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微微 杨秋爽
语法是语言的构造规则,蕴含在语篇中的语法是语篇的核心架构。语法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语法教学的地位及如何呈现与练习语法一直是一线英语教师教学的重难点。无论是传统的演绎法,即通过呈现、解释、比较与运用进行语法教学,还是归纳法,即通过呈现、例子、应用与引出进行语法教学,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语篇的地位与作用。基于语篇的语法教学是呈现语法形式和语境信息的有效载体。因此,只有以语篇为导向的语言知识整合“反哺”语法学习,形成正向的学习反馈,才能促进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整合发展,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目标。
语法学研究词的形式、用法和句子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安排的规律。语法就形式而言是一个语言内部组织层次(黄国文 1988)。韩礼德(Halliday 2007)的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法是研究句法(形式)、语义(意义)与语用(运用)是如何共同起作用以达到语言交际的。语篇是语言学习的主要载体,语言学习者主要是在真实且相对完整的语篇中接触、理解、学习和使用语言。”另一位语篇语法教学的奠基者拉森-弗里曼(Larsen-Freeman 2003)在三维语法理论中提出:任何一项语法都由form(形式)、meaning(意义)和 use(用法)三个维度组成,且三个方面相互作用。因此,在语法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习语言的规则形式,而且要学习如何有意义、恰当地使用语言来达成交际(程晓堂 2021)。因此,语法教学应依据语篇有意义地呈现出来,使语篇成为语法呈现在具体语境中的重要载体。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篇要承载表达主题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教育部 2022)与此同时,《课程标准》在语法知识的三级表述中提到,“要在‘形式—意义—使用’的统一体中,明确学习语法的目的是在语境中运用语法知识理解和表达意义”(教育部 2022)。可见,在语篇里的既定语境中进行语法教学,能够实现目标语法教学。在理解语法规则的同时,能够在语篇中运用,使语法在语境中呈现,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此外,《课程标准》在学生的学习策略层面提出要求:“从形式、意义与使用三个角度关注和学习语法。”(教育部 2022)基于《课程标准》,依据学生的学习与认知发展规律,GDM(the Guided Discovery Method)在语篇情境下陈述特定的语法结构(王蔷 2006)。GDM 语法教学法通过关注语篇中的语法结构形式,逐步生成对目标语法的结构,并在练习中深化对目标的认知,在运用中产出有关目标语法的语言输出,颠覆了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是一种语篇导向的语法教学策略。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Bruner 1961)作为建构主义学派的代表,提出了“发现法”,即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得出学习结论。在发现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指导发现法指在教师有计划的启发过程中,学生进行知识探索以求独立发现结论,并将新认知纳入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指导发现法的教学策略是学生根据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定的问题,真实观察、积极思考、仔细分析、自行发现规律和建立概念的一种方法。指导发现法的核心要义是为学生提供现实、可操作的学习模式,用以发现与解决出现的问题。该模式与储存信息的内部系统密切相关,并且这些需要存储的信息是通过人与周围环境出现的一切事物相互获得的。在交互的过程中,新认知可以纳入原有认知系统,从而达到新知识的学习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发现法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发现结论,并将新结论纳入原有认知进行再次建构。通过诱导产生兴趣,指导学生开展实践,疏通其思维障碍,引导其进行归纳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实现了自主学习。
在GDM 语法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该结构的基本规则及其在语境中的意义,明确教学和学习目标结构。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语篇中输入目标语法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生成语法规则,在练习与应用中内化并输出语法规则,符合二语习得规律。从语篇到语篇的过程,让学生在语篇导向的语法环境中学习语法,提高其语法学习效率。基于语篇导向的GDM 语法教学法的实施思路见下图:
基于语篇导向的GDM 语法教学流程图
下面,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 will have a great time! 的目标语法——If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为例,阐述以语篇为导向,通过“多模态语篇输入—指导生成目标语法—应用内化目标语法”的教学方法实现目标语法的教学。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生成与运用语法的能力。
语法不能作为孤立的语法规则教给学生,而应让他们在语境中感知、探索、使用和内化语法知识(徐晓澜 202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选定涵盖目标语法的多种语篇。语篇类型可以是不同体裁的文本,也可以是歌曲、图片文本、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整体难度呈梯度递进的语篇,激活其已有语法知识。在呈现过程中,设计趣味性强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更多高度贴合的语境化文本提供大量目标结构的语境,使学生对语法结构实现前期建构和认知。
【教学片段1】
1.Listen to the song entry Five Hundred Miles.
If you miss the train I’m on,you will know that I am gone,
You can hear the whistle blow a hundred miles.
2.Watch a video clip.
If you give up,you’ll lose.
If you try,you will have a half chance.
If you hold on,you will be succeeded.
If you never try,you will never succeed.
3.Read passage and underline the sentences begin with “If”(见表1).
表1
【设计说明】在第一个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呈现包含语法If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多模态语篇,使学生在多模态语篇中感受语法结构,在有关问题解决的真实化情境文本中感知语法结构。语篇形式多样,由易至难,在真实的主题语境中围绕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这个目标语法结构,使学生在大脑中对目标语法进行前期建构,为下一阶段的语法教学夯实基础。
指导发现内在语法规则是GDM 语法教学法的主要部分,也是学生在多语篇语境中生成目标语法的关键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呈现多种语境化的语篇示例后,运用强指向性的课堂指令及问题链引导学生生成目标语法内容,引导他们建构起目标语法结构。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点拨,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讨研究、揭示规律、运用规律(邱瑞君 2008)。因此,在问题链的推动下,学生建构目标语法的过程是大脑中目标语法认知结构具体化的过程。
【教学片段2】
Teacher:Now,let’s find something in common in the texts above.Have you found the common grammar structure in the texts?What is it?Think it for a while and show me your answers.
