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逆向思维艺术

2023-04-27 03:00:42杨婷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7期
关键词:逆向思维陶行知管理工作

杨婷

[摘要]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善于运用逆向思维的教育艺术走进学生的心灵,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本文从以退为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角色互换,引导学生自主自律;变堵为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长补短,为学生的进步喝彩;换位思考,建立师生信任感五个方面,对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如何运用逆向思维进行了探讨,以供借鉴。

[关键词] 管理工作;逆向思维;陶行知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是“行—知—行”的认识论。它有着鲜明的实践性、逆向思维性、基础性,物质创造和心理创造并重。在陶行知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班主任管理工作首先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并灵活运用逆向思维艺术管理学生。所谓逆向思维,是一种求异思维,是指运用反向思维,使事情朝着对立的方向发展。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逆向思维艺术,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通过以退为进、角色互换、变堵为疏、取长补短、换位思考这五种方式,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一、逆而有效——逆向思维价值的正确解读

逆向思维是指从正常思维的相反或相对的方面进行思维,即换个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在班级中得到健康发展,这就需要通过班主任和学生间的情感交叉、相互影响来实现。逆向思维就是在陶行知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充分了解初中学生的成长特点、思维特点等,突破原有单向性管理方式,注重双向性沟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会换位思考,提升管理效果。

初中学生的思维趋向独立、自主,对于教师的正面管教具有很强的逆反性。面对学生的特点,班主任要充分运用逆向思维艺术,变对抗为互动,变被动为主动,将心比心,理解和尊重学生,将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互动,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自律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逆向而行——逆向思维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策略

1.以退为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要勇于探索和实践。”在班级管理中,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学生的发展需求,班主任要将新的方式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的积极性对他们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对一件事保有充分的积极性,才能够有效提升做事的效率。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班主任要灵活运用逆向思维技术,采用暂时“退让”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热情。

每个班级都设有图书角,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多读书,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知识涵养。刚开始,学生由于新鲜感,有阅读的积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越来越低,班级的图书角可以说是门可罗雀。班主任虽然会规定阅读书目,对学生每天的阅读量提出要求,但学生也只是应付行事。一次班会课上,笔者又开始重复强调阅读的书目和每天的阅读量,学生一个个耷拉着脑袋,没有兴致。看到他们这种状态,笔者假装勉强地说:“我看同学们作业挺多的,那你们就根据自己的时间规划阅读速度吧,书目自选,只要你喜欢就行。但是,读完写下你们的感想,我要看到你们的阅读效果。”学生们一听都非常高兴,终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了。他们更加积极地去阅读,阅读质量自然而然得到了提升。

这里就采用了以退为进的逆向思维方式。班主任看似“退让”,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接受,从而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2.角色互换,引导学生自主自律

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想让孩子学会走路,就要时而牵手,时而放手。在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就要舍得放权,转换自己和学生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挖掘学生的潜能,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去行动,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

在班集体建设中,班主任往往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凡事亲力亲为,但是效果并不明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转换思维,将管理权交给学生,实现角色互换。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只有调动全班人的主动性,组成合力,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给予学生充足的锻炼机会,学生才能够体会到被信任的感觉,体会到当家作主的感觉,才会做得更好。例如,在班會课上,学生集体讨论班级的管理制度,共同制定班规,民主推选班干部、组长等,并明确各自的责任。每个学生都可以针对班规提出个性化的要求和建议。对于这些个性化的规范,学生也会积极遵守。只有让学生自己来规定管理细则,并付诸实施,才能够真正做到由他律转为自律。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班级管理才会变得更科学、更有秩序。

