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彬
在以往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因为受教学模式陈旧和教学方法单一的影响,很多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是特别高,学习态度也较为被动,导致整体学习效率不高,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为有效转变这一不利局面,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应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创新教学模式,维系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使其在阅读学习中收获更多知识与技能,全力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与生成。
在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中,阅读文本不仅在长度上有所增加,而且难度日益提升,还出现了议论文、说明文等体裁,内容较为枯燥,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很难被调动起来。作为一堂课的第一个环节,新课导入要求教师把握时机,激起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其积极、踊跃地参与阅读活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导入新课,借助生动、有趣的画面揭示阅读主题,为高效课堂的构建作好准备(官丽颖 2022)。
例如,在讲授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5 Let’s celebrate!的 Halloween 时,教师先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一些中外著名节日的图片,包括Spring Festival,Lantern Festival,the Dragon Boat Festival,Christmas,Thanksgiving 等,并搭配导语“Do you know which festivals are held around the world?How do people celebrate these festivals?”等,鼓励学生结合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说出这些节日的名称,指出世界各地还有哪些节日,并简单描述一些节日的庆祝方式与风俗习惯,从而激起其阅读热情,使其意识到即将阅读的课文与节日有关。接着,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经典英文歌曲Spooky Scary Skeletons,渲染气氛,并询问:“Do you know which festival this song describes?”学生通过倾听判断出这是关于万圣节的歌曲。然后,教师在课件中展示一组有关万圣节的图片,包括戴鬼怪面具的人、穿鬼怪衣服的人、南瓜灯、万圣节晚餐、玩trick or treat 游戏的孩子等,并搭配相应的英语描述,将万圣节的主要庆祝方式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来,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其对阅读文本充满无限期待与求知渴望,从而正式导入Halloween 这一阅读主题。这样,教师利用歌曲、图片等打造轻松的阅读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浓郁的节日气氛,引起他们对节日的兴趣,营造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其自然而然进入新课阅读,为新课的学习作充足准备。
大部分学生的阅读效率不是特别高,尤其是在阅读英语文本时,难以透彻理解语篇的主要内容。究其原因,他们掌握的英语词汇较少,语感不强,很难准确理解各个句子的意思。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词汇的讲解,不能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还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以视频、动画或者图片的方式把一些词汇展现出来,辅助他们理解,使其更好地掌握文本内容,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范秋贤 2022)。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2 Let’s play sports!围绕“体育运动”展开各项教学活动,大部分词汇与运动和锻炼有关,涉及不少常见的体育项目,包括 swimming、volleyball、football、tennis 等。本单元的My favourite football player 一文主要介绍了作者所喜欢的一名足球运动员——李华(Li Hua),还有不少体育运动方式的内容。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词与快速掌握课文大意及内容,在正式阅读课文前,教师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一些生词以图片、动画或者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如 walking,呈现步行的图片;player,展示运动员的图片;enjoy,展示欣赏比赛的图片;club,呈现某个体育俱乐部的队徽;match,播放比赛视频,增强对学生的视觉冲击,使其在形象思维感知下增强对这些词汇的认知与理解,从而帮助他们做好阅读铺垫工作。这样,在具体的阅读环节,学生就能轻松突破生词障碍。以句子“Li Hua is my favourite football star.”为例,学生一看到 football,就知道是“足球”的意思,从而快速、准确地推断出football star 的意思是“足球明星”。这样,把原本难懂、枯燥的阅读变得简单、有趣,既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阅读效率。
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营造特定情境,能够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掌握阅读知识,增强阅读效果,拉近与文本的距离,从而使其学习变得更加高效。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通过视频、图片、音乐等方式创设适宜的阅读情境,引发学生的内心共鸣,使其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强化阅读体验,发现阅读的乐趣,不断提升阅读能力。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8 Pets 的核心话题是“宠物”。本单元的Poems about pets 是一篇关于小狗与金鱼的英文小诗,主要介绍了这两种动物的外貌特征与行为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常见宠物的图片,包括兔子、乌龟、鹦鹉、金鱼、狗、猫等,由此创设情境,并询问:“Do you like pets?Do you have pets at home?”学生自由说出各自喜欢的宠物及家中养的宠物,并作简单描述,从而了解了即将阅读的内容与宠物有关。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有关狗的动画,包含以下多个画面:狗追赶东西,寻找藏起来的主人,用嘴咬东西,打闹玩耍,表演杂技等。教师进一步渲染情境:“I like dogs very much.Here’s poem about a dog. Please read it and tell me what the dog can do.”鼓励学生先猜测教师喜欢狗的原因,再对照动画自主阅读Poems about pets 的第一部分My dog,并描述狗在做什么,从而让他们初步理解诗歌内容。之后,教师播放第一部分的诗歌朗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找出这首英文小诗的押韵词汇,即 all、hide、sticks、bite、friend,并模仿朗读,体会诗歌的押韵,从而培养其英语语感。最后,教师采用同样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Poems about pets 的第二部分My goldfish,让他们在情境中高效阅读。
