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2023-04-20 22:13:58许恒奎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12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许恒奎

摘要:乡村旅游经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产业融合意义重大,同时也能推动经济发展。但我国乡村旅游起步晚,尚未形成健全的知识体系,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滞后。因此,应该深入研究乡村旅游经济深入研究,了解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现状,系统分析现存问题和成因,并结合问题制订相应对策,为乡村旅游经济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旅游业在乡村地区发展,可以为乡村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提供支持,因此应该深入探索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新模式,结合当前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科学制订优化措施,将旅游业与循环经济发展深入融合,在彻底解决现存问题的同时,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乡村旅游经济概述

(一)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指将乡村地区作为活动场所,运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农舍、村落、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风情等资源,为城市游客提供各类旅游服务,包括休闲体验、观光、娱乐、购物、度假等。大多数学者认为乡村旅游的实质内涵要具有乡村性。因此在对乡村旅游研究时,要立足于乡村,结合乡村的风貌、乡村性特点,从风土、风貌、风俗、风景的层面考虑,深入剖析与研究。

(二)乡村旅游经济

乡村旅游经济属于限定性的复合概念,涵盖乡村旅游发展内容,同时也注重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部分。现阶段,国内外对乡村旅游经济并没有形成普遍认同且系统的概念,但对乡村旅游经济的认识基本趋于一致,即对乡村旅游和旅游经济概念的解读要从乡村地区着手,在对乡村旅游经济研究时充分考虑经济中的主体,包括游客、企业等。旅游目的处于广义情况下的乡村地区,旅游经济的客体包括住宿、游览、餐饮等。

二、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2016~2019年,我国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接待人数稳步增长,从4亿人增至32亿人。但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暂缓,但从5月开始各地乡村旅游有序开启。在2020年,全国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约26亿人次,营业收入6000亿元,吸纳就业1100万人,带动农户80多万户,具体如图1所示。

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持续增加,从2015年的4400亿元发展到2019年的8500亿元。具体如图2所示。

在推动乡村旅游经济过程中,对田园乐园、农业园等旅游景区的打造极为重视,力求可以从不同途径对乡村旅游进行推广,图3为2020年我国推广乡村旅游途径占比。

2020年,我国乡村旅游主要内容为文化体验,占总体比例的54.7%,亲子互动占总体比例的21.1%,乡村旅游体育活动占总体比例的15.5%,棋牌活动占总体比例的3.6%,具体如图4所示。

三、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可供乡村旅游可供项目总体匮乏

在当前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较多,最为明显的便是乡村旅游可供项目总体匮乏,具体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

1. 从宏观层面分析,旅游经济涵盖的基本要素缺乏完整性,旅游经济要将衣、食、住、行、购物、娱乐包含在内,但在住宿方面,乡村旅游行业发展滞后,只有少部分游客为到乡村旅游而在当地住宿,地区的住宿行业发展停滞不前。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住宿这一维度的缺失,侧面反映出乡村总体可供给项目完整性不强。

2. 从微观层面考虑,各个要素内部项目匮乏。内部项目主要体现在游览、娱乐、购物方面,娱乐项目的匮乏最为明显。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娱乐活动较少,游客无法在旅游中参与相应的娱乐活动。虽然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各地区积极开展民俗旅游节和民俗旅游文化活动等,但大型的娱乐活动开展少之又少,甚至有一些娱乐项目单纯注重年轻人和小朋友的需求,没有考虑到中年及老年人的娱乐需求。

(二)旅游资源整合不充分

在当前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受到的制约因素多,旅游资源无法科学整合,景区的开发缺乏合理性,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旅游线路设计不规范。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大多以建制村为旅游线路,但在面积广阔的乡村,各景点之间的最优线路规划不科学,初期开发乡村旅游的线路设计不合理,使得游客在旅游期间大多数时间集中在路途上,很难体验到乡村旅游的休閑风光,致使游客的体验感降低,不利于乡村旅游口碑的形成。针对乡村旅游沿路出现的消费,大多集中在休闲时间,这段时间游客会集中在旅游线路上的消费区域,诸如旅游景点、当地特色工艺品商店等,但由于线路设计不合理,沿途缺乏相应的商店及其供给站点等配套服务设施,导致游客游赏价值受到影响。

2. 旅游主题不突出。乡村旅游自身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集中在乡村,游客资源多为城市群体,相应的旅游主题不突出,与当地民俗文化结合程度低。诸如某地区在重阳节时,庙会在公园景区,游客多集中在重阳节游玩观赏,与节假日有一定关联。同时景区主题不突出,相应的民俗文化“孝道”并没有与景区融合,导致游客游赏价值下降。

