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路行,常文峰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 741020)
近年来,全球一体化高速发展,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的交往日益密切,世界各国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逐渐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2]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以来,“一带一路”掀开了中国与世界发展新的一页。 目前,我国已与150 个国家、32 个国际组织签署200 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我国已成为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3]。 “全面谋划全方位对外开放大战略, 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建设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交流、良性竞争新体制、新优势、新平台,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新动能。 同时,甘肃积极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西北内陆走到开放前沿,迎来全新的开放发展机遇。
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陇东南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区域,“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旅游带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陇东南乃至甘肃旅游业发展的现有价值和潜在价值,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界定了甘肃文化旅游发展的走向。 “一带一路”倡议助力陇东南文化旅游大发展和高品质旅游带建设主要体现在3 个方面。 一是“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打造共建国家和地区特色多元精品的文旅线路和文旅服务。 天水市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将厚重丰富多元的文化旅游资源融入“一带一路”文旅建设之中,打造“一带一路”文旅产业的国际品牌, 有利于促进陇东南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二是“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共建国家的互联互通, 简化了签证手续, 提供了便捷优质服务,促进了出入境文旅交流合作。 对天水而言,通过把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相关文化旅游备忘录,抢抓机遇,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原则,发挥好“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沿线国家地区的文化旅游交流交往合作, 开拓了国际旅游市场。 三是“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联通为共建国家和地区文旅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 ”[4]通过“一带一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5],着力解决沿线交通不连不通、连而不通、通而不畅等现实问题,有助于改善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 促进共建国家和发达地区游客进入陇东南和沿线地区进行观光旅游,促进民心相通。
“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提出整整10 年了,“一带一路” 与部分陇东南高品质文化旅游带建设未能有效融合,未能从“一带一路”的视野提炼升华对陇东南旅游资源和旅游行为的文化旅游资源建设的认识和实践,具体而言,陇东南文化精彩绝伦石窟文化、源远流长的祖脉文化、 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没有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衔接不够紧密,导致陇东南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服务地方经济中应有的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文化旅游带建设的基础在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因区域差异性的存在,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和重复性。陇东南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文化资源丰富,但文化旅游产业链还不完善,高品质文化旅游带依然没有形成。 多数游客来天水市旅游主要围绕麦积山石窟进行参观,导致参观内容单一、线路单一,旅游时长较短,服务质量较低,游客认为陇东南地区只要旅游参观麦积山石窟就没有其他参观的地方;没有将文化遗传带、祖脉文化带、福地康养带、绿色农产品生态体验带有机衔接起来, 存在文化旅游带“中梗阻”现象;没有将陇东南地区文化旅游进行系统规划,形成各自为政、相互竞争、重复建设的现象,难以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经济效应,在产业链建设上没有形成模块化、体系化、系统化。
高品质文化旅游带建设不是简单地罗列合并,而是将不同文化旅游资源经由文化特征等内在的关联进行综合配置。陇东南尚未打造出有层次、有步骤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产品, 导致文化旅游资源不能转变为旅游产品, 也不能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创新开发。
