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力与影响力双向互动:提升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实践之维

2023-04-24 16:00
大连干部学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共治基层干部凝聚力

辛 鑫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部,辽宁 大连 1160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各领域广大群众组织凝聚好”[1]67。这就为新时代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并要求基层干部的治理能力在基层落地,组织凝聚各类群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落地需要基层干部由内向外提升治理能力,由内提升凝聚力,以组织内部的凝聚力作用于向外的影响力,进而形成基层治理合力。向内的凝聚力能够将组织的力量通过理论认同、认知凝聚与实践融合形成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向内凝聚力层层传导作用于向外的影响力,通过科技、网络、载体并赋之情感,以共情力、引领力、回应力实现各个治理主体的互动交流、相互信任、共同参与。两种力量在治理实践中相互作用,实现由党员到群众的层层传导与双向互动,共同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一、基层干部向内的凝聚力是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

新时代,治理体系的构建需要基层组织内部的价值驱动,明确职责使命、践行新的理念、达成目标共识,增进基层治理的规范性与有效性。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具备向内的凝聚力,以有效的凝聚力在组织内部形成思想上的认同与实践中的融合,进而构成组织的内生力量,这也是基层治理取得成效的内在支撑。基层干部需要在治理实践中涵养内生本领,用较高的领导能力与专业素养探寻基层治理的规律:引导治理主体形成理论上的认同、凝聚认知上的共识、实现实践中的融合,以内生动力将组织力转化为基层治理能力,激发组织的主体意识与使命意识,确保在治理实践中方向正确、职责分明、人心凝聚。

(一)理念引领:构建治理主体的理论认同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2]167现代化的治理理念为基层治理指明了方向,理念的掌握决定着治理能力的高低与治理效果的强弱。基层治理向内凝聚的关键在于治理理念的广泛传播带来的理论认同,理论认同则是各类群体自觉参与基层治理的根本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1]39,这将成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的价值基础与实践方向。“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基层治理共同体构建的首要要求是对新理念的深刻认识,以新理念为引领增进治理主体的理论认同,明晰基层治理是多元治理主体合作共建的过程,使治理主体清晰其具有参与权的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治理责任。一方面,基层干部应发挥引领作用,及时传播新的治理理念,使治理主体读懂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内涵与实质。另一方面,应注重培育公共治理理念,以对理念的深刻认知来引导共治主体主动参与治理创新。基层干部应善于运用有效的方式来传播治理理念,既可依靠传统的培训学习进行宣传,也可以借助研讨交流等方式进行深入学习。基层干部应善用互联网平台,以治理主体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更应注重在治理实践中构建治理主体间相互对话的平台,在基层治理中潜移默化地以新的实践方式培育新的理念。基层干部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以创新观念、创新方法来实现对基层治理理念传播的再优化,针对不同群体展开分类宣传,制定操作性较强的宣传方案。让新的治理理念深入人心,使党员和群众深入了解由“管理”到“治理”的转变所带来的治理方式的不同,用理念的认同为认知共识、实践融合奠定重要基础。

(二)认知共识:形成治理主体的价值驱动

新时代,基层治理应筑牢基层党员的价值基础。基层治理向内凝聚力的核心在于以认知上的共识形成有效价值驱动。首先,深化对根本问题认识的共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3]10-11根本问题关系着政党的政治属性,彰显了政党的宗旨与使命,体现于基层工作的治理方式与治理效果。对根本问题的认识影响着基层治理的使命担当,决定着基层治理的行为方式,使基层治理的方向与方法变得清晰,基层治理的方向就是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基层治理的有效运转依靠群众的广泛参与。清楚地认知根本问题是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前提,这一认知的凝聚关系着基层组织更好地履行服务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的职责。基层干部要在基层治理中深化党员对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认知,以对根本问题的认知共识来形成强有力的基层引领力,通过对根本问题的认知,使党员在工作中成为表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其次,凝聚对工作目标的共识。基层干部应善于带动基层党组织形成对工作目标的共识,汇聚基层党组织力量与智慧,共同制定阶段性目标与长远性目标。以目标导向强化党员对治理工作的认同、对组织的认同,使党的治理理念与目标方向全面嵌入基层治理,以此规范治理行为与工作原则,团结一致,上下同心。再次,凝聚对工作方法的共识。工作方法决定着治理效果,基层干部应善于实现工作方法的创新,以创新的方式方法优化基层党组织的治理行为,对群众的利益诉求提供精准供给。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整合优质资源,以创新的工作方法,激励党员担当作为,激发集体的智慧,激起干事创业的热情,确保群策群力、通力合作。

