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育精神视域下新时代高校美育目标定位与优化

2023-04-18 12:35高晓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34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艺术

高晓雨

(天津职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给中央美院老教授回信时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1]。 中华美育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审美传统、 文艺创作和美育导向的精神积淀和价值凝练, 而深入挖掘中华美育精神的核心理念并为时代所用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体系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美育工作虽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表现出很多问题,如以艺术教育替代美育、过于重视形式而忽视内容、 缺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浸润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需要重新审视育人目标与定位,需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美育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时代需求为导向,以中华美育精神为引领,优化美育目标,凸显美育成效。

1 精神引领: 中华美育精神的核心理念及其时代价值

1.1 美善统一,成就“文质彬彬”之君子

美善统一是中华美育精神的核心价值之一,中国传统美育思想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非常重视“美”与“德”、“审美”与“教化”“人伦”之间的关系,与西方强调审美自由和独立性不同的是, 在礼乐教化的传统下, 中国传统美育并不是特别重视审美快感的达成、审美意识的培养,而是企图在诗教和乐教中实现个人情欲的引导、人伦的和睦、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稳定。中国古代审美讲求在美的形式之下,必须有和谐向善的内容,不仅是文艺作品的创作,包括对“君子”的认知与评价也是“文”与“质”的和谐统一,而且中国传统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更加重视这种情感之下所体现的道德引导, 不管是孔子主张的“诗言志”还是陈子昂所言的“风骨”“兴寄”,抑或是后来被广泛应用于文人画中的“比德”理念,都能体现出“美善统一”的价值追求,而这一审美理念和美育导向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判断。

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物质不断丰富的当下,不仅有价值重建的挑战,还有韩流、网红、偶像天团等“流量文化”的冲击,重视外在形式和感官刺激、 而忽视深层价值导向的审美偏好在学生中影响颇深,急需以中华美育精神为引领,用美善统一的价值理念和尽善尽美的文艺作品来引导学生, 以成就新时代“文质彬彬”之君子。

1.2 天人合一,构建“天人和谐”之世界

“天人合一” 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深深影响着中国古代文艺作品的创作和中国人的审美关注。 与西方最初将“艺术美”作为美学的起点和核心不同,中国美学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不管是孔子与弟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自然美体验,还是“书肇于自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等艺术创作理念,均体现出了自然被视为宇宙本源和万物之母的传统价值认知。 而这种认知并非梦寐状态下对自然的敬畏和靠天吃饭阶段下人的渺小和未觉, 而是充分融合了人的情感、意识和精神追求的一种自觉状态。楼宇烈先生曾将“以天为则”和“以人为本”作为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和核心观念进行论述, 并指出两者并非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概念[2]。 这一理念对于走出人类中心主义,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对大自然的正确认识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必要一环,马克思曾将自然称为人类“无机的身体”[3],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不管是全球变暖、海平面升高、核污水排放等人为环境的破坏,还是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能动性有时是极其有限的, 因此必须在尊重自然和追求人类价值之间找到平衡。

1.3 关注心灵,乐享“诗性人生”之生活

关注心灵是中华传统美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古人将文学艺术看作解决人生问题和实现精神超越的一种方式和手段, 希望通过文艺创作来实现在现实世界中的自由状态,也就是孔子“游于艺”中“游”的境界。 中国传统美学和美育对心灵层面的重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艺术创作中心灵与精神的表达,对心境与意境的追求;二是将人生审美化,让心灵从世俗中超脱出来,得到滋养、安抚和升华。 从创作方面看,如果说自然是艺术家们“观物取象”的宝藏之地,那心灵则是灵感不断涌入的源泉,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美学中有几组非常重要的范畴,一方面是“天”“道”“气”等自然范畴,另一方面是“心”“性”等人文范畴,而“意境”作为中国美学中的最高范畴则是自然与人的心灵融合的最佳体现,正所谓“境生于象外”,中国对于“诗书画”的评价标准是有无“意境”,而“意境”的达成不仅是对自然的简单临摹,也不是一双枯燥的手可以完成的, 艺术家需有人生经历、人生境界和精神世界的浸润才能创造无限之境,并最终落脚到现实生活之中。

