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波
摘要:我国农村经济经过70余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系统梳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发轫期、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期和农村经济全面深化期。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农村产业形式单一、农村人才流失、传统思维观念束缚的困境,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针对性提出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强化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跳出传统思维观念束缚等策略,以期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困境;策略
一、引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经过70余年的发展已取得辉煌的成就。从开展农村土地改革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国家一系列农村经济政策和改革建设的创举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向着更高质量方向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改革,农村经济不断改革的过程反映了农村经济制度不断发展与演变的历程,就此而言,我国农村经济制度不断更新与完善的过程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离不开对农村经济改革和农村经济制度的分析,而对农村经济改革和农村经济制度进行的探究又需要建立在对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的系统回顾上,换言之,农村经济发展历程直接反映出对我国70余年来发展农村经济工作的反思。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在面临诸多机遇的同时也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系统回顾我国40余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历程中的得失,对于研判未来农村经济发展方向,促进农村经济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和推动农村新的经济制度变迁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分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改革的重点在农村,40余年来不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一系列农村经济政策和农村改革制度的出台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这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农民的经济利益,还深刻影响着国家经济发展。可以说,中国农村政策不断演变的过程就是农村经济和农民利益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更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通过系统梳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并根据已有的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和农村经济改革举措,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40余年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一)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发轫期(1978~1992年)
1978年12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的发表奠定了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持续推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宽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逐渐成为该时期改革的主要目标。为此,国家主要从两个方面着力提高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一是通过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和降低生产资料价格,二是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责任制。随后,为更好地协调农民与集体的关系,农村经济政策开始向农民获得实惠和自主倾斜,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还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村经济呈现出爆发式增长。(1978~1992年主要农村经济政策见图1)但这种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在后期的发展中也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有限的农村集体发展空间和有限的承包费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随着对我国经济结构认识的逐渐深入以及日益严峻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工业开始在农村逐渐兴起。由于在该时期存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农村工业发展不匹配、农村集体经济政策不明确等问题,导致该阶段农村经济发展也暴露出一些新的矛盾,如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的不断调整导致农村经济增长呈现出波动趋势,加之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逐步建立起了城乡发展的壁垒,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期(1993~2011年)
1993年,国家出台土地政策以延长农村耕地的承包期,该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并在随后几年间,农村经济进一步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02年《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出台对刺激农村居民长期稳定进行土地承包和激发农村居民生产活力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标志着农村土地承包问题向法治化方向转变。同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工作任务,这是加强我国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又一项重要举措。2004~2006年,国家逐步全面取消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这不仅极大地缓解了农民生活的压力,同时也有利于更好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政策,对于优化我国农业农村的资源配置有积极的作用,也对于促进城乡关系向着更加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方向发展有重要意义。2006年,我国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始步入以城带乡的新阶段。(1993~2011年主要农村经济政策见图2)该时期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虽然高效地带动了农村工业的发展,但也造成农业的相对衰弱,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转移,进而致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农村经济发展进程明显减缓。随后几年间,国家针对农村经济发展问题,逐步建立了一系列制度框架,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持农业稳定发展、保证农业持续增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等,但由于城乡二元体系已形成,城乡矛盾已经无法避免。该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更加侧重解决人地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城乡统筹发展问题。
(三)农村经济全面深化期(2012年至今)
2012年,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逐步成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国家层面大力倡导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标志着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同年,脱贫攻坚拉开序幕,这是国家为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美丽中国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途径和基础保障。2017年,国家明确提出在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同年,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城乡要融合发展,逐步实现乡村的全面复兴。截至2020年底,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均出台了一系列刺激农村经济增长的政策,其主要目的在于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现代化进程,提升农村发展活力。(2012年迄今主要农村经济政策见图3)当前,“十三五”时期的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进展,乡村振兴已全面拉开帷幕。
三、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困境
(一)农村产业形式单一
