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明确提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以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Go to the Clothing World为例,教师应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过程,并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实践后进行思考。
关键词:新课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小学英语
作者简介:杨偲,大连市西岗区九三小学教师。
小学英语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以英语课程内容为主干,以主题内容作为联系各学科的纽带,整合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开展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可找到英语与其他学科共通的知识点和内容,通过实践活动对基础知识加以整合和运用。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界定首先要揭示“跨学科”和“主题学习”的含义及关系。20世纪20年代,“跨学科”一词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伍德沃斯在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会议速记中使用,继而出现在大众视野。经过多年发展,跨学科形成了两大代表领域,一是在科研领域发展为跨学科研究,二是在教育领域发展为跨学科教育或整合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属于后者,它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或领域中的知识技能加以整合,旨在促进其对共同的主题内容进行基础性和实践性理解。由此可见,跨学科学习的核心特征表现为在跨越单一学科的基础上,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设计与实施。
“主题学习”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至1955年,美国学者哈纳首次在《小学单元教学》一书中将“主题学习”做出界定。他认为,主题学习是一种为了具有社会意义的课题而开展的有目的的学习体验,而这种课题是基于儿童个体社会需求可以横跨各学科,最终实现学习的整体意义。在我国教育界,学者李祖祥提出,主题学习是“通过跨学科领域的主题探究与活动来发挥学生的主体建构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活动方式”。
由此可见,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在坚持学科立场的基础上打破学科界限,围绕特定主题将两门及以上学科的内容进行整合,以中心主题统筹教学目的、内容、资源、方式和评价诸要素,通过整体性设计与实施,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活动。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实践过程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过程应当有精心的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和活动评价。
(一)活动目标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主题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范畴”,其中“人与自我”以“我”为视角,设置“生活与学习”主题群,下设子主题“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问题和解决方式”。“人与自然”以“自然”为视角,设置 “环境保护”主题群,下设子主题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绿色生活的理念和行为”。Go to the Clothing World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将依托于上述主题背景,围绕教材的知识与话题展开,融入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使用英语讨论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穿的服饰以及如何购买服饰,最后学生亲自设计、制作环保服饰,置身于真实情境中,通过综合运用英语解决问题,通过主题学习活动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基于此,本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目标设定如下:
1.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服饰的起源与演变,以及日常生活中服饰的种类与购买方式。
2.学生通过运用英语询问服饰信息与购买方式,感知生活中有英语、生活中用英语,敢于开口说英语,运用英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亲自设计、制作环保服饰,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
(二)活动内容
本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以个人查阅资料与小组分工相结合的形式,运用手抄报、图展、课本剧、视频剪辑、手工制作、舞台展示等多样化渠道,结合课堂教学和学校活动的平台展示活动成果。活动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服饰的演变与发展;其次,了解服饰信息与购买方式;最后,设计并制作自己的环保服饰(如图1)。
第一步,查閱资料,了解服饰的演变与发展,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绘制服饰演变与发展的时间轴,最后通过图展的形式进行分享交流。具体活动设计如下页表1所示。
第二步,通过小组分工,结合制作手抄报、编排课本剧的形式,了解服饰的种类,模拟现实生活中购买服饰的场景,引导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提高其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活动设计如下页表2所示。
第三步,结合学校环保节,开展环保服饰秀。设计并制作自己的环保服饰,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具体活动设计如下页表3所示。
(三)活动评价
基于本主题的活动内容,此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评价可分别从个人成长表现和小组合作评价两个维度进行设计。
第一方面,个人成长表现评价。本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评价重点之一是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个人成长表现。评价信息的采集可通过了解学生绘制服饰演变与发展时间轴的完成情况(如表4)、观看学生作品展示以及课堂表现等方式获取。其中,一颗星代表完成其中的一项或两项内容,两颗星代表完成其中的三项或四项内容,三颗星代表完成其中的五项或六项内容,四颗星代表七项内容全部完成,一颗星到四颗星之间的完成程度由低到高排列。
第二方面,小组合作评价。本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评价重点关注的是推进目标达成过程中的小组合作情况。根据小组合作情况建立评价指标,分别从自评、互评和师评三个方面加以评价,具体评价设计如下页表5所示。其中,一颗星代表偶有认同,两颗星代表基本认同,三颗星代表较为认同,四颗星代表非常认同,一颗星到四颗星之间的认同程度由低到高排列。
三、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实践后的思考
小学英语课程开设跨学科主题学习旨在通过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制定学习任务,运用丰富的学习形式,如通過图展、手抄报、编排课本剧、视频剪辑、手工制作、舞台展示等展现学习成果,综合运用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开展学习实践,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一)转变学习方式,激发内驱动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习惯于通过假设一些教学情境将教材中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通过假设的情境进行英语对话练习,这种教学方式不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使用英语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教师起到的只是引领者的作用,学生变成了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真实的任务。例如,在Go to the Clothing World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如何绘制服饰演变与发展时间轴?如何制作服饰海报?如何编排课本剧?”这些真实存在的问题使学习任务变得更有意义,学生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慢慢发现,运用语言的目的并不是仅仅为了练习某个语法点,而是融合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去解决真实的问题。因此,开展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动力。
(二)落实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成长
新课标提出:“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而目前制约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发展的突出问题是,课堂内容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讲授,学习重点多为以词汇、语法为主,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训练受课堂环境的制约,训练形式较为单一。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以被动接受式为主,学习形式缺乏基于真实语言运用的实践训练。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所提及的四个方面要真正落到实处,那么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任务设计体现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英语课堂的主人,是自我发展的能动者,活动的设计理念和完成形式围绕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需要。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束缚,学生从活动实施到汇报展示,全程参与、小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
(三)增进学科交融,实现学用一体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可以作为一条纽带将各个学科孤立的知识串联成有机整体。活动通过设定一个主题,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知识加以交融整合。主题学习活动借助学科整合的视野和思维,引导学生围绕同一主题内容开展学习,利用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探究。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收获关联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将此迁移到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中。小学英语课程开设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学生可以置身于真实的情境,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综合运用英语解决问题,借助主题学习活动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祖祥. 主题教学:内涵、策略与实践反思 [J]. 中国教育学刊,2012(9).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