当今社会, 对物质和金钱的追求让人们的身体每天都在快速运转,而心灵世界的空虚却无暇顾及,人们甚至无法意识到自身的“异化”。 如何使个体从忙碌和世俗中超脱出来, 进而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 美育在滋养人的心灵、丰富其精神世界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国美学中独特的“诗性”价值和审美人生的理念能够引导人们正确地处理现实生活与自由超越之间的关系, 以道家的境界来成就儒家的事业,乐享“诗性人生”之生活。

1.4 家国情怀,建设“繁荣昌盛”之国家

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是最深层次的爱国情感,而中国传统美学和美育中的家国情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力量,绵延不绝。学者陈望衡先生认为,“中国美学精神的核心是家国情怀,家国情怀属于本根意识”[4]。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之所以绵延至今且熠熠发光归根结底是因为文化中的包容性、民族性和继承性, 而无数文人墨客的家国情怀也被记录在册,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中华美育精神中的“家国情怀”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学艺术中家国题材的作品浩如烟海。 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诗圣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忧国忧民与社会批判,再到近现代鲁迅先生唤起国人觉醒的《呐喊》与《彷徨》,无论哪个历史时期,家国情怀都是文艺表达的主流。不仅诗歌,颜真卿“敦厚正直”的书法、体现人间疾苦与抗争历史的小说戏剧, 蕴含的精神也激励着中国人民负重前行、奋勇争先。

二是对祖国山河的描绘及其所体现出的故土情结。除了对百姓灾难的关怀和塞外生活的记录,对祖国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是文人爱国情怀的一种体现。如果说杜甫的诗歌直接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 那李白则通过对壮美山河的描写来进行政治反讽, 表达他对祖国故土的热爱。 而中国的山水画的“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评价标准,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也寄托了文人精神和深层次的家国情怀。

三是“礼乐治国”的观念,即对艺术与人、社会和国家之间关系的独特认知。在中国,艺术与政治有着深厚的联系, 它身上承担着道德情感的引导和社会责任的确立。孔子认为《诗》有“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社会功能,而他也赞扬“韶乐”反对“郑声”,认为“郑声淫”,不利于教化民众,和谐社会。 荀子在 《乐论》 中也强调了乐与礼的关系,“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乐的制定是要符合礼的标准,为礼的运行和天下的安宁服务。

艺术与政治之间的互动并非艺术独立性的丧失, 而过于强调艺术的娱乐性和自由性便有可能会有很多低俗作品出现, 应该重新审视美育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以中华美育精神为指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个人,建设“繁荣昌盛”之国家。

2 问题导向: 新时代高校美育存在的问题及育人目标反思

2.1 过于重视艺术教育,甚至以艺术教育替代美育

美育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的大背景下,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艺术通识课程、设置了固定的艺术通识课学分并积极开展各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活动, 在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把艺术技能和鉴赏能力的提升作为美育的核心目标是当前高校美育存在的首要问题。 我国可以将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等美的形式来培养学生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据了解,现在很多高校美育主要通过美育课程和美育活动完成,在课程方面,多为艺术史、艺术鉴赏、艺术创作、电影欣赏一类的课程,而在美育活动方面,多为博物馆参观、艺术团表演、艺术比赛等形式,无论何种形式,均缺乏对于自然美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对于社会美的体悟践行, 致使学生拥有某种艺术技能或鉴赏能力,却缺乏真正对于美的感受力,以及在美的感召下的和谐的情感及自由的心灵。

