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强
摘 要: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要求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所以初中体育教师应该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改变传统刻板的教学方式,运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来指导学生的体育学习。同时,体育教师也应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加强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让自己不断进步以适应新时代课程改革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策略
引言: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被提上日程,此目标的完成需要初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合作。所以,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也应该改变自己的思想,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最终培养核心素养。
一、初中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概述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健康行为是增进身体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提高健康意识、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健康文化生活方式的关键。体育品德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它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三个方面。
二、当前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现状
当前初中体育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没有顺利的开展的重要原因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社会中大部分人都认为学生在初中阶段最应该学习的就是文化知识,体育知识可以暂时先搁置,等到学生考上理想的大学之后再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部分学生家长认为学生应该把时间都花在学习上,而不应该浪费这些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严重阻碍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的开展。
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相同,部分学校中的教师包括学生自己都没有十分重视初中体育课程。有些学校甚至把体育课程直接取消,或者是虽然课程表上有体育课,但体育课会让学生自习,甚至把体育课让给其他学科的教师来讲授文化知识。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影响,有部分学生自己就没有重视体育。这些学生抓紧时间进行学习,自己平时除学习也没有任何的体育锻炼,这样对于进行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有非常大的困难。
三、初中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在设计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该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认识和能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初中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从教学目标中去落地
初中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从教学目标中得到落实,在教学目标的制订过程中,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目标的落实,在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中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运动行为、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首先做到有目标,然后思考目标的实现。例如,教学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八年级《田径——快速跑》的时候,教学本课内容的时候应该以“健康第一”“快乐学习”为指导思想,结合水平四学生的特点,注重学生对跑步基本技术的掌握与实践应用,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并紧紧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展开教学,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所以,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全体学生能较好地完成站立式起跑并能快速起动,体验快速起跑的身体感觉,知道如何进行快速起跑并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发展学生快速位移速度和身体协调能力,培养正确的跑步姿势,促进学生力量发展。(3)情感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进取、勇敢、拼搏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
2.从教材分析中落实
开展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教学,除了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之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对教材的分析,这样才可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体育学科知识,提高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体育与健康《单杠》的时候,笔者对教材分析发现,单杠是以悬垂为主要特点的体育锻炼项目,学生在单杠练习中,由于需要克服自身重力,并维持在杠上的身体平衡,全身尤其是上肢、肩带等部位,必然承受较大的负荷,所以通过单杠练习,对力量、协调等体能的发展具有极高的锻炼价值。在单杠动作的学练过程中,学生将通过克服困难,相互鼓励和帮助,逐步形成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和团结互助的行为品质。所以,单杠也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极佳载体。
由于单杠的杠面是铁质的,支撑与悬垂时用两手抓握承担体重,加上摆动、翻转等技术,完成动作时身体活动幅度大,所以一般不宜安排在杠面冰凉、衣服穿着臃肿的冬季进行教学。盛夏时室外将金属杠面晒得发烫,也容易使手掌皮肤损伤,所以单杠项目应安排在春秋季较为适宜。单杠项目属于技术要求较高的学习项目,练习时需要一定的力量,更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另外,由于单杠器械的限制,课上练习密度与强度不大,单杠练习时,活动部位集中在上肢,因此同一节课内,搭配的教材应以下肢为主,安排的练习负荷可适当增大。所以,在组织教学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练习,在较高密度的练习中学生掌握所学,并能得到巩固提高。
3.从教学方法中落实
初中体育课应该既采用规范性的动作如讲解,也需要让学生去发现技术动作的姿态美去引导学生学习,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学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体操技巧《前滚翻》的时候,由于本课是继水平三前滚翻成坐立之后的延伸,所以到水平四阶段后前滚翻团身起仍算是基础性动作,也是自我保护的方法。通过对前滚翻的学习,可以发展学生力量、灵敏、柔韧、协调和方向能力。还能教会学生在面对突发危险时,能够保持清晰的头脑,利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前滚翻”进行缓冲自救。笔者和学生一起探究掌握前滚翻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课堂中不仅让学生去发现美、参与个人和互助的活动,更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美,并获得美的评价,让学生在认识和学习动作、不断在挑战自我、不断实现自我完善,达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师也应该提高自己的相关专业素养,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學生的身体素养,使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该给予帮助,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改变自己的思想,重视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孙丽萍.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层次布局初探[J].教育界,2020,No.406(34):25-26.
【2】柴婷.如何在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新课程,2022,No.623(15):55.
【3】邱烈峰,肖爽,陶春久.初中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体育科技,2021,42(02):113-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