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开展探究学习的机遇、隐忧与路径

2023-04-25 01:55陈龙云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数字化数字

陈龙云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以学生为中心”是当下被广泛认可的一种教育理念,旨在充分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意识”。所谓“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获得科学素养以类似探究的方式开展的学习活动[1],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全面发展。通过提问、探索、实验、讨论、总结等活动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批判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最大程度地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成为时代的热点话题。数字化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2]。数字化、智慧化、智能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数字化的环境中,数字资源为探究学习提供了资源支持,虚拟化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情境支持。同时,强大的交互平台能为学习者的探究学习提供协作与互动支持。因此,学校要牢牢抓住数字化发展所带来的机遇,解决数字化带来的现实隐忧,为探究学习提质增效、增值赋能,构建智慧教育发展新生态。

一、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开展探究学习的机遇

在数字时代,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依靠互联网。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互联网。可以说,人们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在数字技术的作用下被量化了,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变成了数字化的东西[3]。教育数字化以数字智能技术为载体,通过把教育与数字智能技术深度融合,从而创新、优化教育过程,改善教育供给机制并提升教育教学体验。教育数字化以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打开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方式的灵活性等作用,弥补了传统探究学习的不足。

(一)丰富教学资源:“部分探究”趋向“完全探究”

数字化技术可以将数字、文字、图像、语音及现实世界各种物理信息转换成0 和1 的不同组合的“魔方”[4]。换言之,就是通过数字技术把物质量化为数字从而转换为数字资源,通过互联网、在线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等,学生可以更快速、全面地获取其所需的学习资源,轻松查找到与研究课题相关的资料,进一步深化学习。由于传统的探究学习受到条件、资源等因素的限制,既不可能实现时间与空间的完全“开放”,单科课程的“综合性”也无法充分实现,以致探究只是部分的探究。而数字化使得海量的数字信息资源得以收集、整合和共享,获取资源打破了空间、时间、学科类型等限制,使探究不再拘泥于教材、知识点,这可以使探究从“部分”趋向“整体”,从而有效地提高探究学习的实效性。

(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探索从“接受式”走向“发现式”

从自主获取信息的现成度出发,探究学习可以划分为“接受式”与“发现式”[5]。“接受式探究”是指学生从现有资源中直接获取开展探究学习所需要的资料,如图书馆、互联网等。这种“接受式”的学习探究对于学生批判性、创新性、创造性思维的提升作用有限。与此相反,“发现式探究”主张学生开展实际调查、研究,从而获取有用信息,其知识信息的获得不是从现成资料中获得,而是在实践中发现。随着社会的智能化、智慧化转型,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重塑社会形态,驱动教育场域发生深刻变革,影响并重构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育人模式[6]。此外,以融合应用为特征的信息化教与学,已经在各级各类学校被广泛接受和大规模常态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VR、AR 等技术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上正逐渐发挥预期的作用与价值[7]。这赋予了探究学习新的生命力,开启了“动手做”的学习模式,增强了情境探索学习模式。随着虚拟实验工具、数据分析软件等技术的应用,学生不再局限于从现有资源中获取知识,而是转战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拾取信息与知识。虚拟现实的应用可以为探究学习提供更多、更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弥补传统探究教育教学互动方式单一、教育方法僵硬、教学内容枯燥等的不足,提高教与学的互动性、有效性和实践性,从而增强探究学习的生命力与吸引力。

(三)打开思维:深化“知识型”探究,发展“创新型”探究

探究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一元”“二元”“三元”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有效脱离“填空式”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数字化赋能下,探究学习有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数字化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新颖的互动方式,学生可以自由地利用公共和个人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获取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研讨、在线写作、教育应用软件等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数字化通过数据和技术赋能,使组织更加灵活、敏捷和务实。其中包括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进行业务改进、实行数字化服务。数字化一度是“未来”的同义词,意味着尖端、速度、高科技[8]。数字化转型让教育更具个性化、灵性化和互动性,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与能力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并且,数字化为探究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创新的教学方式、有效的学习工具和多样的学习途径,从多个维度增值和赋能探究“教与学”,引导学生在思考怎样才能做得更好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型”探究,深化知识学习的深度,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四)提高教育方式的灵活性: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为培育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创新性、创造性人才,教育工作的重心已不再是系统地给学生进行“灌输”知识,而是坚定“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塑造具有丰富内涵的自由人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指引下,进行有意义的自主学习[9]。循规蹈矩、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已经与现在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不相符,学生需要更多的指导和支持来帮助他们成为积极主动将知识运用于不同情境的自主学习者[10]。作为教育的子系统,探究学习通过探究和自主学习来实现个性化教育。它主张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增强其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兴趣以及提高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参与教育的全过程,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以促进个体能力的发展,从而唤醒学生的灵性、激发学生的潜能。数字化转型在5G 环境下,以互联网、物联网为载体,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数字技术与教育要素深度融合,推动教育变革创新[11]1。在此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数字教学工具,如在线教育平台、虚拟实验室、多媒体教材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和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此外,数字化平台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录、整理和分享学习成果,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教师真正从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二、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探究学习升级优化的隐忧