2.2 缺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 导致学生文化自信缺失

虽然“美育”理念中国自古有之,但是作为教育重要形式的“美育”概念却是一个舶来品,并且长期以来, 西方的审美思想与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形成影响。 虽然现在有很多高校已经注意到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美育课程理念,如清华大学的“中西、古今、文理”会通和贯通的理念, 但是还有很多高校囿于育人观念、 师资配置、 资源缺乏等问题没能在美育中实现对学生文化自信心的培育。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之下,学生的审美取向逐渐出现偏差, 强调人在审美活动中达到的自由,将美育神圣化,淡化美育中的意识形态要求,取消审美活动中的限制和边界,导致学生美丑不分。在一些艺术鉴赏或体验课程中, 西方后现代艺术和理念影响了学生的审美观念, 而这种影响也绝非仅在审美观念中, 而是波及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缺乏正确引导的过程中,学生甚至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和艺术是守旧的, 而西方才是时尚和前沿的引领。 此外,虽然现在有部分学校开始重视书法、中国画、 非遗等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对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守正”方面做得还不够。我国应该多向学生传达艺术形式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这样才能带来深层次的价值认同,进而让学生成为中国美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助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2.3 美育课程与活动流于形式, 缺乏人文关怀和人文素养培育

不管是高校美育课程还是美育活动, 均存在流于形式而内容不当或不深刻的现象。 美育应是以激发情感为起点,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艺术教育为重点,以人文教育为辅助,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完整人格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而当前高校美育课程由于重视程度低、 考核方式不合理和教学理念不先进等因素, 课程设置和讲授仅是在形式上具备美育课程的特征, 但在内容上距离“以美育人”还存在偏差。比如,大部分高校开设艺术史类课程,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多介绍作品的历史年代、历史地位及现代价值,而忽视了描述其背后所传递出的人文价值及作者人生经历对于创作的影响,更有甚者可能从金钱的角度去定义一幅画作, 将美育庸俗化,感动学生的不是作品的美,而是其经济价值。流于形式这个问题在美育活动中更为凸显,参观博物馆、 美术馆时打卡拍照宣传代替了沉浸式的欣赏,而大学生艺术节、歌唱比赛、艺术展等活动中的作品可能在音调上、色彩上是美的,但是所歌唱的内容及描绘的画面可能是颓废的、暴力的或血腥的。我国应该用丰富的美的内容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感受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2.4 新媒体和人工智能时代, 缺少道德引导和自然关注

新媒体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丰富了学生的审美视野,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新兴媒体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让学生非常依赖技术手段,在美的创造与人的发展上就形成了一对矛盾, 人工智能所生成的艺术作品缺乏真正的情感, 削弱了人与艺术和美之间的互动, 技术的发展让美的创造非但不能促进人的思维能力、 审美能力和情感的全面协调发展,还有可能让人受限于技术,失去创新创造的能力,走向美育目标的反面。 其次,人工智能和新媒体时代美的展现还有可能与学生道德培育上存在矛盾,网络信息以算法分发模式进行推送,而互联网公司为提高点击量,往往迎合用户的喜好进行推送,网络文化便以大众文化为主形成一种流量文化,“消解深度性、虚化历史感、走向图像化,呈现为过度娱乐化和狂欢化的特点,甚至出现低俗化、庸俗化——充斥暴力、色情等感官刺激”[5],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在社交媒体、手机应用和视频游戏上,让很多学生无法专注或沉浸在传统文艺作品中, 参与传统美育课程和活动的积极性及成效性受到很大影响, 并且形成恶性循环。最后,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虚拟现实等技术虽然能够营造出很多现实场景, 但终究处理的还是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而不能触及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发展,自然美成为被忽视的一隅,而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成为一种征服和挑战, 而非和谐与共生。基于这些新问题和挑战,我国需要在中华美育精神的引领下,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对高校美育进行目标定位与优化, 进一步强化美育育人功能,推进立德树人的使命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目标优化: 时代需求和问题导向下高校美育目标定位

