醒和认同他者文化和谐共生”[3]的思想状态,使师生互动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文化血脉中流淌着的文化精神和教育精神,进而实现更加开放、包容和平等。在这一锻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的信念逐渐发挥其功能,走进师生的心灵与生活,凝聚教师与学生的心志,最终形成体现师生文化共生体特质与生命力的文化基因,为师生互动打下坚实的文化底蕴,指引师生互动的价值观、规范与行为,再度激发师生的创造力,实现生命意义。
(二)以价值观共生涵养师生互动的文化信仰
文化信仰处于文化系统的最核心部分,即个体对某种文化精神的虔诚与笃行,并通过个体的价值观表现出来。价值观共生作为文化共生的核心部分,对师生互动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和谐共生的价值观超越了主客二元观、双主体观及他者观的师生互动关系,催生出一种以“知识生成性为基础、承认我与他者差异和伦理关爱共生体的新型师生互动关系” [7],倡导师生立足已有文明成果对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寻求师生间的共生与共存,实现师生和谐互动、交互共生。通过价值观共生将教师与学生从非共生系统中抽离出来,实现师生融入共生体的美好愿景,建构教师与学生共在同一文化场域的共生体,使其具有崇高的文化信仰,也是师生互动中规范与行为共生的准则。借由体现价值观共生的优质内容涵养师生互动的文化信仰,弥合师生互动过程中宏大叙事与生活叙事的鸿沟,强化师生的文化共生意识,达至师生共生、共荣的新道德境界。
(三)以规范共生熔铸师生互动的文化尺度
文化尺度规定师生互动的基本立场与文化标准,力图以多元整合的文化思路解决师生互动中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调适与冲突、变迁与融合等问题,承载着师生互动的文化使命。文化规范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为师生互动提供品质、行为、评定的文化尺度。只有师生都认可的文化规范,才有可能熔铸出约束与评价师生互动的文化尺度。文化规范来源于学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共生意味着学校与教师在尊重学生人格、观照学生情感、吸纳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建立基本的文化规范,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展现出强大的文化亲和力。它“依据约定俗成的价值理念与主流文化中的基本常理”[8]调整师生互动关系,升华师生互动的文化品质。从某种影响程度而言,异质的文化规范使学生成为师生互动的“局外人”,引发师生间的对立与冲突,而同质共生的文化规范则是消解这一对立与冲突的根本路径。可见,规范共生是保证师生互动良性运转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并由此形成的文化尺度是对师生互动的馈赠,也是建构师生文化共生体所应作出的必然之举。
(四)以行为共生塑造师生互动的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形成于特定的文化氛围中,表征着个体或群体的文化属性与价值取向,对师生互动行为具有确立与取舍的干预作用,师生长期受熏于互动的文化氛围,依托共生行为,塑造师生互动的独特文化品格。行为共生意指师生在互动过程中的行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进而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共生理论将共生行为模式分为四种: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对称互惠共生,依据文化共生理论及师生互动理论,师生行为共生最理想的模式应是非对称和谐共生模式,其根源在于师生是一种非对称伦理关系,多元文化和谐共生是文化共生理论的旨趣。通过非对称和谐共生模式,师生在互动过程中进行共生活动,共生体内部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认可、相互促进、共同适应以及共同发展”[9] ,“保持开放平等的交流与汇谈,培养批判性思维,打造以解决问题为指向的学习场域”[10],共同塑造师生互动的文化品格,并使其内化于每一位共生体成员的心灵深处,深刻反映师生文化共生体建构的根本方式。
文化共生理论通过分解师生互动内部的文化要素,重构师生互动模式,为师生文化共生体的形成奠定理论基础。信念共生作为文化共生最深层的要素,是建构师生文化共生体的先行因素,是师生互动过程中应奉守的信条。文化共生理念只有真正内化为师生共有的信念,方能指引师生互动走上自主、自为、自觉之路,实现价值观共生、规范共生、行为共生。价值观共生作为文化共生的核心要素,是对信念共生的进一步升华与凝练,是师生互动与文化共生体的灵魂,体现着师生互动与文化共生体的基本特征,决定着师生规范共生与行为共生的心理基础。规范共生作为文化共生的基本要素,是信念共生、价值观共生的具体表现,是搭建信念共生、价值观共生与行为共生联结的桥梁。通过文化规范,信念、价值观才能更加具体地支配师生互动的行为,使信念共生、价值观共生引领师生的行为共生,构建师生文化共生体。行为共生则是文化共生的实践因素,是信念共生、价值观共生与规范共生的外在表现,也是构建师生文化共生体的落脚点。四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使隐性文化显性化、显性文化隐性化,重构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共同促进师生文化共生体的确立。
二、文化共生视域中师生互动多维视角之审思
师生互动是诸多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既具有互动的一般性特征,也带有多维视角的复杂特性。在育人过程中,师生互动样态是影响教育质量最关键的要素。师生互动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集中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基于文化共生视角审思各个学科场域中师生互动的特征、不足及其成因,利于拓宽师生互动的研究视野,洞悉师生互动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师生互动的哲学之思