陇东南地区地理位置独特,区域优势显著,自然资源风景雅致、山俊水秀、多姿多彩,人文资源穿越千年,历史厚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宝库。经长期发展,陇东南旅游品牌已经初具规模,为甘肃文旅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但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新的发展任务和新的发展要求,陇东南旅游品牌塑造层次还较低, 没有系统挖掘陇东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人文资源特点及优势。因此,导致陇东南地区文旅资源融合度不够,没有形成规模化、系统化、 整体化的文化旅游带, 文旅资源的经济效益、政治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整合规划的前景广阔,开发空间较大。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一带一路’倡议为文化、教育、旅游、医疗卫生等诸多领域的对外开放带来了机遇。”[6]“场域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带建设的核心无形资产,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是文化带优秀传统文旅在新时代下实现资产增值、增强溢价能力的必然选择。”[7]在调查研究陇东南物质文化旅游资源、 制度和行为文化旅游资源、精神文化旅游资源3 种类型的基础上,打造华夏根脉旅游圈、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带、山水品牌旅游带、文化旅游特色带、文化遗产旅游带等高品质旅游带及建立一体化营销机制。 以“一带一路”为文化旅游发展视角, 笔者提出构建陇东南高品质文化旅游带的建设对策。
区域资源优势互补、 形成集群发展已是当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陇东南包括天水、陇南、平凉、庆阳、定西5 个市。 其中,天水是陇东南的中心城市,陇南是陇东南的主要城市。从甘肃乃至全国来看,“陇东南五市文化旅游资源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层次较高,是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核心区域,高品质旅游带建设是五市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培优的必然要求。 对接陇东南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建议成立由政府领导,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统一规划,各市(州)政府、行业、企业、高校联合组成的陇东南高品质文化旅游带联盟,制订联盟章程,成立集群化发展领导和组织机构, 通过联盟共同打造陇东南区域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全面完整准确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陇东南区域联动发展合作新机制, 创新陇东南区域性特色文旅新品牌, 搭建陇东南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体系,不断提炼、升华对陇东南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认识和实践。
要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的陇东南高品质文化旅游带建设, 彰显甘肃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在文化旅游资源中的作用, 立足陇东南文化旅游资源在 “一带一路” 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好顶层设计,指导陇东南政、行、企协同共建高品质文化旅游带。从陇东南区域而言,通过充分发挥陇东南高品质文化旅游带联盟效益, 进一步建立陇东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一卡通”机制,五市内部高效联动、线路优化、客源互送、市场互融,实现陇东南文化旅游资源共享、旅游品牌共建、大型节会共办、经典剧目共演、 旅游国内国际市场一体化发展的务实合作机制。 从国内而言,积极发挥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核心区域,将甘肃文化旅游品牌打造成西北地区乃至国内有历史文化底蕴、精彩纷呈、魅力无穷的文化旅游带,真正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料,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8]。从国际交流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指出:“我们要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各领域人文合作。”[9]充分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充分运用好中国政府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政策支持,与上合组织、东盟、阿盟、海合会、独联体、欧盟、中东欧地区、中亚五国等多个组织建立人文合作委员会、文化联委会机制,充分运用国家之间相互举办文化年、艺术年、电影周和旅游推介活动等优势主动将代表陇东南文化的元素进行充分展现,切实做到融通中外, 打造对外交流交往的文化旅游品牌,为陇东南区域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国际环境。费孝通先生指出:“跨文化交流的基础, 就是得从认识自己开始。 ”[10]只有交流、理解、共享、融合才是世界文明共存共荣的根本出路。
甘肃省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 也是丝绸之路历史上文明融合最为深广、文化交流最为充分、人文精神最为富集的地区[11],是中华文明“寻根”圣地,石窟文化、汉简文化、石器文化、多民族多宗教大融合使本地有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和旅游资源[12]。 因此,打造“一带一路”重要人文交流基地,陇东南地区大有可为。