(三)实践融合:推动基层组织的结构优化

在基层治理实践中,人是最重要的动力要素,基层干部要协调好组织内部的各种关系与资源,凝聚人心、汇聚智慧,形成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一方面,要形成治理过程中的规则体系,以治理规则规范治理过程中的行为,以规则确保基层治理合理合法。在规范治理实践的同时也应注重共同营造良好的氛围,并以此增强内部聚合力,促使组织的内生动力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引领力。这就要求基层干部要规范基层党组织的标准化建设,做好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能定位,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原则规范提升治理效率,以良好氛围激励工作热情,形成稳定高效的治理秩序,共同破解实践中出现的治理难题。另一方面,应构建基层党组织内部有效的议事平台凝聚集体智慧。议事平台无需拘泥于形式,不是装饰品与宣传工具,应更多地侧重实效性与常态化,基层党员干部定期以议事平台为载体进行工作计划的制定、工作方法的讨论、工作经验的总结,尤其针对难点问题进行共同商议。通过有效的议事平台凝聚集体的智慧,激发党员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的各项事务,激发组织的活力与创造力,使党员的智慧与基层治理实践相契合,达成思想上的默契,实现治理实践中的深度融合。

二、基层干部向外的影响力是基层治理的实践核心

多元共治不是现代科技与社区治理的简单叠加,而是治理主体以合作参与的方式共同构建的相对稳定的共治结构,需要融入基层治理者的真情实感与实际行动,实现科技、情感、行动的有机结合,这也是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要求。基层干部在提升向内凝聚力的同时,还需提升向外的影响力,向外的影响力是基层治理的实践核心,要求基层干部以组织内部的凝聚力为重要基础,以共情力、引领力、回应力由内向外层层传播。将基层干部对治理理念的认知与认同传递给党员,由党员传递给群众,实现党员与群众在治理实践中的深度融合。向内的凝聚力作用于向外的影响力,基层组织向内的凝聚力越强,组织由内而外的影响力就越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3]62,基层干部提升向外的影响力,应以共情力培植情感共鸣、以引领力培育自治主体、以回应力构建自治平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基层治理。

(一)以共情力培植情感共鸣

共情力是指能够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的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心情的能力。基层干部是国家与社会的直接连接者,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是面对群众和企业,这就需要培育情感,以共情力感同身受其诉求与困难,共同探索破解问题的途径。第一,用心感受群众诉求。以共情力理解群众是基层干部不可或缺的能力,充分了解群众真实的诉求与困难,带着问题走近群众,用心感受和理解其关注的焦点,感知群众的期待。在治理实践中畅通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使群众遇到的难题有反馈的渠道、关心的问题有表达的渠道,增强人民群众的信任感、归属感。第二,凝聚群众智慧。以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为导向,引导群众参与协商共治,关注群众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将群众的智慧转化为破解问题的思路。制定阶段性规划,建立凝聚群众智慧的高效平台,打造精准化、多元化、智慧化的群众意见搜集体系,增强群众参与基层共治的参与感、获得感,共同营造良好的治理环境,筑牢群众认同与支持的基础。第三,在彼此信任中升华情感。在与群众交流的过程中展现基层干部的真诚,于细节中体现对群众的关心;在基层活动的组织中展现基层干部的关怀,于内容中体现对群众的用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呈现基层干部的情怀,于方法中体现对群众的爱心。共情力的提升需要基层干部坚持人民至上,将情感作为基层治理的纽带,以共情力厚植为民情怀,带领治理主体共同构建基层共治的共同体,培植党群情感共鸣,进而形成党群齐心的强大合力。