师生互动研究历经由主客体到主体间性再到他者性理论三种哲学思想的影响,革新了师生互动研究的范式和方法论基础。近代主体性哲学确认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也确立了师生互动的哲学基础。基于主体性哲学的自我同一性特征,师生互动逐渐演变为主客体的对象性关系。无论是传统的“教师中心论”抑或是“兒童中心论”,都是建立在“主客两极”对象化思维模式的哲学基础之上。随之以超越师生间主客体的对象化关系为旨趣,交互主体性理论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胡塞尔以先验的自我意识为逻辑起点,强调从个体的自我意义出发,以主体间的利益关系为基础形成师生共在。区别于胡塞尔先验自我的主体间性,哈贝马斯建构了一种以理解为目的的精神互动关系——内在主体间性,伽达默尔称其为主体间的“视域融合”,马丁·布伯视之为“我—你”关系理论,依赖理解、情感等精神上的交往,在师生互动中形成更深层次的相互理解、关怀与心灵上的共鸣。为克服主体哲学的二元对立思维,列维纳斯提出他者性理论,尝试消解教师的绝对自我同一性,凸显学生他者的绝对差异性,建立一种非对称性的伦理关系,认为师生是相对的“他者”,师生互动关系是师生双方“为‘他者的负责与服务,这是一种道义,不期待回报”[11]154,确立起教师为他者的无限责任。
哲学力图将教师与学生纳入相互作用的实践体系中,在一个文化主体的场域中寻觅另一文化主体的存在,但教师与学生两个文化主体的相遇容易受到主体视域的制约,因为“每一种文化的主体均倾向从自我文化的角度理解对方,附带‘前见地评价对方,不可能置于他者文化中理解他者”[12]。每一个文化主体皆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形成了自我文化认知。由此,师生互动难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哲学在师生的观念中根植了主体性的思维方式,没有意识到共生理念是哲学视野中明暗交织的认识论线索,这种思维方式难以兼容另一文化主体的存在,使异质文化主体难以共存于同一场域。师生沉迷于自我文化世界,“难以走出个人主义的漩涡,突破主体自我中心的困境” [13]。面对外来文化主体的冲击,师生自觉维护自身文化的主体地位以抵御外来文化,因而不可避免地发生文化冲突,导致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逐渐走向自我规定的抽象对立面,造成师生互动的形式化,破坏了师生文化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二)师生互动的社会学之思
互动是社会学领域的基本概念,社会学应用互动阐释人类的交往行为,其内涵指向“基于有意义符号之上的一种行动过程”[14]118。社会互动论将师生互动视为一种社会互动过程,师生基于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交流与沟通,对教育情境取得一致认同。互动与角色密不可分,人的社会规定性赋予人多种角色,人际互动也是角色间的互动,角色的扮演与形成是在互动中完成的。师生彼此明晰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内涵,教师脱离领导者与管理者的角色,实现向组织者、指导者角色的转变,而学生则由顺从者、承受者转变为平等的合作者。在此双向建构过程中,师生逐渐实现对自我角色的认同与对方角色的理解,遵守社会文化、价值和规范的角色期望,选取合适的符号表意传递客观世界的意义,达到教育目的。社会互动论对师生互动的解读打破了课程知识与教师权力的规约,改变传统师生互动中支配与服从的倾向,使之不再建立于教师控制、学生被动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实现知识建构与意义生成、自我理解与相互关怀、体验生活与感悟生命等师生互动目标的过程上”[15]。
社会学尝试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找寻权力控制与平等合作间的平衡点,然而这种控制与平等不仅表现在权力层面,而且也体现在文化层面。师生互动代表着社会中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规范文化与抵抗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其中文化权力的作用不可忽视。文化权力的存在意味着教师与学生所代表的社会文化之间地位不平等,师生内在的社会属性规定了他们不可能离开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一个社会内部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文化取向,教师与学生的文化取向呈现出明显的差异”[16],师生互动本身时刻充当着各种文化背景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存发展的桥梁。可见,社会文化的变迁、冲突、调试与整合是师生互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文化共生理论则为正确认识与处理社会文化中师生文化的关系提供思想与实践双重层面的借鉴与参考。
(三)师生互动的心理学之思
師生互动不仅仅是师生语言符号的交流与沟通,更是师生心灵的交融。可见,师生互动表现为一种心理机制,是影响学生学习状态、人格结构、心理品质、拉近师生心理距离的关键因素。心理学认为师生互动的核心在于师生“心灵的碰撞”,因而眼神与凝视、情感互动、体态表达等非语言互动是心理学领域研究师生互动的重要内容。这也使得师生互动具备某些心理学特征:一是感染性,强调“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与教学情绪影响着学生的情感、认知与行为”[17],学生的心理体验反馈给教师,从而相互感染,实现师生间的交互作用;二是深刻性,在师生相互感染的过程中,教师自然流露出的关注对学生的情感与人格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三是持久性,它表明师生间心灵的双向交互在时间维度上跨度较大,不仅限于影响互动时师生的心理状态,而且对互动后师生的心理品质也有较大影响。在互动场域中教师的“情感、期望、观念与行为规律的综合反应决定学生的情绪和意向。因而,师生互动是一个多水平的心理双边互动的关系系统”[18]。
心理学常用暗示、期待、激励等社会心理因素引起师生互动,期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却忽视文化心理场的构建。文化是社会成员共有心理要素的凝聚物,广泛存在于师生的心理世界,进而构建师生互动的文化心理场,具体表现为一种共同体意识,即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感不强将窄化师生互动的文化心理空间,导致师生文化共生体的形成缺少原生性文化空间的天然支撑。从教师与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而言,师生互动的文化心理场具有共生性。然而现代社会进程中思维结构的重大转变,师生互动的文化心理场的坚实性遭遇严峻挑战,文化霸权和文化割据的心态上扬,“师生互动文化心理场中的传统共生品质正逐步流失,文化心理场也面临着日渐解构的危机,难以调和师生内在的不同心理”[19],不足以使师生对和谐互动关系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致使师生互动陷入形式化的泥淖,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四)师生互动的教育学之思