实现乡村振兴,第一要务是实现产业振兴,因此,产业振兴便成为当前我国农村經济政策的核心,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产业形式较为单一,产业多以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农产品的初加工和发展特色旅游产业为主,属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加之农村集体经济受限,产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无法形成规模化和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同时,产业发展定位过高也成为限制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农村产业发展多以借鉴成功经验为主,并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农村产业发展的主流,这种产业模式很难起到带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作用,更是难以带动周边地区形成良性互动的辐射作用,最终会造成农民收入受限,无法保证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同时,农村产业发展面临产业升级,农村居民参与度越低的现象。一方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农民对产业升级和市场化需要的认识不够,导致农产品滞销或价格波动较大,另一方面,不断提高的规模化和机械化极大地简化了农村劳动力数量,更多的散户失去竞争力,进而导致部分农村居民无法从产业发展中获得经济效益。
(二)农村人才流失严重
农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才为追求更多的经济收入和更好的生活品质开始向城镇转移,造成农村人才流失,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加剧,而这些也逐渐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农村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产业、人才、经济、基础设施等一系列要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几者缺一不可。农村人才的缺失直接造成农村经济发展链条的中断,这不仅不利于农村产业升级和发展,还对农村经济合作社的规范化和统一管理带来消极影响。此外,过去多年来国家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城市发展和城市其他各方面经济建设,而对农村经济发展专门人才培养力度尚显不足,导致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严重脱节,造成农村产业发展也只能停滞在初级和中级阶段,无法更好保障农村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三)传统思维观念的束缚
传统观念在我国尤其是农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长期以来保守主义和经验主义等固化思维的束缚,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居民的思维方式很难发生转变,还是倾向于现有土地以及在本地从事体力劳动。尽管有部分年轻劳动力为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外出务工,但其本质仅仅是停留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大的收益,而非长远发展。虽然城市化进程为部分农村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居民未能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如在土地流转中,尽管不少农村居民获得了相应的补偿,却很难发挥集体优势进行投资与扩大生产规模,这不仅阻碍了资金的流转,同时也是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策略
(一)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的重点是破除单一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产业升级与转化。依托产业创新发展,不仅能够实现农村民居“能致富”的目标,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和提升农村经济的“造血”能力。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的开展,区域协调发展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了可能。一方面,从顶层设计角度出发,努力破除个体发展思维,形成区域联动发展模式作为提高农村产业效益的思路,打造产业集群,形成县域乃至市域范围内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模式。着力破解单一产业结构,着力打造产业发展链条,挖掘特色产业,实现产业的精细化和深入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对农村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并做出及时调整。产业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这不仅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农村产业发展最大的弊端就是照搬和模仿,这不仅会使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向错误的方向转变,更有可能违背农业发展规律而适得其反。因此,要适当对农业结构进行有效的优化与调整。首先,在种植作物上,应以自主、科学、高效耕种为主,只有农民自主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由适应性调整转变为战略性调整,才能使农业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升级;其次,应着力发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仅仅依靠农产品本身带来的经济价值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深度挖掘农产品的潜在价值,并逐步向深度加工、产业链形式靠拢,这样才能将农产品的价值最大化;最后,要有对市场变化的预测分析,通过分析市场未来发展趋势,从而确定供需关系,合理均匀分配各产业之间的比重,以便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抢占先机。此外,国家和地方层面须从市场需求导向出发,寻求最佳产业发展模式,以求实现产业效益最大化。
(二)强化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顶层设计是最有效也是最基本的保障。首先,要围绕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制定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政策的可实施性和稳定性。其次,尽量放权于基层政府,政策上给予农村人才倾斜,推动农村人才政策顺利落地,注重创新引才机制,在保障待遇的同时,突出社会认同、生长平台和激励关怀,实现人才经济待遇和政治认同双保障。再者,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科研院所、企业等优势,培养具有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的人才队伍,并在村镇范围内,逐村对在外大学生、本土致富能手等人才进行摸排、登记、建册,建设人才队伍,完善人才基本情况、技术特长、专业方向、作用发挥等信息,增强人才资源开发的科学性、针对性。此外,从区域本身看,挖掘区域内现有的人力资源优势,制定符合本区域发展的农村人才回流制度,真正实现“自愿来、留得住、能发展”的目标。最后,要加强对农村青壮年职业技术水平的培训,通过给农村送专家、送技术、送服务,做到信息技术共享,同时还应特别加强农民信息化、网络化水平相关技能培训,引导农民身份向职业农民转变。
(三)跳出传统思维观念束缚
乡村是我国农耕文化的活化石,其最大的价值在于所承载的文化。传统观念中的乡村往往与农业关联,这种思维最直接的反应便是农村人口的固守。发展农村经济,需要跳出传统的农业产业思维,重新认识和定位乡村,打造乡村融合发展新模式。一要牢牢抓住乡村振兴机遇,对现有乡村资源进行系统梳理,从规划角度做好乡村定位,让乡村发展成为有文化传承的乡村。二要树立开放合作的思维,紧抓国土空间规划跳板,跳出传统乡村概念,与村外合作共建,实现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如通过引进国家龙头企业资金,建立“企业+科技+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社模式可有效保障乡村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通过依托政府和龙头企业或者多村联合的模式,将政府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协同起来,不仅可兼顾产业发展中经济效率与分配公平问题,还可为实现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和乡村经济的稳定增收提供保障。
五、结语
本文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为切入点,在系统梳理我国农村经济制度和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产业形式单一、农村人才流失严重、传统思维观念束缚等困境,并主要从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强化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跳出传统思维观念束缚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刺激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事实上,国家经济的发展重点在农村,而农村经济发展是关乎我国民生事业发展的关键,它一头连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热切的期盼,一头连着建设美丽中国的中国梦。在全面进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期,对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站在更高的视角和更加深刻的历史背景下考虑。通过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发轫期(1978~1992年)、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期(1993~2011年)和农村经济全面深化期(2012年迄今),依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借助国土空间规划和乡村振兴机遇,为我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贺非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发展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轻工大学,2019.
[2]姜力,李玉勇.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政策的回顾和反思——基于农村经济状况演进视角[J].农业经济,2012(12):3-5.
[3]周媛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4]岳文海.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5]管文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6]张延曼.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0.
[7]吴玉转.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及时代价值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20.
[8]周芸帆.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9.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