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让数学课堂教学转型真实发生

2023-04-25 14:46王凌逸
数学之友 2023年20期
关键词:教学转型三视图项目式学习

王凌逸

摘 要:随着新课改和新中考政策的不断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项目式教学让学生真正站在了学习的最中央,回到本该属于他们的位置,理解数学之源,体验数学之用,激发创造潜能,实现教学转型,让学习真实发生.本文以七年级上册第5章三视图的教学为例,浅谈如何利用项目式学习,探索数学课堂教学转型,使学习更有意义,从而推动初中数学课堂不断前行和发展.

关键词:三视图;项目式学习;教学转型

新中考改革标志着教育改革正在步入攻坚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发展的推进,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呈现出从选拔性考试迈入综合性考核的变化趋势.传统“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学习力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影响其综合素养的提升,无法满足当代社会日新月异的更迭需要,教学转型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需求.这也意味着初中数学教学要从“以师为本”向“以生为本”转型,从“重理论知识”向“重实践研究”转型,从“课后检测反馈”向“课堂观察反馈”转型,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让教学目标从新知讲授、技能学习向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能力转型,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项目式学习将问题置于真实情境中,积极整合和采用现代技术,让学生经历“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手操作、用口表达”的完整学习过程,旨在主体多元、内容完备、标准合理、途径多样、思维创造,是一种“做数学”的个性化教学模式.项目探究基于杜威“做中学”的理念,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一起参与,在真实问题情境中活动感知,亲历体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在数学探索中体会何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正实现全民学习的教育愿景.

1 一点想法

传统三视图教学方式让学生对立体几何的感受停留在平面观察阶段,观察书本或课件上几个正方体的摆放,在脑海中想象三个角度观察所得的图形,几何感受不直观,不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没有根据学生数学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理解能力等进行针对性研究,会让学生感觉数学课很枯燥、单调,不用听讲只要会做题就可以了,不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激发,长此以往只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视图的教学需要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想象、分析的过程,数字化技术可以推动教学转型发展,充分利用二维图片和三维实物,发展空间观念,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实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目标.

新中考改革、新课改实施,意味着初中数学教学必须走出“唯分数论”的误区,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必须培养学生大胆质疑,追求真理的学习品质.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助者,发挥学生学习主人翁的精神,重视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教学转型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其势迫在眉睫.

2 两个规划

2.1 规划转型方式

任何教学模式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撑和学生的参与,项目式教学作为一种探究性教学模式,需要将内容合理分配.教师作为解放者、引领者、发现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他们的教育,促进学生整体而全面地发展.教师通过项目设计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索创新,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习的任务与项目内容相融合,把课堂搬到教室之外,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基于此,对于三视图的教学,笔者转化成项目式研究,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从知识学习转为能力培养,从传授方法转为思维训练,带领学生走入苏州园林,观察廊亭假山,找寻数学元素,依据理论知识,探究实践原理.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然生成三视图的理解,感悟学习的真实发生,真正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2 规划项目方案

(1) 確立项目研究对象——假山石中的错觉艺术

(2) 制定项目研究主题——利用假山石中的错觉艺术探究立体几何的三视图

(3) 开展项目研究活动——园林观察、小组交流、制定方案、合力创作

(4) 探究项目研究内容——分析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措施及过程发现

(5) 汇报项目研究成果——展示制作成品及创作思路

3 三项活动

活动一:园林寻狮

本项目首先带领学生进入狮子林完成“园林寻狮”活动,找到隐藏在假山群中的几百头狮子,发现只有特定角度才能观察到狮子,其余角度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现实世界获得学科技能,将核心知识融入实际项目任务.小组成员商讨后制定整个项目的研究对象:假山石中的错觉艺术.

活动二:探秘假山

观察园林中的观景假山,发现不同角度可以观察到不同形态,展现形体多面性,引导学生抓住项目式探究的驱动问题:如何形成假山群中洞穴诡异、忽而明朗忽而幽深这一现象?发挥想象,拓展思维.空间几何更多观感,更多内涵,更多趣味,学生发现观景假山的布置是在规则几何体古亭建筑中交错一些不规则几何体假山,这样游客不易产生视觉疲劳,能更好地达到园林“移步换景”的效果.

活动三:错觉作品

作品制作是项目式教学与一般课堂学习的显著区别,通过观察假山中的空间几何,了解同一物体在不同视角下的不同形态小组合作制作视错觉艺术品,制作过程中学生对于三视图的认知自然形成.将书本中晦涩难懂的知识与项目式探索学习相互交融,能有效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项目式学习,让数学课堂教学转型真实发生.