师生互动以“育人”为前提,发生于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所有场域。从狭义上而言,师生互动是一种发生于课堂中有意义的教学实践活动。因而师生互动的实质是教育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教育性是师生互动的第一属性。把握师生互动的教育学属性是验证师生互动的教育学原理的关键所在。《学记》中“教学相长强调师生平等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核心”[20],为师生互动提供了学理性依据。夸美纽斯以自然生物“新陈代谢”的过程类比教学过程,说明师生互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进一步阐释师生互动的教育学原理。德国学者沙勒与舍费尔则从教育实践出发建构“交往教学论”,“将师生间以文化传承为中介的建构性互动过程视为教学活动的本质”[21]。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实现情感共鸣、思维共振,这一过程有利于“受教育者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培养、情感的熏陶和价值观的建立”[22]。可见,师生互动具有教育性,还原了师生互动的本真意义,使师生互动不再作为教育活动的附属品,而是其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活动。没有师生间的互动,教育活动便不可能发生。
在教育学领域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体现师生互动过程双向性、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难以共存,以共同发展为目的的师生互动容易实现一方的发展,而忽视另一方的进步,导致互动过程失衡,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教育学视阈下师生互动大多指向结果而非强调过程,局限于对师生互动行为表象的分析,不利于深挖互动行为背后的文化意义。究其根源,师生互动仍被看作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忽视师生文化间的交互作用。缺少文化回应的师生互动,难以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重构以师生交互为基础的课堂文化,营造师生文化和谐共生的教育新生态,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无法保证教育质量的提升。
诸多学科以其独有的研究范式对师生互动的本质、特征、内容与形式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力图通过知识中介与情感中介维系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然而这两种中介不足以成为建构和谐师生互动关系的基石。因为学生生命意识的觉醒与追求平等的理想,促使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吸收各方面的知识,教师日渐失去知识优势,同时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的强化使教师难以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因而,找寻一种新的学科视角重构师生互动关系尤为必要。在浩如烟海的研究理论中,以人类学学科中的文化共生理论重构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具体言之,深入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中把握师生互动的文化特质,考察师生互动的本质、过程、表现形式与影响因素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在真实的文化情境中勾勒师生的文化活动,深挖师生互动的文化特征与深层意义,洞察教师与学生的生存方式,利于实现师生间的文化认同,达至生命的和谐共生。
三、文化共生视域中师生互动重构的实践进向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重构师生互动关系的实质是促进师生文化共生,形成师生文化互惠共生态。数字化革命使教育走进一种全新的生态样式,并形成新的文化形式,即教育信息文化。在教育信息文化的语境中,师生互动本身发生着时代性的嬗变,如何重构师生互动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学领域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从文化哲学的视角而言,文化共生是重构师生互动关系、师生文化共生体形成的渊源与根基,本质上规定了师生互动重构的实践路向。
(一)激活师生文化共栖生命场,促进师生信念互哺共生
互哺是文化共生的核心要义,其意义在于促进具有内在联系的师生信念以共生的态势产生长期积极而深刻的相互作用,筑牢师生文化共生体之基。学校场域作为师生文化共栖的生命场,理应成为促进师生信念互哺共生的重镇。首先,营造良好的师生文化共生氛围,促进师生信念间的相互作用。学校应通过师生运动会、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丰富师生人际情感联结方式,将师爱、欣赏、尊重与关怀等文化因子融入师生互动之中,营造温馨、和睦、融洽的师生互动文化氛围,推动师生信念的互动共融。其次,扩展学校的文化内聚空间,完成师生信念的反哺与转化。学校应以传统师生文化为根基,引入教育信息文化的开放场域,拓宽师生互动场域,使师生在同一文化场域内共同创作和体验文化产物,感受与他者间的内在联系,进而产生一种内聚信念,完成单向索取向互哺共生信念的转化。最后,以学校为载体建设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真正实现师生信念互哺共生。学校应建构“以人为本”、充满生命关怀的精神文化环境,增强师生的情感联系,使师生互动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建构追求美好、真理、生命的师生文化共生体。
(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功能,引领师生价值观和谐共生
