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吉庆
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很多学生“闻作文色变”,一提到写作,就感觉无从下手,或者对于写作技巧不熟悉,写出来的内容杂乱且错误百出,如词不达意、句子单调、无逻辑性等。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一线英语教师潜心探究各种教学模式。“以读促写”是目前教学成效比较显著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可以从教材或者课外阅读材料入手,以“阅读+写作”的模式引导学生展开写作练习,从根本上解决英语写作难题。
英语写作如同语文写作一样,不能凭空想象去创作一些内容,也就是说,任何题材的写作主题都需要有明确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方向。但是,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写作情境的重要性,很少甚至没有在写作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情境或者依托教材中的主题情境,依然采用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如将句式、语法、单词等作为写作的重点元素,导致学生的英语写作一直处于生硬的模板状态,毫无新意,很难培养英语写作思维(吴爱军2022)。
英语写作是一项包含各种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活动。学生要想写出高质量的英语作文,就要灵活运用已掌握的英语知识,并且能熟练操控语言表达能力。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面对写作依然停留在“小学生水平”或者模板状态,对于掌握的词汇、语法、句式的灵活操控能力较差,表现在作文中就是内容或者表达形式重复,导致作文整体质量很难得到提升。
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英语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寻找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新途径。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以读促写展现出诸多教学优势。
第一,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喜欢走框架教学模式,一味地让学生背诵和记忆经典范文,忽视了对其写作技巧和写作思维的培养。以读促写教学方式是将阅读和写作融合在一起,利用阅读指导学生写作。有了阅读情境的协助,学生可以更轻松地掌握各种写作技巧。比如,学生可以通过分析阅读文本的结构,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可以有目的地模仿阅读文本中的一些好词好句,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第二,学生可以在阅读互动中感受到阅读文本的情境及蕴含的内在情感,这些都可以成为英语写作的创作灵感。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合课内外多样化的阅读素材,引导学生为英语写作储备丰富的素材,拓宽其写作视野,夯实其语言基础。
阅读不仅是一种提升自我能力的学习方式,而且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在传统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很少关注和引导学生积累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更喜欢让他们直接模仿教材语篇的写作风格。教师可以借助阅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从多方面引导其养成储备写作资源的良好习惯(李娜 2022)。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2 Travelling 介绍了世界各地的著名旅游景点,如the Great Wall,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the Sydney Opera House,the Statue of Liberty 等。教师围绕这几个景点,推荐给学生一些课外阅读资料,加深他们对国外文化和风土民情的了解。以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为例,教师从比萨斜塔的建筑背景、建成后发生的趣事等角度出发,推荐如下课外阅读材料:“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was built in August 1173 under the direction of architect Nano Pisano.It was originally designed as a vertically built bell tower,with a height of about 60 meters.In 1174,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was discovered for the first time.”该阅读材料介绍了比萨斜塔的修建风格及发生倾斜的时间。在这一段课外阅读拓展中,学生学习了bell tower 这样的新词汇,也积累了“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was built in August 1173 under the direction of architect Nano Pisano.”这样的表达方式,从而为在相关话题写作中应用这些有价值的素材奠定了基础。
另外,为了便于写作素材的积累和整理,教师还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拓展过程中将各类素材做好分类,按照话题、句型、词汇等进行划分,便于后期查看。教师还鼓励学生将一些优秀的素材资源进行分享交流。
精读是初中英语阅读的一种常见教学方式。与泛读的模式不同,精读一般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对于以读促写的英语写作教学而言,通过精读可以将学生代入更深层的英语学习。对于一些优秀的英语阅读文本,学生可以在精读过程中仔细揣摩好词好句的表达方式,而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分析的方式带领学生赏析文本语言,帮助他们锤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沈斌 2022)。另外,在精读之余,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对阅读内容的深度讨论,提高其思维分析能力。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1 Dream homes Reading 板块分别介绍了几个学生喜欢的不同房子的类型,其阅读文本中存在一些对写作有利的语句表达。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展开精读学习,让他们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语句,如“My family and I often stay there to enjoy a cup of tea.”“I share a room with my sister.”“We often listen to music in bed.”等。在学生精读的过程中,教师针对以上语句的表达方式进行分析讲解,使其掌握长句型的使用方式及某些特定介词的搭配技巧等。
