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悦,王建辉
(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 110870)
中华文化汇集了各民族的精华,是维持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根基。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构成其他“四个认同”的重要基础,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保障中华民族团结最根本的就是加强民族成员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可,构筑共同的精神家园[1]。
认同是指成员在群体中取得自我身份的肯定性确认并从中取得归属感,而个体产生认同这一心理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让个体减少因与他人不同或挫折带来的焦虑感,减轻不安定的情绪。文化是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不同民族会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特有的民族文化,这种文化被本民族成员所认可并逐步被民族成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该民族的独特标志。
物质文化生产是产生文化认同的客观条件,塑造文化认同的最终目标则是培育积极健康的民族成员文化,在完成终极目标的过程中文化认同也推动了精神文化的前进[2]。因此文化认同可以理解为通过一定的心理来展现群体成员对文化的态度,反映了成员对群体的归属感,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肯定和依赖,表现为对文化中的中心因素在理性层次的接受和理解,在情感方面的爱戴和依赖,在行为举止方面的遵守和传扬[3]。
习近平总书记讲“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它们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标识。民族文化是该民族的灵魂所在,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该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条件,民族凝聚力的提高有赖于文化认同的提升,将培育民族文化认同与新媒体技术联合起来对增强青年一代的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认同能使民族成员产生稳健的心理框架、昂扬的行为导向,以及合理的道德规范。青年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一个民族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在全球化加深的时代,了解、接受中华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是青年应对外来文化侵蚀的重要基础。加强民族文化认同对于国家而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根基。
新媒体通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以电子产品为终端,为用户提供大量、实时、具有互动性的信息和娱乐服务。目前常见的新媒体包括数字化杂志微信、微博、移动电视、电子广播等。新媒体具有开放性、表现形式多样性、传播速度实时性等独特优点,极大增强了对公众的吸引力。新媒体使文化传播更便捷的同时,其内容也对青年群体的中华文化认同造成一定的影响。
2.1.1 新媒体加速文化传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传播力度
提高青年群体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首先要了解、学习这种文化。新媒体承载了海量信息,包含了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其便利的检索、筛选功能及关联词推荐等为青年群体学习中华文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提供了丰富资料。
新媒体诞生于自由竞争市场,激烈的竞争使新媒体不断更新技术进而吸引更多用户。因此新媒体更能把握当下青年的关注点,抓住热点,以用户的偏好进行文化输出,青年会自愿加深该内容的了解,不断深化民族文化的认同。以《人民日报》抖音官方账号为例,其已发布5 000 多条短视频,这些短视频涵盖时政、民生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信息。不同类别的官方通过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完整而又生动地勾勒出独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为青年呈现带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文化了解具有重要作用。
新媒体多种表现形式的共同应用使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方式更加丰富多样。中华民族文化以一种更加自由、多样的形式被青年群体主动了解,做到文化内容“出圈”。青年群体通过新媒体能够对中华文化进行深入了解,进而自觉接受、认同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2.1.2 新媒体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增强文化体验感
多种媒体并存是新媒体时代传播方式变革的直接表现,任何媒介形态都能为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提供不同的定位,进而出现独属于该形态的话语符号[5]。新媒体将图像与视觉相结合,传播方式逐渐发展成4K高清、AR、体感技术等,使青年对文化知识的心理需要能够被视觉化的感官语言满足。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将以往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从“大众”变为“个别”,通过确定受众用户特征后决定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利用青年群体的心理特征,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化,大力加强以视觉为主导的文化产品的开发、传播力度,将不可移动的物质文化和无形的精神文化变成可传播的、可知可感的新文化IP,对其进行带有现代风格的转化诠释,将其具体化、图像化、视觉化,为充分调动受众的感官系统、感性经验提供了便利,从被动的接收理论到主动探索文化蕴含的内容与价值,接受民族文化的塑造,强化文化归属感,提高民族凝聚力。
2.2.1 传统文化被漠视,产生认知偏差
利润导向逐渐渗透到青年群体的思想深处,先富带动后富下产生的贫富差距通过网络上各种 “炫富”方式,以一种能看得见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引起较多群体的焦虑。过度追求利润的功利思想与中华优秀文化相矛盾,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思想在青年群体间传播,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面临重大挑战,部分青年群体认为传统文化是过时的东西,已经不适应当下的生活模式。
部分新媒体为了获取更多的流量,引导青年在网络上进行对立,“非黑即白” 的价值观悄然地在青年群体中迅速成长,被刻意引导的网络戾气使部分青年用极端的心态看待国内事件,以偏概全。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文化是落后的,是应该被淘汰的,使部分青年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认知偏差,影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认同。
