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探究

2023-04-22 08:49臧晴张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29期
关键词:思政融合传统

臧晴,张强

(1.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38;2.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江苏南京 210038)

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依然需要筑牢育人之根、育人之魂。优秀传统文化乃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因为其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根脉,更是我国人民宝贵的思想与精神财富。

1 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核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堪称中华文明的瑰宝。它所蕴含的丰富人文思想、道德理念、精神观念等,不仅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亦已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文化力量和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1.1 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文素养的培育提供了价值导向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的灵魂。它包括一个人的思想品质、道德品行、精神品格。良好的人文素养追求的是真、善、美,注重的是良好道德情操、完美人格塑造。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仁、善、信”,有助于端正和引导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品行和态度,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培育他们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等和合精神[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种学说、学派出现了众多处理人文关系、追求真善美的思想精髓。如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思想;孔子宣扬“仁”,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强调“人不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孟子提出“性善论”“仁义礼智”四德;作为“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荀子指出“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 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三字经》《弟子规》《太上感应篇》 中亦有对于善行作出的详尽描述,《太上感应篇》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主要内容为劝人行善积德。其中引导人们积极向善的名句有“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济人之急,救人之危”。意思是告诉人们为人处世要对得起良心,不做违背良心之事,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不做袖手旁观之人等。以上这些思想文化精髓,无不尽显着中华民族深厚的仁爱传统与美德,在今天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当今价值观念多元化的趋势下,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涵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其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与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道德引领作用,已为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和完美人格建设提供了最基本的思想与行为价值遵循。

1.2 优秀传统文化为礼仪教育提供思想源泉

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灿烂文化,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与遵循的尊老敬贤、礼貌待人、适宜的仪尚仪表仪态等高尚的道德准则、礼仪规范,使中国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文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出行有出行之礼,坐卧有坐卧之礼,宴请、婚丧、寿诞亦各有相应礼节。如儒家十三经之一的《仪礼》详细记述了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相关礼仪制度。其中许多思想至今影响深远。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曰:“不学礼,无以立”。在《论语·雍也》中,他亦要求人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荀子也曾说过:“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礼仪既是对于文明制度、规则遵守的意识观念,同时又是修身、待人、处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与精髓,礼仪教育在当下高校思政建设中依然不容忽视,它不仅是一个人良好修养的外在体现,更是一个社会和谐、稳定、繁荣的基本要求。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即为和睦,“人和”则是人心所向,上下团结。这句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原意为拥有有利的作战地形,也比不上战士们的团结一心。其实也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和谐的发展环境,需要大家共同促进,而其最有效的手段则是发挥礼仪的作用。所以,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丰富了当下礼仪教育内涵,也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源头活水及重要的思想源泉和精神滋养[2]。

1.3 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石

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发展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科学、艺术创造取向、审美情趣、心理体现等,是能够被传承、创造、发展的意识形态。其中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与精华,沉淀且烙印着民族与时代独有的文化元素与特点。当下,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是对自我文化的尊重与认同。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只有保持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才能激发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与归属感。

五千年历史文明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表现出的鼓舞与激发人们的爱国精神、敬业精神、忠爱之心、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勤俭节约、崇德向善等优秀传统美德及优秀的文明成果,如诗词、曲艺、绘画、书法、棋艺、手工艺、民俗、非遗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底色,更是其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丰厚文化沃土[3]。在世界文化舞台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出独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时代价值,亦更加成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与底气。当然,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与了解的基础上。因此,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代代传承。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未来,应积极落实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培养方案,关注学生自身传统文化修养,并通过思政课程建设,推行与强化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践行。这些举措有利于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全面扎根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底蕴,提升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从内心深处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2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德育实践的重要改革手段,为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挖掘、吸收、消化与融合一切可以运用和发挥的优秀思政元素与思政教育功能,来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与目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不仅可以丰富课程思政教育内容,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效果,亦有助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

2.1 社会发展需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纵观社会经济发展历程,教育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最直接要素。因为受教育程度越高,人们的社会参与度越强,亦越能激发人们无限的创造力,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及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同样,教育亦能改变人们的思想。

积极向上的思想,带给个人的是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带给社会的则是满满的正能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前后43 次提到“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养、促进民族团结振兴、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遵循教育公平原则,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4-5],足以体现国家对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社会稳步前行的基石。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工作所需求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也需要塑造正确的价值取向,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政治、文明素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则是社会发展催生的产物,承担着高校立德树人的重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主要是大学生“德”的建设,即将德育教育向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发挥每一门课程的德育教育作用。具体实践表现为在课程内容设计中充分挖掘各门课程隐含的课程思政元素或巧妙融合能够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塑造的、激发强烈的爱国情怀的、良好习得养成的教学元素,于润物无声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时代要求。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食粮,是我国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30 次提到了文化,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肯定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实践结合的重要意义,从社会文明建设视角,把优秀传统文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正说明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时代价值。将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相融合,共同完成以德育人的时代任务,不仅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大学生成长,提升与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成效,为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2.2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自身发展需要融合优秀传统文化