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如何消解,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23]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与培育时代新人中居于主导地位。我们应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共同文化符号内化为师生的共识机制,引领师生价值观的和谐共生。首先,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形塑师生价值观和谐共生的心理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和谐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师生在互动的教育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和谐文化价值观的引领,自觉形成价值观和谐共生的心理基礎。其次,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滋养师生价值观和谐共生的情感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自由、平等为价值追求,应努力搭建师生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教育信息文化平台,师生在充满着相互尊重、和谐融洽的浓郁情感中共同演绎生命的成长,为价值观、知识与经验的对话奠定情感基础。最后,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选择构造师生价值观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为根本价值选择,规定学校教育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将其融入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中,强化师生的精神交流,使之成为师生价值观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三)完善师生文化共生的制度界面,推动师生互动的规范共生
师生文化共生的制度界面根植于特定的文化土壤,是由教育法律法规与学校规章共同组合而成的,与师生共有的理性认知同向聚合。将这一共生制度优势转化为师生互动的文化规范,能够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为凝结师生文化共生体的价值规范提供有力保障。第一,在制度主体层面,坚持多元主体参与原则。在确立师生文化共生制度的过程中积极吸收教学专家、一线教师与学生的意愿,使师生对这一互动规范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感,自觉按照共生的规约与秩序开展师生互动活动。第二,在制度内容层面,坚守共生发展的原则。师生文化共生的制度是为师生互动服务的,选择内容时应注重师生生命的整全发展,为师生互动敞开空间,以便师生各就其位、各展其能,在自生自发的互动中产生良性规范共生。第三,在制度实践层面,恪守创造共生的原则。通过不断探索师生互动的新形式,如同步课堂、翻转课堂、多中心教学模式等,创建一种师师、生生、师生互动的文化机制,在师生互动的教育实践中促成规范共生。第四,在制度效果评价层面,遵从全面共生的原则。评价师生文化共生的制度应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同时开展评价,并将师生互动的行为、内容、形式等纳入评价体系,通过制度效果评价的反馈作用,实现师生互动的规范共生,推动师生文化共生体的构建。
(四)扩展仪式育化,创新师生互动的行为共生模式
师生行为的平等交互、协调共进是师生互动共生系统嬗变的理想模式。在信息时代与多元文化浪潮的席卷下,需创新师生行为共生的教育实践模式,强化师生互动的行为共生,共同建构师生文化共生体。而仪式作为一种文化教育活动,同时包含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种要素,是共生体形成的重要手段,应将仪式育化融入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仪式化,创新师生互动的行为共生模式。一方面,注重师生间文化资本的传递,深化师生互动的文化认知。应在一定场景的支撑下,给予师生互动行为更广阔的活动空间,让其充分展示自身情感体验和对知识的理解,将教师与学生的行为联结起来,分享共同的符号体系,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实现师生互动的行为共生。另一方面,呼唤情感共鸣,缓解师生互动仪式中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利用仪式育化的气氛效应、群体效应与综合效应,鼓励教师的非正式参与,关注学生的行为意义,濡化互动过程中的师生行为,促进师生互动的行为共生,进而推动师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师生互动仪式化的文化品格对师生文化融合与共生具有极大张力和吸力,也影响着师生互动的行为共生与师生文化共生体的建构。
以文化共生理念嵌入师生互动关系的建构,使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师生找到自我、发现他者,“尊重他者的差异性,形成共在、共生、共享、共育的多边共生关系,把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追求融入”[24]互动过程,并从中提升自身思想境界、激发内生动力,实现新时代“中和位育”的价值诉求。文化共生强调对他者文化的理解与包容,并通过文化的涵化功能将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进行整合,形成文化共生体,建立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在多维立体式互动过程中实现生命发展。
四、结 语
师生社会情感能力是国际教育的研究热点,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发展社会情感能力已成为教育的自觉追求。展望教育未来发展,将从“育分”走向“育人”,从关注分数走向关注生命。只有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才能够帮助教师与学生走向自我发展之路。在这种教育生活中,积极、正向、共情的师生互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文化共生作为最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态势,为师生互动的重构提供了理论空间,使师生互动在师生文化的交流、融合、共存与共生中通过文化的形塑再度焕发出蓬勃生机。基于此,分析文化共生视域中师生互动重构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向,汇聚起构建师生文化共生体的文化合力,力促师生互动“达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和美状态”[25] ,是新时代师生关系走向新境界的现实诉求,也是未来教育改革的应然之举与必然之路。
[參考文献]
[1]SPINDLER,George D.Education and Cultural Process:Anthropological Approaches[M].Prospect Heights,Ⅲ:Waveland Press,1997.