3.1 协调情感

社会转型期的多重压力和多种因素导致了当代人们情感的淡漠和情绪化的出现, 而这一问题在新时代大学生中也屡见不鲜。比如,在大学生中盛行一时的“丧文化”,年轻人在网络中用颓废、悲观、绝望的图片和话语来传播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使其成为一种文化风尚, 这是一种集体的情绪低落及情感控制能力的缺失。 很多学生或是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情感淡漠或情绪冲动并易引发极端的行为,这些都是情感不协调的表现。这一问题的出现和城市化进程中留守儿童的出现、教育的内卷、就业压力的增大、 网络碎片化文化的传播等多种因素相关,但归根结底还是情感教育的缺失。

美育与情感教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调节人的情感上有着特殊的作用。 不管是西方美育思想还是中国传统美育理念, 对感性和情感的引导都十分重视。 西方美育概念的提出者席勒认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 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6]。中国近代美育的倡导者王国维、蔡元培等先生也积极借鉴西方美育理念, 十分重视美育对受教育者情感的陶冶作用。 蔡元培先生认为,“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 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作美育”[7]。 王国维更是直接作出了“美育者情育也”的论断。 协调情感不仅是时代发展之下治好时代病的一种需要,也是以中华美育精神为引领,建设高校美育课程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和”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范畴,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美育的重要目标,古代通过“礼乐”教化来实现人的情感的协调,而“乐”教就是一种美育的手段。美育让审美主体能在非功利的、自由的状态下完成与审美客体间的交流, 而这种交流是直达情感的。 无法让一个无恻隐之心的学生去长期帮助他人, 也无法让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学生去孝顺别人的父母且友爱他人, 无法让一个对祖国山川河流没有半分喜爱之情的学生去保护环境。唤醒学生的情感并使之协调是美育的重要目的,也理应成为新时代高校美育的目标之一。

3.2 崇德向善

崇德向善是青年大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不应仅靠德育来完成,也应充分认识高校美育在引导学生道德行为养成和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美育在促进学生道德发展上能为德育所不能,与德育相融合,形成育人合力。传统的高校德育以规则为核心,以理论说教为主要手段,以思政类公共课程为载体来展开, 由于其强制性和规则性使得育人成效不佳。很多高校教师充分运用“美”的形式,如思政微电影、短视频、艺术展等来改变人们对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认知, 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渗透还不能完全解决其存在的弊端,必须通过开设美育课程、组织美育活动等方式来形成育人合力。

有学者认为, 关注美育的道德导向或政治功能就是将美育作为德育的附庸的体现, 强调艺术的自由性及超意识形态性,可以反映广大人民的心声,为广大人民所用, 而且可以承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递功能,促进价值认同及共同体的形成和良性发展。通过艺术的情感性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进而形成道德判断、引导道德行为。 同时,我国也要警惕现在打着“美育”旗号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侵略的现象,比如,源起于西方和日本的暴力美学、颓废美学等。它们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主张在暴力或黑暗领域,在丑恶事物中去认识美的存在, 并把丑恶当作美来欣赏和歌颂,也有很多忧郁、颓废、苦闷、孤独、彷徨的作品出现,由于网络传播的广泛性和快速性,现在一些学生将暴力、颓废归结为一种时尚和美,这种错误观念纠正和不良行为的改正绝不是靠说教可以实现的,要从审美的层面进行潜移默化地引导。 因此,“崇德向善”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优选美育内容进行课程及活动设计,以中华美育精神为引领,用尽善尽美的传统艺术, 承载着人民高尚精神价值的现当代文艺作品, 以及发生在身边的美好的人物故事和社会事件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及行为。

