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家园合作,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2023-04-27 02:41杨晓英
天津教育·上 2023年3期
关键词:小班家园意识

杨晓英

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幼儿的习惯养成与能力培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对幼儿未来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不同阶段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学习任务,小班幼儿在学习生活中的当务之急是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是幼儿独立思维的起点,也是幼儿自立意识建立的必然保障。家长与教师,作为幼儿最信任的人,理应在幼儿自立能力的培养上发挥积极的作用。只有家园双方经过有效沟通,确立一致的教育目标与教育理念,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方面携手共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一、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帮助幼儿树立独立意识

独立意识的萌生是幼儿在思想上成熟的开始。在幼儿逐步走向成熟的成长过程中,第一步就是摆脱对家长与家庭的依赖。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独立意识的建立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过程。简单之处在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只需要拥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维,也就是独立意识的初步建立。但问题是,帮助小班幼儿树立独立意识的困难之处在于如何才能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生活技能,掌握最基础的照顾自己的能力,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琐碎而复杂的任务。在学习生活技能的过程中,幼儿将会经历多次的反复与失败,最终通过学习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让幼儿体会父母的艰辛

很多孩子自生下来便受到了来自长辈的宠爱,然而过度的宠爱便是溺爱。溺爱容易导致幼儿在生活中自我意识过强,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并且将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视为理所应当。在这个阶段,幼儿所表现出的只是缺乏感恩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意识如果不加以干预,会酿成幼儿共情能力低下等不良后果。而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过程中,让幼儿认识到了父母的艰辛,从心底理解父母、感激父母。

(三)为幼小衔接作准备

幼小衔接是所有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惊讶地发现,幼小衔接中产生的最大问题不是孩子的学习跟不上,而是孩子的生活能力达不到小学生的基本要求。有的孩子上了小学一年级还不会自己系鞋带,不会自己吃饭,甚至不会自己上厕所,因此幼小衔接的第一关就是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考验。因此,在小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十分重要。

二、当前民族地区针对幼儿自理能力培养开展家园工作的现状

想要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切实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家园双方就应携手合作,形成“双线监督与保障”,让幼儿的生活技能在家庭与学校两个环境中得到充分锻炼。然而,当前家园合作中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家园联系少,家长不配合

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家长不愿意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这也并非是家长的责任,因为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致力于推动幼儿的健康成长,二者发生分歧,是因为教育理念存在偏差。当前,民族地区的部分家长由于生活繁忙、对幼儿园认知存在偏差等原因,而对幼儿园培养儿童自理能力的教育理念存在不满。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没有必要给他们这么多的要求与压力。还有一些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是希望幼儿园的教师全权负责孩子的衣食起居。家长有这些想法也是很正常的,可问题在于如何改变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刻板印象。民族地区的幼儿园经常由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缺少与家长的沟通、家园联系少、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没办法传递给家长,自然会造成家长不配合的情况。

(二)任务布置好,完成效果差

学校里有学业作业,幼儿园中有生活作业。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巩固在幼儿园中所学到的知识,因此家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很重要。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为幼儿布置了诸如让幼儿在家里自己叠被子、自己吃饭的任务,然而部分家长出于溺爱心理,对教师的要求置若罔闻,甚至帮助孩子“全权操办”。为了提高课后生活任务的完成效果,部分教师甚至会要求家长对孩子的自理活动进行拍照。可即使是这样,有些家长依然我行我素,甚至让孩子进行“摆拍”来应付教师的要求。

三、针对民族地区开展家园合作推动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的实践路径

(一)理念引导,促进联系

想要让家长能够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家园双方有效高频的沟通是必要的。然而,民族地区部分家长由于缺少时间以及缺乏家园沟通的意识,而很少与教师进行沟通。因此,教师应当在平时生活中主动、及时地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在家里的自理能力表现,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在幼儿园中为幼儿设计自理能力培养的策略。同时,幼儿园是“托儿所”,更是“育儿园”,应当充分发挥“育儿”的作用与责任。教师在与家长进行交流时,不仅应当沟通幼儿的生活表现,而且应当传达幼儿园的育儿理念。只有当教师的沟通,能够让家长明白幼儿建立自理能力的重要意义,才能更好地理解幼儿园并且配合教师的工作。除此之外,教师应引导家长在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方面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例如:在生活中,家长应当适度放手,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自理习惯,并且用鼓励的态度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邀请家长参观幼儿园,了解幼儿的成长情况

只有让家长对孩子的情况做到全面充分的了解,才能做到家园合力,互相配合与理解。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家長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来到幼儿园,参观幼儿一日的学习活动,既了解到孩子自理能力的不足,又感受到孩子在生活技能方面的进步。同时,家庭与幼儿园可以建立起奖励机制。每当幼儿独立完成了一项自己的事情,通过训练掌握了一项生活技能,家长与教师就可以给幼儿发一张“卡通贴纸”,等幼儿集到一定数量便可以兑换特定的礼物,由此来鼓励幼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用游戏的方式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提升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幼儿喜欢做游戏,因此教师与家长不妨用游戏的形式来促进儿童自理能力的训练。例如:在家庭与幼儿园活动中,可以通过“小鞋子找家”的活动,帮助幼儿分清左右脚,学会独立自主的穿鞋。通过“给小公主”梳头的活动,让幼儿能够学会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游戏与学习从来不是“对立面”,相反,学习可以通过游戏的表现形式得以展现,幼儿可以在兴趣的引导下获得更大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思维、让幼儿体会父母的辛劳并且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教师与家长应相互携手,推动家园合作,让幼儿的自理能力能够在家庭与幼儿园中得到全面的发展与进步,助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少数民族地区家园合作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4581。

(徐德明)

猜你喜欢
小班家园意识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寻找失落的家园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绿家园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