又如,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Unit 4 Growing up Reading 板块的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 是长篇文本,通过介绍NBA 最矮的球员的经历,告诉学生“不要轻易说放弃”的人生道理。在对该篇文本的精读分析中,教师提出如下问题:“How do you feel after reading this story?”鼓励学生结合文本主题说出自己的看法。围绕“不放弃”这个主题,有的学生从分析文本入手,说道:“He made me admire him. Although he was laughed at by people when he was young,he was never discouraged and did not give up his dream.”有的学生则结合自身 进 行 分 析:“After reading his story,I felt very ashamed. I would like to escape from any difficulties in my study.From now on,I will learn from him.”这种“文本读后感”的交流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又对他们今后写议论文起到了辅助作用。
英语写作并不是词汇、句型的简单堆砌。若想写出高质量的英语作文,学生就应具备谋篇布局、修辞手法运用、遣词造句等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写作方法进行专业训练。教师要认真筛选文本内容和主题,因为并非所有的阅读文本都适合开展写作方法的教学。在把握好阅读文本的篇章特点后,教师可以在阅读分析和解读过程中借助语句分析,让学生积累写作方法(段慧 2022)。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段落结构清晰的文章进行演示,培养学生的谋篇布局能力。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4 My day 的阅读文本School life 中出现了这样一段话:“I have many friends here. They are very good to me. After class,we often chat with each other or play together on the playground.”教师以此讲解段落写作方法。在这段话中,“I have many friends here.”属于段落的主题句,介绍了这段话主要描写的内容;“They are very good to me.After class,we often chat with each other or play together on the playground.”是段落的支撑句,阐述和介绍了与主题句有关的细节,让段落内容看起来更加丰富。
对于修辞手法的学习,教师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7 Seasons 为例进行讲解。该单元出现了一首与四季有关的诗歌,但内容简单,因此教师拓展与Seasons 有关的诗歌资源,寻找带有修辞元素的英语诗歌,如“The maples flare among the spruces,The bursting foxgrape spills its juices,The gentians lift their sapphire fringes. On roadways rich with golden tinges,The waddling woodchucks fill their hampers.”。在这首诗歌中,诗人采用拟人的写作手法,将秋天这个季节中出现的植物、动物赋予人类的肢体动作。通过该诗歌的学习,学生了解并掌握了拟人修辞法的运用。
对于对比写作法的学习,教师借助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1 Past and present 进行讲解。该单元主要从过去和现在的一些改变展开分析,文章中到处可见对比写作法,如“We only have some small hotels and shops. A few years ago,now we have a big shopping mall.”主要是将对比的内容放在某一个对比点上,通过前后发生的变化展开说明。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还穿插讲解了“比较法”和“对比法”在英语写作中的不同,以及每一种写作方法应注意的要素。
仿写是开展以读促写教学最实际也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学生可以将学到的语法、句型、词汇等技能进行迁移运用。在开展仿写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阅读文本,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仿写,为其独立写作奠定基础。在仿写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模仿,如写作框架的建构方法、句型的迁移模仿等(梁志方 2021)。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 给出了 Help students supplement the diary 的写作任务,并要求学生结合教材第32 页的内容完成。这种写作互动是一种直观的模仿过程,虽然没有完全让学生自己写作,只选取了空白内容让其补充完整,但需要补充的内容往往是单元的重点词汇、语句等。以“My school looks and the is very big.”为例,学生不仅需要掌握beautiful 这个形容词及playground 这个名词的使用方法,而且要对整个语句进行查找和复述,有利于加深对介绍类文本写作的理解。
仍以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 为例,该单元Task 板块的语篇是一封书信,介绍了写信人的学校特征。在讲完该语篇内容后,教师布置了Introduce your school to your friends 的仿写任务,要求学生仿照课本中给出的书信格式及内容形式,仿写一封给朋友的书信,向他介绍自己学校的特征。某个学生写道:“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I am now studying in a middle school in Hangzhou. My school is very beautiful. There are many willows and cherry blossoms on the campus. We have a big playground.After class,I can play football with my classmates.”当然,其他学生介绍的内容也都有自己的风格。在一篇优秀文章的引导下,学生对于书信的格式、写作的段落划分、内容的细节描写等都有一个初步规划。
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以读促写是一种见效快、效率高的教学方式。在具体的写作教学环节,为了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结合阅读文本,从写作需要掌握的词汇、语法、结构、句型等角度出发进行引导设计,在拓展学生写作视野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其写作技能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