素质教育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目的在于利用阅读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育他们的思维品质,使其思维朝灵活性、批判性、多样性、创新性、逻辑性等方向发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精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将阅读文本中的一些关键之处呈现出来,引出相应问题或者话题,以此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启发他们深度探究阅读内容及主题,训练其阅读思维能力(吴金莲 2021)。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8 Natural disasters 的中心话题“自然灾害”。本单元的The Taiwan earthquake 一文主要介绍了1999 年中国台湾发生地震的情况,作者以第一人称视角描写自己在地震中的亲身经历,用词方面比较专业,以至于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有鉴于此,教师精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多元化阅读指导,引领学生深度思考,使其突破难点、消除疑点。在课堂上,教师先展示一些地震的图片或者视频,并提问:“Do you know what happened? Why does it look so dangerous?”学生判断出是发生地震的画面。教师鼓励学生结合个人认知讨论地震的危险,激活他们的阅读思维。接着,教师呈现有关地震的新闻报道,结合地震图片与视频让学生感受当时的场景,并搭配问题:“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ed?What was‘I’doing? Why did people scream? Did the writer survive?”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之后,教师继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一些地震中的细节,如人们如何躲避危险及救援情况,并设置问题:“How to save oneself when an earthquake occurs? W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carrying out post earthquake rescue work?”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探讨地震中如何自救,以及实施震后救援的注意事项和意义,从而学会在自然灾害中进行自我保护。
在现代化教育观视角下,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帮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知识与经验,使其阅读理解能力越来越强,并能更好地内化阅读内容,为语言知识的输出与运用作铺垫。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巧妙采用信息技术适当扩充阅读容量,让学生通过阅读掌握更多英语知识,开阔英语学习视野,从而满足其实际英语阅读需求,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宋霞 2021)。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2 Travelling 的核心话题是“旅行”。本单元的A trip to Hong Kong 一文主要介绍了凯蒂(Kitty)在香港迪士尼乐园的一次旅行经历,涉及迪士尼乐园中的多个游乐场所。在课堂上,教师先抛出话题:“Have you ever been to Hong Kong? Do you know Hong Kong Disneyland?Where is there anything interesting?”让学生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自由作答,交流对香港迪士尼乐园的了解。同时,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同步展示一组有关香港迪士尼乐园的图片,让学生对照图片快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接着,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了解凯蒂的香港之行,谈论她在旅行中的见闻与活动,并鼓励他们结合个人亲身经历谈论旅行中的见闻与活动,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在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后,教师继续使用信息技术拓展阅读教学范围,通过网络渠道搜集一些介绍世界各地著名旅游景点如Great Wall、Shaolin Temple、West Lake、Huashan Mountain、Leaning Tower of Pisa、Big Ben、Taj Mahal、Statue of Liberty 等的文章,以及相关视频、纪录片等,整理好后分享给学生,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由阅读,并讨论与分享阅读心得。如此,不仅能够扩充学生的阅读容量,还可以让他们了解世界各地值得欣赏的美景,从而使其在增加英语知识储备的同时增长个人见闻。
就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来说,要想进一步构建高效课堂,教师不能仅局限于阅读教学,还要注重与写作教学相联系,为学生提供把阅读中吸收的知识通过写作表现出来的机会,实现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相结合,同步提升他们的读写能力,使其构建完善的英语知识体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灵活使用信息技术,根据阅读问题设置一些写作场景,引发学生写作的动力,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促进读写有机结合(陈洪 2021)。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2 School life 的中心话题是“校园生活”。本单元的School lives 一文由 Life in a British school 与 Life in an American school 两部分构成,分别介绍了英国与美国不同的初中校园生活。在阅读环节,教师利用互联网平台搜集了一些有关英国与美国校园生活的图片,让学生在图文资料的辅助下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两个国家校园生活的基本概况与异同之处,分析作者的个人感受与观点,从而帮助其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积累一些描述校园生活的单词、短语和句式等。之后,在写作环节,教师创设场景:假如你的外国友人杰克(Jack)想要了解中国的初中校园生活,请你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的校园生活及感受。同时,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呈现一组本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图片,包括早读、课堂学习、所学科目、课间活动、体育活动、课外活动、餐厅用餐、宿舍就寝等,引领他们在真实场景中结合亲身经历与图片,模仿课文结构展开写作,从而帮助其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内化。
学生作文展示:
I am 15 years old,and I am in the ninth grade of junior high school. From Monday to Friday,I get up at 5:30 a.m. to go to early reading,start taking the first class in the morning at 8:00 a.m.,start eating lunch at 12:00 p.m. after finishing four classes,and continue to take four classes in the afternoon after lunch break. I have two evening self-study sessions,and start sleeping after school at 9:00 p.m. Although the schedule is very full,it feels very fulfilling because I can learn a lot of knowledge every day.
现阶段,随着现代化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与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工具被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诸多便利,有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需要教师紧跟时代潮流,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优化阅读教学形式与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找准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之间的契合点,对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与形式加以改进与创新,从而带领学生在阅读课堂上获得与众不同的学习体验,使其全身心参与阅读活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更多语言知识,同时提升阅读技能,促进语言能力发展,实现高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