3. 旅游资源整合度亟待提高。乡村旅游的发展时间晚,资源无法充分整合,使得旅游景点增量少,消费者群体存在集中、从众等情况,致使景区游客经常出现拥挤,周边交通堵塞现象。乡村旅游景区门票购买方面,因为游客订票统计并非集中在线上,部分零散游客会到景区购票,使得景区无法对购票人数作出全面统计,缺乏平台旅游系统的统一规划,游客数量不固定,导致景区配套服务无法做到集中统计,制订的服务措施不到位,一旦遇到游客数量增长,服务质量和水平便会下降。在资源整合度偏低的情况下,多方矛盾阻碍,无法让问题良好解决。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没有形成系统模式,在旅游信息资讯不对称时,无法达到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期望值。在时代发展中,人们的旅游观念发生较大变化,越来越多人将旅游搬上日程,通过移动应用平台线上购票,但经常存在与抵达旅游景点购票的费用差异大现象。在宣传时,广告与真实服务有出入,应用的媒体在传播方式及内容方面缺乏导向性,无法为消费者规划出一条可行且合理的出行路线。

(三)旅游产品创意不足且单一

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旅游产品是将乡村自然资源作为核心,强化对其内涵的开发,定制独特的旅游产品,刺激游客的购买欲望,由此达到农民创收的目的。在当前旅游产品开发中,相关旅游项目的创意性不足,要结合乡村人文特色等具体现状,以团队策划的形式将旅游产品创意不足、单一的问题解决,将更多创新元素融入产品开发中。同时将网络和手机终端作为基础,在各大旅游网站上发布乡村旅游相关的信息,以便消费者能够快速查询乡村旅游服务项目。旅游开发商及旅行社在吸引消费者时,可以选择运用新型的旅游广告技术,将新旧媒体深入融合,有侧重点地发布广告,对不同旅游资讯进行全方位推广。利用创意性的宣传方式,在结合特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让旅游资源的创新效果提高。但由于目前旅游产品的创意性不足,使得在旅游路线上无法将外地游、周边游、自驾游等推广内容区分开来,整体过于笼统,使得运营者不能根据消费者需求制订科学推广方案,导致旅游产品的推广受到局限。

(四)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水平亟待提升

农民作为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在文化素养、能力方面存在局限,虽然在乡村旅游发展期间,部分地区已经强化对农民从业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制订系统培训方案,但依然无法解决从业人员水平低、素质差的问题,致使乡村旅游品牌形象的树立受到影响。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滞后的一大原因与专业管理人员缺乏有关,特别是精通旅游及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致使乡村旅游市场的影响能力偏低。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当下,乡村青年纷纷选择到城市务工,留守在乡村的大多为老人和孩子,或者受教育程度偏低的群体,为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挑战,不少乡村旅游景点在游客暴增时出现服务质量差的现象,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维护景区秩序,无法让游客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甚至存在哄抬价格的情况,使得游客对当地旅游服务的满意度低,投诉高,无法实现长久经营。针对乡村旅游服务人员,大部分是政府为扶持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而选择部分教育水平不高的农民作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这部分群体文化水平低,服务意识薄弱,在乡村旅游推进上无法提供太大助力,使得乡村旅游长久发展利益受损。

四、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优化对策

(一)增强经营主体创新创造意识

为促进乡村地区生产力及经濟水平的提高,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应该加强经营主体创新意识,促进乡村地区生产力稳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差距,为乡村融合提供现实条件。

1. 强化创新意识。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属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因此乡村旅游经济更侧重于产业的交叉。产业交叉是指产业间的延伸融合,通过产业间的互补及延伸达到产业整合的目的。乡村旅游经济中,旅游产品及旅游地区特点是第一产业的集中表现,旅游服务及商品销售则为第三产业内容,其中涵盖大量的基础设施及景区建设,为第二产业内容,注重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要将三者合理布局,理顺三者之间的关联,实现各个产业的深层次整合。

2. 增强消费动力。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保证乡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可以让农民获得高收入。因此,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期间,应该加强政策的支持,对相关农户给予相应补贴,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健全。针对失地农民定期开展就业培训,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二) 强化对旅游资源的整合

1. 合理规划设计旅游路线。导致乡村旅游经济无法持续发展的因素较多,而不合理的旅游路线便是制约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要结合乡村地区的实际情况,依照景区位置,有针对性地设计旅游线路,对各个景点科学布局。同时将当地特产工艺品、民俗产品等品牌化产品整合,合理制订销售策略,保证不会出现导游强行销售旅游产品的情况,提高游客的满意度,树立良好的假日旅游形象。在景区发展中,尽量生产适销对路、游客喜欢的旅游产品,这种方式除了能让当地人的收入水平得到提高,还会增强游客的满意度。比如,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可以加强对乡村旅游品牌的开发,结合各区域的旅游景点、人文自然等因素,制造相应的产品,将景区标志性建筑做成纪念品,并标注合理价格,让消费者持续保持对文化创意产品的热衷度,提升乡村旅游行业的收入。