青年群体在新媒体上接收的是“碎片式”信息,新媒体传播内容的简短精悍也导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相对困难,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深入的了解情况下,极易被误解导致对传统文化抱有消极态度[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难以在部分青年的心目中引起共鸣,进而阻碍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2.2.2 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呈代际递减趋势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历史虚无主义者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开放性特点,根据青年群体的需求和文化偏好,以“创新学术”“还原真相”为名,别有用心地解析、评价革命历史,同时迎合青年群体“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创造出掺杂错误思想的不良内容。他们否定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战斗的意义,否认革命英雄的贡献,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群体对革命文化的正确认知和价值取向,消解青年对革命文化的认同。
我国革命文化资源布局较为分散,且利用未形成系统化,开发方式单一,并且其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了青年对这一文化的认知偏差进一步加重。新时代的青年与战争年代相隔较远,革命文化的厚重与猎奇的、紧贴生活的话题是矛盾的。战争的残酷、筚路蓝缕的奋斗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属于流淌在纸上的文字,无法切身体验,甚至对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产生怀疑,使部分青年群体对革命文化产生疏离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呈现代际递减现象。这些现状导致了青年群体对革命文化的认知不足,影响青年对革命文化的肯定性认知,消解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2.2.3 主流文化与外来文化发生冲击碰撞
目前,我国的主流文化是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媒体时代的去中心化对其权威性造成冲击,为其他文化提供了生存空间,给主流文化带来了挑战。
经济全球化下西方国家出售的不单是商品,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在兜售商品的过程中悄无声息地宣传西方价值观及思维模式[7]。美国以影视作品、网络游戏为代表的文化产品在全球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不断侵占其他民族文化空间。这些文化产品无不渗透着美国的文化意识形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青年群体中出现亲近、认同、信任西方文化的现象,这种对西方文化的认同感会削弱青年对民族文化的信心与认同,从而减弱民族文化的自尊和自信,丧失民族凝聚力。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也使流行文化凭借强大的文化渗透力迅速占领青年群体的日常生活。流行文化的娱乐性使青年群体耽于享乐,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安于现状,积极热情、反抗能力和思辨的能力逐渐流失。透过新媒体,青年群体对主流文化的认知正在逐步被流行文化影响。在多元的文化环境里,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年还无法辨别流行文化中的消极内容,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对我国的先进文化持有质疑态度,极大地弱化了青年群体对主流文化的认同。
文化资源可以理解成文化的成果及其展现形式,它是还没有被开发挖掘与运用的一种原始形态,是带有市场增值可能性的资源,也可以理解成任何能通过产业化的文化对象[8]。中国文化资源丰富,通过对其进行整理萃取,再利用新媒体技术对其进行创造性开发和转化,就可以衍生出优秀的吸引青年群体的现代文化产品。
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也要充分发挥精神力量,对文化抱有坚决的古为今用、保护与弘扬并重的态度,不断深挖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保护民族文化的基本要素,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依旧能够鼓励青年积极向上[9]。对传统文化资源做全新阐释、全新创造,使中华民族文化以崭新的、带有现代特点的面貌呈现给青年群体。
创新文化资源从青年的实际需要出发,贴近青年的思想,创造出符合青年喜好的文化内容,以此来吸引青年的目光,激发青年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兴趣,进而提高青年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认同。在新媒体时代对文化资源进行创新,就要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利用特定技术和工具,对传统文化进行整理、设计,如民俗文化、历史人物等进行原创性构思,开发新的文化周边或文化服务。传统文化要把握好时代脉搏,与现代技术结合,进行现代化转化,更好地发挥文化功能。在新媒体时代要想让文化继续焕发活力,就需要将现代创新概念时刻贯穿于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运用中[10]。
文化的内容与文化表现形式是相辅相成的,文化思想内容确定后,适当的表现形式就显得格外重要。没有良好的表现形式,文化内容的传承就会受到影响和限制。新媒体背景下要不断调整优化文化传播场景,对文化资源进行挖掘、还原、创新,利用5G、AR 等技术为传统文化注入活力,不断扩展文化内容,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
首先,创新节目形态。要想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吸引青年群体的关注,关键在于创新表现方式,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新技术、新元素充分融合。以“传承+创新”的理念对文化内容进行设计,创新节目模式,让青年感受民族文化的时代魅力。例如,《典籍里的中国》 借助时空对话这一元素,不断切换空间,实现古今对话,充分展现了深厚的历史底蕴。《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以我国军事、外交事件为素材,不是以沉重的文字叙述,而是通过拟人手法以漫画的形式呈现,增添了趣味性。
其次,增强多元化的互动方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新的媒介形态提供了新的技术设备、新的传播形式,将其应用在文化传播上,显著提升了传播的质量。例如,湖南美术馆的齐白石精品展可以沉浸式体验数学光影,通过VR 或者AR 技术将传统的画作通过数字技术变活,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体验。南昌音乐喷泉现场利用灯光、音乐在水上呈现先辈抗战画面,将革命文化以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在观赏景色的同时又对革命史产生极大兴趣。
最后,扩大青年传播参与度。青年肩负着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具有创新、活力和担当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让青年更好地认同和传承中华文化,才能确保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复兴。当代青年能快速接受新事物、追求潮流,发挥青年对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提升青年文化传承的主人翁意识。无论短视频平台还是其他新媒体都应鼓励引导原创优质内容,引导青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鼓励、引导青年进行有思想内涵、有文化深度的内容创作,平台对文化传承也应给予流量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励青年自主参与文化传播,扩大自媒体文化方面比例,解决青年对民族文化不了解、不认同等问题。
青年群体精神旺盛,体能充沛,态度积极热情。增强青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有利于加强各民族和谐发展,同舟共济,进一步巩固民族稳定团结的和谐局面。通过规整新媒体内容、整合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传播模式来增强青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了解与认同,夯实民族自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