3.3 人文素养

“人文”一词最早出自《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文”最早是相对于“天文”而言的, 主要是为了明于天人之分, 凸显人的作用和意义。“素养”是指人的本质本性的养成,“人文素养”一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人文素养是相对科学素养而言的,主要是指文、史、哲等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积累及由此而彰显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质;而广义的人文素养并不是和科学素养相对立的,可以将其理解为, 扬弃了异化劳动的人的全面发展及真正的人的觉醒。 我们在此讨论的人文素养是以前者为起点,以后者为最终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时就提出了“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 坚持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8]的重要指示。 虽然我国现在强调精神文明建设, 但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和各种机器、技术、设定好的程序打交道,每天为了生活奔波忙碌,很少有时间来阅读、从事艺术体育等活动,尤其是就业压力之下,这一社会整体风气也势必会影响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与行为选择。当前,很多高校学生出于功利性的目的来选择专业,而又迫于就业压力和形势投入考证、升学的洪流中来,整体上呈现出重技术实用,轻人文修养的风气,而这一风气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尤甚。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一些学生唯利是图、见利忘义。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回归生活,提升精神境界,美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大学生而言,美育培养的人文素养主要包括审美和艺术知识、 审美理解与交流能力,以及审美价值观三个部分”[9]。首先,美育以蕴含着丰富人文精神的美学知识来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其次,学生在接触不同文化、历史、哲学和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出对多样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形成深层次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最后,其中蕴含的道德情感、家国情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能够引发学生对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思考, 最终形成自己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及外化的行为。美育以其无功利的形式,让学生在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能够成为审美主体,忘却世俗中的竞争,在创造和想象中感受人文的力量,并真正提升自我。

3.4 关注自然

除了人文素养,还需要提高学生关注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而自然美育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但是却拥有重要教育价值的领域。当前,自然环境问题已经十分严峻,不容乐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提出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并且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对自然的关注,是时代发展需求,也是生存家园发出的呐喊。 因此,关注自然理应也成为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美育目标之一。 当前, 生态美育也正成为美育研究的重点领域,“美育的生态转向是当代美学进一步深化与拓展的内在要求,因此,生态美育是美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发展形态,是当代美育研究的一种新范式”[10]。 这种新范式要求人们摆脱人类中心主义和功利主义,在审美状态下去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长期以来,我国非常重视艺术美的育人功能,将美育设定为狭义的艺术鉴赏能力或者审美能力的培养,后来渐渐意识到了美的道德导向功能,而现在需要唤醒美育对自然的关注。 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学中富有深刻的生态智慧, 不仅要让学生在价值观层面意识到自然之于人类的平等性和重要性, 认识到自然是人类艺术文化的载体和灵感源泉, 还要从审美的层面真正让学生融入自然,感受自然,进而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3.5 文化自信

从近代蔡元培和王国维等先生提倡美育以来,我国多引进和延续西方的美育理念, 重视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些虽无可厚非,但是在潜移默化中也延续了西方的审美标准和价值理念,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感受力和认同度, 更从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层面影响着学生的选择。除此之外,美国大片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后现代艺术中的暴力、色情、 颓废等色彩不仅侵蚀着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对学生的行为带来负面影响。

当前, 文化软实力对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也需要在文化激荡的当下,既保持兼容并包、为我所用的态度,又要坚定文化自信,抵制文化侵袭, 全面提振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让大学生能够成为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力军。首先,中华传统美学和艺术中有着无尽的宝藏等待着欣赏和传承, 要用优秀的资源凝聚文化自信的力量,用精品文艺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审美和美的践行中去传承文化基因;其次,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美育理念为时代所用, 将中华美学精神与时代审美需求和育人目标相结合,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育体系,避免在西方话语体系下对美育成果进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自古以来对美和艺术的重视;最后,要大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和艺术精神,不断推进其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合, 引导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形成价值和精神引领。

4 结束语

中华美育精神是我国坚定文化自信,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育理论和教育教学体系、 培育既有审美素养又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的一面精神旗帜, 对高校美育建设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启发和指导意义。需要结合时代需求,直面当前高校美育及学生审美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积极推动中华美育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高校美育目标的定位与优化只是高校美育建设与发展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只有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才能整合美育内涵、优选美育内容、建设美育课程、实施美育评价,全方位提升高校美育育人成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艺术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纸的艺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