Teacher:We can see that the clause in each sentence begin with “If”,right? What’s the meaning of “If” used in the clause?
Students:It means “如果”.
Teacher:And what’s the tense in the “If” clause?
Students:It’s simple present tense.
Teacher:What about the tense used in the main clause?
Students:It’s simple future tense.
Teacher:Can we make a summary about the tense and the structure used in “If” clause?Now,fill in the chart(见表2)and work together with your partner.
表2
【设计说明】在呈现情境化的多模态语篇后,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教师要用明确的教学指令问题,激发学生生成目标语法结构。在学生回答出目标语法后,教师呈现正确的语法结构,重现上一教学步骤的语篇内容,加深他们对生成的语法结构的认知与理解。教师的教学指令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产出目标语法规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结构上,让他们发现关键结构的规则及其含义。学生在教师的逐步指引下生成的语法结构是已经在语篇呈现过程中内化了的语法认知的产物。
语法练习是语法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法知识、培养及发展语法运用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吕国征、陆锋 2017)。在练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学生将内化了的语法知识通过基于语篇的有意义的练习,加强对目标语法的理解与运用,形成语言知识架构。通过情境化的目标语法应用,能够使学生根据目标语法结构输出目标语言,以达到语法知识建构的目的。在情境化语篇下的有意义练习能最大化地还原语法应用场景,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下内化目标语法,具备能够独立输出情境化目标语法的能力。
【教学片段3】
Task 1:Fill in the blanks in the following passage.
Dear Su Mei,
I don’t know what to do about going to Mike’s birthday party tomorrow night.My parents________(think) I should study for my English exam next week.If I________(go)to the party,they________(be)upset.If I_______(go)to his party,he______(be)sad.Mike ____________(tell)us to wear nice clothes,but I don’t _____________(have)any.If I_______(wear)jeans,I_______ _(look)the worst.Also,I’m not sure how to _________(go) to the party. If I________(walk),it________(take)me too long.If I__________(take)a taxi,it_________(be)too expensive. Can you give me some advice please?
Tina
Task 2:Complete the sentences using your own ideas.
1.If I get up late tomorrow,________.
2.If I don’t finish my homework,________.
3.If I don’t get enough exercise,________.
4.I will not have enough time to study if____ _.
5.I will not make any friends if________.
Task 3:Write a story with your group on a piece of paper. The first person begins the story with “I think I will...”.The others add sentences with “If”.Pass the paper around twice.Then read the story.
e.g.:I think I will go to the movies tonight. If I go to the movies,I won’t finish my homework. If I don’t finish my homewor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说明】为使学生真正内化语法知识,针对目标语法的深层次加工是十分有必要的。以上练习与应用的设计特点:从关注语篇内的目标语法结构到关注具体语境中的目标语法句子,再到通过设定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利用目标语法结构输出语篇。通过精心选取的语篇资源及创设的包含目标语法的语境,引导学生操练、模仿,在具体情境中运用目标语法,在语言内化中深刻体会语法形式与意义结合的重要性。
多类型语篇铺垫下的语法建构是GDM 语法教学法的关键环节。在该环节,教师应运用明确且有针对性的课堂指令,在关键节点引导学生构建新的语法概念。在课堂观察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语法建构情况,及时作出调整,转变语言策略,逐步引导他们建构结果,提升其语法认知,为下一个教学步骤作好目标语法结构铺垫。该环节对目标语法教学起决定性作用。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明确主题意义,要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语篇传递的意义,挖掘文化内涵和育人价值(教育部 2022)。语篇承载着语法、语用及交际功能,更蕴含一定的主题意义。因此,在语篇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语法的同时,要围绕既定的语篇主题语境,帮助学生构建语法概念,并围绕某一主题意义层层递进地呈现多类型语篇,使他们在建构语法概念的同时深挖语篇的主题意义,从而实现主题意义的育人功能。
语法练习通常分为两种,机械性练习和有意义练习(王蔷 2006)。机械性练习指传统意义上基于某种语法采用“题海”战术式的机械的语法运用,通过重现某语法结构进行重复性练习,并在单一练习环节丧失语言的交际功能,使语法的生成与产出都脱离了语篇语境。那么,相比于机械性语法练习,GDM 语法教学中的有意义练习是基于语篇的语法输出,在语篇形成的具体语境中建构起语言知识结构,并在深层次的加工过程中使学生能够真正习得并真实运用语法项目,使语法学习从语篇语境中来,再到真实的语篇语境中去。
基于语篇导向的GDM 语法教学能为目标语法提供真实语境,以语篇为载体的语法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提高语法教学效率。基于语篇导向的GDM 语法教学法是兼顾语篇语境和语法意义的最有效的方法。学生在语篇中生成并运用语法形式、在理解语法意义的过程中准确掌握语法形式和语法语用功能。基于语篇导向的GDM 语法教学以语篇为基础,以语境为支撑,在注重语言形式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语法的意义和用法。基于语篇导向的GDM 语法教学兼顾语法教学的三个维度,即形式、意义与用法,从而达到《课程标准》对语法教学的建议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