[2]MAXWELL,Thomas.School Climate and School Cultur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1991,29(2):72.
[3]么加利,付倩.文化共生观照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逻辑[J].广西民族研究,2021(4):45-53.
[4]肖永忠.对高校师生关系的文化人类学思考[J].教育探索,2008(12):17.
[5]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M].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赵昌木.论教师信念[J].当代教育科学,2004(9):11.
[7]刘要悟,柴楠.从主体性、主体间性到他者性:教学交往的范式转型[J].教育研究,2015(2):102-109.
[8]台培森.以“ 守规矩”“不害人” 文化规范重塑青少年法治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9(2):86.
[9]吴飞驰.关于共生理念的思考[J].哲学动态,2000(6):21-24.
[10]李海峰,王炜.“互联网 + ”时代的师生关系构建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8(7):97.
[11]孙向晨.面向他者:列维纳斯哲学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12]张学昌.城乡文化共生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推进策略:基于文化间性的视角[J].新疆社会科学,2009(1):89.
[13]冯建军.他者性:超越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6(8):4.
[14]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10版[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5]张俭民,董泽芳.从冲突到和谐:高校师生课堂互动关系的重构:基于米德符号互动论的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14(1):10.
[16]段钢.共生视野下的社会发展[J].学术月刊,2008(9):20.
[17]沈贵鹏.师生互动的隐性心理教育价值[J].当代教育论坛,2004(11):128.
[18]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4):32.
[19]孙杰远.论民族文化心理场及其教育意蕴[J].教育研究,2016(12):9.
[20]查有梁.“交流一互动”教学模式建构(上)[J].课程·教材·教法,2001(4):2.
[21]党建强.师生互动理论的多学科视野[J].当代教育科学,2005(11):17.
[22]王建峰.师生互动理论及其现实有效性问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2(6):77.
[2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24]冯建军.从主体间性、他者性到公共性:兼论教育中的主体间关系[J].南京社会科学,2016(9):129.
[25]方堃,明珠.多民族文化共生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15.
【特约编辑 龙 晟】
The Reflection and the Transcendence: Reconstructing the
Logical Way and the Practical Direction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ymbiosis
XU Liang, CUI Yingji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5, China)
[Abstract] Anthropology, with its unique theoretical paradigm and research methods, has injected vitality into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thereby proposing a theoretical logic for reconstructing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ymbiosis, interpreting and constructing the ideal schema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from the four levels of belief, values, norms, and behavior. However, when examining the research on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 many disciplines such as philosophy, sociology, psychology, and pedagogy,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till some omissions and shortcoming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ts causes, it is expected to take the following measures: activate the cultural symbiosi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give play to the guiding func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mprove the institutional interface of cultural symbiosi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expand ritual education, and establish a cultural symbiosi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achieve harmonious symbiosi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cultural symbiosis; cultural symbiosi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