当前正处于一个信息化与数字化交接的时代,数字化技术在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智能化教育场景等方面赋能探究学习新动力,使“部分探究”趋向“完全探究”,让探究从“接受式”走向“发现式”,深化“知识型”探究、发展“创新型”探究,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此同时,数字化带来的智能场域和新奇体验容易使“教”与“育”分离,使学生偏离学习路线,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淡化师生关系。

(一)技术主义漫溢:“教”与“育”分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前,数字技术以强大的数据流、信息流和技术流推动社会走向数字化、智能化[12]。数字技术在不断发展与应用到教育场域的过程中丰富了教育教学的资源,使探究从部分趋向整体,不断提高了探究学习的质量与效果。但随着数字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也出现了一些“重硬件,轻内容”“重技术,轻学生”以及“重视技术装备”的即时性作用而忽视长期效应的现象[13]14。然而,教育数字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初始于数据化,发力于网络化,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进行汇聚,实现优质资源的普及和共享[11]1。教育数字化的最终目的是将教育数字普及化,并在教育中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但注重发展数字技术而忽视学生发展的“技术至上”思想,可能会导致教育因只关注数字技术的即时性而偏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淡化了数字化的最终目的,从而陷入“技术崇拜”的泥潭,致使“教”与“育”的分离,偏离了教育数字化的初衷。

(二)新奇数字体验:学习路线偏移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幅度提升,我国中小学基本实现了信息技术的全覆盖。数据显示,2021 年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100%,比2012 年提高了75 个百分点,99.9%的学校出口宽带达到100 兆以上,超过3/4 的学校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99.5%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14],这给探究学习的创新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契机。在此背景下,随着数字化教育进程的加快和数字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人机协作学习、智能学习将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与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相融合,将科学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数字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技术、工具和平台。比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影像现实(CR)以及由其催生的大数据学习平台、智能在线教育、虚拟学习助手等,将促进学生学习的探究方式发生多方位转变,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与各种新奇的场域,并且将推动探究从“接受式”走向“发现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但不可避免地,这也会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与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无论是尚未走上社会的中小学生,还是已经与社会有所接触的大学生,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15]。数字化带来的全新场域、全新体验可能会让他们沉迷于数字化所带来的虚拟体验,从而使他们偏移了学习的路线。

(三)技术惰性依赖:思维能力弱化

每当一种技术成为社会化应用时,它往往会以重构性的姿态介入人类生活[16]。数字化的发展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日常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考方式。现如今,学界对于数字化教育的一系列研究大多集中在数字化转型的优势、迫切性、挑战等方面,而对于数字技术应用带来的现实隐忧则关注得较少。“数字化转型不一定成功,但是不转型迟早会失败”的推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每一个企业或机构生存与发展的圭臬[17-18]。学界关于数字化教育、转型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字达尔文主义”,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数字化转型给学生的探究学习带来了许多机遇,但也有潜在的负面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可能导致他们过度依赖数字技术,从而影响他们的思维能力。过度依赖这些工具也可能导致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降低。首先,记忆方面。当学生过度依赖数字设备来储存和检索信息时,他们的大脑可能不再需要记住这些信息,因为他们知道可以随时查找。这可能会导致他们更加依赖数字设备去读取储存信息,从而忽略自身记忆能力的训练。其次,注意力方面。过度使用数字设备,尤其是社交媒体平台,可能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数字技术投入使用有时需要学生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例如,同时查看课程任务、与老师和同学互动交流、浏览课程信息与课程内容等。而这种多任务并行会导致学生注意力的分散,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一项任务,长此以往,将会对学生的注意力造成一定的影响。最后,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如果长期依赖数字工具来做决定,而不是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可能会削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我们必须承认,事物客观地存在正反两面性。在开展数字化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字技术的使用所涉及的现实隐忧虽不是必然的结果,但我们必须树立忧患意识,积极应对数字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以促进探究学习的效果达到最优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工具理性思潮弥漫:师生关系淡化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到教师上课的氛围和效果,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成长发展。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可以构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任与尊重,促进两者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质量与效果。通过积极的沟通与反馈,学生可以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积极地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探究学习的过程,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效果。然而,师生关系属于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形态,其与技术的更迭引发的社会变革紧密相关,呈现鲜明的时代特征[19]。随着数字化教育的发展与数字技术设备的普及应用,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与教师展开学习、探究。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进行交流合作,也可以通过数字设备自行查询资料,破解难题,这加速了教育的分化,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变得更为表面化,从而导致师生关系变得更为宽泛和淡化。在实践中,教育教学活动乃至师生关系被技术化、工程化的方式处理等即是典型例证[13]15。数字化的发展给教育的优化、提质、增效带来了优势与可能性,使教师真正蜕变成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同时也给师生关系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人们需要加强对技术隐患的排查,提高防范意识,减弱或者消除数字化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真正为探究学习降尘、提质、增效,从而更为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问题思维与思辨思维。