(二)以引领力培育自治主体

引领力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能力,以引领力培育自治主体,把基层治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自治主体的主动参与,汇聚成基层治理的不竭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1]37“参与”是基层治理的核心要素,高质量的公众参与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基于当前基层治理实践的考虑,要实现共建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基层干部应提升引领力来培育基层治理力量,引领公众依法有序、积极有效参与基层治理。当前,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有待提高,党组织的工作思路缺乏多元化思维,活动内容缺乏创新,难以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部分社会组织没有在治理过程中成长起来,面临着在治理实践中难以发挥其作用的困境。基层治理实践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公众对基层治理的关注度、支持度、参与度越高,基层治理的效能就越高。高效参与要求基层干部以引领力培育自治主体,架构起基层治理的基石。引领力的提升需要依靠制度保障、政策支持、资源下沉,需要基层干部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搭建参与平台,将新的理念与实践相融合;需要基层干部引领自治主体达成思想共识,通过资源整合与横向链接,为社会组织长远发展提供优质空间,引领各类主体共同参与基层治理;需要依靠基层干部的专业能力与敬业精神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的主动性,激活机体的自治功能,实现多元协同共治的目标。基层干部应携手企业、社会组织、市民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以引领力凝聚自治主体的力量,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长效共建体系。

(三)以回应力构建自治平台

回应力要求基层干部在治理过程中不断回应社会治理需求的变化,依据需求变化持续探索创新治理模式。共建共治共享是坚持人民至上的制度化体现,基层干部要有回应群众的能力,回应力不是单向的,良性的双向回应是基层共治的创新路径。基层干部社会回应力的提升将以积极的力量引领群众的参与,实现以多元共治平台为载体的双向良性互动。从当前的治理实践来看,基层干部与群众互动的能力有不足之处:各类自治平台缺乏,群众参与不充分;群众参与意识不强,基层自治活力不足;单向回应居多,缺少群众的互动;基层的部分制度规定和具体做法与群众诉求的契合度不高,阻碍了基层治理实践中的相互信任等等,不利于基层共治向前发展。一是构建全域性参与平台。“担当政策社群间对话的主要组织者和召集人,整合社会系统和社会凝聚力。”[4]群众参与是有效治理的前提,基层干部应依据特点主动构建全域性参与平台,为基层治理的科学决策拓展协商空间。基层干部应善于激发基层组织的创新力,依托互联网与云技术搭建高效的参与平台,实现凝聚多方力量的民意样本搜集。二是激发主体主动参与的意识。基层干部应积极回应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与群众实现对话交流、分享经验,以回应力激励出各个主体在参与自治实践中的积极表达,在自治主体获得充分参与的同时,构建起党群关系的信任基础。三是形成相互回应的关系。基层干部的回应力将使群众及时了解政策信息与基层发展的各项事务,降低了由于信息不公开、不对称带来的信任风险,有利于实现基层共治中的相互信任。在相互回应的关系中各个自治主体更容易形成共识、建立信任、深度交流,为共同的治理目标与价值追求付出努力,齐心协力推进基层治理向纵深发展。

三、两种力量有效转化赋能基层治理

在强化治理理念与共识的同时实现与共情力、引领力和回应力的双向互动,将向内凝聚力与向外影响力的共同作用有效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整体效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要求以党的领导把握方向,确保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执行;增强党组织的组织功能,要求基层组织汇聚力量,以现代化的治理能力凝聚起各个治理主体的力量。基层干部应将多元化的治理主体进行整合,用共识凝聚力量,形成各个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共同体。在现代化的治理体系中,以向内的力量凝聚基层组织的共识,以向外的影响力引领各治理主体广泛有效参与基层治理。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相互融合转化成基层治理的优势,这种优势涵纳尊重各个治理主体的认知共识、利益诉求、积极参与,最终转化为推进基层治理的协同创新力、依据特点打造品牌的战略思维以及由“管”到“治”的共建格局。