3.变堵为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倡导教师的工作不重在教,而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学。“堵”和“疏”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方式。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很多班主任喜欢运用“堵”的方式处理班级事务,否定学生,禁止、约束学生一切“坏”的行为,如不许迟到早退、不能打架斗殴等,这样的管理目标是让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学生其实都明白这些道理,但是很容易对这些管教产生反感,对班主任敬而远之,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为此,班主任要学会运用逆向思维来疏导学生,顺从学生的意愿,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从内心接受教师的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对学校禁止的很多事情充满了好奇,在冲动和好奇的驱使下常常做出一些班主任认为的“错事”。例如,很多学生受到青春期荷尔蒙的刺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异性产生了一些特殊的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容易被异性吸引,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但是,很多班主任知道后会当头棒喝,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班主任要认识到这是处于青春期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要从他们的心理特征出发,正面引导。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帮助学生走出情感误区,如组织“青春是什么”“青春的萌动”等主题活动,运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为学生讲解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征、情感处理方式等知识,并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之间的关系。变堵为疏,让学生容易接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情感问题,形成正确的情感观、恋爱观。

4.取长补短,为学生的进步喝彩

陶行知先生曾强调“要将整个的心献给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付出自己的真心。学生犯错,我们要耐心地给予指导;学生取得进步,我们要为之喝彩。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每个班级都难免会有一些后进生。如何缩小班级学生之间的差距是班主任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传统班级管理中,很多班主任对于后进生批评多于表扬,让后进生越来越不自信。其实,班主任可以采用逆向思维,发现后进生的优点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尝到被表扬的“甜”,进而激励他们奋发图强。

为了鼓励后进生,促进他们更好地提升,班主任首先要认真了解和收集后进生的情况,发现他们的优点,抓住转变的突破口,引导他们积极上进。班级里总有些过于顽皮的学生,喜欢在班级搞些小动作,引起全班人的关注。而且他们经常出现各种违纪事件,学习成绩落后,教师往往束手无策。应对这种难管的学生,班主任需要转变管理思路。这些学生虽然学习成绩欠佳,但是也许擅长管理和沟通。教师可以采取改“罚”为“奖”的方式,让这些经常违纪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小组长等职务,安排他们管理班级学生,如果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内,班级违纪现象好转,就给予他们奖励。奖励会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思考如何管理好班级。要想管理好班级,首先要管理好自己,他们便会严格要求自己。一段时间后,教师和同学们都会看到他们的改变,他们也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赞许。

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非常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关注与认可。班主任要充分了解他们的特点,并善于抓住他们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们通过努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展现出更好的自己。

5.换位思考,建立师生信任感

陶行知先生指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要做到与学生以心换心,充分展示出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信任,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够建立起充分的信任感。大部分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都是以长者的身份、用命令的口吻對待学生,对于正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来说,这样的管理模式很难让学生心服口服,教育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若班主任充分运用逆向思维艺术,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班主任都是为了自己好,才会真正感觉到被信任、被理解,从而真心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现在的初中生成长环境优越,导致他们中很多人都娇生惯养,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作为班主任,我们不能用片面的眼光看待他们,要换个思维,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灵活处理问题。例如,手机成为学校的禁用品,但是出生于互联网时代的他们,手机是他们生活学习中的必备品,如果强制性地不让带手机,肯定会导致他们产生叛逆心,偷偷地使用手机。我们要换个角度,引导学生更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手机的优势与危害,这样学生就会有效控制自己,真正遵守使用手机的规则。这样的方式,能有效消除学生的逆反情绪,激发他们的自律品质,起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陶行知先生指出,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予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面对青春期的初中生,我们要善于运用逆向思维艺术,做到以退为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角色互换,引导学生自主自律;变堵为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长补短,为学生的进步而喝彩;换位思考,建立师生信任感,负责任地为学生的发展而努力,推动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申屠英军.陶行知理论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22).

[2]李维莎.践行陶行知思想 让班主任工作更顺畅[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6).

[3]张延军.爱在左,情在右——班主任管理的艺术[J].家长,2019(16).

[4]毕延军.假如我是你——浅谈逆向思维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教师,2017(S1).

猜你喜欢
逆向思维陶行知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在小学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独立思考成就独家新闻
中国广播(2016年10期)2016-11-18 13:32:30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03:52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