2. 保证景区布局规划的合理性。在乡村旅游项目开发阶段,应该保证景区布局的规划合理性,确保不会出现盲目开发旅游景区的情况,避免旅游资源浪费。依照周边旅游景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景区发展路线,对旅游景区合理开发,防止出现模仿其他旅游景点的现象,减少出现游客分流问题。在开发旅游景区项目时,还要从教育培训、休闲娱乐、探险冒险等角度出发,强化与旅游景区的融合,开发多元化的旅游项目,确保乡村旅游景区在良性发展的同时,乡村经济水平能持续提高。

3. 强化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实现乡村旅游经济稳定发展目标,还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游客体验感。在实际发展期间,强化建设交通运输通道,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基地,诸如果蔬、花卉等,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将乡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展现出来。在农业生产旅游消费相互促进的基础上,搭建乡村亮点项目,增强旅游娱乐效应,突出娱乐趣味性及创新性。运用商业运营机制,与酒店、交通等行业融合,提升游客流量。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打造乡村休闲体验、古洞探秘等模式。对青少年乡村旅游体验强化培养,借助多元化的项目,诸如采摘果蔬、花卉欣赏等,对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持续优化。运用乡村旅游资源,增加游客数量。也可以利用农村资源,将绿化、美化、生态、自然等因素融合,为老年人提供养生基地。

(三)持续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好景区的规划布局,也要不断丰富旅游产品,持续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1. 对农家乐旅游项目深入挖掘。将体验经济理论作为基础,充分调动乡村地区农民积极性,让其自主参与到乡村旅游景区工作,并大力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增强游客体验感,让游客能主动到景区消费。政府应该将自身的引导作用发挥出来,给予乡村旅游项目大力支持,提供相应岗位,将农民就业问题解决。通过民宿、农家乐等项目,对经营体制不断创新,依照民宿农家乐等优势,将远距离游客吸引到景区中,解决远距离游客住宿问题,提高农民的创收意识。在挖掘农家乐的休闲娱乐项目时,重点解决游客住宿问题,让喜爱农家乐的游客可以长时间游赏。在农家乐项目中,也可以为游客提供采摘、开心农场等服务,提高游客体验感,让游客亲身参与蔬菜种植、喂鸡及挤牛奶等项目中。

2. 强化对民俗文化的开发。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对当地乡村风土人情不断浓缩,结合乡村的民俗文化,尽可能吸引游客。在适当时间开展多元化的节庆活动,将当地民间艺人的歌舞延伸到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中。在农耕文化旅游中,与耕地文化使用的农具、加工农产品等融合,提高游客体验感。如依照当地礼仪文化,深层次挖掘表演民俗,展示当地独有的特色,为游客打造多功能的文化体验。同时依托乡村生态环境及自然景观,根据民俗文化开发乡村旅游景观项目,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乡村经济转型,解决当地农民就业难的问题。

(四)强化对旅游业人才的培养

在各行各业发展中,人才始终是重要部分,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同样如此。若想构建健全且新型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有高质量、高水平、高能力、高素养的专业人才作为支撑。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阶段,应该将乡村特色作为基础,强化对旅游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邀请专业人员到景区对服务人员展开系统且专业的培训、教育,注重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能力,制订完善的培训计划,并落实到各个岗位。同时注重培训效果考核,利用考核、实践检测等方式,检验从业人员旅游知识掌握情况,并将考核结果与从业人员的绩效考核挂钩。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系统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对高校旅游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引进,提升乡村旅游业专业人才水平和素养。当地旅游部门应该深入到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中,做好实地调研,对地区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展开系统化分析,并以政府名义引进高质量的旅游人才,为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五、结语

综合而言,在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业作为重中之重,对乡村经济发展进程的推动有积极影响。因此各地政府应该紧抓乡村振兴带来的机遇,突破现阶段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困境,强化对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与创新,高效解决问题的同时,促进乡村旅游经济朝着健康且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全少莉.智慧旅游背景下鄉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探索[J].商场现代化,2022(14):111-113.

[2]王娜,张吉.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零投资”电商运营模式路径[J].中国集体经济,2022(20):101-103.

[3]麻智龙,屈跃,高俊英,项鹏宇.“智慧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分析[J].商业观察,2022(13):29-31.

[4]樊娟.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探究[J].旅游纵览,2021(14):147-150.

[5]赵莉.基于智慧旅游环境下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新模式分析[J].营销界,2020(46):81-82.

[6]贺莹.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创旅游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6):58-59.

[7]赵云.云南省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与探讨[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5(04):87-89.

[8]赵莉.基于智慧旅游环境下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新模式分析[J].营销界,2020(46):81-82.

[9]蒋子涵,周加宜.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特色民俗旅游模式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启示[J].营销界,2020(29):126-127.

[10]郭伟,张雪娇,邓丽芸.我国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12(08):99-101.

[11]江林茜,张霞.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初探——以成都农家乐为例[J].求实,2006(S1):244-245.

(作者单位: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18:10
仙居湫山乡方宅村乡村旅游规划构想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49:08
珠三角西岸精密制造产业新城规划及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永续债券探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05:21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24:45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20:33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5:55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27:50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