三、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探究学习的路径

信息化、数据化、数智化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探究学习的提升带来了创新契机,这将成为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新兴力量。教育数字化带来的现实隐忧并不是必然结果。高校应该抓住机遇整体统筹、积极应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分清主次:以技术服务教育为目的

教育数字化能为探究学习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与工具、丰富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促进资源的共享,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探究学习的效果和质量。但技术只是人的智慧、理念和欲望的延伸,技术的升级、完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无论数字教育技术怎样创新,都不能背离教育的初衷与教育发展的规律。因此,数字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不仅需要考虑到数字技术本身的问题,还需要从教育本身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遵循教育本身的规律,以符合学生的认知和能力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另外,数字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还需要考虑到教学质量和效果。数字化教育不能只是单纯地为了应用数字技术,而更应该从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角度进行考虑,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和改善应用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价值。总之,数字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育的完善,使教育效果达到更高效的目的。所以,数字技术在与教育融合时应当仔细审视技术的发展规律、遵循技术逻辑,以使数字技术能更契合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从而推进教育的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能力培养:提高学生数字素养与自控力

数字化转型带来许多新兴数字技术、教育场景,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一方面,这将使探究性教育方式更多样化,需要教育对象适应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所带来的多元学习方式,并且掌握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熟悉探究学习所使用的一系列数字软件、多媒体设施。另一方面,面对数字化带来的新奇体验,需要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避免其偏移学习路线。第一,加强学生的数字素养教育,提高其数字知识储备。数字化转型对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形成了冲击。为此,必须对流程和结构予以重新构想和塑造,然而这对于没有接受过相关教育的人来说较难。学生的数字素养不足是影响探究学习模式的转型升级和教学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数字素养教育,提升其数字思维。第二,加强学生的数字教育,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探究性教学模式,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积极参与学习,还需要他们通过加强数字知识的学习,熟悉数字设备的使用,这使得他们的自主学习变得更加地困难与复杂。所以,学校需要定期开展数字技术应用实践活动,整合数字技术到课程中,增强学生的计算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字思维与数字技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更好地开展智能化、数字化的探究学习。第三,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发展,学生面临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开展数字化探究学习时需要用到许多新奇的设备和技术,如虚拟现实技术、3D 动漫技术、虚拟实验室等。这些便利和诱惑会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与利用好数字化带来的便利,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定制目标和计划,使用吸引人的教学材料,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营造探索学习的环境,教授自我调节技能,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互动等,并通过加强监督、反馈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约束自己,提高其自我控制的能力。

(三)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探究学习数字化发展的便利性和易用性会使学生更加依赖数字资源与数字化工具,从而导致其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针对由于过度依赖数字资源与数字技术造成的学生记忆力、注意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思维能力退化的隐忧,学校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引导。第一,增加多种学习方式。在数字化的探究学习中,除了要适度使用数字化技术,还要引导学生采取多种学习方式,如阅读实体书籍、参加小组讨论、写作等,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第二,增加互动学习体验。设计具有互动性的学习活动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因素。学校可以利用教育平台或学习游戏来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参与度高、趣味性强的学习体验。第三,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数字化转型提供的学习工具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提供个性化的探究学习支持。通过智能化技术和数据分析,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和指导,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探究学习效果。第四,建立有效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校和教师应当为数字化探究学习的开展提供一个有效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同时也要确保学生在使用数字工具时用时和用量的合理性,避免学生过度依赖和过度使用。

(四)应然转向: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成了时代的代名词。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教育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数字化发展在为探究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学校的教育生态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其中之一是传统师生关系构建范式遭遇技术场域的冲击与浸润。师生关系发展状况影响着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教育者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对学校的建设十分重要。学校教育在抓住数字化发展机遇进行教育升级的同时,要注意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数字化教育发展背景下,探究学习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须更加注重师生关系的建设,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除了要加强自身人格魅力、道德修养、个人情怀,还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保持紧密联系,理解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建立互动式学习环境,加强反馈,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与包容等来建立平等化、互动性、合作式、自主性、个性化、数字化的新型师生关系,构建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来促进探究学习的全面开展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四、结语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的迅猛发展,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数字化的社会,或者说进入了一种数字化生存的状态。在数字化时代,高校教育数字化迎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教育与数字技术的关系日益密切,人们不能仅停留于数字化所带来的优势与未来发展的方向,而更应该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去审视数字化教育带来的一些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在数字化“转型热”的趋势下,以“冷思考”来避免因盲目跟风而可能招致的风险。技术本身是人类智慧化的化身,技术是工具并且也只能是工具,在数字化的语境下,教育是“本”,技术是“体”。在未来,人们应以“教育为本”为指向和旨归去发展数字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数字化数字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