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依然是高校德育教育“主战场”“主渠道”。而其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过程中,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教育理念的偏颇、教师德育文化知识积累的不足、德育素材嵌入的生硬化或突兀化、德育素材选取的随意化、不合理化等问题,导致教学内容设计与授课成效背道而驰,达不到预期教育效果。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思想源泉、拓宽课程思政德育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而且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众多优秀思想理念、观点、可圈可点的孝亲爱国典故、励志名言、仁爱精神,也可涵养所有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浸入,一方面有利于拓宽教师的德育教育思路与素材;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教师的人格修养,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道德观,提升教师文化精神素养。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塑造,必将有利于学生。当然,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性,在课程思政开展中,也可启迪大学生思想,开拓大学生眼界。尤其当前虚拟纷杂的网络空间正在消磨大学生的青春斗志,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正能量文化元素融入课程思政活动。同时,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代入感作用,提升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度,既可以让大学生顿悟,明晰自我未来发展方向,增强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与文化自信;亦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无论从课程思政高质量师资团队的建设方面,还是从以德育人的角度,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均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德育效果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渠道。

3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路径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育人意义可见,但选择合适的融合路径是关键。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唯有把准深度融合发展方向,明确科学有效的融合路径,方能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铸魂”“化人”“励志”“守正”作用,提高高校课程思政育人能力。

3.1 吃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夯实融合载体

何为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 它是永不褪色的中国优秀传统美德,是和谐、至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优秀传统文化一知半解,必将影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程。“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告诉人们万事不能流于表面。当前,亦有一些课程跟风般地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但融合的方式仅局限于教学内容设计的形式化,为融合而融合,空洞且泛化,缺少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与“激情”。这样只能造成生搬硬套的拼凑感,不是课程思政建设追求的结果。

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集聚了无数圣人先贤、名士豪杰的智慧,在课程中使用其中任何一个观点、一个典故、一句名言、一个作品,都要先学透、吃透、悟透其内在思想与精神实质。如孟子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老子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思想、柳宗元及刘禹锡提出的“天人相交”之说、王阳明的“经世致用、知行合一”思想等,只有真正明白其中的“天地和谐”“以天下为己任”“知行相须”“心存良知”的思想精髓,才能由内而外地提升传授能力,才能真正在课程思政内容设计中运用自如,合理地将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和精神凝聚到实现高校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任务上来,指导高校课程思政实践,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夯实思想基础。

3.2 提升教师团队综合素养,提高融合效果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在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下,学生思想行为必然会朝着好的方向改变。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道”不仅指知识,也指为人处事遵循的原则、对待事物的态度。“传道”要求教师以身作则,通过榜样作用影响学生的品格塑造,其实就是今天所讲的思想道德教育。可见,从古至今,教师都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

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仍是最核心的执行者和“主力军”。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养成,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崇高的爱国情怀、仁爱诚信的优秀品质等会产生积极影响。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通过开展爱国故事、经典诵读、传统礼仪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活动;通过工作考核(考查)方式、教学公开课形式、“一人一讲”专题讲座等,促使教师关注与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使教师成为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者; 亦可通过设置以学科为导向的优秀传统文化教研小组、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探讨优秀传统文化渗入学科教育模式与教学设计方式、编撰学科融合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案例等,经常性地积累知识和拓展思维,教师综合素养提升、教师文化自觉意识与教学创新意识的提升,必将提高教师运用传统优秀文化的能力,提高融合效果。

3.3 协同创新融合运行模式,增强融合动力

教育方法是实现思政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协同创新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展方式改革与创新的动力。为更好地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协同创新可以将教学活动的主体、课程内容、课程运行、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教学载体等各项教学要素优化整合与优势互补,形成教学合力,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完善。

其一,创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当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协同创新教育理念就是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教学方式上应改变传统单一式的知识灌输教学模式,补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具有健康思想道德情感、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教学内容,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协同创新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高实践课程学时比例,以学生为主体,结合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设置课程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项目,发挥学生的分析与解读问题的能力,在参与创造的过程中,提高课程思政实效性。

其二,构建立体化教材。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需要教学内容设计与教材的协同创新[6]。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是二者融合育人的方向。教学内容的设计主要体现在教材使用上,可以通过建立立体化教材,丰富课程思政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育人的内容与方式,如根据课程内容、课程特点、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建立系列针对性比较强的教材、参考书目、专项实践指导书、案例集、相关研究成果集、音像制品等,最大限度满足课程思政教育需要,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提供资源平台。

3.4 创新融合视角,满足差异化需要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最终希望达到的育人目标是建立在二者创新联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虽然具有教学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及教学体系设计的规范性和要求的统一性,但也具有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课程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任务、教育教学方式、目标等方面的差异性,需要以不同的视角审视、理解、评价二者融合的价值与意义[7],进而进行不同的分类指导与建设。而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亦要求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摆脱“两张皮”及“贴标签”式的生搬硬套,应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课程等实际教学需要,探索与挖掘、使用与呈现优秀传统文化多元化、多层次的内容。在自然融入中,展现不一样的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不一样的文化活力,同时获得课程内容传授与价值塑造的巧妙融合,交相辉映。因此,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撮合,二者的融合既需要考虑课程本身的情况及其建设中的实际需要、考虑优秀传统文化本身的育人化人功能,也需要考虑二者结合的契合点,使二者在“同”与“异”之间,通过不同视域的动态融合,采用“差异化”发展策略,实施“精、专、特、优”发展思路,构建科学合理的融合模式与评价体系,以满足不同课程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过程中的差异化需求[8-10]。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存在内在的必然性。当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与发扬优秀民族精神与道德品质,而优秀传统文化则是这些优良品德与精神的重要源泉。因此,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协调二者融合育人的同步关系,还要不断探寻创新二者多元化的融合路径及协同创新运行模式,在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利的思想与条件保障的基础上,高效实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之重任。

猜你喜欢
思政融合传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