第一,打造陇东南华夏根脉旅游圈。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要充分挖掘伏羲文化、轩辕文化、女娲文化、大地湾文化、周祖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等资源。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慎终追远、饮水思源的优良传统, 天水作为名副其实的祖脉文化传承圣地。 甘肃每年举办的“伏羲文化旅游节”和公祭伏羲活动成为全国性的文化节会之一。 吸引许多海外华人、港澳台同胞、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知名学者、 世界著名华人社团组织代表、“关中—天水经济区”六市一区代表及其群众参与公祭大典,对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 积极传统中华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提供良好的契机。以伏羲文化旅游节为龙头,公祭活动和民间祭祀活动相互促进,将大地湾文化、伏羲文化、女娲文化、轩辕文化、周祖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等有机衔接起来,并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举办的大型文化旅游节衔接起来, 规划制定陇东南根脉文化旅游圈时间表、线路图。围绕旅游大环线、景区大串联、资源大整合, 建议打造主题鲜明、口号响亮的陇东南华夏根脉旅游圈。
第二,打造陇东南石窟文化遗址旅游带。陇东南地区西联西域、东接关中,自东晋十六国、西魏、北周、隋、唐,佛教兴盛,至元、明、清也有石窟造像。 就天水市石窟而言,截至2010 年,天水市国家级保护的石窟寺5 处,省级的1 处,县级的8 处。 国家级保护的石窟寺有麦积区的麦积山石窟和仙人崖石窟(包括建筑)、武山县的水帘洞石窟和额木梯寺石窟、甘谷县的大像山石窟。 省级保护的石窟寺为华盖寺石窟。县级保护的石窟寺有麦积区的罗汉崖摩石窟、碧莲洞石窟、石旗杆石窟,武山县的禅殿寺石窟、鲁班山石窟、 铁笼山石窟及张家川县的佛爷崖石窟和花果山石窟[13]。 陇南市内,主要有西和县法镜寺石窟、 八峰崖石窟, 成县大云寺石窟和徽县广佛寺石窟、佛爷台石窟、罗汉洞石窟[14]。 定西市内,主要有岷县的定西石窟、渭源的五竹寺石窟。 平凉市内,主要有泾川县的王母宫石窟和南石窟寺及华亭县的石拱寺石窟。庆阳市内,主要有西峰区的北石窟寺和镇原的石空寺石窟。增强对陇东南地区三国古栈道、茶马古道、古丝绸之路、古长城等交通遗迹遗存的保护,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历史考古、学术交流、观光旅游,建议打造具有深度和广度的陇东南石窟文化遗址、文化遗产旅游带, 真正让石窟文化及其沿线文化遗址“活”起来。
第三,打造陇东南康养生态旅游带。在深入研究“中华崆峒养生地”“岐黄中医药养生旅游基地”“天陇中医药康养田园”“藏药养生”等品牌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小陇山林区、甘南高原、陇南山地、黄土高原等独特自然风光优势资源, 打造中国最美森林 “氧吧”、最美草原湿地、最美高山峡谷、最美黄河第一湾、 最美田园风光等品牌, 积极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陇东南康养生态旅游带,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建设宜游宜居宜业的康养福地。
第四,打造陇东南地方文化旅游特色带。立足天水陇南地区“华夏祖脉、养生福地”的人文地理风光、平凉庆阳地区“周祖故里、崆峒问道”的独特历史风光、甘南黄河上游“黄河首曲、草原胜景、藏家风情”的壮丽高原风光等实际旅游特色, 围绕跨区域旅游合作, 建议打造陇东南具有独特魅力的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带。
第五,打造陇东南文化旅游专业教育群。以陇东南地区的天水师范学院、陇东学院、甘肃医学院三所普通高校和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机电技术学院、陇南师范专科学院、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及各县区的中职中专为主, 依托文化旅游类教育资源,建议打造森旅康养专业集群,服务旅游业新需求、新业态;打造生态农林专业集群,服务农林建设、生态环境修复和乡村振兴;打造特色文旅专业集群,服务地方传统文化发掘与产业发展。
将文化旅游资源的差异性作为陇东南高品质文化旅游带建设的基础。 由陇东南高品质文化旅游带联盟统一规划,建立健全陇东南跨区域联动、多部门协同、企业联手、宣传跟进、游客参与的“五位一体”宣传营销机制,构建多元化的文旅目标市场体系。要“充分发挥宣传的聚合效应、 整体效应和放大效应,利用好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介,拍摄专题宣传片在国内外重要媒体播出宣传”[15]。 因此,陇东南文旅事业要充分发挥好陇东南高品质文化旅游带联盟统筹协调作用, 将本区域内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系统规划。 在陇东南高品质文化旅游带建设的过程中实现创新完善,综合配置,有层次、有步骤地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产品。文化旅游资源融合发展过程中要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创新开发,打造好华夏根脉旅游圈、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带、山水品牌旅游带、文化旅游特色带、文化遗产旅游带等高品质旅游带。 将“一圈四带”根据旅游需要进行合理配置,建设一套科学合理、规范有序、服务周到、持续高效的营销机制,让五湖四海的游客真正体验到陇东南地区的自然美、文化美、生态美。
山色湖光展画廊,四时胜境客徜徉。打造陇东南华夏根脉旅游圈,构建石窟文化遗址、康养生态、地方文化旅游特色带,形成文旅专业教育群,建立文旅一体化营销新机制, 从而构成 “一圈三带一群一体化”文旅发展新模式,对于助推陇东南地区文旅产业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陇东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