(一)转化为推进基层治理的协同创新能力

协同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基层治理取得成效的内生动力,“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2]338。基层干部应依据基层治理呈现出的新特点,致力于用理念与共识凝聚起各治理主体的力量,用共同的价值追求引领治理主体用创新、合作的方式破解治理问题。搭建协同创新的平台、创造协同创新的空间,以组织的创新能力激发出各个治理主体的创新能力,实现两种力量的互动与转化。基层干部应以向内的凝聚力带动向外的影响力,将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转化为引领群众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新方法的协同创新能力。首先,基层干部应以相互配合、协同创新的理念为导向,用组织成员对新治理理念的认知带动群众对基层共治的共识,为治理效果的优化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以自治主体的相互协调为纽带,创新活动方式与内容,积极搭建协同创新的平台,主动畅通汇聚群众智慧的渠道,推动不同的治理主体在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以取得创新治理的合力为目标,推动治理方式的转变,探索治理创新的途径,为基层治理创新拓宽思路、打造平台。其次,基层干部要依靠正确的方法,“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顶层设计是基层治理的根本遵循,问计于民决定着基层治理的根本方法,基层干部创新能力的核心在于紧跟改革大政方针的同时开门问策,结合人民群众的诉求与智慧,与人民共同探索基层治理的新做法、新思路。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基层治理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开门问策的过程中积累信息、寻找思路、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人民群众共同探索破解问题的对策。

(二)转化为依据特点打造品牌的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是基层干部的核心能力,是现代化治理能力的高度体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战略思维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核心能力,是衡量其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5]战略思维体现着基层干部对全局问题的把握和对重点问题的思考,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在治理实践中既要立足长远统筹兼顾,又要着眼本土把握机遇。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基层干部应以向内聚合力的提升,实现向外影响力的延伸,将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转化为带领治理主体立足本区域特点共同打造共治品牌的战略思维,用治理品牌架构起共同的价值驱动,增进治理主体间的信任与联动。一是要求基层干部以区域特点为根本。对本区域实情的清晰了解是打造治理品牌的先决条件,基层干部应主动掌握区域历史沿革、经济社会情况、发展现状等信息,围绕区域特点展开深入调查研究,进而展开全方位研究,以战略思维放眼长远,准确定位区域特点。二是要求基层干部以辖区群众需求为主线。对人民群众需求的精准把握是打造治理品牌的关键内核,是精准、高效治理的重要体现,应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融入治理品牌打造的全过程。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主线,找到群众需求与特色品牌的结合点,打造符合区域特点、符合群众需求的治理品牌,明确治理品牌创建的根本目的是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三是要求基层干部以治理理念现代化为导向。现代化的治理理念是打造治理品牌的重要遵循,任何品牌的打造不能脱离时代发展与现实需要。基层干部应将现代治理理念贯穿到品牌创建的实践中,依靠大数据平台与互联网打造“党建+”“社区+”“企业+”等独具时代特色与区域特点的治理品牌,并以此为抓手聚合各方力量,带领群众群策群力共同探索基层治理。

(三)转化为由“管”到“治”的共建格局

治理的多元性不同于管理的单一性,治理强调参与、合作、互动、协商,强化责任、增进信任,这就要求赋予治理主体广阔的参与空间,激发各个主体以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需要以组织内部的共识凝聚带动各个治理主体的互动参与,将两种力量的良性互动转化为由“管”到“治”的共建格局。一方面,由“管”到“治”的共建格局要求规范运行机制。治理机制的规范与稳定关系着基层治理的标准化与长效化,能够确保基层组织在规范化运行的基础上有效引领基层共治,不断完善民主协商机制。在规范民主协商机制的基础上找到协商机制与区域特点、与群众关注点的契合点,推动参与机制在基层治理实践中的不断创新,增进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使共建的理论与实践融入基层治理的过程,形成长效化的共建格局。另一方面,由“管”到“治”的共建格局要求实现有效的良性互动。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需要实现治理主体的充分参与和双向互动,这就要求基层干部打破固有的做法,以全新理念和共建格局提升搭建平台的能力。基层干部应将管理的理念转变为服务的理念,在治理实践中优化整合资源,不断完善互动平台、创新互动方式,实现治理主体的多元协同。

随着各类社会组织的迅速发展,有效参与成为提升基层治理质量与效能的关键。各类群体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应致力于由内到外的双向互动,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信任、协商、共同创新。基层治理向内的凝聚力是形成共识汇聚力量的基石,向外的影响力是价值认同形成信任的推力。两种力量双向互动赋能基层治理,共同参与、高效合作,使基层治理释放出强大合力。

猜你喜欢
共治基层干部凝聚力
“多元共治”乐融融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