4 成品展示

各组同学代表进行汇报,从“镜子——真假难辨”(图1)、“字母——三维构建”(图2、3、4、5)、“竹签——若隐若现”(图6、7)、“汉字——空间百变”(图8、9)四类作品展示制作过程和呈现效果.

不同类型的作品有其自身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表现形式,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进行研究,以问题驱动为导向,自主探索、小组交流、合作创新,真正地成为了学习项目内容的主动探索者、问题解决者和发明创造者.项目式学习,赋予每位同学自主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会想、会做、会说的综合能力.

5 项目评价

(1)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对学生数学方面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了解学生数学学习需求,调整数学学习策略,营造数学学习环境,转型数学学习方式.项目的实施与开展让学生体验不一样的数学课堂,激发趣味性与学习性,真正走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

(2) 空间几何的多面性观察让学生体验同一物体在不同视角下的不同形态,由实物形状想象平面图形,由平面图形想象实物形状,建立起二维平面与三维空间的桥梁,这样,主视、左视、俯视图的观察与认识自然形成.

(3) 40分钟的课堂研究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数学学习需求,制作视错觉艺术品的过程需要学生先绘制设计图,提前构思各角度需呈现的效果,再进行制作.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学生所喜爱的“艺术作品”,不拘于用做题来提升数学能力,寓教于乐的同时强化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培养了学生独特的创造力.

(4) 恰到好处的驱动问题可以将学生思维显现化,利用评价量表进行课堂观察,理性分析基于项目式学习背景下开展的教学转型课程,凸显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从优势中提炼经验,从不足中汲取教训,分析教学转型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效果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推动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

6 课堂转型,由被动学到能动学

对比传统教学方式中观察平面上几个正方体的摆放,想象其三维视角下主视、左视、俯视图的形态,本项目带领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出实物进行观察,提升团队协作力.数学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依托于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方法的探索、思维的生成、能力的培养.课堂由教师讲授数学知识转变为学生主动建立知识体系,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实物形状、几何体与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不但是一个思考过程,也是一个实际操作过程.无论是绘制设计图还是制作立体图形,都要在头脑加工组合的基础上,通过实际尝试和动手操作来实现[1].每个学生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完成自己的创作,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一个充满丰富想象和无限创造的探究过程,对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2].

7 课堂转型,由个体学到协同学

课堂不是单纯地促进学生记忆的场所,而是通过学习活动,进行不断提升自己的新的实践活动,是对生活世界的认知的重建活动.在进行项目式教学时,学生分组协作,在真实的环境中发现、探索、实践、创新,知识能更好地迁移与吸收.未来的学习不是个体化学习,而是学习者之间相互合作,贯穿于整个人生,成为终身化学习.

在本次项目式学习过程中,项目成果是小组学生相互协作而完成的,这一系列艺术品得到广大师生与家长的认可与赞扬,提高了学生们自信心与荣誉感.这个知识加工、重构、创新的产物,是基于认知的新发明,成果交流是协作小组展示自己的绝佳平台.

8 课堂转型,由表层学到深度学

项目式教学作为一种问题导向式教学,如何更好地让学生亲历并实现“发现——理解——创造”的主人翁式学习过程,从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转变,以便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这对教师与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挑战,需要长期实践才能更好得出實验效果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风格,不能转型一节课就停滞不前.

初中数学与项目式教学的结合,是落实课程标准、进行课堂转型的一次有效尝试.通过项目式教学,学生可以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从而建立起有研究价值的数学问题,学习内驱力改善学生数学学习态度,激发数学兴趣和自我效能感.项目式的成功推进,取决于它的可实践性,提前做好项目规划、活动内容、时间安排等,综合考虑学生学情、探究热情和教师组织管理能力等,对于课堂,多角度改进,多元化评价,才能有助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地.做好预案,让学生实现由“表层学”向“深度学”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吴三玉.从课堂转型谈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以初中数学三视图教学为例[J].中学时代,2013(3):164.

[2] 周平,张冬芳.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9):4750.

[3] 王维亮.“项目式学习”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的运用[J].数学教学通讯,2023(35):3738.

[4] 陈上岭.合作学习背景下初中数学项目式教学探究[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21):4143.

[5] 魏欣怡,吴华.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J].新课程导学,2023(30):7982.

[6] 施婷婷.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项目式学习的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25):3537.

[7] 王桂连.指向项目式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建议[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23):6365.

猜你喜欢
教学转型三视图项目式学习
借助长方体巧解棱锥的三视图问题
一种解决三视图问题的方法——镶嵌法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我国舞蹈教育改革与转型的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公共英语课堂需求
三视图题型例析
三视图解法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